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哲理

有些初心忘了也就忘了人生哲理

哲理1.71W

Part1

商務英語課堂上,一個男生做Presentation,着正裝系領帶,一口流利的英語,自信的講着全球化背景下外國科技公司對於本土企業的影響。

課堂結束之後,老師叫大家一起吃飯。聊起來才知道,這個學生本科學的是機械專業,研究生研究的也是機械相關的課題。

但是他一直明確知道自己不適合做技術,所以在金融和電子商務方面都有所積累和嘗試,打算畢業之後選擇其中的一個方向發展。

老師問:“到研究生畢業,你學了七年的機械,做一份完全不相關的工作是不是可惜了?”

這位同學搖頭說:“不可惜。長遠來看,畢業之後差不多要工作四十年,如果捨不得這七年,犧牲了以後的四十年,纔是浪費。”

“那當時的專業是你自己選的嗎?”

“是的,我小時候玩具都被拆得亂七八糟,然後再自己組裝。一直到填高考志願的時候,都立志成爲一名機械工程師。”

“但是人是會變的,當時跟本不知道機械工程師是做什麼的。上大學之後看了很多書,也接觸到不同的職業資訊,才知道自己感興趣並且擅長的是什麼。”

“一畢業就進入一個領域比工作之後再轉型,容易很多。”

這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學生。

大部分人狠不下心丟掉幾年的專業儲備,在另外一個領域重新開始。於是一個三年,一個三年,又一個三年,繼而是以後的三十年,都被十七歲時得那個選擇束縛着。

Part2

丟掉七年,抓住四十年,不吃虧。

在經濟學裏面有一個概念叫做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硬發生了,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不管在自己的專業學了多長時間,都是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若發現不合適,還要繼續待在既定的圈圈裏面,就是在不斷地增加沉沒成本。通常來說,這個成本越大,越難逃離。

因爲各種原因,高考之後,志願表上的那一個對勾,掩蓋過很多學生曾經心心念唸的夢想。

同樣學着數理化或者理化生的一羣少年由此分道揚鑣,在各自的路上,走向了不同的終點。

畫下對勾的時候,也許我們還不知道,這是我們給自己的人生劃定的第一個圈圈。如果不鼓足勇氣走出去,有很大機率一輩子在這個圈圈裏。

四年之後,二十出頭,一部分走出校園,儘量選擇“專業對口”的工作。

另一部分,稀裏糊塗的繼續三到五年甚至更長的本專業或者相關專業學習。畢業之後更難捨得原來的專業積累,“專業對口”顯得更重要。

轉專業、跨專業或者到新的領域工作,是一件有風險又需要底氣的事。畢竟,從走進大學校園開始,方向已經確定。一直走在一條几乎沒有分叉路口的路上,把大學四年過成了一紙對勾。想要轉向時,早已經陌生了其他的很多條路,“除了XX別的什麼都不會。”

於是用一輩子爲十七歲那個選擇負責,即使知道不是自己想要走的路,即使明白自己不適合,即使每天喊着不喜歡。

Part3

唯一不變的,是改變。

中學時,看過一本小書叫《誰動了我的奶酪》

書中主要講述4個“人物”—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

他們生活在一個迷宮裏,奶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倉庫,便在其周圍構築起自己的幸福生活。

很久之後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見了。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暴露無疑: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並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

而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無法接受奶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唧唧終於衝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並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卻仍在鬱鬱寡歡、怨天尤人。

現實中,有一小部分人喜歡折騰,對於改變有着敏銳的嗅覺。更多的人,害怕改變,寧願將就。就像故事中的“哼哼”。

當狀況發生改變時,重新調整路線是最好的選擇。

那一年,我們選擇專業時,年紀尚輕,認知尚淺,隨着對於自我認知的深入已經對各領域資訊的全面瞭解,想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會發生改變。

夢想沒有三六九等之分,工作沒有尊卑之別,適合自己的,才能稱得上最好。如果眼前的工作或者生活不是想要的,想辦法及時止損,越早越好。

高中的一個同桌,學了四年的機械自動化,考上了建築學的研究生,現在是一名建築師;大學同學有放棄八年的建築專業學習轉向金融的。

一個閨蜜本科學的機械工程,研究生到資訊自動化,博士轉到航空領域,走了一條“曲線”,只要能抵達,就不枉一路辛苦。

今年畢業的建築學本科的學弟學妹們,三分之一順利跨專業邁進別的領域繼續深造,有轉到金融的,管理的,景觀設計的,文學的,還有到中影學電影剪輯的。另外一部分直接工作的,又有三分之一沒有從事建築相關的工作。

