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議論文

議論文1.17W

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總會知道歸處的,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議論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議論文

篇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議論文

生活在這個紛擾的世界裏很少有人能做到“不忘初心”,雖說不容易,但總能找到。

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人要有夢想,也就是內心的那份堅守,也就是用我們現在說的初心。我和他們都不同,當他們幻想當飛行員,科學家的時候,我卻只想做一個能爲父母遮風擋雨的人。

可能我的童年相比別的同學來說少了父母的陪伴。雖然內心還是會呼喚且渴望父母的陪伴自己的那份感情,但我知道我不能這樣,生活的壓力太大,他們肩上的擔子太重。我不能讓他們徒增煩惱,理解算是我對他們最大的支援吧。也許就是這樣我比別人才更多了一份堅強與懂事吧!

不僅在生活中,在學習上,我也比別人多了幾分自覺,所以總體來說成績還可以,在父母給自己定的要求面前,我沒有抱怨,更多的'是努力,心裏默默承受。因爲身邊的人告訴我父母承受的壓力已經夠大的了。如果我還讓他們擔心的話,就是太不懂事了,所以自覺自律便成了我約束自己最好的方式。所以父母他們在學習上並沒有爲我操心多少。可漸漸的,我卻發現,我在默默地改變掉以往的懂事和自覺自律。

可能是圈子變廣了的緣故吧!朋友們給我講了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同時也多了些對外面事物的好奇心。這一切驅使着你,讓你去做一些在大人們看來無法理解的事,比如追星,追星可能在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來看,只不過是件讓人無法理解的事,總而言之就是費力不討好。所以漸漸地我們和父母間有了碰撞。開始不專注於學習這件事情還想些什麼。但這一切都是成長的過程啊!

這些事情終究只會因你漫長生命中那渺小的一瞬間。而之後你會發現這將會是你永遠的回憶。正是有了這些曲折才讓你意思到堅持本心的重要,才能在這複雜的社會裏,不改變自己,只是做着最初的那個自己,默默前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篇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議論文

有一種劇情叫做人生,有一個演員叫做純真。

——題記

都言社會是一個大熔爐,進入其中,便身不由己。紀律、權利與等級,所謂的人情世故,瀰漫周圍。初心不衷者,便會禁不住“磨礪”,逐漸褪去那如璞本性;而那些初心不改,保持着天性純真的人,卻往往能取得最終的成功。

賈平凹曾在他的文章《我的老師》中這樣回憶那位比他年小許多歲的小老師:“她趴在桌上,看着那比自己高大許多的人,手握毛筆飄逸揮灑。旁邊就有人逗她了,‘在看什麼呢?’‘寫’不假思索的回答;‘寫什麼呢?’‘字’,‘什麼字?’‘黑字’”。三個問題,四字作答,賈平凹的小老師看到的只是用本性觀得的事物,沒有那些從社會熔爐中走出來的人的阿諛奉承、諂媚迎合。或許她所持有的那份純真,正是賈平凹尊稱其爲老師的緣故罷!

著名作家聶紺弩,他的一生便是守着初衷,持着純真走完的。恰如知交馮雪峯評價的,他的`一生“有着兒童似的天真”。開心便開心,若是不開心了,縱使是進階官員,他也依舊有氣就撒,嚴聲切齒。也許在現在的人看來,這是對權力、地位的不尊,但正因此,才體現了他那難能可貴的純真。在聶紺弩的心中,沒有所謂的人情世故,喜即是喜,怒便是怒,從不虛假掩飾自己的情緒,從不故作媚態。他就像個孩子一般純真,有什麼說什麼,絕不巧言令色。即使離世前,他也仍保持着他那天性裏的純真,一瓣蜜桔,笑着知足的離去。正是因爲他這份難得的純真,使得人們在憶起他時,無一不感慨他的放浪形骸。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保持這份與生俱來的純真。殊不知,有多少人在事故摩擦中,失去了本有的棱角,變得圓滑;有多少人爲了一時之利,便卑躬屈膝,點頭哈腰,唯他人之命是從,終得利慾,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呢?

“人之初,性本善”。夫人之初,似玉璞,又如白紙一張,等到逐漸長大,也便步入社會這杯水中,你想得到,亦看得到,水中的紙如社會中的人,慢慢地,水紙相侵,人以另一種姿態融入了社會,衆人所見的他,不再是“本性善良的初人”,其由外至內早已打上一層事故人情的油墨,爲的是更好地在水中伸展,更好的立足於社會。靜言思之,對待人生這部劇,追的人着實很多,然而其中能與“純真”一角邂逅的人卻少之又少,或許是因爲浮雲太多,矇蔽了他們選擇的雙眼;又或是因爲主角太“美”,配角早已黯然失色。總歸是與純真失之交臂了……其結果必然大有闕漏……

由此觀之,人這一生總是該堅守心中純真的,相信那些不忘初心的人,定得始終!

