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必備】教師教學心得體會三篇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心得體會3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教師教學心得體會三篇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有效教學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透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其一,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爲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透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爲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爲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 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啓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2

語言區是大班的基本區域:圖文並茂的讀物、識字卡片、還有動物的頭飾指偶等等,一成不變的環境會維持一段時間,但很快到語言區去的人次越來越少,直至有一天,無奈地發現這個教師精心設計的角落變得冷冷清清而成了擺設。針對這個問題,我今年在大班教學工作中,對語言區環境如何有效的支援幼兒學習進行了摸索,盡力讓語言區變成幼兒喜愛的區域。

1、語言區域空間的合理設定與佈局

大班語言區域的形式比較多樣,在活動中有的需要幼兒專注和思考,有的需要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和討論。因此在區域設定上我儘量注意達到互不干擾的效果,遵循動靜交替的原則劃分區域。

2、與幼兒共同創設區域牆面的環境,讓幼兒與其產生積極的“對話”

<綱要>明確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相關研究也表明:只有與幼兒相互作用的環境,才能被稱的上是有價值的環境。

例如:國慶假期結束,來園後幼兒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小夥伴講述自己外出遊玩的有趣經歷。於是我和幼兒在語言區投放了幼兒在假期遊玩的照片。有瑤瑤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去動物園,看到了大象、獅子等自己喜愛的動物,還欣賞了海豚表演。炎炎小朋友和媽媽去了千島湖,不僅坐了船、快艇還參觀了蛇島、鎖島。還有的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快樂的心情。於是,一幅有動物、風景的照片、幼兒繪畫等作品呈現在了語言區,我與幼兒共同命名爲“國慶天天樂”,這樣的區域吸引了幼兒的講述興趣,使講述的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受到了幼兒的歡迎。

3、區域環境材料要不斷的進行調整、添加,使材料呈現動態性

區域中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單一的、一成不變的,幼兒無法與操作材料產生相應的動態性的互動,就不能也無法獲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各種經驗的積累。因此要定期進行調整、補充材料及學習內容,不斷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性。

例如:透過觀察,發現語言區裏的圖書因投放時間長,造成破損嚴重和內容陳舊,無人問津了。於是,我請幼兒把家裏的新書帶到幼兒園一起分享。同時,根據近期主題<我喜歡的小動物>有目的地投放一些動物書籍。果然,閱讀區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孩子們相互講述自己熟悉的故事,介紹自己的新書,並時常與同伴查閱有關動物的資料。

我想只要樹立正確的區域活動觀,不斷開拓活動空間,解放孩子,讓孩子們在玩中求發展,發揮區域的實效性,使區域真的活起來,那麼孩子們在自由選擇、自主探索的區域中一定能得到真正發展。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3

“亥年天戩福,文苑筆穠芳。”20xx年新春之際,我們迎來薛法根老師板塊教學的春風。“爲言語智能而教”的教學理念,“清簡、睿智、厚實”的'教學風格,“文字分類重組”的教學跨越,多年的組塊教學研究與實踐,展現了做一個大寫的教師的執着追求。

薛老師執着於每一個組塊教學的精華理論,執着於每一節“求真、求實、求活”的高效課堂。爲此,他一直深入學習,研究漢字的由來,研究朗讀方法、研究學生心理、研究評價藝術、研究名家教育方法等,在執着中他追求到淵博的學識,追求到高超的教學技術,追求到閱讀教學的高效之道,追求到自我素養的不斷提升。他的執着追求,告訴我們做一個大寫教師的方向路徑。

多年來,我在教學中摸索着,想着成功的教學是出其不意的花樣設計,想着成功的教師是各種比賽的獲獎證書,想着成功的教育是不同風采的反覆展示。這些膚淺的想法,在看到薛老師的成長足跡中,在體會到薛老師的人格魅力中得到徹底的改變。我懂得了,只有沉下心來鑽研教學,紮根教育事業,不斷學習教學知識,提升自己的內涵修養,執着追求,做一個大寫的教師,纔是教育的真諦。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讓我們如薛老師一樣,執着追求,做一個大寫的教師,在教育的沃土中實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