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敘事作文

端午節敘事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敘事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敘事作文

端午節敘事作文1

每年農曆五月五日,中華人民都要慶祝端午節。

在這一天裏,孩子們自由嬉戲,玩耍,大人們正忙着蒸糉子呢!過不了一會兒,廚房裏就傳來糉子的香味,真是沁人心脾啊!聞一聞,就會使你饞涎欲滴。

在這一天,人們還要編手鍊呢,我們學校門口就有賣彩繩的呢,許多人家買好多條彩繩編織起來。過了幾天,就織成了五彩繽紛,鮮豔奪目的手鍊了。

人們在街上買手鍊,也可以編織手鍊,小攤上的手鍊多種多樣,正可謂多姿多彩。那麼,多姿多彩的手鍊是怎麼編織成的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先用幾根自己喜歡的彩繩,把他門捋在一起,然後,在它們中間打個結,隨後,把結和一端的線頭從帶有齒輪的海綿板中穿過去固定好,就可以編織了。幾縷綵線,一個珠扣,就可以編織成一個漂亮的手鍊了。

於是,人們扶老攜幼,去江邊投糉子了,在這裏,還流傳着美麗動人的故事呢!

相傳在很多年前,發生了一個故事。在一個小城裏,住着一位著名的詩人屈原,他們的國君是一個昏君,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事。百姓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啊,因爲百姓們知道,這個昏君遲早會給他們帶來災難。

終於有一天,敵軍向小城發起進攻,但這昏君卻把大權交給了奸臣。屈原看着自己的家鄉即將被這個昏君破壞,他心中無比悲傷,於是投江自盡了。所以,人們向江裏投糉子,是因爲害怕魚兒把屈原的身體咬掉。把糉子投往江裏,讓魚兒去咬糉子,而不要咬屈原的身體。

從那一年起,就有了端午節這個節日了。

端午節敘事作文2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裏。

每逢端午節那天,人們都包糉子吃,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當初他因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石怒投汩羅江裏。人們知道了,怕江裏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糉子扔進江裏,希望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正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你知道糉子是怎麼包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把新鮮的糉葉洗得乾乾淨淨,然後用左手託着糉葉,右手輕輕地舀起糯米,並加上綠豆、蜜棗、葡萄乾、排骨、花生米,用糉葉把它們包起來並用繩子捆緊,最後把包好的糉子煮上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糉子還在煮的時候那香味就早已飄蕩遍了整個大街!你咬上一口嚐嚐,保證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垂涎欲滴,並且那香味直往心裏鑽。

一頓豐盛的午餐過後,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觀看激烈的龍舟比賽。只見兩隊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睛地注視着前方,整裝待發。聽到“叭”的一聲,一條條龍舟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衝。兩岸的人們也歡騰跳躍,興奮地大喊着:“加油,加油!”一時間,人聲鼎沸,鑼鼓喧天,響徹雲霄,熱鬧非凡!

到了下午,人們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着傳統的習慣,人們用早已準備好的艾葉、菖蒲、魚腥草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說是避邪氣 ,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溼氣。洗了以後,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你們一定會一飽眼福和口福的!

端午節敘事作文3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傳說中,是古代人爲了紀念英雄屈原,所創造了這個節日,至今還在流傳。到了端午節,人們吃糉子、煮雞蛋,在門前掛上柳枝、葫蘆。有些地方的人還賽龍舟。一家人團聚 在一起,其樂融融,快樂無比。

今天就是端午節,不少人家都在門前掛上柳枝、葫蘆,大街上到處都是賣五彩繩的小攤,有許多孩子也都戴着五彩繩。我看見許多人都手裏都拿着糉子、雞蛋,我們家裏也不例外,今天爸爸買了幾 個糉子,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剝開糉子皮吃一口,忽然,媽媽冷不丁的抓住我的手說:“洗手了嗎?不洗手就想吃,沒門。”沒辦法,我只好不情願去洗手,洗完手,我馬上夾起一口糉子往我的嘴裏送去 。啊,真香啊,香黏可口,而且非常潤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回味無窮。饞嘴的我吃了兩個大糉子,打着飽嗝,舒服極了。

晚上吃過飯後,媽媽帶我去溜達,看見許多小孩都戴着五彩繩,我也很想要,求媽媽給我買一個,正好旁邊有個買五彩繩的小攤兒,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漂亮的,上面有許多水晶一樣的小球球,還 有一些小鈴鐺,甩起來叮叮噹噹得,我很喜歡。

