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哲理

抄近路不等於走捷徑人生哲理

哲理7.44K

抄近路是人們的習慣,因爲可以省時、省力、省成本。

有家香皂生產公司引進了一條香皂包裝生產線,可是這條生產線有個缺陷——工作時常常會有盒子沒有裝入香皂。於是,公司專門聘請一位自動化專家來解決這個問題。專家組織了個科研攻關團隊。綜合採用了機械、微電子、自動化、X射線探測等技術。終於成功研製出一臺專用分揀設備。每當生產線上有空皁盒透過時,專用分揀設備會馬上檢測到,並且驅動一隻機械手把空皁盒推走。有個鄉鎮企業買了同樣的包裝生產線,也面臨着同樣的包裝問題,老闆叫來廠裏的小技工,吩咐道:“把這個搞定,不然你就不要來上班了。”小技工也“抄了一回近路”,他花了幾十塊錢,買回一臺大功率電風扇,放在包裝生產線旁邊猛吹,這樣空皁盒就都被吹走了。

在這個故事流傳過程中,人們普遍懷着一種調侃心情,嘲笑那些絞盡腦汁解決問題的人都傻到了家,對小技工“抄近路”的做法則大加讚賞,認爲是聰明人的舉動。不過,這個故事後來都有了續集,最終的結果給人們的習慣思維以不小的衝擊。

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

那個研發團隊取得成功後,鐵盒罐頭廠、木箱包裝廠也遇到了類似的分揀問題。便前來求助於他們。研發團隊將原來的分揀設備稍加修改後,賣給了鐵盒罐頭廠和木箱包裝廠,問題很快得到解決,研發團隊大賺了一筆。不久,一家自動化洗車廠需要機械手臂,研發團隊便將原來設備中掃描模組去掉,保留機械手部分,改造後賣給了洗車廠,又大賺了一筆。再後來,民航行李掃描系統更新換代,研發團隊又將原來設備上的`探測掃描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後賣給了航空公司,賺取了更多的鈔票。如今,整個研發團隊成員個個都成爲了富翁。再看那個“抄近路”的小技工,到現在仍然守在那條生產線旁,用電風扇吹着面前移動的盒子。

由此可見,抄近路的做法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滿足省時、省力、省成本的需求,但是它同時也把探索新路的機會和過程都給省去了,從長遠角度來看,它其實不是走向成功的捷徑,而是使人陷入麻痹和陶醉的迷途。人生也是如此,任何投機取巧的行爲,可能唬得住一時,卻不可能唬得住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