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週記

中秋週記集錦七篇

週記7.52K

時間一溜煙兒的走了,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了,一週的經歷,可以助長我們的閱歷,制定一篇週記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週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週記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週記集錦七篇

中秋週記 篇1

我突然想起與爸爸賽詩的事,便請了媽媽做裁判,並給爸爸講了比賽規則:每人只能說帶有‘月’字的詩,誰接不上就算誰輸。

比賽正式開始了。我一馬當先:“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說:“不行,這首詩太簡單,重背一首。”我只好背起了《拜新月》:“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爸爸說:“你只會背這種短詩,看我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我不甘示弱,背起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完,我還挑戰的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沉思了一會,還是一個字也沒吐出,我得意極了,與媽媽一起數:“5、4、3、2、1,時間到。”“天舒贏了。”媽媽宣佈。我高興的蹦起來,擡頭看了看月亮,嫦娥姐姐彷彿在衝我笑,祝賀我取得勝利。

下一次中秋節賞月時,一定還要來一次賽詩大會,我也一定要保持冠軍這個稱號!

中秋週記 篇2

古人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今天是中秋節,由於天氣不好,月亮好久纔出來。月亮從樹梢上升起來了,放出輕紗般而又冷冷的光輝,照得河裏分外白,越發使人寒冷。只見天上一輪皓月,池中一個月影,上下爭輝,顯得格外皎潔。朦朧的月色投下神祕的影子,在水面上撒開浮動不定的光,好像無數銀色的魚兒在那裏遊動。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掛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每一片綠都似乎靜靜地浸在牛乳中。只有這溫柔恬靜的月光,才能這般恰到好處。

偶爾幾隻烏鴉哀鳴讓我想起遠方的堂哥,此時心中也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種淒涼的感情。記得前年的暑假,也是這個日子,我和堂哥便搬了一張小桌子和兩張小凳子,拿了幾個月餅和一瓶汽水,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喝汽水,一邊聆聽優美的音樂。我們還學古人吟詩作對,好不自在,直到深夜才戀戀不捨地散開。

古人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中秋週記 篇3

中秋節到了,我們一家人晚上打算在陽臺上賞月。爸爸還準備了月餅,梨子,蘋果等食物,爲賞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漸漸地,夜幕降臨了,這時只見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從一層烏雲背後探出了腦袋,偷偷地向下俯視,發現沒有動靜,一扭身,就出現在了天空中。天空中頓時就像掛着一盞燈。又過了一會兒,天邊飄來一片白雲,掩住了月亮秀麗的面容。月亮立即把清輝從白雲邊上射出來,在白雲四周鑲成一個燦爛的光環,光環拖着白雲從月亮下面輕輕地飄過,月光把半邊天都照亮了,只有在遠遠的天邊,看得見一兩顆星星。

極目遠眺皎潔的月光,把湖邊的柳樹照得雪亮,像鋪了一層白霜。月亮像映在湖面上,湖而成一層亮晶晶的波,閃閃發光,好像一條游龍的銀鱗。

過了一會兒,月光又消失了,天已經深了,我對爸爸媽媽說:“我長大要做宇航員,坐飛船遨遊天空。

大家望着天空,盼望月亮重現。

中秋週記 篇4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是人月團圓的好日子,人們歡聚一堂,喜滋滋地吃着團圓飯,我最愛做的是——吃月餅、賞月。

天還亮着,月亮還沒升起來,白動把月亮遮地緊緊的,一點也沒有把它放出來的意思。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家人聚在一起,圍在餐桌旁,說的說,笑的笑。

桌上的飯菜可真多呀!有紅繞帶魚、土豆燉排骨,還有八寶飯,媽媽說,八寶飯寓意着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我狼吞虎嚥,吃的很香,把媽媽逗笑了,這時,奶奶從一個很精美的.盒子裏取出一個圓圓的大月餅,中間一個大大的“福”字閃着油光,旁邊一圈小花露出燦爛的笑臉,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分享這個大“福”餅,越吃越開心,笑聲久久迴盪在院子裏。

此刻,月亮緩緩升上天空,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向大灑上了一層銀粉。飯後,一家人開始賞月,這裏向不善言談的爸爸脫口而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種事怎麼能少了我呢?我也來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亮高高掛在天空,就像天空的眼睛,月亮上有一個像兔子的影子,那就是玉兔吧。這時,我已進入鄉,在夢裏,又有一個完美的中秋節......

