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敘事作文

敘事作文:燭光

敘事作文:燭光1

“燭光”,是蠟燭透過燃燒而發出的光亮,蠟燭的光,也許它比太陽四射耀眼的光芒,是顯得那樣的渺小、那樣的微不足道,特別是在當今科學發達,能量之間能夠相互轉化、相互利用,“豆小”的燭光,似乎越來越不被人看重,或許有人感覺,那是不值得珍惜的現在也用處不大,甚至會說“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微光,有時還會嫌棄它不夠亮呢!”

敘事作文:燭光

朋友,你可曾想到:

——當在那“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在那茫茫的征途上,人們苦苦探索而始終辨別不到方向的時候,可以使你在黑暗中經過它那微小的光亮可以使你看到希望,會使你“絕路逢生”、“柳暗花明”。燭光就是方向,就是嚮導,就是通向你理想彼岸的座標。

——當“HEPPY BIRTHDAY TO YOU”的歡快歌聲響起的時候,在燭光融融的映照下,人們臉上掛着激動的淚花,燭光給我們帶來的是溫馨的祝福,是甜美的微笑,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人們可進一步地想到曾想到:

——當燭光給人們帶來光明,給人們帶來歡笑,帶來希望的時候,它卻是以燃燒自身的“軀體”爲代價的,這種犧牲自我的勇氣,這種“燃燒自己而照亮別人”的精神正是燭光的高貴品質所在,也是千百年來人們所讚美和歌頌的主題。

面對這閃閃跳動的紅色燭光,我想到了很多,但我首先想到了老師——燭光的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身邊老師的真實行爲的寫照嗎?多少次,老師因爲給我們批改作業而孜孜不倦地伏案到天明;多少次,因爲爲我們認真地備課而主動地放棄了休息的時間;多少次,因爲操勞過度而住進了醫院;多少次,您爲了爲了給掉隊的學生補課而忍痛丟下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多少次,因爲送生病的學生而忘記了家中的病人也需要照顧;又有多少次,······親愛的老師,你們站在講臺上辛勤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世紀的花朵,但自己卻毫無苛求、不圖任何回報。講臺催老了你們的歲月,粉筆染白了你們的濃黑的頭髮,但你們卻無怨無悔、矢志不改,耕耘講臺,一刻不輟。你們這種甘爲人梯、無私奉獻的精神就如燭光一般,甘心燃燒自己來照亮別人,用自己的付出而換來一批批學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人把老師比作辛勤的園丁,我說老師更像春蠶,更像蠟燭,正像唐朝詩人李商隱說過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老師”雖說只是一個職業的稱謂, 而在現實中,老師的職業行爲幾乎成了他們的.生活的全部。他們是以犧牲自我,來換得他們的學生茁壯成長的,他們心繫學生,情傾講壇,把學生的喜怒哀樂真實的寫在自己的臉譜上。說他們是老師,卻更像父母有時比父母的愛更加慈善、更加深沉、更加令人感動。

老師的愛是初春裏溫暖的陽光,柔情地播灑着知識的種子,於是,知識的園地裏便春意盎然,嫣紫奼紅 ;老師的愛是盛夏裏茂密的綠蔭,無聲的遮蔽着潺溪裏的每一泓水流,於是,潺潺的溪水順暢地流入知識的海洋;老師的愛是秋天裏一片片紅葉,於是便迎來滿園秋色,碩果累累壓枝頭;老師的愛是冬天裏的一縷梅香,瑞雪嚴寒,笑傲自開,教我們不畏困難,樹立信心,戰勝險阻,勇往直前。

事實上,像蠟燭那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人和事有許許多多,枚不勝舉。老師就是蠟燭這種高貴品質和高風亮節的典範。我想,如果我們大家每一個人都能來像蠟燭那樣,勇於犧牲、甘願付出,那麼世界不就變成美好人間了嗎?願世界上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多起來吧!那麼,我們生活的這個大家庭裏將變成“光明的世界、美麗的世界、美好的世界”!