雖然換專業或者跨界發展,不是拍腦子想想就可以跨過去的,但是早早準備做好儲備還是能順利實現的。

十七歲那年的那個選擇,不要讓它成爲自己一輩子的束縛。只要你願意,有機會改選。

Part4

及時止損是一種生活智慧。

如果我們用毅力和堅持走向一個不想去的地方,如果還有力氣,及時拐彎,不管走了多遠。

曾經聽過一個講座。主講人是一個風投領域的後起之秀,談起他一直想成爲一名醫生,大學也學了醫學,並且作爲醫學院學生參加過很多志願活動

臨近畢業一年的時候,發現自己對金融特別感興趣,於是惡補專業知識,到金融行業實習,順利轉型。工作一年只有又申請到牛津讀金融,畢業之後到投行工作。

演講結束,他總結到:“機會是留給有準備並且積極行動的人,繞了一圈,我沒有成爲自己夢想中的醫生,慶幸的是,我長成了自己最想要成爲的人。”

這一句話讓我動容。

沒有什麼想法能讓我們抱着一輩子。

時刻準備着並且積極行動,成爲自己最想成爲的人,是能找到最精彩的人生答案。

Part5

同事轉給我一個連結,知乎上的一個問題:如何看待清華大學建築系學生大規模轉專業?

看完之後我真的陷入了沉思。

觸動不是因爲某個人的故事讓我自動身份帶入,只是回想起我持續十年的建築學習和工作歷程。

十七歲那年的夏天,我和一幫小夥伴們一起,在高中校園裏,那座“人”字碑下面的草坪上,在志願表的專業一欄裏勾選了建築學。

然後開始了爲期五年的建築學專業的學習。畢業之後做了四年的建築設計,到現在讀研究生,還是建築學。

在選擇建築學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建築學到底要學什麼,建築師要做什麼。

這個遊離在理工科和藝術學之外、“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專業,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建築學學生就是跟着文學系的學生一起上數學課,跟數學系的一起上英語課。建築學教學一開始是鍛鍊大家的抽象思維,一切都是不確定的。

我可以天馬行空的想象,但是玄虛的沒有落腳點的東西,讓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不安。

我喜歡基礎科學中的邏輯性和確定性。建築學專業弱化了這些。

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在建築學學習上某些天賦的欠缺。

部分課程學的也相對費力一些。因爲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再加上建築學本身很有趣,我沒有想過轉專業。

工作之後做建築設計,憑藉着用心和良好的思維習慣,總是有意外的驚喜。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打心底裏想做一名優秀的.建築師,並且爲之努力。

一念之間,影響了我的十年,並且持續影響下去。

Part6

“如果我當時選了常規的理工科專業,人生會怎樣?”

這個問題不會有答案。

高中同學絕大部分學了理工科專業,並且超過一半拿到了工學博士學位,他們中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是同領域世界領先先進水平。

偶爾聚會,聽大家聊起來二分法、傅里葉,或者電路板、流密度的時候,從我口裏說出來的是大白話,“取中間數值”“那些眨眼睛的是恆星還是行星?”尷尬之情油然而其。

自然懂得“術業有專攻”的道理,只是我曾經的夢想,被別人實現了。

那種感覺就像看着自己想要的玩具,被別人拿在手裏把玩,即使自己手裏拿着一個更好玩的玩具,也還是會多看兩眼。

錯過了擁有那個玩具的權利,終究有一點失落。雖然也沒那麼想要了。

但曾經夢想過,已經足夠在心底裏記得一輩子了。

如果從完善人生角度來看,學習工作了十年並且會繼續建築學專業,對我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涉及到了很多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的領域,比如有節奏地美學素養的提升,比如表達能力的培養,廣泛知識面涉獵的要求,還有空間思維的訓練,這將豐富我的生命歷程,也讓我受益終身。

這是一種中庸的說法,也算是一種寬慰吧。

Part7

關於“長大之後想做什麼?”這個問題,在小學六年級我還有另外一個答案,我想成爲作家。

曾把這個想法告訴老師,同學,和我的父母。他們並沒有當真。

那一年,我的作文第一次變成鉛字,並拿到了第一筆稿費,還是沒有一個人把我“長大後要成爲作家”的想法當真。

現在,我的文字越來越多變成鉛字,也被更多的人閱讀,算是離小時候的願望近了一些吧。

不得不承認,在面對自己喜好的時候,我不夠誠實和勇敢。

小時候設想過的未來,抓住了一部分,也弄都了一部分。

Part8

寫到這裏,並不是鼓動每個人放下一切追求自己喜歡的領域並且以此謀生,只是鼓勵每個人,擁有坦誠面對自己內心的意識。

有底氣做出選擇,有勇氣更正路線,更有智慧判斷自己邁出的每一步,到最後會不會作廢。

如果發現是在一條不想走下去的路上苦苦掙扎,早早改變方向,讓每一步,都在爲自己想要成爲的那個人,添磚加瓦。

十七歲那一年的選擇,並不需要用一輩子來負責。

有些兒時的夢想,不是非得實現了才叫浪漫。

有些初心忘了也就忘了。

放下一些東西,才能騰出手來抓住更想要的。

標籤:初心 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