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校長影子培訓研修隨筆

隨筆3.11W

校長雖然是一個學校最大的領導,但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下面就是小編爲您收集整理的校長影子培訓研修隨筆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校長影子培訓研修隨筆

校長影子培訓研修隨筆一

華師一附中現有教學班98個,學生5000餘名,在職教職工388人,在崗特級教師15人,進階教師189人,碩士以上學歷92人。學校佔地440餘畝,教育教學設施先進,校園環境優雅。在“發展教育”理念內涵的導引下,學校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爲核心的價值觀,以“自主創新學習,多元優質發展”爲辦學特色。遵循“一主兩翼”提升辦學品質的發展戰略。目前,學校正朝着建設世界一流中學的目標奮進。

基地學校的主要辦學經驗是:

傳承文化——營造“開放、自主、創造”的學校文化

學校前身是中南工農幹部速成中學,有着開放辦學、教育民主的優良傳統;改革開放後,學校十多年堅持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使實踐教育成爲學校教育的一大亮點;從1996年開始的高中“素質學分制”實驗以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建設爲突破口,着力於建立具有創新教育特色的教學體系,受到領導人的高度評價,經驗在全國推廣。自主性學習、創造性學習成爲學校大力倡導和推行的學習方式,“開放、自主、創造”成爲學校文化的顯著特徵。在特色學校建設中,學校立足於未來創新人才培養目標,透過多主體參與,多維度建構的方式傳承和創新學校文化。

一是在精神文化上,確立“創世界一流中學”的目標,以“追求卓越,永爭第一”的學校精神鞭策全校師生,使創新發展和優質發展成爲共同追求;透過家長學校、學生主題班會和教師教育思想大討論,使“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成爲學校覈心價值觀;堅持“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的優良教學傳統,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和多元優質發展提供時間和空間保障。

二是在制度文化上,實行級部全面教學質量目標管理、教師與級部雙向選擇、教學過程發展性評價的管理機制,調動級部參與教育教學管理的積極性;建立教師職業素質年度考覈評價體系,教師管理實行人事代理、聘期考覈、崗位聘任,明確教師的專業發展目標;建立學生自主選課制度,保障學生自主創新學習的權利。

三是在物質文化建設上,在全國首建“泛在學習系統”;充分利用大型雕塑、教學樓、科技中心、藝術中心等場所,展示學校多元創新發展的文化特色。

重構課程——構建“多樣、立體、選擇”的課程體系

多樣、立體、創新的學校課程是實現學生自主、創新、優質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學校從改造國家課程、開發校本課程、設計班級課程三方面着手構建新的學校課程體系。

一是國家課程校本化改造。根據特色辦學的目標,學校對國家課程進行二次開發,即國家課程校本化改造。一是課程內容校本化,將學科課程教學內容分解爲課前自主學習、課中交流學習、課後創新學習三個方面內容,編寫了《華中師大一附中新課程學案》和《華中師大一附中創新作業》,體現自主、合作、創新學習的要求;二是課程實施校本化,學科領域課程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分成a、b、c三個層次,體育、藝術、技術領域課程進行模組選修,實行分層分項走班制教學管理;三是課程評價校本化,考試科目課程實行“基礎+發展+創新”的試卷結構模式,考查科目從參與活動、過程表現、創新成果等三個維度進行定性評價。

二是校本課程多樣化。根據學生多樣化發展需要學校開發了六大類、70餘門校本課程。德育活動型課程有校會、班會、心理和各類社團活動,致力於培養學生領導力;體藝特長型課程讓學生個性充分張揚;學科拓展型課程是對國家課程的補充,給學生提供基礎方法、知識拓展、專題探究三個層次的選擇;實踐創新型課程給學生提供進行小設計、小製作、小發明、小創造的時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高新科技型課程以武漢東湖高新科技企業爲基地,以科技專家爲老師,以光纖通信、醫藥基因、環保技術、數字技術爲學習內容,爲學生今後成爲科技創新人才奠定基礎;國際交流型課程透過德語、日語、法語課程學習和海外交流學習讓學生了解多元文化,拓寬國際視野。

三是班級課程特色化。學校根據學生的自主選擇,將校內班級分爲9種類型,不同類型班級在執行國家課程計劃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培養目標開設不同的'特色課程。理科實驗班開設分組競賽課程,爲培養基礎科學精英奠基;人文實驗班開設社會專題課程,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科技實驗班開設“光谷課程”,培養未來的科技創新人才;藝術特長班開設藝術創作課程,培養有良好文化功底的藝術人才;體育特長班開設體育競技課程,爲一流大學輸送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留學實驗班開設ap課程,爲有出國發展意向的學生鋪設國際化通道;“飛翔班”開設學法指導課程,讓貧困學生也能享受優質的教育;常規理科班和常規文科班透過選修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培養個性特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改革教學——創建“特色、自主、創新”的學習模式

學校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跳出傳統教學改革侷限於課堂的狹窄視野,統籌課前、課中和課後,在學習模式的目標定位、學習階段、教學支援和方法體系上均取得了突破。