媽媽和我又買了一個葫蘆,還在路邊等的樹上撅了一根柳枝,我不解的問媽媽:“爲什麼要掛葫蘆呢?”媽媽說:“葫蘆能辟邪,把它掛在門前可以保平安。”“哦,原來是這樣啊。”我若有所 思的點點頭,這天晚上,我睡得很甜,好像門前的葫蘆真的能保我一生平安是的。

這次的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希望下一次端午節還可以這麼快樂。

端午節敘事作文4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去姥姥家過節。

來到姥姥家門口,我看到門上已經插上了艾蒿,聽姥姥說艾蒿在端午節天亮前插在門窗上可以驅蚊殺菌。姥姥已經將糯米淘洗乾淨浸泡了五六個小時,姥姥又把洗乾淨的糉葉放進鍋裏煮十幾分鍾,這樣 可以除去葉子的青氣,增加葉子的柔韌度,在包糉子的時候纔不會破。一切準備完畢,開始包糉子了。姥姥把兩片糉葉稍作重疊放在左手中,用右手撈出適量的糯米均勻的攤在糉葉中央,再放上蜜棗和 花生,兩食指向中間護攏糯米,卷至半圓柱型,兩邊葉子向中間摺疊再卷,用線纏緊,一個圓嘟嘟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學着姥姥的樣子包了起來,包糉子真是看着容易做起來難啊!我包的糉子不是這 漏米就是那兒破洞,好不容易纔包出完美漂亮的糉子。等到所有的糉子包好後放進高壓鍋中,煮上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吃了。

吃着香甜的糉子,姥爺給我們講起了端午節的來歷:戰國時代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他爲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但是卻屢屢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再加上楚懷王昏 庸無道,不辨忠奸,滿懷忠君愛民熱情的屈原最終在悲憤絕望中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投江後,老百姓爲了防止魚蝦啄食他的屍體,駕着龍舟把糉子扔下江趕走魚蝦。從此以後每到端午節人們 爲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等習俗。

這個端午節我吃着親手包的糉子,聽姥爺講端午節的來歷,收穫真多啊!

端午節敘事作文5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去姥姥家過節。

來到姥姥家門口,我看到門上已經插上了艾蒿,聽姥姥說艾蒿在端午節天亮前插在門窗上可以驅蚊殺菌。姥姥已經將糯米淘洗乾淨浸泡了五六個小時,姥姥又把洗乾淨的糉葉放進鍋裏煮十幾分鍾,這樣 可以除去葉子的青氣,增加葉子的柔韌度,在包糉子的時候纔不會破。一切準備完畢,開始包糉子了。姥姥把兩片糉葉稍作重疊放在左手中,用右手撈出適量的糯米均勻的攤在糉葉中央,再放上蜜棗和 花生,兩食指向中間護攏糯米,卷至半圓柱型,兩邊葉子向中間摺疊再卷,用線纏緊,一個圓嘟嘟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學着姥姥的樣子包了起來,包糉子真是看着容易做起來難啊!我包的糉子不是這 漏米就是那兒破洞,好不容易纔包出完美漂亮的糉子。等到所有的糉子包好後放進高壓鍋中,煮上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吃了。

吃着香甜的糉子,姥爺給我們講起了端午節的來歷:戰國時代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他爲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但是卻屢屢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再加上楚懷王昏 庸無道,不辨忠奸,滿懷忠君愛民熱情的屈原最終在悲憤絕望中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投江後,老百姓爲了防止魚蝦啄食他的屍體,駕着龍舟把糉子扔下江趕走魚蝦。從此以後每到端午節人們 爲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等習俗。

這個端午節我吃着親手包的糉子,聽姥爺講端午節的來歷,收穫真多啊!

