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議論文:保持文明的好奇心

議論文9.72K

各個文明國度正是在彼此交往和凝視中,開出了令後人傾慕不已的人類文明之花

議論文:保持文明的好奇心

青春期的文明就像孩童,對自身以外的事物保持着天真爛漫的好奇,並因這種好奇而使自己漸漸豐富。唐朝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好奇心的時代。當年風華絕代的長安城,不乏從世界各地輾轉運來的奇珍異寶,充滿國際化大都市的雍容氣度。《撒馬爾罕的金桃——唐代舶來品研究》正是關於這一時期的名著。

撒馬爾罕是古代中亞一個出產金色桃子的國度,絲綢之路上的樞紐城市,代表着一段逝去的輝煌。7世紀時,撒馬爾罕曾兩次向唐朝獻貢金桃,“撒馬爾罕的金桃”也因此象徵着風靡唐代的異域文明。本書作者美國學者薛愛華(愛德華·謝弗)是世界著名漢學家,一生精研唐代社會史和文化史,著述頗豐。早在上世紀90年代,這本《撒馬爾罕的金桃》就以《唐代的外來文明》爲名翻譯出版,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唐代文明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正因如此,包括本書作者在內的很多西方漢學家,傾注一生精力研究唐朝,摹寫那個流光溢彩的傳奇時代。好奇心驅動着本書作者薛愛華的學術熱情,他像博物學家那樣,事無鉅細地將全書分爲十九章,按照家畜、植物、食物、藥物、香料等分類,一一列舉曾經在唐朝輸入中國的各種舶來品,並對每一件舶來品的來源、詞源、輸入唐朝的曲折路程追根問底。作者精通十幾種古今語言的功底,對歷史語言文獻的運用,加之他在民族學、民俗學和人類學等領域的豐厚學養,使本書呈現出開闊的視野與多視角融合的特點。

歷史上的中國文化,既包含漢族的,也包含其他兄弟民族的;既有本土的`,也有外來的。從這本書中可以領略,唐朝的外來物品是何等豐富多彩,而這些外來物品對中國社會、中國原有的文化又發生着怎樣複雜的、多方面的影響。在長期交往中,很多異域元素逐步融入中國原有文化,最終成爲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比如,唐代音樂中蒼涼渾厚、引發幾多邊塞之思的西涼樂,就是龜茲樂與傳統中國音樂交流融匯的產物,所謂“涼州七裏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對外來事物態度不甚友好的大詩人元稹曾不無哀婉地嘆息,“玄宗愛樂愛新樂”,這一“新樂”正是從西域而來,從宮廷到教坊再到市井少年的口中,最終融入唐朝文化的壯闊洪流之中。

文明的好奇心,不僅表現爲對外來珍奇異寶的渴望,還在於透過這些跋涉千山萬水而來的異域珍寶,想象一種未曾親歷的生活形態和文明樣式。就像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在週末走進博物館,不僅是爲了開眼界,也是爲了觸摸一段逝去的或遠方的文明,從而讓我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豐滿。這種好奇心,在人類歷史的各個輝煌篇章都能覓得蹤跡。從古希臘人對近東的好奇、希臘哲學與東方神祕主義的融合,到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人們在港口張望滿載世界各地物品的貨船,再到宋元時期,被馬可·波羅盛讚不已的中國泉州,“番貨遠物、異寶珍玩之所淵藪”……各個文明國度正是在彼此交往和凝視中,開出了令後人傾慕不已的人類文明之花。

如今的撒馬爾罕,是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連接着伊朗、印度和中國,依然是中亞地理的文明心臟。我們今天閱讀《撒馬爾罕的金桃》,追慕已經逝去的唐代文明,也充滿希冀地展望未來的歐亞大陸,能夠重現當年商賈雲集、駝鈴不斷的文明交融之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