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暑期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暑期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暑期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暑期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透過學習、網上交流等環節,我感到長了許多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活動多多而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的尊重學生;再者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

我深深的體會到,在教學中,我們所設計的課堂教學,應該使學生在使用遠教資源時能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合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使用通訊方式遠距離獲取資訊、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索求知的慾望,提高了學生的認識程度,學生可以觸類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識,擴大知識面,使他們增長見識。

遠教資源是學生萌發創新思維、創新精神,走向世界的視窗,我們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向電腦多媒體網絡資訊領域,可利用網絡資訊豐富、傳播及時、讀取方便、交互強等特性,促進教育制度的革新,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育質量。

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來自導師的諄諄教誨,來自同行們的傾情相助,匯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匯成了一陣陣催人奮進的號角,支援、激勵着我始終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停留。展望未來的工作、學習之路,將是永無止境。

透過學習我的最大收穫是:

1、教育觀念的改變

本次培訓,最大的收穫是使我的教育理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資訊技術不但可以在我們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興趣,也使我懂得了網絡資源多麼的豐富。

2、資訊技術是一門新的學科,所以沒有現成的教學規律可循,而本次培訓就我們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討論。透過教師展示,指導,其他學員的探討,使我學會了如何寫資訊技術課的教學設計,學到了許多資訊技術課的教學方法。而且師生平等,使我更易於理解與接受。使我認識到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將自己的課設計好和上好,並且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我的計算機知識的缺陷。

總之,我覺得這次培訓很有實效,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也是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一定要努力深研,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把時間都用到學習中去,充分利用自己身爲資訊技術教師的優勢,多利用網絡的優勢,不荒廢時光,化榮譽爲壓力,爲今後教育教學多積累寶貴知識財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輕鬆工作,輕鬆生活。

透過這幾天的學習,我有所瞭解計算機不是資訊技術,也學到博客是怎麼建的,自己也學到了建郵箱。學會了上網、教學設計等。隨着資訊時代已經到來,資訊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管你願意也罷,不願意也罷。早學早受益,不學則會很被動,而且會越來越被動。學還是不學,用還是不用,反映着智力與能力的水準,沒有學習,就沒有進步。在資訊社會中,如果缺乏必要的資訊素養,那麼他的知識結構就不完整,就很難立足和發展。資訊學與技術的內容十分豐富,且發展十分迅速,當前科技發展異常迅猛,每個人,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不斷地學習。我很高興,我有機會和我們學校的五位電腦教師一同工作,這個學期和其他很多位同事一起接受了比較系統的技術運用的培訓。在他們身上,我不僅學到了孜孜不倦的工作態度,而且團結協作的精神。

暑期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經過短短几天的培訓,聽了幾位優秀專家的講座,讓我深受感動和教育。這次培訓以後,我主要思考了以下幾點:

一、做老師愛心很重要。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二、培養學生習慣很重要。

任老師告訴我們“一個好習慣決定人一生的成就”,一個人的好習慣用21天就可以養成,如果家長不注意的話一個壞習慣也會在21天養成,而且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力氣就可以讓學生擁有好習慣,晚期教育要花一噸的力氣也不一定能讓學生養成好習慣。任老師不管在課上課下都能多管齊下,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如:課上李老師運用認真記筆記法、“出其不意”法、當小老師法等等。課下李老師用自找資料充實法、指導積累法、家長評價法等。李老師透過運用這些方法,學生們的習慣在一天天養成,他的學生不管是課內知識、課外知識還是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都比別的班的學生好得多。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也可以把這些好的習慣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讓我們的學生也受益。

三、家校配合溝通很重要。

班主任只有得到了家長的配合,班級工作纔會順利進行。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我們要關注學生的進步、成長,不要總是一味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不要總是因爲學生的學習問題與家長進行交流,這樣久而久之家長就不會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我們的工作也無法順利進行。

