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在渣滓洞與英雄零距離隨筆

隨筆1.68W

經歷過無數紅色聖地,感受過無數英雄人生軌跡。但真正留下思考、印象最深的,還是算在重慶渣滓洞的英雄“零距離”。

在渣滓洞與英雄零距離隨筆

渣滓洞永遠是一個革命者和後人也無法忘記的地方。長征的足跡遍佈全國各地,革命者用獻血和生命換來的今天幸福,或許都能夠在這裏找到很多思考的主題。

渣滓洞在重慶市歌樂山麓,如今是人們旅遊參觀的紅色聖地,時光如果倒回抗戰時代,這個地方不是現在的綠蔭覆蓋,人潮涌動的旅遊景區。過去只是一個人工採掘的小煤窯,是一個陰冷而兇險的革命爭鋒之地,無數獻血和鬥爭掩埋的地方。

1939年,軍統特務橫行重慶,燒殺搶劫無處不在,他們兇惡毒辣,逼死礦主,霸佔煤窯及礦工住房,於是就改設爲集中營。渣滓洞也因爲過去渣多煤少於是而得名。

在筆者的記憶裏,這個地方很久就已經知道,在中學課本學到了無數次,其中的.江姐、小蘿蔔頭都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原因就是一本小說《紅巖》而紅遍大江南北,裏面的英雄人物,也因爲羅廣斌作爲真正的見證者和經歷者而真實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今年盛夏,因爲一次偶然機會,真正的深入到這個院中院的革命遺蹟,從中也才真正感受到了過去長征革命的不易。其中裏面有一句話,看到就有種思考,“青春一去不復還”,人生沒有重來,可見,那不僅是鬥爭,還有生命和獻血凝聚的歷史。

渣滓洞集中營三面靠山,前面是深溝,高牆外的制高點有崗亭6座,機槍陣地1處,戒備森嚴,可以想象當時關押的革命人士,那是多麼的艱難和陰冷。

進到裏面去,犧牲的共產黨員羅世文、江竹筠、宋振中、黃紹輝、李青林、蔡夢慰、劉隆華、陳聯詩、鄧惠中等的照片都能看到,甚至關押在什麼房間,都有詳細介紹,在關押的革命人士當中,最多時達700餘人,他們音容笑貌,也都能找到一些過去的活生生的呈現。

就是這樣一個院子,就是這樣一個深山裏的煤窯中,演繹了不知多少不爲人知的革命故事。他們和外面的革命者一樣,堅定着革命信心,面對着艱難的革命,他們信念無法動搖,他們一刻也不會動搖自己革命理想。最後雖然大部分全部犧牲,但是由於有如他們一樣的共產黨人,也才能換來了今天強大的中國發展。

80年前,面對着國共兩黨的嚴重分裂,面對着共產黨的艱苦革命。長征路上無數人揮灑熱血,但真正能夠讓共產黨走向勝利的,一定就是這些革命者們堅強的意志,還有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他們誓死保衛國家、保衛人民、保衛自己的祖國。所以,也纔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看着每個革命者的簡介,筆者一次次陷入了深思,面對着強大的敵人,他們是如何能夠做到處變不驚,甚至面對着屠殺,他們又是如何捨身爲民?

一次次的思考,或許對於現在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把國家變得富裕、強大、有力。

然而,緬懷英烈,不是沉迷過去,而是爲了敬仰他們爲民和追求正義,不惜犧牲生命精神和鬥志,重溫歷史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蹟,就是爲了真正體會革命烈士的英勇和無畏,這種精神在每一個時代都不能過,每一個時代,也都需要這樣的革命鬥志。

在渣滓洞與英雄“零距離”,讓我多久都有一種無法言語的沉思。如果他們還活着?如果歷史可以相互轉換?如果他們能夠看到今天的發展?那該多好。

只是歷史不能重來,現實需要認真面對,不能忘記長征的艱苦,更不能忽視革命者們灑下的獻血,正視歷史,做好現在,面對未來,祖國一定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凝聚力,也才能不會辜負這些爲了祖國,爲了我們將來的革命志士。

值此長征勝利80週年活動之際,向這些犧牲的革命者表達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