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續寫作文

怎麼改寫或續寫成語故事

有個學生拿着一個令他頭疼的續寫和改寫成語故事的題目來請教:“這題什麼意思?怎麼寫啊?”我看了看,命題大意是“當壽陵少年爬回國之後……”

怎麼改寫或續寫成語故事

也難怪他頭疼,因爲這是來源於成語故事“邯鄲學步”,如果對成語故事不理解,是很難有什麼靈感的。

有一次坐火車,我聽到報站名——“邯鄲”,十分興奮,趕緊湊到列車視窗去看,站臺上有一些人跑向火車,大都慌慌張張;還有一些人推着食品車尋找買主,大都逡巡不定。車開了之後,我還失望悵惘了好一陣:我沒有發現邯鄲人走路的樣子與其他地方的人有什麼不同。

車開了之後,我看着“邯鄲”兩個字想:兩千多年前,這裏是趙國的都城呢。有一位來自壽陵的少年,就是在這裏“邯鄲學步”!後來,他沒有學會邯鄲人走路的美姿,只好爬回家了。

我一直很同情這位少年,覺得學別人美姿美儀,是挺好的事情,並始終懷疑“爬回家”的真實性。我小的時候,爲了驗證這一點,還偷偷跟在別人後面學走路,雖然沒有學好,卻也不至於“爬回家”。那時就想,什麼時候到了“邯鄲”,我一定要學一把,看看“邯鄲”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魔咒,會讓人滿地爬。

我第一次知道“邯鄲學步”,還是個小學生。20年後,依然沒有忘記。可見,成語對我的影響,實在太深遠了。

我小的時候,在學校的樓梯拐角撿了一本《現代漢語成語小詞典》,是已經畢業的學生丟棄的。這本成語詞典,成了我每天必翻的課外書。起初是挑有典故的來看,印象最深的有“東施效顰”“葉公好龍”“班門弄斧”“杞人憂天”“黃粱一夢”,等等,有故事的看完了,就看沒故事了,比如“水泄不通”“一目十行”……那時候,不知道這是誇張手法,一直大惑不解。我每當看到人扎堆兒,就很想端盆水潑一下他們,看看是不是水泄不通。我悄悄練習了很久“一目十行”,雖頭昏眼花,沒有成功,但閱讀速度果然大大超過同齡人。那時還不知道這種語文技能就叫做“速讀”。

有故事和沒故事的都看完了,就只好看“引文”,成語詞典中一般都有文言文的原文引用。比如“邯鄲學步”出自《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我已知道故事,再對照文言文,就不覺得那麼艱深了。我做語文老師之後,才發現:我的文言文基礎,也是來自小時候看的那本成語詞典。

文言文原文看完,再沒有什麼可看的,我就開始“回味”這些成語故事。

說實話,我對效顰的東施、好龍的葉公、弄斧的學徒、憂天的杞人、做黃粱夢的癡人,甚至邯鄲學步的少年,這些成語裏被嘲笑的人,通通寄予理解和同情,因爲我發現自己跟這些人是一類人,小時候,我常常看到流星墜落,也有和杞人一樣的擔憂,內心忍不住替他辯解。現在我知道了:杞人是早期智者,擔心的事情不無道理。現代宇宙學也認爲,宇宙膨脹到極限,就會反過來收縮,相當於“天”在坍縮。

再說到這個“邯鄲學步”的少年,我問學生:“你覺得他應該是什麼結局呢?要是順着這個成語寫,那他就是被嘲笑,然後上吊,投河了。”他說:“那不太好吧!”我又說:“你覺得這個學步的.少年,是不是也有比別人強的地方啊?”他說:“嗯,他很好學,是第一個走出國門的人……”

續寫和改寫成語故事,無非就是要具有現代的觀念。有個科幻作者北星,把很多成語故事改寫爲科幻短篇小說,其中一篇《亡羊補牢》,講的是地球人來到天羊星,把羊羣(可能具有高智商)都關進羊圈,每天宰殺吃肉。忽然有一天,羊圈門開啟,而地球人攜帶的殺傷性武器卻全都不見了……

續寫《邯鄲學步》:這位壽陵少年爬回了國,路上,人們議論紛紛,他卻自豪地說:“你們懂啥?這種走法目前在邯鄲是非常流行的,很多貴族都是這樣走路的。”聽多了,人們漸漸相信了他的話,也漸漸懷疑他瘋了。有一天,他正在得意地爬着,忽然遇到一位老者,老者端詳了半日,說:“我看你雖然爬得古怪,但姿勢卻很熟悉……”原來,這是一位來自趙國的禮儀官,正好來訪問……

結尾:這位來自邯鄲的外賓,同情少年的好學以及未得到真傳,便教給他真正的美姿美態,帶他來到邯鄲,使他成爲儀仗隊員。努力自有回報,結局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