中秋週記 篇5

中秋節是我最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這天,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吃完晚飯,我們一家人到院子裏賞月。今天的夜空很晴朗,月亮像一個玉盤一樣掛在夜空中,皎潔的月光籠罩着大地,像是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輕紗。她時而露出一絲溫和,時而露出一絲慈祥,宛如一位美麗的仙女,又酷似一位慈愛的母親。我在院子裏的石凳上坐下,擡頭仰望着漆黑的夜空,只有一輪皎潔的月亮孤零零地掛在上面。這讓我想起了一些不能與家人團聚的人。像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戍守邊疆的解放軍戰士,他們不能與家人團聚,不能一起賞月,他們該多麼孤單呀。

我正想得出神,忽然聽見媽媽在屋裏喊:“吃月餅嘍!”隨着媽媽的喊聲,一盤可愛的“月餅寶寶”也被媽媽“請”上了桌子。我和妹妹迫不及待的撲了過去。看着一個個可愛的月餅寶寶,各個完整無缺,油光滿面,我都不忍心吃它們了。突然我的腦海裏浮現出一個想法:何不趁着這個中秋夜,舉辦一個吃月餅大賽呢?於是,這個“家庭吃月餅大賽”開始了。這次“大賽”的參賽者是爸爸、妹妹和我,媽媽做裁判。比賽時間是三分鐘,規則是誰吃的多誰就取得勝利。隨着“裁判”的一聲令下,我們便開始狼吞虎嚥。三分鐘快到了,我連忙把剩下的最後一口月餅塞到嘴裏。“時間到!”媽媽大聲喊道。我趕緊想把嘴裏的月餅嚥下去,卻不料被噎住了。我慌忙抓起桌上的水杯,‘咕咚咕咚’喝了幾大口水纔好了些。我看向爸爸,沒想到他早就吃完了,用一臉幸災樂禍的表情看着我。最後,雖然我不是冠軍,但裁判媽媽還是給我頒發了一個“精神可嘉獎”。中秋節就在這樣一片歡聲笑語中落幕了。

夜深了,月兒安靜的照着大地,不知從哪裏傳來一陣悠揚的歌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中秋週記 篇6

月亮已經走過自己的歷程,如山河一樣,以七五的時間從殘缺走向圓滿此時天朗氣清一盤冰輪懸在空中,把一結白灑向人間,人的個條大道的腳步頻密如急速的鼓點。那是歸人的心跳啊!所有遊子彷彿受到了月亮的召喚,月亮的吸引,都急匆匆的往家奔去

二十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明白人一眼看出是描寫揚州的一首詩,沒錯,今天,我就讓大家來領略一下揚州的風情文化及月的特色。

揚州是中國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地處在江蘇的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長江中下游。揚州城區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了,在揚州的範圍有:郊區,廣陵區,邗江區3個地區;高郵,江都,寶應,儀徵。這麼一個歷史遺留下來的風水飽地,特色那一定是少不了,揚州的

特色就有:包子,醬菜等等。那當然少不了月。揚州的月我認爲是最好看的,尤其是在瘦西湖看月亮。馬上就是中秋節了,那時的月亮是最圓的,如果把它倒影在五亭橋的那些洞下,那就有16個月亮倒影在水中,那種景色是多麼美啊!

關於月亮的傳說有很多,大多都是關於嫦娥的,有人說嫦娥奔月,有人說嫦娥下凡,還有人說吃了月餅之後就夢見嫦娥,這些一大堆的故事我小的時候聽的很多,所以我說揚州的月亮是最好看的,決對不是吹牛。要不然很多人稱揚州爲月亮城呢?現在有很多的人用揚州月或月亮城做廣告,現代的詩歌寫揚州的裏面總也要提到一個月字,好像突出月亮城之美,所以來到揚州旅遊的遊客都說;揚州城真是名不虛傳啊。都在爲這有着月亮城之稱的揚州城而讚歎。

揚州,它不僅有月亮城的美稱,而在月亮的基礎上的煙花三月旅遊節更是別有一翻風味,這個旅遊節可是吸引了更多的遊客前來揚州玩,差不多都是爲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首李白的千古絕詩而來,雖然有了詩句,但沒有真才實料也不行所以,揚州本來就是一座風光秀美的風景城;有着知識和文話的文化城;有着千年博物的博物城。我記的有人說過,淮海淮揚州。這句話的意思是:揚州四界地方多水,水揚波以揚出了名。所以,這就是揚州的真才實料。從地圖上看,揚州屬於亞熱帶的氣候地區,一的四季中,又是以春天的氣候最好,景色最迷人的。煙花三月下揚州的三月是指農曆,相當於一年中的四月。有資料表示說明:當時的揚州,平均氣溫爲14。3攝試度,大地回春,各種各樣的花都開了,這就是煙花,就在這是候,揚州的市花——瓊花,伴隨着揚州的市歌——茉莉花的音調下開放,那時的揚州有一種無與倫比的魅力。所以煙花三月旅遊節才引來了那麼多的遊客,大家都異口同聲,拍手叫好。

揚州,這個美麗城市,不但有家鄉的特產,還有月亮城,旅遊城的美稱。最後,我就用一首詩來結束,表達我對揚州的讚美之情:

