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哲理

對於距離的理解人生哲理

哲理3.33W

1.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深深的認爲,“距離”是個填滿哲學味道的詞。

也難怪,但凡與時間空間扯點邊的問題,必然會談到起源。再外延,也就是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距離”恰好被用來衡量時間和空間,背後連接着這三個終極哲學問題,不偏不倚。

既然是個哲學味道濃郁的詞,各種感情、情緒、積慮,隨着時空流轉,自然而然,也就萬物生了。

同樣是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2.

最明顯能觸摸到的距離,是遠近。

高中那會兒住校,在縣城讀書。會暗暗羨慕住在縣城的同學,辦個出入證,晃盪晃盪就回家了,不用苦等月底的雙休。

距離近能讓人有安全感,歸屬感,甚至讓人在面對未知的環境時,更有底氣。這一點,在高中入校的時候就得到了印證,縣城的孩子相對更積極主動些。

距離遠除了讓人感到沒有安全感,卻也能促使讓同樣沒有安全感的人,默默的走近,相互慰藉,惺惺相惜,抱團取暖。

離家遠,所以有了更多的時間,有了更多的額外溝通機會,有了更深的同窗情誼。倒也正應了老子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萬事萬物不過一恆字。

也正因爲離家遠了,每一次回家都格外讓人歡喜雀躍,是的歡喜,雀躍。不怕說來笑話,初中在鎮上上學,一週回一次家。每到週五放學,纔會大方的掏出五毛錢,買包辣條,宮保雞筋。落霞與哈喇子齊飛,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讀大學真正走出去了,走出省了,應該更有體會,尤其是異地戀。

我在上海,她在北京,異地戀。兩地高鐵距離是五個半小時,地緣距離是一千多公里。不過,這些我都不關心,我只清晰的記得到北京,是在T110坐一晚硬座的距離。

距離能讓人對時間產生格外的珍惜。

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觸摸到的是距離,觸摸不到的是那一段段因距離留下的時光,留在心底。

3.

還有一種距離,是情感,遠近疏離。

人也是個複雜的.動物,宋冬野寫在了《董小姐》裏。

再多貢獻,老闆和員工,也要保持距離。曾讀過些描述職場生存法則的書,上面寫道上司絕對不能太親近下屬,老闆永遠不能與你做兄弟,交淺言深是大忌……凡此種種,自有道理。

關係再好,朋友之間,也要保持距離。尷尬之所以產生,多緣於距離太近。明代呂坤有言,事從容則有餘味,人從容則有餘華。我想,從容之根應該在於按原則辦事,凡舉動有其常度罷。

夫妻之間,也要有距離,這種距離並不是指不能黏在一起,而是彼此留有獨處空間,做自己愛好的事。

記得前兩天讀過豆瓣新世相的一篇推文,大體講的是,大多數人都說要早睡,說熬夜不好。可最終還是抱着手機,每每熬到深夜。不是不顧身體,而是每個人從心底都想爲自己爭取些獨處的時光。在漆黑的夜裏,窩在被窩裏,拋開嘈雜,靜靜地偷自己。

是啊。感情也需要距離,只不過是我們主動調整空間,人爲創造出的一點距離。

刻意,或者不刻意。

4.

從小到大,“別人家的孩子”總會給我們留下望塵莫及的距離。

這時的距離,是差距。

這種距離,會因一句話,一個場景,都讓我們很難釋懷,甚是一生都耿耿於懷。

前段時間朋友圈的一個有趣段子,正中了很多人的七寸,詼諧的道出了每個人心底的不甘。說是媽媽你看,讀書的時候學習最好的,清華研究生畢業的他終於進我公司啦!我是他老闆。

這種距離(差距感),在幼年的時候是老爸老媽長輩老師給橫加的,稍大一點,成年了,也是自己給自己加在身上的。

生活在物慾時代,很難清心寡慾,真的成這樣了,也不現實。我們習慣對比,習慣羨慕,習慣在朋友圈裏看世界,我們以爲這就真的是頭頂的天空。

佛教裏提到的有三毒,貪(嫉妒)嗔(發怒)癡(抱怨),是讓人沉淪的三不善根。倘若慢慢的遠離這些不善根,水平上的差距或許不在是差距,時間問題。

畢竟大師不會騙人,聰明和智慧不屬同門,變得智慧,距離便非距離。

5.

最終,距離還是個平凡的詞,平凡到每天我們會重複說到好多次。

看過一期非誠勿擾的節目,一位男嘉賓說,他特別不理解他身邊都是平凡的人,平庸的人,沒有大理想,沒有大抱負。

距離近在咫尺的人,卻和他有很多差距,他不能忍。

嘉賓黃磊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平凡往往在孕育偉大。後來不經意翻到他給兩個女兒寫的信,的確也有認同感。

“誠實於你們自己,忠誠於內心的簡單與輕鬆,不去計較周遭和自己曾有過的懷疑與不滿,誠實地接受並且消化自己的人生。”黃磊說,除此之外的都是雕蟲小技,不會也罷,“相信爸爸,你們即使一事無成也不必難過,沒有世俗認同的成就的人是多數,你們不必成爲少數,平凡最好。”

我們周邊是距離交織出來的感情大網。仍會有一波又一波的寄宿生懷戀家的距離,仍會有一對又一對的異地戀彼此牽掛想念。

距離是平凡的,普通的,客觀存在的。

但總會有一些東西,我知道,讓距離都隔不開。

標籤: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