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敘事作文

初一描寫元宵節的滿分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描寫元宵節的滿分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初一描寫元宵節的滿分作文

初一描寫元宵節的滿分作文1

春天來臨了,元宵節也到了,“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雖然是在學校裏過,但仍是那麼開心,那麼給力。

元宵節最有趣的就要屬猜燈謎活動了。來到大廳,裏面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進了坐無隙地的人羣之中,我急忙擡頭一看,上面懸着許多五顏六色的燈謎,於是我迫不及待地加入猜燈謎的行列之中。大概我來的晚了一點吧,所以無論怎麼找,也找不到合適的,氣得我呀直跺腳。我擡頭看了看同學們,只見他們有的拖着下巴,苦思冥想;有的抓着頭髮,毫無頭緒;有的眉飛色舞,喜出望外;有的搖搖腦袋,哀聲嘆氣……走着走着,我眼前一亮,這道燈謎的謎面是:“近看兩個零,遠看兩個霧,有人用了效果棒,有人用了使不得。”

我沉思了一下,推推眼鏡,並無想到,突然,我靈光一動,對!就是眼鏡!的確,雖然不是很像零,擔至少近視的人可以看清遠處的東西;相反,視力好的人使用,便會很暈。隨即,我興沖沖地跑到老師那兒,興奮地報上了答案。老師讚許地點了點頭,隨即從中袋裏掏出一塊淡黃色的軟糖送給了我,我樂得一蹦三尺高。光陰似箭,一眨眼半個小時過去了,今天的收穫也不小,我心裏別提有多少高興了。

其次就是做元宵了,你看:只見大家有的做成“金元寶”,寓示着財源廣進;有的做了許多有長有短的“蛇”,寓示着大丈夫能屈能伸……而我呢,做了一朵白雲上站着一匹白馬,奸笑着故意放到我的“天敵”面前。嘻嘻,我祝他“神馬皆浮雲”。

好一個快樂的元宵節,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初一描寫元宵節的滿分作文2

“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習慣,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風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的漢族。

漢族——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爲“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的開始,稱爲漢族。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爲基礎,北京語音爲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這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爲國際通用語文之一。

漢族的傳統節日尤其讓我縈繞於心。元宵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的大節,有着兩千餘年的歷史,它在當今中*國仍然相當盛行。元宵節的得名,因其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閤家團聚吃元宵,一家人圍在一張桌子上,在端上幾碗熱騰騰的湯圓,大家開心的笑着,多溫馨的場面,讓人難以忘懷。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因爲在每屆元宵前後,無論鄉村還是市鎮,人們都要張燈結綵,觀燈遊賞,煙火當然是是必不可少的,夜晚放燈,那時可謂是萬家燈火連成一片,壯觀而美麗。當代元宵節除燈火之外,更爲突出的活動是各種社火,比如舞獅子、耍龍燈、跑旱船、踩高蹺、打腰鼓、扭秧歌等等。元宵節,正能夠算是中*國的狂歡節。

但完美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流逝得那麼快,眨眼間,正月十五就這樣過去了。一如既往,時間沒有停留在這一刻。孩子們該去上學了,大人們該去工作了。大家都在企盼着下一個元宵節,下一個更熱鬧的元宵節……

初一描寫元宵節的滿分作文3

今天是我們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元宵節,晚上,我戴着紅彤彤的“小牛角”髮夾,左手提着用紙做的小燈籠,右手拿着帶燈的魔法棒,快樂的'穿梭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

一個個煙花帶着紅紅的火星竄上天空,只聽得“嘶、嘶”幾聲,夜空中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紫色的牽牛花,有的更像是從銀河上落下的繁星……真是絢麗多彩!

“咚咚嗆、咚咚嗆”,震天的鑼鼓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我們跟着人羣來到鑼鼓隊的旁邊,“哇!”只見他們穿着綵綢的表演服,用毛巾紮成兩個小牛角,濃妝豔抹的好精神呀!震耳欲聾的鑼鼓聲,歡快優美的秧歌舞,生龍活虎的舞龍隊,給這個元宵節帶來了歡快的氣氛。人們擠來擠去,爭着要看他們的風采呢!人羣中不時發出驚歎聲和鼓掌聲,大街小巷到處閃爍着“小牛角”的光芒,看來今年真是“牛氣沖天”呀!

今年又增加了一個慶祝元宵節的時尚項目——放孔明燈。你看!伴隨着五彩繽紛的煙花,一盞盞“紅燈籠”“黃燈籠”“白燈籠”冉冉升起,飛向高空。傳說孔明燈又叫許願燈,可以幫助人們實現願望,我帶着一盞紅色的孔明燈來到醫院,爲住院的爺爺放飛我們的祝願,希望爺爺早日康復!