任老師在講座中說道:“在家長會時,我們要告訴家長改變學生的策略,這纔是家長最想知道的。”“怎樣爲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怎樣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給家長的一些友情提醒”,都需要和家長交流溝通。我也認爲與家長溝通時:一是要讓家長體會到,老師是真心爲自己的孩子考慮;二是要讓家長感受到,老師是在用心教育自己的孩子;三是要讓家長了解到,老師是在細心的照顧自己的孩子;四是要讓家長明白,老師是在用愛心關懷自己的孩子。

總之,要想提高我們的工作水平,首先要提高我們自身的水平,同時轉變思想、調整心態、不斷反思,這樣我們的工作纔會真正的不斷進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就要借鑑各位專家的經驗,不斷調整自己、提高自己,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更出色

暑期培訓學習心得體會3

透過在假期這次的培訓學習,我也是進一步的看到自己的問題,以及和優秀老師之間的差距,讓我更能有動力去做好,有目標去前行,以後的教學也是要做的更好才行,而此次的培訓也是讓我有些體會。

其實教學上,老師的示範課和我的總體上是差不多的,但是認真聽,我也是發現很多小細節方面的確是很不一樣,而這也是拉開了我們的差距,除了經驗豐富之外,老師也是比我懂得更多,很多的方法和小技巧也是讓一堂課變得更加的靈活生動,學生們的狀態也是更好的,同時也是能更積極主動的學好知識,而我的課堂卻是有時候會發現有些學生還是睡覺的狀態,其實也是說明我的講課也是有些枯燥,沒有吸引到他們,讓他們認可的。這個差距在培訓之前其實我也是沒有怎麼意識到的,反而是覺得學生們沒有一個好的學習心態,其實並不是如此,而是我們老師是否會教,會去引導他們學好知識,無論是什麼課堂,其實學生們都是會有興趣去學好的,而且也是有這個要求,所以如果老師教得好,他們也是願意來聽課來收穫到更多,而並不是還在課堂睡覺。

老師除了講了示範課,也是和我們說了他很多的經驗,以及上課的方法,更多的是要去做好引導,而並不是僅僅去傳授了知識,其實知識有很多,學生們怎麼學也是學不完的,但是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對於學習的興趣如果培養起來,對於他們也是受益終身的,而我們老師也是要去做好,來讓他們有所收穫。透過此次的培訓,我也是知道,其實課堂的教學有很多的方式,也是要靈活的去運用,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堂知識,也是要找到更合適的方式去教,才能把課堂做的更好一些,多去了解學生,無論自己是班主任或者是任課的老師如果想要把教學做好,其實是要熟悉自己的學生,清楚他們想什麼,狀態又是如何的,那麼教起來也是可以更爲從容,找到更爲合適的方法。

經過培訓,讓我也是學到很多,接下來的日子,也是要去鞏固,去思考,如何的去運用到今後自己的教學裏面,來讓自己提高,經驗的積累更多了,自己對於課堂的掌控更有把握那麼自然也是能把教學做的更爲出色,我也是會繼續的去努力。

暑期培訓學習心得體會4

8月22日至8月24日,陝西師範大學綠地滻灞小學有幸請到張志豔講師、李創斌教授和牛文明教授爲我們教師進行了短期培訓。培訓的主題有《走進課堂觀察》、《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與教師發展等。這次培訓,讓我懂得了作爲一名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並非所想象的那麼容易,因爲我們肩負着培養祖國未來棟樑的重任,而小學正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小學,我們不僅僅要讓孩子學習到應有的文化知識,還要豐富孩子的課餘內容,更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更高的道德素養,因爲教育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

張志豔講師所講的《走進課堂觀察》讓我瞭解到,聽課並不是只聽教師是怎麼講課的,更要觀察學生在整個課堂的反應,做到更精細的有效聽課。以前我在聽課的時候,只注重了教師對整堂課程的安排以及流程銜接和學生的整體反應,並沒有細化到每一位學生。其實,聽課不是看學生的整體反應,而是要看學困生與學優生的差距到底在哪裏,以便自己在講課的時候注意到這些不足,並在以後的課堂設計上要對學困生和學優生提供同樣的幫助,這樣才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所進步。

