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家長去幼兒園活動隨筆

隨筆2.7W

隨筆的主旨是寫情見性,經常閱讀隨筆文章,會使你察覺世俗風情、感悟人生道理,那麼大家看過什麼優秀的隨筆呢,接下來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一些家長去幼兒園活動隨筆,歡迎大家欣賞!

家長去幼兒園活動隨筆

家長去幼兒園活動隨筆(一)

我班徐犇的媽媽,在班上體驗了一次當美術老師,雖然時間過去很久了,但那天上課的情形至今我仍歷歷在目。班上的孩子非常可愛,他們對待客人有禮貌、很熱情,徐犇媽媽一走進班級,就有小朋友把自己的小椅子搬過來邀請她坐,還有小朋友不停地問她渴不渴,要給犇犇媽媽倒水喝,看着孩子們的禮貌行爲,我被深深感動着! 犇犇媽媽準備開始上課了,但局面好像有點失控。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着犇犇媽媽們的教學內容:“阿姨是要教我們畫大象。”“不對,是教我們畫飛機。”“教我們畫小蜜蜂。”看到這種情形,我只好出面維持秩序,我問:“孩子們,想知道阿姨教你們畫什麼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想。”“那好,你們只要安靜下來認真聽阿姨說,認真地看着畫,就知道阿姨要教你們畫什麼了。”聽了我的話,孩子們逐漸安靜下來,犇犇媽媽開始畫果樹,她隨口問:“大家愛吃什麼水果呀?”話音未落,安靜的教室又炸開了鍋,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犇犇媽媽有點慌了,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請求我的“援助”,於是我又走到小朋友身邊,請他們一個一個回答。活動繼續,小朋友們坐的小椅子從開始的一米遠左右,到後來的緊緊把她包圍在中間,活動雖然顯得有些無計劃、凌亂,但孩子們是非常快樂的! 活動結束後,犇犇媽媽感慨地說:我自認爲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但操作起來卻跟當初設想的有很大的出入,看來我還是對幼教工作不是太瞭解,有點想當然。我問她感覺怎樣?她說了一個字“難!”並表示當她看到我在陪她上課時,很自然地把孩子抱在懷裏,如此親暱的師生關係,真讓她感慨!活動後,犇犇媽媽在反思中寫到:“倉促中,一節課結束了。

不敢再提當老師,只能說在兒子的班裏和他的`老師、小朋友開開心心地玩了一節課,很寶貴的體驗。那天剛巧感恩節,我要把大三班全體小朋友共同完成的《橘子娃娃的家》裝裱好,送給辛勤的錢老師、史老師,希望她們會喜歡這份感恩節禮物。還有一個小祕密,那幅畫的橙色和綠色可是我們變出來的喲,怎麼變的,回家問問寶貝吧!家長體驗當老師活動結束了,讓我們彼此間多了一份理解。” 爲家長搭建平臺,透過讓家長助教,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幼教工作的艱辛,從而建立互動、互信、互助的良好關係,使家長真實體驗孩子在園情況和老師工作的情況,換位體驗,一起成長。

家長去幼兒園活動隨筆(二)

我班舟舟的爸爸非常關心孩子在幼兒園的成長,每次幼兒園裏佈置的任務,他都會積極地支援和完成。他的熱心和孩子的進步成正比,只要有空他就很想來園助教,可這次手足口病的流行,幼兒園不允許舉行大活動,家長開放活動也暫停,家長進幼兒園的機會很少。

這幾天姚爸爸有點時間,他主動要求來園助教。正好我們上語言故事活動《太陽出來了》,當故事講完時,孩子們發現了好多問題,有的問:“白天的太陽,到了晚上就變成月亮了嗎?”我剛想回答,又把話縮了回去,馬上請姚爸爸來回答我們孩子的困惑。因爲姚爸爸在大學裏學的是物理系,對這些問題的解答是輕而易舉,姚爸爸大大方方地回答了孩子的問題,沒想到孩子的問題一個接一個,都是有關宇宙的事。有的問:“爲什麼?有的星星亮,有的星星暗?”“地球是怎麼轉的?”“爲什麼,有白天和晚上?”姚爸爸給孩子一一解答的同時又現場拿起道具爲大家演示,使每個孩子都聚精會神地聽着,連平時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也非常認真。我想,這大概是男教師的魅力吧!

以“孩子、家長、教師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爲理念的家長助教,一方面滿足了家長了解教育、參與教育的需要,有效地促進了家長對幼兒園、班級、教師教育與活動的理解、配合與支援,提高了幼兒園教育的質量和成效;另一方面,家長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發揮,彌補了教師在知識技能上的不足及教育時間、空間上的侷限,能促進幼兒園教育在有限的條件下實現無限的超越。其實我們家長身上蘊含着豐富的教育資源,而且絕大部分家長也都是非常關心自己孩子各個方面的發展,因此他們對幼兒園教育活動充滿了好奇,很想透過各種方式來了解幼兒園教育。我們在開展助教活動時,還可以採取多種形式來調動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讓家長教育資源猶如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地注入到我們幼兒園教育工作中。

家長去幼兒園活動隨筆(三)

實驗幼兒園在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間,積極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活動,家長進課堂作爲該園長期開展的一項紮實有效地工作,在宣傳月期間更是搞得紅紅火火,精彩紛呈。每週四、週五,不同職業的家長匯聚在幼兒園,爲孩子們進行多方面的服務,義工、保育工作體驗、家長課堂講師等。他們在班級教師的精心輔導下,爲孩子們送上了精彩的一課,無論是課堂上,還是戶外活動中,每一位家長都傾其熱情,孩子們非常喜歡,家園共育達到了非常好的合作效果。

在每次家長進課堂活動後,該園都會邀請家長寫下“家長進課堂感悟點滴”,在一張張具有特色的班級小卡片上,呈現出的是家長的真實感言。“家長進課堂讓我親眼目睹了幼兒園緊張有序、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切實體會到了老師工作的辛苦與責任,讓我們對可愛的幼兒教師們致敬!”。“角色由‘家長’轉變爲‘老師’,由‘教育一個孩子’變爲‘教育一羣孩子’,我深深體會到了教師的辛苦和平凡中的偉大。教育一個孩子已是不易,能讓一羣天真、卻已具備自身個性和思維、略帶叛逆心理的孩子們明白許多道理,養成好的習慣,來理解和配合我們更是難上加難,我們體會到了教師的艱辛,老師們辛苦了”。

透過家長進課堂活動,增進了幼兒園與家長之間共育的橋樑,透過家長感悟點滴的交流,讓更多的家長體會到了教育工作的艱辛與不凡。相信透過家園共同的努力,實幼的孩子一定是最快樂、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