敘事作文:燭光2

隨着科技的發展,蠟燭逐漸被電燈取代,很少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但它卻留給我的一串串回憶,讓我無法忘懷。

一天晚上,家裏突然停電,我在黑暗中摸索出了一根蠟燭,將它點亮,在這片微弱的燭光中,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懷念的人。

小學的語文老師姓黃,他已經五十多歲了,還在努力地工作,他的師資很老,所以工資高,但他比任何一個老師都過得清貧,聽別人說,他把工資都捐給了慈善機構,只留下一小部分維持生計,所以我們都很尊敬他。有一次,我放學走的有點晚,天已經黑了,當我路過辦公室時,看到從裏面發出了一陣微弱的光,我走了進去,黃老師正點着蠟燭細心地批改作業,我走過去說:“老師,怎麼不開燈啊?”他回答道:“就我一個人,不用開燈了,省點電。”這個簡短的回答讓我有很深的感觸,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這一點電早已沒人在乎,可一個老教師卻會點起蠟燭,來節省這一絲電量。從那以後,在不必要的時候我會關掉電燈,點起一根蠟燭,不光是爲了省電,而是爲了看見這位老師。

我眼前的蠟燭還在燃燒着,這時,在燭光中,我又看到了我十歲生日的場景,那次住在外地的爺爺生病了,爸爸媽媽去看望他,要兩天才能回來,可剛好這天正是我的生日,爸爸媽媽打了一個電話給我,讓我自己買一個蛋糕過生日,我很委屈,但想到生病的爺爺,我還是答應了,晚上,我一個人點起十根蠟燭,插到蛋糕裏,很失望爸爸媽媽沒陪我過生日,一種寂寞油然而生,就在我準備吹滅蠟燭時,爸爸媽媽突然回來了,我非常驚訝,他們說不忍心看我一個人過生日,便連夜回來陪我,我坐在燭光前,看着爸爸媽媽,心裏非常感動。我永遠懷念那個夜晚,那片燭光。

蠟燭是無私的,它不用油,不用電,默默地點亮世界,點亮人們的心,每支蠟燭都追求着自己的奉獻,用光證明自己的生存,很快,它走向了生命的盡頭,燃燒生命,卻給我留下了懷念。不久,來電了,我依依不捨地收起殘餘的蠟,收起這些回憶。

在燭光中,我想起了尊敬的老師,在燭光中,我想起了愛我的爸爸媽媽,在燭光中,我想起了很多令我難忘的事……

謝謝你,燭光,你用那微弱的光芒,儲存了我無窮的懷念,也照見了我自己。

敘事作文:燭光3

我們漫漫的求學路,有老師爲我們指引方向;我們成長的歷程,有老師的精心呵護。當我幸福地擡頭仰望天空自由翱翔的小鳥時,老師激勵我們要放飛青春的夢想;當校園裏傳來一陣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時,那是老師用辛勤的汗水澆灌。此刻,腦海中浮現一個場景,那場景依然歷歷在目,時刻給予我力量。

記得我讀中專的某一天晚修,月亮地光芒靜謐地照耀着這座橘紅色的校園。晚修鈴聲響起了,語文老師來坐班,叫我上講臺,說要把我的作文選入文學社的專刊去,我看到被紅筆修改過的作文,突然感覺這篇稿子變得不一般。老師念我的稿子時,從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希望。接過稿子,感覺它很重,很重,就像千斤重的石頭壓在我的身上。

當文學社的校刊印刷出來發到我的手中時,我看到我的文章果然出現在上面。翻開自己第一次發表的作文,激動的淚水不禁劃過臉頰…

你孜孜不倦的教悔,我會銘記在心,因爲那是您最真誠的語言;因爲有你,我們纔不會把學習放棄。老師,這個熠熠閃亮的名稱,像一顆璀璨的星星,永遠高懸在我的心中。

老師,祝福你:桃李滿天下!

