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人生隨筆:四十年,追夢人

隨筆2.18W

“可以卑微如塵,不可扭曲如蛆蟲。”曼德拉先生的一句話警示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堅守心中的道德底線,做到是非分明。

人生隨筆:四十年,追夢人

下文是小編整理的人生隨筆:四十年,追夢人,歡迎閱讀參考!

四十年華鳳和雨,十三億人笑與淚。旋踵之間,距高考恢復以歷四十載。四十年間,高考“斬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誠然,高考有它的缺陷。在以成績爲基礎的選拔上,應試教育隨之而生。許多人都批判高考使人愚鈍和呆板。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高考所帶來的好處是不能忽視的。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高考,中國將至少倒退十年。

自古以來,門第都是阻擋學子發展的關卡,高考恢復,使得所有的學子都擁有了平等的權利,都擁有了一個去公平競爭的舞臺。高考,爲所有考生,灑下了平等的清光。

“衰蘭送客成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長吉(李賀)的悲嘆,而導致他寫下“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的,竟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字。一字避諱,李賀的一生便就此完結。相較於科舉,高考更加的公平和客觀,範圍也更加的的全面,他給予我們一次改變人生的機會。四十年來,創造了無數平民“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的奇蹟,爲國家輸送了難以衡量的人才。

1977年,當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考生進入考場時,心中懷着的是對未來的`憧憬還是迷惘,或許已元從得知。但我知道,如今我坐在考場,心中充盈着的,是對高考的崇敬;筆尖書寫着的,是對高考的讚揚。敬畏他帶個我的一切,歌頌他灑下的清光。

羅曼·羅蘭曾說過:“人總是要失望的,因爲他想要的總比他得到的多。”高考成功與否,成績高低與否,是每個人所關注的。有人成功就必定有人失敗,成功者喜笑顏開,失敗者痛哭流涕。但這些,並不是高考帶給我們的全部。十年的奮鬥與拼搏,艱辛和喜悅,磨礪與苦難,這纔是高考帶給我們的。真正徹悟之人,是不會糾結於是否爲應試教育的,因爲高考帶給了我們更珍貴的精神財富。

“人生下來不是爲了拖着鎖鏈,而是爲了展開雙翼。”維克多·雨果曾如是說。而高考,正好爲我們提供了機會。如果說對辛棄疾來說,他的“桂婆娑”是朝廷上的苟且偷安派。那麼,對我們來說,我們的“桂婆娑”便是門第與內心深處的幼稚。高考“斬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停筆之時,清光灑進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