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精華】教師學習心得體會4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學習心得體會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教師學習心得體會4篇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師愛是一種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的關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到這種愛之後,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那麼,教師應該怎樣去愛學生呢?

一、愛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

教師要愛所有的學生,不但要愛聰明、活潑、可愛的學生,更要愛差生、特殊生、頑皮搗蛋生、一般生。特別是對毛病較多的學生,更要親近他們,瞭解他們,熱忱地關懷、幫助他們,控掘他們心靈深處埋藏的良好品質,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我班有個學生,常常上課鈴響了還不回教室、聽課走神,作業不想做,甚至要逃學。開始,我經常找他談心,瞭解到他怕困難,不想做作業,喜歡看課外書。我就經常推薦一些名人的生平事蹟的書給他看。結果他很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後向他提出要求:上什麼課都要專心聽講、作業要認真完成,他誠懇地接受了。只要該學生稍微有進步,我就肯定表揚他,課堂上給他創造表現的機會,適當多提問,讓他有更多的機會回答問題,得到更多的鼓勵和幫助。一段時間下來,該學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進步,再也不想逃學了。

二、愛學生,要了解學生

不瞭解學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對象,就像在黑夜裏走路。因此要重視瞭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瞭解他們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愛好和才能、歡樂和憂愁。不僅要觀察他們的表情和行爲上的細微變化,而且要窺探孩子心靈的奧祕。使每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三、愛學生,要尊重和信任學生

學生在教師的尊重下學會了自尊,學會了做人。如果教師對學生不尊重、懷疑、諷刺、挖苦,會極大地傷害學生的心靈,挫傷他們的自信心。相反,師生關係和諧、融洽,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便會主動親近教師,樂於接受教師的教誨,使師生心靈溝通。這也就是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成爲課堂的真正主人。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說,教師是除家長外,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大的人。特別是高校學生,遠離父母家人,在學校視老師爲最親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師的道德、人品表現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其一生。所以,教師的師德不只是個人的問題,同時,一個教師只有有良好的師德,才能認真對待教學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因此,師德是教師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師德師風,則是一個學校的立身之本。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我校在教師中深入開展師德學習,並就當前師德建設中的熱點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透過學習與討論,受益不淺,感觸頗多,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着光榮而神聖的歷史使命。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大計,師德爲本。”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

一、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知識容量在擴大。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夠不斷充實自己,才能不斷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徑。學校教育雖說由師生兩個主體共同完成,但關鍵還是在於教師。教師的主導、導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麼樣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徑來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導,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教學效果。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加強師德建設,提升自身素質。

教師的責任是教育學生,然而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教學中依賴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氣氛以及教師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舉止。推進教育教學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證,是有一支思想過硬、品德高尚、爲人師表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要全員有意識、人人有責任,人人都要成爲學生心目中的道德權威。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對學生道德紀律的實施需要藉助的是教師的道德權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紀律強權。道德權威來源於教師的師德,教師的人格力量。

三、“心中有學生”,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牽掛。

在我們心中要有學生,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每位教師要重視感情上的薰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與學生心靈的溝通,自覺地把培養美好感情作爲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目標。情是師生交流的紐帶。杜甫詩句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與其說的是春雨滋潤萬物的特點,不如說是教師的感情特點。作爲教師對學生必須具有普遍的愛,愛每一個學生,師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親式的嚴格,母親式溫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自然流露出的對學生的關心和期望。它是學生心靈的重要支撐,它爲學生共同生活的學習提供着愛的示範,對學生行爲起着強烈的潛移默化作用。我希望我們的每一位教職員工都能善於體察和理解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將愛的雨露灑向每個學生心理髮展的良師益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擺脫困境,完善自我。葉聖陶先生“千教萬教,認真求真,千教萬教學做真人”說的是教師的追求是一個真實。讓我們大家一起向這同一方向共同努力,都能成爲學校“師德”標兵。

總之,做爲教師,他的責任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成人、成才。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抽象的一個字,而是一種具體的教育過程,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寬容、原諒、賞識、信任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心理相容,只有這樣,師生關係才能體現平等和尊重,才能體現出我們人民教師優秀的師德,那麼教育的效果也就會象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3

職業道德是規範教師的育人行爲,是社會責任感的具體表現,它要求教師的職業理想是忠誠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職業情感是熱愛學生,誨人不倦;職業規範是團結協作、爲人師表。所謂“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因此,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面對新世紀的人才培養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應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時刻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積極參加職業道德學習,培養高尚道德情操。

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係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來。在大力倡導社會文明、弘揚優良職業道德、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師德建設已成爲學校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

《教師十條禁令》中的核心問題爲師德問題,師德的核心問題是"愛",這種"愛"必須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溫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它表現在:當學生受到挫折、處境困難的時候,給學生以同情、關懷、體貼和幫助;當學生生病的時候,主動噓寒問暖,送藥送飯;對待學生的提問,耐心細緻,和藹可親地給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將教書和育人有機的統一起來。

現在,教育問題再次成爲人們議論的焦點,還存在着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尊重學生的人格,甚至諷刺、挖苦、體罰學生等違反師德的行爲,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有不能正確對待優勝劣汰的競爭氣氛和機制,不能正確對待同事,不能合作共處;有些由於種種原因,不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不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美好的教師形象去吸引、感染、教育學生。端正行風,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根本舉措,是時代賦予我們教師的歷史使命。

學習也使我更認識到了教師“教師職業道德新10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着薰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政治教師言教、身教,並且做到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後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爲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遠離粗俗。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風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勿以惡不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所以,我們教師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成爲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呼喚,更好地培育"四有"新人,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歷史使命。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4

星期天,我們學習師德材料,聽了他們精彩的師德師風演講,我感覺到他們是用心訴說,用情去表達,真正體現了教育工作者對事業,對孩子的摯愛,折射出他們崇高的師德。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師德建設的典範與楷模,她們吧自己全部的心血熱情獻給了自己所鍾愛的事業,用愛心與責任全面展示了幼兒教師的光輝形象,雖然她們所說的所做的都很平凡,但正是這些平凡的事蹟,質樸的話語,使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次強烈的震撼,受到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師德教育。

師德教育是一項古老而常新的話題,也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一輩子都要去做的人格工程。良好的師德是教師職業之本,是教師靈魂,事業成功的原動力,就像機器的發動機,江河的源泉一樣重要。

幼兒園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員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運作,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字只有四個,簡單的說來就是溝通、信任、團結、協作配合、互相幫助。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個人只有涌入到這個大家庭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在這方面我體會頗深,作爲幼兒園的一名教師,總是在想,幼兒工作是一項艱苦而又有耐心的工作,由於孩子小,不懂事,我們小班的老師,左手抱一個,右手樓一個,前面還有一羣哭的稀里嘩啦……可是這一幕不斷的重複上演,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的老師毫不猶豫的摟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孩子有哄又親。雖然我們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可是幾年如一日在教育戰線上任勞任怨,支援着我們這份執着的是我們對幼教工作的信念!正是我對這個團隊的熱愛,我纔會認真的學習,忘我的工作,無私的奉獻。正是在這樣一個團隊裏,我體會到合作的愉快,領略到工作的樂趣。

今後我將不斷強化師德,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不懈努力進取,不斷攀登教師道德修養的新高度、新水平,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教學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大膽創新,銳意改革,勤奮工作,用愛心和行動譜寫幼兒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