敘事作文:燭光4

“媽,我想對您說,話到嘴邊又咽下;媽,我想對您笑,眼裏卻點點淚花……”

一段路,一輛車,兩個人

——題記

樓下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停着一輛佈滿了灰塵的自行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歲月沖淡了它的顏色,但惟獨衝不走我兒時的記憶。回想當年,母親用那輛自行車送我上學、接我回家。途中,一段上坡路見證了時光的流逝,也見證了母子之間濃濃的愛。

記得剛上一年級時,下課鈴聲一響,人羣中總有一個人踮起腳張望着,生怕我會走失,她就是我的母親。她總是將我抱起,輕輕地放在自行車後座上,待我坐好後迅速的坐上來。那段路,她騎得很輕鬆,我們有說有笑,我甚至看不到她留下過一顆汗珠。那時我七歲,她三十二歲。

後來,再騎上那段上坡路時,她開始有些吃力,但依然能把我從坡下載到坡上,儘管汗流浹背。我央求自己下來走,她卻說:“沒事兒,載你,媽有的是勁。”那時我九歲,她三十四歲。

五年級時,我隱約地發現她載我時十分吃力,尤其是上坡時,她只能騎到一半,然後下來推着我走。我望着她溼透的衣背,說:“媽,我自己下來走吧。”她不答應,依舊推着我……汗水,溼透了她的衣背;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長大了,她卻在一天天變老。那時我十一歲,她三十六歲。

終於有一天,她載不動我了,上坡時,我就下來和他一起走。她推着車,我跟在她身後默默地注視着她……我不敢相信,她的頭上竟然——竟然有了一絲白髮。淚水,再次從我的眼裏流了出來,我不敢哽咽,因爲我怕被她發現……那時我十二歲,她三十七歲。

後來到了初中,我有了自己的自行車。每天我都會騎着它上學、回家。路,還是那段路,車,已換了容顏。每當我經過那段路時,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母親。“一段路,一輛車,兩個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記憶永遠不會忘懷。我還想和我的母親重溫那段時光,只是這次不同,是我載着她,無論多遠,我都能從坡下載到坡上,就像小時候她載着我一樣,我們娘倆一起走完全程……

現在上了高中,“家”這個字很少在我的記憶中出現,唯有親情,尤其是母愛環繞在我的周圍,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母親啊,我多麼想和你見一面,再熟悉的那一段路……夜深了,天空中皎月如鏡、繁星點點。皎潔的月光啊!帶走我的祝福吧,祝我的家人幸福安康!

“媽媽呀,孩兒已長大,不曾陪在你身邊走過春秋冬夏……”

拿什麼來獻給你,我的母親……

敘事作文:燭光5

快到中秋節啦,誰會沒有幾絲高興的表情呢?作爲住校生的我們,更是盼望着一天的到來。到了那天我們可以吃月餅,賞月,放煙花······想着想着這一天終於被我盼到了,甚至在最後一節課我們盯着表倒計時10,9,8,7,6,5,4,3,2,1,0。叮鈴鈴,我一個書包甩得一下背上了肩膀,兩個腳像穿上了風火輪一樣,一路奔馳,風呼呼的颳着,一切景色都是那樣美好

回到家裏把書包撇到牀上,喝了兩大碗水,就看見空房有幾盒鞭炮,拿了就撒腿而跑,找了狐朋狗友來一起玩,真是快樂無比啊,那個精彩的畫面永遠定格我的腦海裏。

晝夜將要代替白天,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和朋友們各行其道。到了家裏,只見餐廳很整齊飯桌上有幾根很漂亮的蠟燭,恰好一桌四凳,桌上擺着豐富的晚餐。我輕手輕腳地走到桌旁,伸手去抓我最愛吃的炸雞腿,‘啪’的一聲‘呦’不好,被爸發現啦,我恨不得鑽到地下當土地婆去,我到洗手間洗了洗自己的髒手。雙腳遲鈍的走向餐桌,到外邊爸爸訓斥我說光知道吃,玩,都不知道今天你媽從早上六點起就冒着風爲你買蔬果和月餅,一路上走得回來。我心慚愧,後悔沒幫她做晚餐,進門也不打招呼,上課不聽光盯表。

到了餐桌前,我並未讓媽發覺父親罵我,而是假裝高興對母親說中秋節快樂。媽媽不停的給我夾着我最愛吃的雞腿,那胳膊一伸一曲的,我感動的淚水流下來,還有那幾縷青絲和臉上的皺紋,手上的厚厚的繭在那燭光的照耀下顯得那樣神聖偉大。還有她身上的飯味那樣的濃,在充滿燭光的家裏那樣的香。讓我親身感受到母親的愛,我會永遠把母親爲我做的一切的一切存在‘感動書庫’裏。那燭光在默默的照耀着。

西莊高一:程偉瑛

標籤:燭光 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