精細的有效聽課還能不斷的提高教師自身教學的素養。在聽別的教師上課的時候,伴隨着自身思考,更能提高自己在上課的不足。我在設定課堂提問的時候,就出現過零碎問題過多的狀況,每次提出的問題過於瑣碎且沒有質量,耽誤了短暫的課堂時間。其實,一堂課的問題不用太多,但質量要高,要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而且,問題的難度也要有明顯的層次區分,這樣才能讓學困生、學優生同時思考,不會把任何一個學生落下。要做到這些,在備課時就要多考慮學生情況,按照學生接受程度來進行備課,這樣的課堂纔算完整。

在整個培訓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牛文明教授的講座。在看過一組全國讀書率普查的數據後,我發現現在讀書的成年人越來越少,一年不到3本。而讀書最多的,正是學生。也許成年人迫於生活、工作的壓力,沒有時間翻開書本,仔細品味文字,但卻有大量的時間去購物、遊戲、看電視劇、手機微信的心靈雞湯等等。這種快餐式的文化對書籍的確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衝擊。有的人不瞭解歷史、四大名著,他們不願去翻閱書籍,而是去選擇看電視劇。熟不知那些原本的歷史已被導演進行了大量的改編,不一定是真實的了。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的出現抹殺掉了人們豐富的想象力,也漸漸的削弱了人們對文字的感知力,以及語言的魅力。

作爲一名教師,尤其是語文老師,一定要對文字非常敏感,並且懂得使用語言的技巧,這樣才能讓學生耳濡目染,更快的吸取語言及文字運用的方法,如果教師不愛讀書,那怎麼能夠當好學生的榜樣,讓孩子也愛上讀書呢?

教師這個職業,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職業,不但要積澱一定的文化底蘊,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經驗,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講課堂所學到的知識與生活緊密相聯,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培訓中,李創斌教授說到:雖然人們評論教師時總和醫生相比,但是,教師的教學素質並沒有醫生那麼專業。醫生可以專治一種病,並取得巨大的成就,而教師並不行。面對不同的學生,很多教師都只能用同一種方法去對待,並不能像醫生那樣,用不同的藥物和醫療手段去解決不同的患者。教師應不斷提高自我修養,面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對症下藥,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

透過這次培訓,我深知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勤奮是必須的,但也一定要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師,用各種方法去激勵不同的學生,這樣才能使所有學生得到應有的幫助,並且茁壯成長。

暑期培訓學習心得體會5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當代的教師應該像一個活的泉眼,讓知識的甘泉源源不斷地流淌進學生的心田。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我,方能潤物無聲。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進步,20xx年9月22日至24日,我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爲期三天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課堂觀察、師德修養以及新時期教師的專業發展。專家講座,猶如涓涓細流,滋潤着我們的心靈,敦促着我們不斷進步。

一、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課堂觀察,發現問題,提出方法,力求改進。

一堂好課幾乎是每一位一線教師的追求,因此,許多教師費盡心思磨課,反覆修改教案、試講、集體評課、再次修改教案、定稿,這幾乎是我們成就一節好課的必經之路。22日早晨,在我校三樓多功能廳,在專家細緻入微的分析下,各種課堂考評表格細緻、精確,我們對課堂有了新的認識。如何評價一堂課?重點看學生的反應:優等生、中間學生、潛能生在這節課裏發生了哪些變化?因此,考覈的量表裏針對學生的表格有:回答問題分佈(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數量比例),聽講狀態(思考、主動回答問題、思考後有延展、遊離於課堂之外)。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師必須有效引導,積極調動學生。課堂上對老師的考覈量表包括:行走路線圖(用來分析教師課堂上關注是否顧及全面);提問有效性分析;理答情況分析;課堂時間分配(教師佔用時間、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等。將課堂的每一個細節量化之後,根據每一種量表裏出現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課堂上存在的問題,幫助教師注意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不斷鑽研,有效磨課。

