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經典美文

情感美文:英西的明媚與厚重

當你看到這些照片的時候,你會不會以爲這是桂林的山水?其實,在廣東英德市西南部九龍和黃花兩鎮之間,有這樣一片喀斯特地貌,類似桂林的山水。但沒有桂林的山水秀麗,或許是因爲缺少了灕江那蜿蜒的江水滋潤吧?也沒有桂林山水的名氣大,或許是沒做什麼宣傳,或許是我孤陋寡聞。儘管沒有陽朔的風景靈秀,但它卻透着天然、不加雕琢的痕跡,或許正是它的沒有名氣,才造就了它的質樸與自然。

情感美文:英西的明媚與厚重

清晨,我們迎着霞光走向了這片田園景色,橙色的天空下,錯落有致的樹的剪影生動着它的生動,晨霧將村莊隱去,也將遠處的山巒暈染的若隱若現。

當金色的霞光灑向這片田園牧歌似的土地,當晨霧瀰漫在喀斯特地貌與一排排樹林之間,當魚鱗狀的白雲從山尖呈放射狀向四周發散,當陽光點亮那座新蓋的樓房,在豆角藤架上的綠葉間放出星芒,是誰的身影打我眼前走過?有節奏的扁擔搖晃着吱吱悠悠的水桶,走向田間,走向那片綠色的、維持生計的土地。

我跟隨着她的腳步來到了這片菜地,看着她從水渠中打水、澆菜,看着菜苗如飢似渴般的飲水,看着陽光穿透她的髮梢以及她健碩的身體,落到那黑黝黝的土地上,這,難道不是一首田園晨歌嗎?我不敢驚擾這勤勞的人兒,怕我的到來打攪了她寧靜的心緒。就這樣隔着水渠我靜靜地看着她……

此時村莊漸漸地甦醒了,四處飄起了炊煙,一串銀鈴般的歡笑聲打破了這寧靜的清晨,幾個上學的兒童行進在田間小路,這讓我想起了那首《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的歌,只是此時是早晨,只是還缺少暮歸的老牛和那牛背上的牧笛聲聲,可那無憂無慮的神態同樣寫在他們稚嫩的臉上。

當你看到這幅畫面的時候,你的腦際會不會閃現如詩如畫這個詞?清澈透亮的山水會不會將你浮躁的心撫平?水中一圈圈波紋如同你的腦電波向外盪漾,然後趨於平靜,或是停滯在某一個節點,迸發出思想的火花?而那一抹嫩綠,是不是你心中的希望?我想:無論怎樣,此時,你一定感覺到了寧靜。

那麼,就讓我們靜靜地感受這一份平靜吧,讓心迴歸自然……去看稻田的金黃,去聞田間沉甸甸的稻米飄香,去村口那棵大榕樹下沐浴那縷縷的耶穌光……是的,正是因爲這裏的不喧譁、不矯飾,才覺得它怡情,才覺得它清麗,才覺得它質樸,纔有了這些廈門國際語言學校的師生們,年年來這裏體驗生活。

2015年11月25日,當我們與這羣孩子們相遇的時候,正是廣東降溫十幾度,寒冷襲擊着我們這些沒有準備的人,不要小看廣東的降溫,也是能把人凍得上牙打下牙滴,那一刻我覺得穿羽絨衣都不爲過。可這些孩子們有的竟然還穿着短袖短褲,或許是小孩抗凍能力強吧?藉着吃飯的機會寫下了這幾句似詩非詩的分行文字發在微信朋友圈

寒流襲來,

衝散了炎熱的晚秋,

以十二分熱情的姿態迎接了冬季。

陰鬱的天空

像是隨時要飄落雨點,

行進在粵西北的我便被這熱情的擁抱

感動的瑟瑟發抖。

泡一杯熱茶吧,

用溫暖擁抱熱情,

用欣賞的目光打量沒有雪花的冬季,

以及來自廈門國際語言學校的孩子們,

用孩子們的歡樂裹緊發抖的身體。

用影像驅散心中的抑鬱

像這棵寧死不屈的樹,

面向天際,

伸展着自己的肢體

發出朗朗的吼聲

於是,寒冷便不再是寒冷

冬季也溫暖如春

這並不是阿Q似的自嘲,當你全神貫注攝影的時候,早已忘記了寒冷。

陰鬱的天氣,走在粵西北的這片土地,尋找着它悠久的歷史碎片,輾轉於土屋之間,原來,英德一帶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追溯到10萬年以前。新舊石器時代,這裏的山洞裏曾經居住着一羣原始先民,過着採集和狩獵的生活,直到新時期晚期這羣先民才從洞穴搬遷到靠近河岸的地方,開始刀耕農業和漁獵的生活。

現在他們幾乎沒有人居住在這土坯房內了,基本上都自己蓋起了小樓,儘管那小樓與其他地區的農民小樓相仿,或許用千篇一律更恰當,儘管他們的生活改善很多,相比廣東其他的發達地區還是有距離的。

有一點是值得稱讚的,這裏的農民很質樸,儘管也想發財致富,但並不窮兇極惡。我們十個人在農民家裏吃飯,她家給我們殺了一隻雞,外加排骨、南瓜、青菜、辣椒,一共收了我們345元。或許是這裏種的菜不施化肥的緣故吧,這的辣椒和南瓜特別好吃,那村民讓我們自己到地裏去摘辣椒,2元錢一斤,着實讓我們體驗了一下農民的艱辛生活。

彭家祠——有人稱它爲廣東省的“小布達拉宮”,或許是因爲它是建在一個獨立的山頭上,人們才稱它爲廣東的小布達拉宮吧。其實,這個有着三百多年曆史的古建築山寨,也就是過去的'一個姓彭的大戶人家,選擇這個依山傍水的地方建房,真是很有情調啊!

上去的階梯有一百多級,每一層都比較陡峭,這裏曾經居住着不同身份的人,有專門的傭人房和柴房,跟隨我們上來的小孩介紹着。東北面是峭壁,因此,只能從正門上來,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估計是彭氏族人當年爲抵禦土匪滋擾而建的防禦型堡壘。

最上面是彭家祠堂,有他家晚輩們給他們祖先燒的香火,以及掛在牆上的肖像,像是清朝時期的畫像。這裏有儲存完好的牆壁雕刻、古老窗花和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的"明義知方"賜匾。1995年12月被列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向右拐便是一個很大的平臺,在這裏可以看到整個峯林景色,太陽的餘暉映在那新蓋的樓房上,似乎是在提醒我們,這裏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小河裏竹排上嬉戲的兒童們似乎並不關心生活的狀況,只顧着自己開心。可那金色河水中的倒影、那婀娜的鳳尾竹以及那有着200多萬年曆史的岩石,不都在詮釋着這是一方不加矯飾的自然景觀嗎?

我不知將這些英西峯林的碎片串起來,能否給人們帶來一個整體的印象?也不知這些碎片,能否將英西的明媚和厚重體現出來?但我知道,當你看完這些照片的時候,一定會說,英西峯林的確漂亮

請原諒我,在這裏不能帶給你哲思,也不能喚起你詩意般的靈感。那麼,就用這膚淺的美麗,養養你的眼吧!

標籤:情感 英西 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