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週記

關於美食的週記

週記1.19W

關於美食的週記1

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原流傳於民間,相傳源自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即蛋炒飯。隋煬帝巡視江都(今揚州)時,隨之也將蛋炒飯傳入揚州,後經歷代廚壇高手逐步創新,柔合進淮揚菜餚的“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加工講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終於發展成爲淮揚風味有名的主食之一。歐美、日本、香港等地的揚州風味菜館,也紛紛掛牌售此美食,頗受歡迎。

關於美食的週記

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原流傳於民間,相傳源自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即蛋炒飯。隋煬帝巡視江都(今揚州)時,隨之也將蛋炒飯傳入揚州,後經歷代廚壇高手逐步創新,柔合進淮揚菜餚的“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加工講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終於發展成爲淮揚風味有名的主食之一。歐美、日本、香港等地的揚州風味菜館,也紛紛掛牌售此美食,頗受歡迎。

揚州的蛋炒飯,風味各異,品種繁多,有“清蛋炒飯”、“金裹銀蛋炒飯”、“月牙蛋炒飯”、“蝦仁蛋炒飯”、“火腿蛋炒飯”、“三鮮蛋炒飯”、“什錦蛋炒飯”等等。

揚州蛋炒飯,從其選料上看,主料是用上等白秈米或用新的白粳米代替;煮之前需用水淘洗乾淨,略浸後下鍋煮至熟透,無硬心,粒粒鬆散,鬆硬有度爲宜。炒飯時要防止焦糊。烹調時,將輔料炒成帶滷汁的澆頭,滷汁中加些醬油稱之爲(牙色炒),不加醬油稱之爲(白炒),盛裝上席又用名瓷,有道是“美食又美器”。

關於美食的週記2

中國的飲食文化傳承至今已經五千餘年,可謂是燦爛輝煌,如若繁星。

中國的傳統文化講求的是天人合一,而飲食文化亦是如此,中國的飲食文化,當從神農氏開始至今,五千餘年來,中國人一直強調藥食同源的道理,而神農嘗百草正是藥食同源的最早見證。

中國的飲食分爲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講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細,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內容豐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鮮明,從古到今,歷代相傳又推陳出新。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不同的飲食習慣造就不同的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的大致特點:

第一,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着差異,我國從古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鹹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第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

第三,講究美感。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

第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繫,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藥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華夏民族的飲食生活體現傳統文化的特性,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爲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關於美食的週記3

我的家鄉最著名的小吃非美味的雲吞莫屬。每當品嚐這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時,我就心曠神怡。

吃雲吞時要有耐心,你如果心急,想一口吃掉一個,雲吞非把你燙的滿嘴是泡。吃雲吞也很有講究,你既可以把皮和陷分開來吃;也可以扎破皮再漫漫吃。喜歡吃辣的客人可以放些胡椒粉再吃。

國慶長假的一天,媽媽特意帶我去黃師傅雲吞店品嚐那美味的雲吞。開始吃雲吞。只見這雲吞皮包肉厚,色澤誘人,各個長的鼓鼓的,讓人看真想一口猛吃一個。這時。我先拿起胡椒瓶往雲吞湯裏撒胡椒粉,再挑一個最大的,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扎破皮,頓時一陣香氣嫋嫋地鑽進我的鼻孔裏,我忍不住流下口水。我先咬一口皮,真是嚼勁十足。接着一團紅色的肉從雲吞皮中頑皮地跑出來。它似乎在調皮地看着我。這時,我再也抵擋不住肉陷的誘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嫩嫩的、滑滑的感覺油然而生,讓我不忍心把那美味多汁的雲吞嚥下去,只想讓雲吞在口中漫漫回味。我一連吃七個,吃得我的肚皮漲得鼓鼓囊囊的。媽媽見我吃得這麼香,說我是個貪吃鬼。誒,誰讓雲吞這麼好吃呢!我寧願是貪吃鬼,也要品嚐這人間美食。回到家,雲吞的香氣還溢滿在口中呢!

怎麼樣,聽我的介紹,大家一定流口水吧!大家快來品嚐這令人回味無窮的美食——雲吞吧!