端午節敘事作文6

今年的端午節,第一次被列爲國家法定休假日。照例過節可以賽龍舟、吃糉子、佩香囊,本應非常愉快,然而今年舉國上下抗震救災,也就沒有好心情去細細品味糉子的味道。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我們特別思念四川地震災區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小夥伴們!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舉行“情繫災區、共過端午”的特殊的主題隊會。對於災區的小夥伴,我們有幾多思念幾多擔心:廢墟里長眠的小朋友,天堂裏怎樣過端節?失去父母的小夥伴,現在學習生活怎麼樣?身體受傷的小夥伴,你們的傷情好些嗎?┅┅真想手捧糉子插上翅膀,飛上災區去看望受苦受難的小夥伴,安慰小夥伴受傷的心。

隊活動中我們觀看抗震救災中可歌可泣的一張張圖片,講述動人心絃的一個個故事。我永遠忘不九歲小男孩林浩逃離教學樓,又返回去救別的同學的動人事蹟,也忘不三歲男孩朗錚被救出後躺在擔架上給救援隊的叔叔阿姨敬禮的.感人場面。你們在災難面前表現出的勇敢;在被援助後懂得感恩,這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地震震垮災區的房屋,但它震不垮全國人民的意志,我們萬衆一心,衆志成城,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隊員們紛紛慷慨地捐出自己積攢的錢表達愛心,爲救災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活動最後,我們手捧點燃的蠟燭,齊唱“明天會更好”,遙祝遠方的災區小朋友,在全國人們的幫助和支援下,儘早脫離災難,早日重建家園,恢復健康,投入學習。衷心祈禱天堂的小夥伴們安息!祈盼災區的小夥伴們更加堅強,永遠幸福!

端午節敘事作文7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跳下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等蘆葦的葉子涼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雖然我媽媽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敘事作文8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糉子!

做糉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媽媽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糉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媽媽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媽媽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糉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糉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糉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媽媽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糉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敘事作文9

端午節,一個傳統而古老的節日,在這個資訊化的社會中,有幾個人能記住這樣一個節日?越是着一種古老的節日,越值得人們思考,留住這些節日的靈魂。

我喜歡一些古老的節日,因爲它們引人深思,追懷歷史。

又是一年糉飄香,傳統端午佳節到了。今年是國家節假日體系調整後端午放假的第一年,要讓第一個有假日的傳統端午佳節過得更有現代意義,就要把節日的傳統習俗與現代社會所倡導的文化理念加以銜接,不斷挖掘傳統節日習俗的現代文化內涵。

吃糉子、祭屈原,過去只是人們在沒有解決溫飽時希望過節能滿足對香糉美食的嚮往,在文化生活單調時希望過節能滿足對文化享受的奢求,而今天,要讓吃糉子、祭屈原這些傳統習俗,作爲一種承載儀式和典禮,展示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表達人們拼搏向上、奮發進取的偉大民族情感。

龍舟競渡,過去只是農民展示村落實力、家族勢力的一種途徑,有時對競賽名次的無理爭奪,甚至演變成龍船競“鬥”,龍船競“賭”,而今天,要讓龍船競渡成爲過上小康生活後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的一種水上健身項目,成爲居住在沿江沿河兩岸農民以傳統體育競賽方式迎接北京奧運會的實際行動。

物質生活水平在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不斷增長,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的民俗和活動既要承載傳統,更要與時俱進,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文化意蘊,只有這樣,傳統的中國節日纔會有生命力,古老的中華節日文化纔會放射出愈發璀璨的光彩。

端午節敘事作文10

我愛吃端午節的糉子,特別是剛出鍋熱乎乎的,每到端午節,只要有人煮了糉子,那味道準會香飄十里,老遠就能聞到。

說道糉子,就不得不提起屈原,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那一年,屈原的國家打了敗仗,他向皇帝提了一個建議,皇帝不僅沒有聽他的建議,還撤了他的官職,無奈之下,屈原只好跳江自殺,人們打撈屈原的屍體,卻怎麼也找不着,人們不想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把米扔到水裏餵魚蝦,後來就有了吃糉子的習慣。

每年農曆五月,奶奶都會包糉子,她先給綠油油的糉葉洗個澡,然後拿幾片葉子,捲成了個角錐形的桶,再在裏面放上糯米,添一點肉或紅豆、糖之類的,然後用糉葉把糯米裹的緊緊的,不讓它們漏出來,最後用一根細細的線把糉子紮緊,就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做好了,奶奶動作很快,不一會就做好了很多個。

奶奶把它們放進鍋裏煮,進過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糉子終於出鍋了。

我跑到鍋前,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遞給我一個糉子,我小心翼翼的拿起它,啊,好香啊!

我把線剪斷,剝開糉葉,便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啊,糯米的甜和肉的香以及糉葉的清香留在我的脣齒之間,久久不能消除。

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直到我吃不下,這糉子的香味真的無法用言語形容。

我愛吃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