一是制定了教學改革的三維目標體系。學校自行研究並制定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查量表》和《學生創新學習能力調查量表》。調查表明,學生在自主創新學習中的普遍困惑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學習方法。爲此,學校着眼於指導學生構建學習模式,最終制定了教學改革的三維目標體系:自主學習目標(課前)、交流學習目標(課中)和創新學習目標(課後)。

二是明確了自主創新學習的主要階段和步驟。在繼承“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的優良傳統下,學校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兩個角度入手,構建了學校特有的自主創新學習模式。模式分五個環節:課前自主學習、課中交流展示、課中分析討論、課中歸納小結、課後拓展探究。

三是探索和構建了具有學校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近年來,學校在特色學校建設中先後開展了“大小班,長短課”、“健康課堂”等教學改革。2012—2013學年上學期末,學校圍繞課堂教學改革成功開展了“教育思想大討論”;剛剛過去的這個學期,學校以“兩把兩重——探究式課堂教學改革”爲中心,在學生工作、教學工作、後勤現教、人事勞資、體制機制等方面都進行了重要的改革和創新。

四是研究和編寫了自主創新學習模式的方法體系。華中師大一附中在特色學校建設中,大力弘揚“把方法教給學生”的優良教學傳統,着力構建自主創新學習的方法體系,制定了15個學科學習方法、8個環節學習方法和5種方法論學習方法。

優化隊伍——打造“專業化、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隊伍

爲幫助全體教師進一步提升創新意識,適應學生多元優質發展的需求,學校管理進行了多方面的變革。

一是教師專業發展機制創新。在“一主兩翼”的發展戰略思想指導下,在“老帶新”等原有基礎上,學校積極開闢教師專業發展新途徑:設立教師講壇並舉辦專題講座,使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在反思和總結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得到提高;組織教師參觀考察國內外名校,開展多種多樣的校際合作交流項目;啓動青年教師到農村、山區支教計劃。

二是教師管理制度變革。透過制定科學的hr建設結構規劃,建立新的崗位管理機制,保證教師隊伍結構合理,職業化、年輕化、專業化。實行評聘公開,研究制定並出臺《華中師大一附中教師系列崗位聘期履職考覈條件》等系列規章制度,使聘期在崗的教師、幹部、職員具有明確的目標和發展平臺,並將教學改革研究能力、課程開發創新能力和校本科研納入年度履職考覈。

在教師管理體系的規範和引領下,學校教師在教學、競賽和科研上屢創佳績。在國家級、省市級比賽中屢獲殊榮。

創新評價——建立“基礎、發展、創新”的評價體系

評價制度是特色建設的有力保障。學校的評價指標以創新人才培養爲目標指向,形成了有學校文化特色的課堂教學、教師素質和學生質量的“基礎、發展、創新”評價體系。

在課堂教學評價中,華中師大一附中透過制定能夠反映學校特色的課堂評價標準,引導教師把師生的健康成長作爲課堂的價值追求,以學生的學習狀況爲着眼點,重點從學生課堂參與的時間、人數和形式等方面評價課堂的“健康指數”,指導和幫助教師改進教學。

在教師素質評價中,學校制定了《教師職業素質與工作業績年度考覈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體系除師德規範8條一票否決外,另設有師德素養、工作狀況、專業能力、工作業績4個一級指標和24個二級指標及75個三級指標。每個指標涵蓋“基礎、發展、創新”3個等級的要求,明確和引導教師職業素質發展方向。

在學生評價中,學校在學科課程常規考試命題中,採用基礎要求+發展內容+創新體驗的試卷結構;在活動課程考覈中,體現活動參與、活動表現、創新成果三個方面的評價;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尤爲重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評價,建立了學生創新能力發展成長檔案,將學生參與各類社團活動和研究性學習成果納入其中。

華師一附中特色辦學的過程是一個繼承和創新的過程。特別是近4年來,在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特色辦學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學校文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課程體系建設、學習模式創建、多樣化優秀人才培養渠道和方式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張真校長認爲,學校特色的最終落腳點是每一個學生。培養的學生有特色,學校才真正有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的特色就是學校的特色。與學校“自主創新學習,多元優質發展”這一特色相對應,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應成爲自己發展的主人。這表現在: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成績突出、學業優秀,而且具備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能力和方法;在人生規劃上,不僅能夠升入國內外一流大學,而且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和志向去發展,並具備我國創新拔尖人才所需的綜合素質。明確的辦學特色進一步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學校高考一本率由2009年80%提升到2013年的93。5%。學生髮展呈現出多元優質的特點,學校在學科特長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藝術特長人才培養、體育特長人才培養、學生幹部、領袖人才培養、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成效卓著。

在10天的基地學校培訓學習中,我們深入瞭解各處室的規章制度以及執行模式,透過與處室主任以及名師的訪談、交流、討論,我們發現,華師一附中特別注重管理的細節及過程,每一個理念之下都有具體的實施方法及步驟,而不是一般的喊喊口號而已。

