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一個改變了NBA走向的人雜文隨筆

隨筆1.38W

前天,6月9日,庫裏和他的隊友們,拿下了四年來第三座NBA總冠軍。

一個改變了NBA走向的人雜文隨筆

可惜的是,今年庫裏依舊和FMVP(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擦肩而過。

不過,庫裏卻好像沒事人一樣,笑得像是一個拿到獎勵的孩子,享受着獲得總冠軍帶來的喜悅。

或許,這就是庫裏和其他的球隊領袖不太一樣的地方。

一副稚嫩的娃娃臉,並不強壯甚至略顯纖瘦的身軀,你很難想象他能成長到一支總冠軍球隊的領袖。

但恰恰是在這副並不起眼的軀體下,卻孕育了一個堅韌執着的靈魂。

高中時期,NBA星二代的身份促使庫裏很快成爲了校籃球隊的核心。他的父親是前NBA球星戴斯庫裏,退役不久後主動加入庫裏所在的校籃球隊,親自指導庫裏的籃球。

一開始,庫裏的投籃姿勢並不標準,甚至可以說有些醜陋。爲了能夠讓庫裏有了更長遠的發展,在高一的暑假,他的父親要求庫裏改變投籃姿勢。

那個悶熱的暑假,庫裏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籃球場上。在很多個練到夜深的日子裏,更改投籃姿勢帶來的不適應,他幾度哭着想要放棄。

改變的過程是痛苦的,但決心做出的改變,都爲了以後可以更好。

換掉投籃姿勢後的庫裏,開始初顯鋒芒。

他帶領球隊拿過州錦標賽冠軍,高四那年拿下了33勝3負的驕人戰績戰績,儘管最後遺憾輸掉了決賽,但在那年,他和球隊拿下所有的團隊榮譽和個人榮譽。

常規情況下,在高中聯賽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一定會收到諸多大學名校的邀請,但在高中聯賽裏表現驚豔的庫裏卻因爲瘦弱的身體無人問津。

當時唯一願意招募庫裏的重點大學,是他父親曾上過的大學,維吉尼亞理工學院。

不過,他們的主教練卻對庫裏說:

“你只有變得強壯一點,我纔會讓你上場打球。”

瘦弱的身體,成爲了庫裏最難度過的關卡。

幸好,庫裏的精神力量足夠強大。

你無法想象一個人強悍的精神力量,究竟會爲他帶來多大的改變。

“他做的那些,一個普通水準的控球后衛都能做到。”

“他的身體條件,沒辦法在NCAA(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的級別上生存。”

每一所名校大學籃球隊主教練的質疑,都被庫裏當做了激勵。

在比賽上用實力回擊,是他迴應看輕的最好方式。

庫里加入了離家不到20分鐘車程的戴維森學院。

事實證明,戴維森學院的選擇沒有錯。

因爲庫裏的加入,籃球水平在NCAA排不上名次的戴維森學院,竟然打進了NCAA最後的淘汰賽階段。

庫裏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嫺熟的運球技巧,精準的三分投籃,靈動的傳球意識成爲了他在NCAA裏立足的技巧。

更讓人驚訝的,是他對於比賽勝利的渴望。

他會狡猾地將身體條件不佳的缺點,弱化到最小,用技巧摧毀攔在通往勝利道路上的任何阻礙。

在08-09賽季的NCAA,庫裏徹底打響自己的名聲,以下克上一路將諸多籃球名校挑落馬下,更是破了NCAA的單賽季三分命中數。

你可以看到一個瘦弱的身影在球場上來回奔波,用他擅長的進攻招數,抽絲剝繭般將對手的防守擊得粉碎。

但庫裏帶領的戴維森學院,在八強賽的時候,以兩分之差倒在了奪冠熱門堪薩斯大學的腳下。

也就是在那年,庫裏做出了參加NBA選秀的決定。

手腕上的“TCC,30”,是庫裏的第一個紋身。

“30”是他的球衣號碼,“TCC”是戴維森學院球隊主教練向庫裏傳達的榮譽準則,分別代表着信任,承諾,關懷:

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最好,承諾盡你最大的努力,關心周圍每個人並且表現出來。

庫裏將“TCC”當做自己生活的準則,更將它一點點融入到了勇士隊的球隊文化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隊友的改變。

你時常會看到,勇士隊華麗的進攻,每一個人都願意將籃球傳給機會更好的隊友。

在杜蘭特加盟勇士之後,爲了讓他迅速融入勇士的體系,庫裏不惜犧牲自己的出手權。

於是,勇士接連兩年獲得了總冠軍,不知不覺中就已然開啓了一個王朝模式。

他對勝利的渴望就像是烈火般熊熊燃燒,但他卻不認爲僅憑一己之力,就可以獲得總冠軍。

籃球是一項五個人的運動,而庫裏則完美地演繹了團隊配合的魅力。

NBA歷史上,像是米勒、雷阿倫、佩賈、納什等,每一位譽滿寰中的射手,在待人接物上,好像都算得上謙和。

騰訊製作關於庫裏紀錄片“三分信條”時,有一條番外是這樣的:

當時原定是從庫裏家中開始拍攝,但第二天接到通知,庫裏並沒有在家。

因爲前一天比賽結束後,庫裏回到家後,直接陪着妻子又了去醫院的急診做孕檢,當晚就在醫院的.小牀上度過了一夜。

原本拍攝組的成員以爲,庫裏在經過了辛苦的一夜後會拒絕錄製,但沒有想到,庫裏還是如約出現了。

“昨晚我比賽打得很棒,又能和我的妻子待在一起,一切都好。”

他臉上帶着一絲疲態,仍然露出一抹大男孩的笑容,並沒有對接下去一天的採訪表現出反感。

無論是默默無聞或是譽滿天下,還是球場上或是生活中,庫裏的性格從一而終。

他和妻子阿耶莎在15歲時相戀,時至今日過去15年,卻仍然像是一對剛剛在一起的熱戀情侶。

和其他隊友打完比賽去娛樂的方式不同,庫裏在場下的時間,更多的是留給了阿耶莎和他的女兒。

我們感嘆七年之癢,人家卻恩愛如初。

三十而立,永遠都不要低估隱藏在一張娃娃臉下對冠軍的渴望。

他所創造以下克上的戰役,實在太多了。

他看上去溫婉謙和,卻一定會在關鍵的時刻,像一位詭譎的刺客一般,給予致命一擊。

很多人會指責庫裏進球后搖頭晃肩的慶祝動作,但仔細想想無可厚非。

畢竟一個人爬得越高,他的缺點必然要被無限放大,可面對一個待人接物沒有什麼缺陷的超級巨星,也只能想方設法地從細節上挖掘出一些缺點了。

我們詫異庫裏是如何創造一個又一個的神奇,但在每個甲骨文球館(勇士隊的比賽場館)的比賽裏,早有了答案。

當庫裏每一次在三分線外,投出的籃球像是被賦予了魔法,穿過籃網時,你會發現整個甲骨文球館會爆發出地動山搖的歡呼聲,而替補席上的球員,無不在歡呼雀躍擊掌慶祝。

你沒辦法說清楚,他到底是靠球場技藝還是人格魅力征服這些人,但有一點卻足夠確定。

庫裏,註定成爲傳奇。

標籤:NBA 雜文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