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經典美文

訪龐德故里的情感美文

在新修的洛禮公路線上,距四門5公里處有一個叫新莊的收費站,河對岸就是新莊村,也就是龐德故里。

訪龐德故里的情感美文

乘車來到龐德故里時,已是雪後五天的一箇中午。放眼望去,一條連接着洛禮公路的水泥路,跨過橋直通向山腳下的村莊,路面乾淨整潔,看來是雪後掃過的,兩旁的翠柏林立,像是在歡迎着來往的客人。在水泥路面左下方的麥田地裏,靜靜地矗立着一塊石碑,上面寫着:龐德故里。

穿過水泥路,走在南河橋上,昔日嘩嘩流淌的河水,頃刻變得淑女般沉靜、溫柔,河面滿溢着銀錠般的`冰塊。走出橋頭,把視線轉向北面,一棵大樹映入眼簾,再看樹旁邊,從南到北,有龐德上馬石、龐德紀念碑和愛國戰士紀念碑。路斜坡下面沒有臺階,只好用手拉着橋欄跳了下去。走近一看,龐德上馬石看似像柱釘石,是花崗岩的,呈灰土色,仔細看了半天,尋找人們傳說中的那一寸深的龐德腳印,腦海中依稀閃現出當年龐德踩着上馬石,翻身跨馬,趟過南峪河(今南河)馳騁疆場的情形。莊嚴的龐德紀念碑,坐北朝南,背面刻有龐德傳略:龐德(?-219),字令明,東漢末年雍州南安郡道縣(今甘肅武山縣四門鎮)人。初平年間,投奔馬騰帳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屢立戰功。建安年間,龐德跟隨馬超征戰平陽,抵禦袁將郭援、高幹,在馬上親斬郭援首級。張白騎在弘農反叛時,龐德也參與戰鬥。每次出征常衝鋒陷陣,勇冠涼州三軍。後幾經輾轉,隨張魯歸降於曹操麾下,被授官立義將軍,封關內亭侯,食邑三百戶。219年,龐德協助曹仁抵禦關羽。兩軍對壘期間,常騎白馬馳騁奔殺,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被關羽軍稱作白馬將軍。時值漢水暴溢,他率諸將與關羽殊死搏鬥,箭鏃射盡,又短兵相接。而他格鬥益怒,膽氣愈壯,力戰多時後因小舟被洪水打翻爲關羽軍所擒。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以封將勸降,但他卻怒目不跪,怒斥關羽,最終殞身殉節。

看完碑文,知道了龐德故里後裔姓孫而不姓龐的原因。原來,自從龐德與關羽交戰失敗被斬後,族人害怕受牽連,或出走,或改姓換名搬遷到今天的新莊居住並繁衍下來。今日的新莊,只留下龐德衣冠冢、上馬石和龐家花園殘跡,供後人憑弔。據當地人講,現在的新莊村是從龐家搬下來的,村裏姓孫的人家其實都是龐姓後裔。村子搬遷是因爲暴雨使山體滑坡,埋沒了村莊。細細想來龐德後人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從四門鎮向南就是禮縣,禮縣祁山堡是當年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大本營。

看完石碑,又折回原路,朝山腳下的新莊走去,繼續尋找龐德衣冠冢。從村南的麥場邊,順着盤山小路跋涉,路邊長滿酸刺、刺槐以及鐵蒿,太陽照曬着,路上的雪消融了,有泥濘,不好走,不得不揀有雪的地方走。快到山頂時,有一個分路口,一條小路向北斜通向槐樹林叢中,處在背陽的位置,積雪很厚。路既窄小又陡峭,我是拉扯着樹枝,慢慢往下溜着走,兩側的刺槐枝不時划向臉龐,還得格外注意。下了兩個坡後,樹枝縫隙中閃現出半截一尺多寬的水泥墩,越來越近了,一土堆,雪壓枯草,墩上寫着龐德墓。到近處仔細看,水泥碑有兩尺多寬,上款小字是:三國名將。落款是:民國三年新莊。很顯然,這塊碑是後來立的。看着坍塌的土崖,凝視着雪中的衣冠冢,耳畔又響起了李克明的詩句:亂世英雄立腳難,當年誰爲葬衣冠。若依涑水先生筆,終古黃初繼建安。

離開新莊村時,又看了龐家花園殘跡,就在村委活動中心對面,左靠着南河,四周有好多柳樹、核桃樹和槐樹。遙想當年,這裏肯定是花紅柳綠,環境優美。可現在看起來像是一個麥場,堆滿一垛又一垛的麥草和玉米秸,沒有留下任何歷史遺蹟。

在返回的路上,不知誰說了一聲:是該爲龐德建一尊雕像了。從這幾年的發展態勢看,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搬遷和安置了多少年來丟棄在牆根處的龐德上馬石,逐漸重建了兩塊石碑,裝置了護欄,修繕了龐德故里碑座。再者,建龐德像也是保護文化遺產和開發旅遊的需要,有一尊凜然威儀的雕像,滿含着仰慕、垂頌和歌詠,豈不更好?

期待着,也許下次來時,就能看到龐德雕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