我們來到樓下,拆開包裝,把紙製燈籠張開,寫上祝福爺爺的心願,然後點燃蠟燭的四個角,熱氣立即充滿燈內,孔明燈帶着我們的祝願,隨風飄到城市高空,猶如星星點綴天空,真是好看!

我看見爺爺在視窗對我笑呢!這真是難忘的牛氣沖天的元宵節呀!

初一描寫元宵節的滿分作文4

正月十五元宵節,其樂融融鬧花燈,喜氣洋洋猜燈謎。這一天,我和母親吃過熱騰騰的山粉糊,就來到塔苑參加元宵燈謎會。

雖然天氣很冷,還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但是這裏可真熱鬧!裏面張燈結綵,十分漂亮。一盞盞六角宮燈掛在古色古香的廊檐下,每面都用毛筆字寫着一條謎語。人們在燈下來來往往,川流不息,不斷的擡起頭,衝着燈指指點點。燈亮亮的,把人們的臉也照得紅彤彤、喜洋洋的。四邊牆上自上而下,整整齊齊地掛着五顏六色的紙條,上面也寫着很多各式各樣的謎語。

面對這麼多謎語,很多人都拿着對謎卷,手裏攥着筆,細細地邊看邊思考。有的人眉頭緊鎖,有的人笑容滿面,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還有的人拿着手機拼命地在網上查尋……小朋友們性子急,一猜出來就大喜過望,手舞足蹈,歡叫着、蹦跳着往對謎處狂奔。你看那邊,一位帶着老花鏡的爺爺,正對着一條謎語若有所思,手裏還捧着一本厚厚的書,看一看,想一想,翻一翻,一副很有耐心的樣子……我在人羣裏還看到了許多班裏的同學,大家齊心協力,努力思考,但個個謎語都使我們暈頭轉向,好不容易猜出一個喜出望外,直奔對謎處排隊,但結果不是答錯了,就是被人搶先了。最後還是父親母親們見多識廣,猜中了好幾個。但是,我們一點也不灰心,還是開高興心、說說笑笑地繼續作戰。

紅紅火火的元宵節過去,中*國人的新年也就過完了,我們又將投入緊張的學習生活。參加了這場燈謎會,我更加明白自己的學識是多麼淺薄。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等我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也一定能猜中好多謎語!

初一描寫元宵節的滿分作文5

湯圓是我最愛的美食之一,平時都是媽媽煮給我吃,今年的元宵節,我親自爲家人煮了一回湯圓。

這天晚上吃過晚飯後,全家人都在看元宵節晚會,我悄悄地走進廚房,準備動手煮湯圓。平時媽媽煮湯圓的時候,我總是在廚房裏轉悠,偷偷記下了煮湯圓的步驟和方法,這回終於可以給家人一個驚喜了!

我先將一大碗水倒進鍋裏,蓋好鍋蓋,接着按下電磁爐上的電源開關,然後在一旁耐心地等着水煮開。趁着空閒,我洗乾淨一大塊生薑,用刀拍碎,留着待會兒煮薑糖水。五分鐘後,鍋裏吱吱地響,一陣陣白色的水霧往上冒,我知道水開了,連忙開啟鍋蓋,然後把湯圓倒進鍋裏,還用勺子不停地往同一個方向攪拌,這樣湯圓就不會粘在鍋底了。等到湯圓開始往上浮時停止攪拌,並把火稍調小一些,再煮三分鐘左右,湯圓全部浮在水面上,就可以關火了。看着一個個圓滾滾的湯圓,我不禁嚥了咽口水。接下來煮薑糖水就簡單多了。我盛了半鍋水放到電磁爐上,加入拍好的生薑和一大勺紅糖。幾分鐘後,水煮開了,一陣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爲了使薑糖水更香濃,我又多煮了一會兒。

終於煮好了,我把薑糖水倒進煮好的湯圓裏。“賣湯圓咯——”我端着煮好的湯圓來到客廳,爸爸媽媽瞪大眼睛,有些懷疑地問:“你煮好了?”我驕傲地說:“那是!快嚐嚐吧!”說着,我給爸爸媽媽每人盛了一碗。媽媽吃了一口,笑眯眯地說:“嗯,真甜!”我也趕緊把一個湯圓放進嘴裏,輕輕咬一口,又滑又韌,香甜可口,我覺得,這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湯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