月亮已經走過自己的歷程,如山河一樣,以七五的時間從殘缺走向圓滿此時天朗氣清一盤冰輪懸在空中,把一結白灑向人間,人的個條大道的腳步頻密如急速的鼓點。那是歸人的心跳啊!所有遊子彷彿受到了月亮的召喚,月亮的吸引,都急匆匆的往家奔去。

中秋週記 篇7

幼年時,我和媽媽、大孃、妹妹一起在重慶老家一個叫龍水鎮的地方生活過兩年,至今,那些美好的童年記憶仍留在我的腦海裏。

龍水鎮的中秋節過得熱鬧而古樸,要打餈粑、吃月餅、賽歌舞、放焰火。

就像端午節要吃糉子一樣,中秋節則要吃餈粑。有勞力的人家都是自己打餈粑,只有我們這種婦孺人家纔出錢請人打。媽媽在小學教書,我們住在學校裏,學校大門斜對面就有一個用來打餈粑的石碓窩。那石碓窩很重,像生了根似的,無人能挪動。它平時孤寂地蹲在那裏無人問津,只是在中秋節打餈粑時才被人想起。

中秋節那天吃過早飯,媽媽端着糯米飯同大孃帶着我和妹妹去打餈粑。隊伍已排得較長了,大多是舉家出動,一來爲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二來爲了觀賞一年一度的打餈粑。

打餈粑的人是從別處來的,是兩個壯年男子。別看餈粑吃起來綿軟,打起來卻相當費勁。將糯米飯倒進石碓窩後,一個赤膊男子就手持長長的木杵用力向下舂,另一個赤膊男子蹲在旁邊,用沾了水的雙手翻動碓窩中的糯米飯,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舂一些時候兩人就會互換。糯米飯越舂越茸,也越來越粘,在餈粑快舂好時,費勁的不是往下舂,而是將木杵往上拔。看到木杵上粘着的餈粑被拔得長長的,小孩子們就歡呼起來:“餈粑舂好囉!吃餈粑囉!”這一家的餈粑舀起來,另一家的糯米飯又倒下去……

將近中午時,我家的餈粑打好了。把餈粑端回家熱了吃,因爲當地有“冷甜酒,熱餈粑”之說。餈粑和糉子一樣,都是蘸紅糖水吃。但大孃比較講究,我們的餈粑是蘸了白糖芝麻面吃的,真是又甜又香呀!

吃完午飯,就到學校教室看錶演文娛節目的人化妝。節目是各個街道出的,聽說還要比賽。一個教室裏化好妝的人正在排練,又唱又跳。我帶着妹妹看了一會兒,就學會了那歌:“郎對花,姐對花……”挨着看下去,最好笑的是祝英臺居然是男人裝扮的,頭上戴着假髮,胸部還塞進兩個小南瓜,把我們一夥小孩子笑得東倒西歪,站立不穩。

一切準備停當,在校門外的壩子上就開始了文藝演出。秧歌隊、連響隊、花鼓隊跳得節奏整齊、熱火朝天;舞蹈隊且歌且舞,樂聲悠揚,曲調是《對花》、《十大姐》、《採茶撲蝶》等;川劇隊演員化着戲妝,在川劇鑼鼓聲中騰挪撲閃,裙袂翻飛。還有四人擡着一座高高的布房子,裏面坐着童男童女,我不懂是什麼意思。之所以記得,是因爲他們穿的衣服是借的我和妹妹的。表演完後,演出隊就排着長長的隊伍,邊走邊跳,上街巡遊去了。

看完表演,我們就去供銷合作社買月餅。那時的月餅品種很單調,就是紅糖餡兒的芝麻餅。供銷社裏人很多,但大多是來看稀奇的,因爲裏面掛着一個銅鑼般的大月餅。問問價格,令人咋舌——5角錢!當時當地的5角錢是什麼價值?比鴨蛋略大的泡粑都要買100個!本來媽媽和大孃是打算買小月餅的,也許是見了我和妹妹盯着大月餅那渴望的眼神,也許是慰藉我和妹妹對在成都工作的爸爸的想念,於是,媽媽在衆人“嘖嘖”的讚歎聲中買下了這個全鎮唯一的大月餅。我和妹妹興奮地輪換着將大月餅提回家,一路上又引來無數豔羨的目光。

吃過晚飯,幾乎全鎮的人都聚集到學校東側的大壩子上,準備觀看節日裏最精彩的節目——放焰火。中秋節的前一天,這裏就用木頭搭起了高高的焰火架,令人十分嚮往。焰火是10點鐘放,習慣於9點鐘睡覺的我和妹妹,無論如何也堅持不到10點鐘,因而從沒見過放焰火。聽看過的小夥伴說,焰火是紅色的,很好看。焰火放完後,還會出來一隻猴子做表演,很有趣。

焰火放完,衆人散去,這個中秋節就算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