篇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議論文

至今難忘那種絢爛的鳥兒,一生只唱一支歌,用整個生命在歌唱,鮮血染紅了荊棘,而被血染紅的荊棘也開出熱烈的火焰般的花來。總是想不到用什麼詞語形容這種爲信念追求至死的鳥兒,直到我看到了八個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是對荊棘鳥的最高評價。

我一直偏愛“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式的婉約文學,並樂此不疲的讀着這類書。直到我翻開了它――

女子細膩的文學娓娓道來那個年代,女性的地位始終是低下不被重視的――可是那些女人,毅然爲自己的幸福付出一切。不惜一切代價千金一擲的豪賭,多麼向荊棘鳥啊;亦或是荊棘鳥的執着。有多麼像《荊棘鳥》中追求幸福的女人們啊!

荊棘鳥是最不平凡的鳥,它們有着鮮豔的外表,華麗的羽毛。在追求夢想前,它們會正常的生活,覓食,繁殖,然後無一例外的踏上死亡的征程。

爲了尋找那片荊棘,許多的荊棘鳥會累死在途中,直到它們到達了目的地,慘烈的景象纔開始上演,荊棘鳥會尋找荊棘上最硬的刺,然後挺起胸膛,將刺沒入體內,並在此時歌唱,一生一次的歌唱,絕美而又悽清,太陽隱去了光輝,連上帝也會淚流滿面……

我深爲這追求死亡的鳥兒倍感惋惜,那是怎樣一種苦澀,掩上書,我依稀嗅到了書卷中傳來的清苦氣息。

然後呢?當我看到《荊棘鳥》中的女主角鑑定的宣告“我不後悔”的時候,當我看到荊棘鳥倍感欣慰的吟出絕唱的時候,當我觀察到少女穆然在《荊棘鳥》的鼓勵下勇敢與癌症作鬥爭的時候……

再合上書卷,那絲絲浸縷出來的,竟是縷縷甜香了。

不忘初心,方得是始終。只有堅持對理想的追求,纔會吟出世間的絕唱;只有不惜代價的逐夢,纔會得到內心的'渴望;只有對幸福不懈的追求,纔會收穫到人間無上的樂趣。

不忘初心,定是苦的,在追求的道路上,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的走下去。可是方得始終,收穫了自己的所想並即使爲之付出汗水甚至生命的甜香,又是怎樣的歡樂及沁人心脾啊。

就像荊棘鳥一樣,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歷盡艱辛,遍嘗苦澀,有的人放棄了追尋自己內心的渴望,自認爲在茫茫黑夜中已碰撞的頭破血流尋不到出路,含恨將自己沉浸在無邊苦海之中;有的人堅尋內心的信念,用必死的決心支撐頑強的意志,走出來是另一番天地,他嚐到了苦盡甘來的樂滋味。

壯士用死堅守自己對志向的守護,他永垂不朽,作家用筆桿子支撐自己的信念,熬過了那段黑暗歲月從此被人銘記,我願向荊棘鳥一樣不忘初心,即使遍嘗苦澀,鮮血淋漓也絕不後退。我知道,一旦熬過那段心酸苦澀,就會收穫一段甜蜜歲月,感受到無與倫比的歡樂。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是《荊棘鳥》教會我的苦與樂,不一樣的苦與樂。

篇四: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議論文

永遠不要因爲走得太遠,而忘記自己爲什麼出發!

——題記

總有某個時刻,承認在逃避,逃避着當初自己挑起的一個沉重的包袱。但我知道,那只是某個時刻而已!三年磨劍,自初入高中,初心便早已深埋骨裏了。可如今記憶的塵埃正在掩蓋原有的光輝,因此,爲了明天,讓我們拭去所謂的塵埃,莫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能對得起那些年不知疲倦的奮鬥。那些年我們早起晚睡,只爲爭取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哪怕只是一分鐘;我們縱身於題海,與它們鬥智鬥勇,從不言棄;我們提心吊膽,爭先恐後,只盼不被落下。後來,我們終於讓初心發了芽,而這一切的一切正在漸漸地被時間侵蝕!這難道對得起你曾經的努力,對得起你的初心嗎?不忘初心,善待付出。

不忘初心,才能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直視困難與挫折。作爲學生的我們卻絲毫不知社會競爭的激烈。我們喜歡享受,害怕失去,極度自私,遇到一點點小困難,總是想方設法逃避。對於機遇總是漠不關心,對於學習,更是一副得過且過的樣子,孰不知這與我們的初心正好背道相馳。我想人心本“善”,每個人都想活出自己的價值,不願做一個碌碌無爲的人,不是嗎?不忘初心,堅持自我!

不忘初心,才能明確目標,揚帆起航,初心往往是一切動力的源泉。也許在你最近成功的一件事中,你能體會到那種懷着初心,一往無前的.激情。因爲有了初心,那種熱誠的激動,讓我們在現在的學習中,不迷失方向,奮力向前,而終將爲大學夢添上一筆輝煌,畫上一個完整的句號。凡事莫忘初心,纔能有始有終。

不忘初心,流年已深;君心莫忘,方得始終。也許現在的你,還在爲學業,爲生活而迷茫,彷徨。那麼請你想想當初來到這之前的初心,找回自我。請相信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初心還在,一切不晚。給時間一點時間,讓過去過去,讓開始開始!從現在開始,奮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