關於美食的週記4

“來同學們,請開啟第一百一十七頁的課文《向神農致敬》,農夫一天天辛勤地耕耘,稻米才能收割。所以你們一定要珍惜你們所吃的白米飯,所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老師說道。此時,身爲吃貨的我不禁想到中國的飲食文化。

中國擁有最古老的文明,最古老的城市,和最古老的飲食文化。飲食文化在中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很久以前就有的文化。其中,最讓人震驚的是飲食文化裏的烹飪法。

在古老的城市裏,食,是人們的基本需求。日復一日地,中國人對食有更高的需求,那就是“鮮”。怎麼讓食物煮過後還保持它的鮮,它的營養,這真是一門學問。用什麼方法處理食物才能讓食物完全煮熟能儲存鮮味,正是中國人追求的烹飪工夫。

華人對食物的研究,遠遠超越全世界各族人民,他們追求的是色、香、味俱全的食物。還沒下鍋前的處理工夫最考驗廚師的刀工,刀必鋒利,食必新鮮。切下去的每一刀都很講究。刀功強,食物更嫩更彈。做中華廚師真的需要很多功夫才能踏進廚房。中華飲食注重健康,從而在中醫診所找到食療這種治療方法,藥材能補氣補血,更能調理健康,這也是中華食文化儲存下來的原因之一。

中華飲食擁有“中和之美”,不能太過鹹,不能太過甜,不能太過辣,要剛剛好。在食源開發,食具製作,食品生產,食物的營養等都有一定的標準,才能煮出上等的佳餚。食源地理要好,水源充足,陽光充沛。食具、材料精製,不可腐壞。食品出產衛生,儲存適當。食物裏所含的礦物質等能確保該佳餚有該攝取的營養。若作和羹,惟爾鹽梅。

燒、炸、烤、燴、熘、燉、炒、爆、煸、薰、滷、煎、汆、貼、蒸等烹飪法,不僅把食物的.特質保留下來,還把食物改造成另一種境界。身爲炎黃子孫,誰不爲這種文化而深感驕傲呢?食物的烹飪法隨着不同的民族而改變。就這樣,中國有上百種烹飪法一個一個的等你去發現。中華飲食風味多樣,有甜酸的、苦甜的、鹹辣的各種味道。風味會隨着客人的要求改進,滿足客人對食物的熱愛。

碟上有美感。食物的美感可以刺激味蕾,增添飲食的魅力。雕刻成蓮花的胡蘿蔔,讓人感覺優雅,高貴。一絲的黃瓜,有清爽,大自然的味道。桌上的美感讓人感受到物質上的享受,又進另一種境界。佳餚的命名有嚴格的要求,名字可以使菜餚栩栩如生,更使食物的美感增進一層,例如:獅子頭、龍鳳呈祥、鴻門宴等。

華人注重禮儀。上菜也有一定的禮儀,上菜的順序必然重要,這樣可以使客人品嚐食物真正的美。食文化是我們華人的驕傲,是我們的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民以食爲天,可見古人多麼看重飲食。一碟的菜,是經過廚師的汗水醞釀出來的成品。美食是藝術,是驚喜,它的美感給客人們視覺的衝擊。我們應該保持祖先的智慧,好讓後代明白,飯不僅僅是一盤飯,而是充滿傳統的文化。

關於美食的週記5

東關街是揚州城裏最具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東關街彙集揚州傳統色彩濃厚的手工藝、特色小吃和商業老字號,它像是一塊巨大的磁鐵,不僅使外地遊客聞名而至,同時也深深吸引揚州本地人。每逢週末這裏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今天,我和爸爸、媽媽約好要來一次“東關街美食遊”,好好嚐嚐老街的特色小吃。

一進東關街,我就聞到一股獨特的香味,香中帶臭、臭中透香。我順着香味跑過去,哦,原來是油炸臭豆腐!只見一位叔叔拿出幾塊白裏帶黑的豆腐放到油鍋裏炸,當豆腐外表變成金黃色時便撈上來,塗上一層祕製甜辣醬,一塊塊金燦燦、香噴噴的臭豆腐就出爐!此時,一陣陣誘人的氣味又撲鼻而來,我的口水都快掉下來!我趕緊買一盒,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口,啊,裏嫩外酥,真棒!我緊接着吃第二塊,但嘴裏卻還回味着剛剛吃的那塊呢!不一會兒,一盒臭豆腐就被我吃得光光的!

剛剛吃完臭豆腐,還沒走多遠,我的目光又聚焦到一隻只活靈活現的生肖糖上。只見一位老爺爺右手拿一把勺子,從一個碗裏舀一勺糖汁,在一個方形的冷板上輕輕畫出一對兔耳朵,然後又畫出兔子的臉和身子。最後把一根小棒子放在上面,輕輕一按。呀!一隻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就出現在我眼前。我忍不住買來嘗一口:嗯,甜滋滋的,美味極!

