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優美段落

關於描寫諸葛亮的段落

1、從容佈置,從而使對方退兵,西城得以轉危爲安。我喜歡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賢嫉能的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將計就計,趁大霧天扎草人攻打曹營,從而借來十萬支箭,爲赤壁之戰準備了足夠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還喜歡諸葛亮的智勇超羣與忠貞不渝。諸葛亮爲了求得南方的長治久安,聽從馬謖的建議,採用“攻心爲上”的計謀,在與孟獲的戰鬥中七擒七縱,最後使孟獲心悅誠服地歸順了劉備,成爲蜀漢南方的屏障……這些世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無不閃耀着諸葛亮知識與智慧的光芒。

關於描寫諸葛亮的段落

2、我喜歡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品質。他是一個“滴水之恩,必將涌泉相報”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因爲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因爲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白帝城託孤之重任,爲了漢室之興竭忠盡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爲了江山社稷,忠貞不二,嘔心瀝血,直到臨死之前,還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業,爲的就是報先帝的知遇之恩,實在可歌可泣!

3、“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評價,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諸葛亮的性格品質至今還廣爲後人流傳。《三國演義》同時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現在已經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讀物了。

4、訪先人之遺蹟,發聖賢之古情。千百年來,諸葛亮成爲東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誠、廉潔、正直的榜樣,很多歷史典故都出自諸葛亮,“三顧茅廬”,“舌戰羣儒”,“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白帝託孤”,“嘔心瀝血”、“七縱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等等。不僅如此,後世留下了許多與諸葛亮有關的諺語、俗語或歇後語。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既生瑜,何生亮!”“諸葛亮借箭——有去無還。”等等的這些諺語、俗語、歇後語不計其數。其傳奇般故事爲世人千古傳誦,數不勝數。

5、他利用大霧天氣,順理成章地從曹操那兒“借”來十萬支箭,他的足智多謀可見一斑;他巧借東風,火燒赤壁,令曹操不戰而敗,落荒而逃,他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七擒孟獲,又七放孟獲,讓孟獲心服口服,最終歸順了諸葛亮;他在司馬懿率十五萬大軍蜂擁而來時,大開城門,自己則在敵樓前悠然焚香、從容彈琴,是司馬懿以爲有詐,急忙退兵,諸葛亮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打退了十五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