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勵志成功

關於圓融的人生勵志

大部分人只執着於人生的一部分,以爲從那一小部分就可以發現整體。我們沒有離開房間,就想探測河流的長寬,就想觀察河岸兩旁綠野的豐美。我們住在一個小房間裏,在一塊小畫布上塗抹,以爲我們把握了生命,瞭解了死亡的真諦,但是我們並沒有。要了解完整的人生,我們必須走出室外。走出這種侷限是非常困難的,我們

關於圓融的人生勵志

透過單一的車輪輻條,我們想了解整個車輪,但是單單一根輻條無法構成一個車輪,不是嗎?車輪的形成需要很多輻條以及轂、輪圈等,我們必須看見車輪的整個結構才明白車輪。同樣的,如果我們真正瞭解生命,就必須看見生命的整個過程。

我希望你懂我的意思,因爲教育應該幫助你瞭解完整的人生,不只是爲了你準備一份工作,然後順着常規步入婚姻、生育兒女、付保險費、做祭供、信仰小神明等。要獲得正確的教育,需要很大的智慧、洞察力,因此育人者必須先受教,瞭解生命的整個過程,而不只是依據一些新的或舊的公式來教育別人,這是很重要的。

生命是個驚人的謎,不是書中所描述的謎,不是人們口中所說的謎,而是每個人必須親自去弄清楚的謎。因此,你必須先了解那麼些小的、狹窄的、不重要的東西,然後才能超越它們。

如果你不在年輕時就開始瞭解生命,長大以後,你會變成一個令人厭惡的人;你會變成一個乏味、內心空虛的人,雖然你外表上有錢、開着豪華轎車、看起來很氣派。因此離開你狹小的空間,去觀察無限的天空是非常重要的。除非你有愛,要不然你是無法辦到的。這種愛不分肉體或神聖,它是愛鳥、愛樹、愛花、愛你的老師,並且超越你父母之上的---愛人類。

如果你自己不去發現什麼是愛,不是一個很大的悲劇嗎?如果你不及時明白愛,你就永遠也不會了解它,因爲當你年老時,所謂的愛會變成非常醜陋的東西,它變成可以佔有、可以買賣的貨品。但是如果你現在開始心中有愛,如果你愛自己栽植的

愛是很實際的,它不是情緒化的、使你哭泣的事物;愛也不是一種傷感,愛沒有一點多愁善感的成分。當你仍然年輕時,應該趕快了解愛,這是很嚴肅而重要的事。你的父母及老師也許不懂得愛,因此他們創造了一個可怕的世界,一個永遠與自己及其他羣體爭鬥的社會。他們的宗教、哲學及觀念都是錯誤的,因爲他們沒有愛。

他們只觀察到了人生的`一部分,從狹窄的窗戶去看人生,窗外的景象也許是愉悅而展開的,但是它並不是生命的整體。如果你缺少了深切的愛,你就永遠不能看到整體生命。所以你一直是悲慘不幸的,最後你的生命除了灰燼及空洞的言辭之外,什麼也沒有了。

問:我們爲什麼希望出名?

克:你爲什麼希望出名?我可以解釋給你聽,但是說完以後,你是否會停止希望出名呢?你希望出名,因爲社會中圍繞你的所有人都希望出名。你的父母、老師、上師、瑜伽士等,他們都希望出名、爲人所知,所以你也想要出名。

讓我們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爲什麼人想要出名?首先,有名就會有錢,同時,有名能帶給你很大的快樂,不是嗎?如果你是世界聞名的人,你會覺得自己非常重要,而帶給你一種不朽的感覺。你希望有名,希望在世上爲人所知,時常被人談論,因爲在內心裏,你認爲自己什麼也不是。你的內心沒有富足感,什麼都沒有。因此你想在外面的世界出名。如果你的內心是富足的,你有名或無名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內心的富足比起外在的富足要困難多了。它需要更多的滋養,更多的關注。如果你小有才華又懂得如何去拓展它,你就會成名了,但是內心的富足不是用這種方式可以得到的。要得到內心的富足,必須先知道放下不重要的東西,譬如想成名的念頭。內心的富足暗示着獨立自主,而想要成名的人害怕獨立,因爲他依賴別人給他的奉承及好評而活。

問:人爲什麼驕傲?