東關街的特色美食還有很多,脆甜可口的切片糖、香軟順滑的豆腐腦、蓬鬆可愛的棉花糖……我真想一次吃個夠,可是媽媽不讓我再吃,生怕把我的小肚子吃壞。所以我跟爸爸、媽媽約好下個星期繼續進行“東關街美食遊”。你也一起來嚐嚐吧!

關於美食的週記6

我的故鄉在著名的佛教聖地——天台,天台山歷史悠久,是歷代文人墨客的遊玩的地點,而天台美食更是獨樹一幟,糊拉汰、扁食,五味粥、玉米糊……那些味道呀,想起來就讓我垂涎三尺!

故鄉衆多美食中有一種以肉末和雞蛋作餡的“麥餅”,狀若圓盤,香氣撲鼻,直徑約有二十多釐米,厚度僅有半釐米多,一層薄薄的肉餡均勻地分佈於餅內,尤爲奇特的是肉餡上還裹着一層更薄的雞蛋皮。咬上一口,頓時鮮香四溢,齒頰留芳。再蘸一蘸醬油、醋、麻油、辣醬之類的調味品,不要吃得太“幸福”哦!要說這肉和蛋皮是怎樣包入餅內的?可以肯定地說,它並非像北方做“合子”那樣用兩張麪皮捏合而成,比起“合子可是精緻細巧得多。對於不懂做餅訣竅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匪夷所思、巧奪天工。

最好吃又能登得上大雅之堂的還是餃餅筒。餃餅筒是天台特有的最具特色的節日食品。做”餃餅筒“是個”大工程“,從洗、切、炒、糊皮、包,真是一個大的工藝流程,有點類似墨西哥雞肉卷,不過”內涵“是不一樣的。天台的”餃餅筒“裏塞得可”豐滿“,:肉片、豬肝、蛋皮、、豆腐片、粉絲、筍絲、香菇、小魚乾、黃花菜、、、等炒製成餡,依照一定順序放在糊拉拖皮上卷制而成。吃時不用筷子,雙手捧起,大大咬一口,口感外脆裏糯,肥而不膩。筒裏各色佳餚經過高溫的燻蒸已不再鬆散而併成一個整體,多種葷素美味香氣互相滲透,匯成一種絕對特殊的鮮美滋味。吃一條還想再吃一條,一般吃到兩條就心滿意足。

另外還有故鄉的年糕、清明餃子,豆腐皮,也比別處做得好吃得多。故鄉的美食拴着我的胃,也時時拴着我的心。如果你到我們老家遊玩,不吃上正宗的天台美食,那可真是白跑一趟。

關於美食的週記7

也許你嘗過各式各樣的美食,有中式的,西式的。可是我喜歡家鄉的海鮮麪,上桌的一瞬間以是香氣飄滿屋,沁人心脾!

說到這裏,要嚐鮮的人已經迫不及待吧!告訴你,製作海鮮麪的主料是”隨機“的呦,可以有:鮮活的大黃魚、各類蝦、梭子蟹、帶魚、龍頭魚、鯧魚、小梅魚……輔料可以按客人的口味來配:小青菜、鹹菜、榨菜、各類蘑菇、西紅柿等等。麪條也有不同選擇,可以是普陀特有的米麪,也可以是切面。海鮮麪的原材料是本地特有的,極容易買到而燒製海鮮麪的過程也不復雜。

別看做面的程序簡單,其實這裏面可有講究,不僅有對食材的要求,也有對湯底和烹煮的時間有求。首先,海鮮的新鮮,這可是最關鍵的,最好是活蹦亂跳的,我們當地稱爲”透骨新鮮“;然後,各家的湯都是祕製的,這裏我就是無可奉告;最後,火候和時間也要掌握得剛剛好,特別是面下在湯裏的時間,絕對不能燒過頭。舟山的麪店老闆也是經過練習,又有各自的祕製高湯,才能燒出如此美味的——海鮮麪哦!

在舟山,應該沒有一個人不曾品嚐過海鮮麪,而遠道而來的客人也都會嘗一嘗可口無比的海鮮麪。我愛家鄉的海鮮麪,香型它的味道、特點都會永久流傳下去!

標籤:美食 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