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童年的祕密》閱後隨筆

隨筆1.96W

瑪利亞.蒙臺梭利(1870-1952)1870年生於意大利,是家惟一的獨生女。1896年成爲意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1907年在羅馬創辦了第一所新型幼兒學校:“兒童之家”。從此確立了系統化、科學化的蒙氏幼教法:以兒童的需要爲依據並予以誘導,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自己去學習,自己去成長,又被稱爲“實驗教學法”,在英國和中國臺灣被稱爲“發現教學法”。 蒙臺梭利一生視兒童爲中心,將兒童教育視作偉大的社會運動,不斷探索,著述和講學。蒙氏幼教法也快速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使之成爲20世紀兒童教育最重要的、影響深遠的改革家。1929年她於荷蘭創建國際蒙臺梭利地會(AMI)。二戰期間在印度講學、研究與寫作。二戰結束後回到歐洲,被提名爲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其爲“教育和世界和平的偉大象徵”。 1952年,蒙臺梭利逝世於荷蘭。

《童年的祕密》閱後隨筆

《童年的祕密》在美國最早出現譯本,在所有的英語國家裏,尤其在美國確實是大受歡迎的一本書。這是一本完全屬於兒童的世界。

理解幼兒的世界,是兒童教育的前提。我們對孩子瞭解太少,正如蒙太梭利在書中所說的那樣,“人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他們並沒有認識到兒童有一種積極的心理生活。因爲兒童當時並不能把它表現出來,而且只有經過一個漫長的時期兒童才能祕密地完善這種心理生活。”在《童年的祕密》裏的敏感期一節中,說道,“人們對兒童心理上的創傷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傷痕大多數是由成人無意識地烙上去的。”這些創傷,幾乎全部都是因爲我們不瞭解兒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們要“去了解這個尚未被認識的兒童,發現兒童真正的本性,進而幫助他正常發展”。兒童的生長有其自然的規律,兒童的發展有其自然的進程。這就好比孩子是一顆幼苗,幼苗是需要自己成長的,而我們所做的工作只需靜待觀之,需澆水時澆水,須施肥時施肥,而不能拔苗助長。教育兒童就應該遵循這個自然規律,讓他們朝着該有的方向發展。成人應該只是一個引導者,起着催化劑的作用,而不應該幫他們畫好路線。這和誇美紐斯的教育必須“遵循自然”的觀點是一致的。但是當今的社會中,大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他們寄予幾乎所有的期望。於是他們就讓自己的孩子很小就學東西,學各種各樣的東西,不管孩子自身願不願意。迫不及待的教小孩子識字,只會剝奪了他們的樂趣“過早地強求他們透過閱讀書本來識字也會產生一種消極的影響。追求這些並不很重要的東西會削弱他們生氣勃勃的心靈的能量。” 蒙特梭利創辦的第一個兒童之家,那些父母是文盲,他們忙於生計而無暇多份精力給孩子,他們的教師是毫無野心和先入之見的普通勞動婦女,這就導致了一種理智的沉靜。教師必須沉靜。他是一種更深沉的平靜,一種空白,或更好的、無阻礙的狀態,這種狀態是內心清晰的源泉。這種沉靜由心靈的謙虛和理智的純潔組成,是理解兒童所必不可少的條件。《窗邊的小豆豆 》中,小豆豆是一個很幸福的孩子,她有一個愛她的媽媽,又遇上巴學園的小林老師,他們都給了小豆豆最寬敞的發展空間,讓她成就自己的未來。

“孩子的獨白”內容涉及所有對孩子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既寫孩子的歡樂,也寫他們的痛苦。這痛苦是懲罰和巨大的壓力造成的。大人會不斷逼着孩子取得儘可能高的成績,這使他們痛苦不堪。當然,我們也寫了孩子對規則的討厭。規則肯定是成人世界的一部分,但與一個小孩子的世界則無緣。兒童的世界是由想、好動和玩耍組成的。守時、取得成就、做事井井有條等是成人的一些重要的能力,但在兒童的心靈中則沒有多少分量。爲中國人及其孩子的未來寫一本書,意義非常重大。有些中國人給我們講過他們童年的故事,我們主要就寫他們的情況,好讓讀者意識到孩子會把童年的影響帶入青春期和成人期,而正是這些影響塑造了人的一生。今天,關於性格培養和當代教育原則的談論或著述並不多見。而實際上,人們在這兩個領域已進行了許多研究和創新,其成果可幫助當今的這一代父母以適合現代兒童生活的方式教育下一代。這樣,孩子就會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巨大人力和精神資源的國家成長爲能幹的大人。

《童年的祕密》第一次深刻而科學地爲我們揭示了兒童心靈的真實景象;給我們展示出兒童這個未知又奇特的世界。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用愛去教育,兒童的世界將會多一份精彩!

標籤:隨筆 童年 閱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