克:你寫了一手好字,或贏了一場遊戲,透過一些考試,你不覺得自豪嗎?你有沒有寫過詩或畫一幅畫,然後展示給朋友看?如果朋友說那是一首可愛的詩或一幅極佳的畫,你是否非常開心?如果你做了一些事得到別人的讚賞,你會感到一絲喜悅,這是很好的,可是如果你下次又寫了詩、畫了幅畫或打掃了房間,你會怎麼樣?你會期待別人對你說你是一個多麼好的孩子,如果沒有人讚賞你,你就不想再畫畫、寫作或打掃了,於是你開始依賴別人對你的認可帶來的快樂。道理就是如此簡單。然後又會怎麼樣呢?等你長大以後,你會希望自己的作爲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也許你會說:我是爲了我的靈性上師、爲了我的國家、爲了人類、爲了上帝而做這件事。然而你去做的原因,其實是爲了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肯定,這就會滋生驕傲。如果你做任何事都是這種態度,那件事就不值得做了。我不知道你是否瞭解這一切?

你想要了解驕傲這樣的東西,就必須有能力把它想通,你必須觀察它如何產生,以及它所帶來的災難;你必須觀察驕傲的整體;你必須對研究它有強烈的興趣;你的心必須自始至終隨時觀察它經,不能半途而廢。如果你對一個遊戲真正有興趣,你會玩到最後一秒鐘,你不會在半路停止,然後就回家了。但是你的心並不習慣於這樣的思考方式,因此一部分的教育就是要幫助你去探索人生的整個過程,而不是隻學習幾項科目而已。Vcb

問:從小就有人告訴我們什麼是美,什麼是醜,結果我們一生都在不斷重複着這是美,那是醜。一個人要如何才能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美,什麼是真正的醜?

克:假設你說某個拱門很美,別人說它醜,那麼到底哪個比較重要?是爲了不同的意見而爭辯,還是應該對美與醜抱着敏感的態度?生命中有污穢、卑鄙、墮落、悲傷、眼淚,也有歡樂、笑聲,以及陽光下美麗的花朵。重要的是,你必須對所有事物很敏感,而不只是決定什麼是美醜,然後就停留在這個意見裏。如果我說我將培養美,而拒絕所有的醜,專門培養美的態度就造成了不敏感。如同一個努力發展右臂的男人,他使右臂變得非常強壯,左臂卻衰萎了。所以你必須對醜就像對美一樣保持醒覺。

你必須注意舞動的樹葉、橋下的流水、黃昏的美景,同時也要注意街上的乞丐和揹負重擔的貧苦婦人,而且要隨時準備助她一臂之力。這一切都是必需的,你一旦具備了對萬事萬物的敏感,就能開始工作及助人,而不是拒絕和責難。

問:很抱歉,但是你一直沒有說誰是你的心靈導師。

克:這是一件重要的事嗎?把書燒了,把它丟掉。如果你對誰是心靈導師這麼微不足道的事看得如此重要,你就把整個存在變得十分瑣碎了。我們永遠都想知道誰是心靈導師,誰是那個有學問的人,誰是畫那幅畫的藝術家。然而,我們總是不想自己真正去發現畫的內涵,而不管那藝術家的身份。當你知道寫詩的人是誰以後,你才說這首詩可愛,這是俗不可耐的、勢利的態度。這只是重複別人的意見,而把自己對事物真相的觀察力破壞了。你看見一幅很美的圖畫,你覺得非常感動,至於誰畫了這幅畫,那重要嗎?如果你唯一關心的是去了解它的內容以及畫面的真相,那麼這幅畫自然會傳達它的精髓給你。

標籤:人生 勵志 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