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哲理

感悟人生的哲文:人生的“里程碑”

哲理2.5W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步行到十公里外的三個村莊。第一組人既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具體的路程,他們被告知跟着嚮導走就行了。剛走出兩三公里,就開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時,有人幾乎憤怒了,他們抱怨爲什麼要走這麼遠,何時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到路邊再也不願走了。越往後,他們的情緒越低落,最後到達目的地的人寥寥無幾。第二組人知道村莊的名字和具體的路程,但路邊沒有里程碑,他們只能憑經驗來估計自己走過的距離。當走到全程一半時,大家覺得有點累;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時,大家的情緒已很低落,覺得疲憊不堪,而路程似乎還很長;直到最後有人說“快到了,快到了”,大家才又振作起來,繼續向前。第三組人不僅知道村莊的名字和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塊里程碑。人們邊走邊看里程碑,每縮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陣的快樂。行進中,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憊,情緒一直很高漲,所以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感悟人生的哲文:人生的“里程碑”

三組人,面對的是相同的路程,可他們的行進過程卻迥然不同,這種巨大的差別是因何形成的呢?目標嗎?他們都要到村莊去;工具嗎?他們都在步行;距離嗎?都是一樣的十公里,儘管有人清楚有人不清楚。我想,決定性的因素是里程碑。正因爲缺乏里程碑,第一組、第二組人很難了解自己努力的成果,他們自然就越走越累,情緒越來越差。反之,有了里程碑,第三組人就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成績;每超越一塊里程碑,他們就獲得一點成就感,從而更有動力向前走。

而在漫長的行程中,這種動力是多麼不可缺乏啊。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上,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成績時,他說:憑智慧戰勝對手。

對於這句話,他在自傳裏如此解釋:“每次比賽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線路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四十多公里的賽程,就這樣被我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我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目標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終點線上的那面旗幟上,結果我剛跑十幾公里就疲憊不堪,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嚇倒了。”

其實,山田本一所畫下的'那些標誌,不過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里程碑。他所越過的每一塊“里程碑”,都如同一座“心靈加油站”,不斷地向他的心靈輸送能量,最終使他一馬當先抵達終點。

正如山田本一,要在馬拉松賽中爲自己尋找標誌物作爲“里程碑”,我們的一生也要找到獨屬於自己的“里程碑”:或者是一份自己詳細擬定的“人生規劃”,或者是自己具體記錄下來的“成績冊”,或者是心中仰慕的師長的成長歷程……有了人生“里程碑”作參照,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出自己人生的每一點進步,就能不斷地收穫成就感,從而更有信心更有動力地走向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