這次培訓我們有幸和張真校長、分管教學工作的楊校長分別座談,他們對基層情況也比較瞭解,對我們下面的基層學校提出了可行性建議。指出:辦好一所學校要有正確思想指導,明確目標定位和先進理念支撐。他們建議我們要走特色發展之路,因爲各個學校的資源環境和社會環境是不一樣的,要按照自己現有條件發揮自己特色,有些東西是不可以照搬照抄的,但最重要的是在學校發展過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

校長影子培訓研修隨筆二

10天的學習使我們處處感覺到華師一附中的平靜、和諧、奮進,不論哪個層面,置身校園,都能感受到鮮活的辦學思想、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科學認真的研究態度、務實執着的工作作風、勃勃向上的發展生機、充滿智慧的管理手段,彷彿置身於一所名牌大學,感受到她所獨特的魅力。

(一)具有開拓創新的名校長是學校發展的首要因素。在學習期間,我們有幸參加了由全國學校卓越發展聯盟、湖北省中小學校長協會主辦,華師一附中承辦的張真校長教育思想研討會,全面瞭解了張真校長從教四十年來的教育之夢,教育之思,教育之行。“用教育的理想實現理想的教育”,給我們的啓示是:

校長要無限熱愛教育事業,對工作充滿激情

校長要做理想教育的先行者、示範者、發動者

校長要有與時俱進、鮮活的辦學理念,執著的實踐追求

校長要有卓越的教育智慧和獨立的教育人格

以教育的理想辦理想的教育

以教育的品味辦一個有品味的教育

以教育的本真辦一個本真的教育

以教育的興趣辦一個有興趣的教育

以教育的情懷辦一個有情懷的教育

以教育的責任辦一個有責任的教育

如何做一位好校長,校長的綜合素養起了決定性作用。

(二)專家型教師、卓越的教師團隊是學校發展的關鍵

富有思想,具有專業精神、專業能力的行政領導班子。

牢固樹立“教師第一”的辦學思想。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爲中心,但是在辦學中,要始終堅持教師第一。要培養名師,打造名師團隊,打造整個教師卓越團隊,這纔是學校事業發展的根本。

系列化研修培訓活動爲教師自主成長搭建平臺。

師資力量雄厚,教師不僅學歷較高,而且在學術水平、知識觀念更新上也起着引領作用。

有效激勵提升教師工作倖福感、消除教師職業倦怠。學校管理工作中,靈活地運用各種激勵手段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主題鮮明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之魂。華師一附中經歷了60多年的歷程,他們已經從文化薰陶向文化引領,到和諧共進的生態教育紮實邁進。

營造寬鬆和諧的學校精神文化,促進人自身的和諧。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靈魂工程,包括校風、學風、師生

的精神面貌以及團結和諧的人際關係等。

學校行爲文化指向明確,專注師生關係和諧互促發展。

營造具有人文色彩的學校制度文化,以機制促活力。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一個學校一定要有自己的校園文化,做到以文化人,和諧共進。

(四)育人爲先是學校發展的根本保障

重規範、抓養成。實現學校特色發展、優質發展,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和文明禮儀習慣,這點在華師一附中尤爲突出。改變我們的學生,首先從加強風貌教育開始。學生的言談舉止、衣着打扮看似小事,實則體現着一個學校、班級的治校、班的嚴謹程度,反映着校風、班風,正所謂見微知著,細節決定成敗。

重特色、創佳績。辦學特色是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和積澱下來的一種辦學風格和文化傳統。張真校長認爲,學校辦學特色的確立應從歷史中尋找特色發展之根;應根據學校的發展現狀確定特色發展之核;應把學生的發展需求作爲特色發展之本。華師一附中的行動措施體現在“兩把”、“三多”上。把時間還給學生重點體現在課表和時間表;把方法交給學生主要是把學科個性的方法交給學生,把學習週期共性的方法教給學生,把方法論的方法教給學生。三多是指多類化的班級、多樣化的課程、多層化的教學。

重發展、揚個性。“自主創新學習,多元優質發展”。置身其中,我們時時處處感受到華師一附中的文化氣息、現代氣息。

思考與啓示

一所名校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在完善學校規劃設計中幾代人不斷傳承創新發展,不會因校長的變換而發生質的改變。作爲一所縣市級一中,要走特色名校之路,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要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文化人,增強內驅力,營造生命成長的空間。將特色學校建設上升到培育名校和文化建設的層面來看待。

2、要透過科研實現特色建設的有序實施和有效推進。特色高中的建設既是繼承,更是發展與創新,要保證其科學健康發展,就一定要透過課題科研來理性地引領。學校文化不是光靠校長或者管理層來建設的,而是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晶。需要透過科研來對全校教職工進行培訓、武裝、凝聚。以實現對文化的認同和傳承,培養行爲的自覺性。

3、要搭建平臺,創造機會,建立激勵機制,促教師專業化成長。要發揮名師引領帶動的作用,打造優秀教師團隊。

4、學校管理要從經驗治校、制度管校向文化引領轉變。只有建設校園內外諸要素的和諧、自主發展的生態型校園,才能真正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

5、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和質量關,建立新型的教育觀和質量關。以人爲本,致力於人的發展和學生未來的發展,追求綠色的生態教育,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