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議論文思維的起點如何把握

議論文9.55K

一、從起點想,把道理講貼切

議論文思維的起點如何把握

我們想一個問題,起點就是問題本身。圍繞題目的關鍵概念深入地想一想,不僅會使你的文章構思巧妙,還會使你的文章特別貼切。

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作文題是“好奇心”,一篇滿分作文這樣入題: 何爲好奇心?於我來說,不過三個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種慾望,求知慾學的願望。孔夫子早就回答過子貢“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好”是一種態度,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陸游曾告誡後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對他人負責,面對別人的“好”,我們要“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總之,“好”是認識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這種意識,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種各樣令人着迷的“奇”……

這篇文章圍繞“好”“奇”“心”三個字依次展開,在最平常處取得了意外的精彩。由於緊緊抓住了題目的概念本身深入挖掘,行文中又能引經據典,最終作者令人信服地說出了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二、從原因想,把道理講深刻

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爲什麼,是使作文變得深刻的有效途徑。特別是有的題目看上去不便問“爲什麼”的時候,能在其中恰當地插入原因分析,會給人更多的啓發。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題是“帶着感動出發”,一位考生對感動的作用這樣分析:

感動能夠帶給人力量。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形單影隻,那麼便會深味自身力量的渺小,可感動卻總能充當人與人之間最完美的黏合劑。感動將我們拉向一個更加龐大的集體,使我們覺得自己身後有無數雙手正奮力撐起我們所經歷的苦難,我們在這種集體力量的支援下,內心便會綻放出無數勇氣與力量,而這,往往便是使我們跨越困難的最後卻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契機。

縱觀全文,感動的作用正是“帶着感動出發”的原因,這一段細膩的原因探析,使讀者對作者要說的觀點產生共鳴,從而增加了“感動”的深度和“出發”的力度。

三、從旁邊想,把道理講形象

就事論事講問題,有時候存在老生常談的窘迫,而善於轉換思考角度,從旁邊支起說理的腳手架,往往能夠創造另一番鮮活的境界。2008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題要求根據三人買飲料的情景作文,一篇滿分作文《繽紛成就和諧》這樣寫道:

三人進商店尋解渴之物,喜甜者偏愛果汁,喜淡者選擇礦泉水,喜歡又苦又甜者買下咖啡。三種味道不同,但卻因不同而和諧——和而不同方爲和諧,若這世上只有一種飲料,則不免單調而索然無味。

繽紛成就和諧,試看暮春三月,鵝柳淡煙的`嫩黃,映階碧草的翠綠,出牆紅杏的豔紅,捲雲時舒的碧空,它們的顏色各不相同,但這又有何妨?“萬紫千紅總是春”,本來萬物都欣然生長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種色彩來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諧的是本質,繽紛成就的是多彩的豐富,是真正意義上的和諧。

這篇文章先從材料說起,引出自己的觀點,接下來丟開買飲料的材料本身,另闢蹊徑,描寫暮春三月的景觀,從旁邊的角度證明了“繽紛成就的是多彩的豐富,是真正意義上的和諧”。

四、從全面想,把道理講嚴密

要使自己的觀點具有說服力,一方面要有具體的例子加以實證,另一方面要由點到面加以概括以顯示普遍性。這樣看來,議論文的視野必須把微觀和宏觀結合起來才顯得全面。2008年高考雲南省的一篇滿分作文《變味的善良》分了這麼三個層次:

第一層先總體議論:

我們總站在富足的地方憫惜貧窮,總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惡,總在五十步笑百步後呼喚遠離冷漠,總在血痕淡去後才忙着計算生命的價值。

第二層是主體部分,舉出兩個具體的例子,分別批評“不顧自己實際爭先領養孤兒”和“畸形奧運熱”。

第三層再總結:

中華民族是堅毅、熱心、善良的民族。當我們挺過洪水、挺過非典,挺過不法分子對祖國的分裂和對奧運的褻瀆,我們也必將挺過慘烈的汶川大地震,成功地舉辦奧運。但我們需要更多的思索和行動,站在別人的角度,理性全面地看待問題。

這三個層面,很好地體現了點和麪的結合,邏輯嚴密地提出了防止出現“變味的善良”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