二、加強師德修養,身教重於言教。

李創斌博士在23日上午對我校教師進行了師德修養的培訓。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體現了師德高低對學生的影響力,學生總是樂於效仿並且跟隨那些德高望重的教師。針對小學生向師性強的特徵,小學教師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重視身教對學生造成的深遠影響。目前社會大局勢比較浮躁,作爲教師,首先應該靜下心來,給學生以良好的示範。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在我們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審視自身的行爲是否得當,是否可以爲孩子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教師具有光榮的職業稱號、崇高的職業形象,社會對於教師的期望也在日益提高,因此教師在在遵守教師職業道德的同時,還要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成爲公衆的表率。

三、科學規劃,不斷追求職業理想。

曾幾何時,成爲一名教師是無數人的職業追求,當我們真的走上三尺講臺,面對孩子,日復一日的重複着上課、下課、批閱作業這樣不斷循環的日子時,許多人忘記了自己的初衷,那個無比美好的美麗教師夢被現實碾碎,於是,在從教到一定的年限時,便會出現職業倦怠。教育的美好,在於雖然重複但卻不一樣的過程中。在培訓過程中,專家指出:在陝西省教學能手的評定時,有一位教師將他多年來的讀書筆記整理了整整一米多高,看到這位教師多年來讀的書目時,他的廣泛涉獵讓我們震撼,他的不斷積累更是讓人爲之佩服。在交流中,我校一位新教師說她曾任職的學校每天要求教師用20分鐘的時間來閱讀時,我再一次深刻地體會到閱讀對於一位教師職業成長的重要性。教師專業成長,要求我們通讀教材,瞭解各個學段的教學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並且涉獵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對比分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還要加強反思,在反思中找到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的方法,促使自己不斷進步。

教師成長的關鍵在於自身的不斷學習和不斷積累,相信我們不斷努力之後,對教育事業的不斷追求和對孩子無私的愛會使教育理想成爲現實。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制定合理的教師職業生涯規劃,並嚴格執行,我們終將滿懷信心的向着名師之路走去。

暑期培訓學習心得體會6

暑假的這一段學習經歷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效益,至少在教學上,我有了很多的啓發。其實作爲一名小學教師,我們大可以放開手去提升自己。在沒有任何束縛的條件下,我們可以往更高的空間去發展,如若這條路上多了一些怎樣的阻礙,我們也應該堅定的跨過去,因爲這對於我們而言,實則上是一種歷練和幫助。因此這一次培訓學習,的確爲我開啓了很多條道路,我也終於明白了自己所吸收的東西,都是對今後工作有益的東西。

在這次培訓當中,我主要學習瞭如何去和學生互動溝通。在此之前,其實我對這個方面是沒有太多的研究的。平時和學生們的互動也就是在教學當中穿插一些小活動,讓氣氛活躍起來,其他考慮的部分也很少。尤其是在寫作文這一塊,孩子們更是沒有太大的興趣了,有些孩子寫作文起來非常痛苦,不管怎麼擠都擠不出幾百字。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確實很着急。這次培訓讓我瞭解到,原來提升孩子們的寫作能力也可以從一些小互動開始。比如說組織即興發揮比賽,給出幾個詞語,或者給出一個場景,讓孩子們在固定的時間內寫出一小段文字,並以此爲比賽,分組進行。這是我對接下來作文教學的一個想法,我也會更加去完善它,希望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這次培訓中,還有一點很觸動我,那就是對教師這份工作的熱愛。聽了x老師的那一份發言,我突然覺得自己黯淡了不少。她能夠帶着一份倔強和勇敢在這條路上勇往直前,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我很大的鼓勵。一名教師,首先最重要的是一顆心,如若這顆心裝了一份決心,那麼接下來的道路不管怎麼難走,我們都可以走下去,如若沒有那樣的一份決心,或許我們距離成功也會越來越遠。因此,把握好自己的節奏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心理上還是實際上,都應該注意前進的節奏,讓自己在一個平穩的狀態裏前進,是一件比較保險的事情。

未來還有無數個春夏秋冬,或許我應該擺正自己的姿態,抓好每一寸時光,積極一點,上進一點。每天多學習一點,多成長一點。帶着一份全新的心態出發,不管未來的距離多遠多長,只要走好腳下,走完這條道路,這一切都會是更好的樣子,我會爲此加油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