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關於最新暑期培訓心得體會範例推薦

培訓是對某項技能的教學服務。如一些專業的培訓班。也可以理解爲培訓即提供教學。小編與讀者分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關於最新暑期培訓心得體會範例推薦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

在暑期,學校組織教師們到公園路小學分校進行學習培訓,使我在學習之後思考了很多,既身爲一名人民教師而感到高興與自豪,同時又感到任重而道遠,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這確實是一門很高的學問,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身業務與能力素質。教師培訓讓我感受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教師應改變教學觀念,應有推陳出新的教學手段,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如何應對教育的變革,加強新課程背景下的組織教學顯得尤爲重要。

陶家偉老師關於語文教學的探討,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提到作文指導課的教法時,怎樣才能提高學生 作文水平呢?應課內加強讀寫結合。首先 語文教學心理 研究表明 閱讀和寫作 兩個不同 心理過程。前者 自外而內 心理吸收 後者 由外而內 思想表達 但這兩個心理過程之間又 可以互相溝通 。就閱讀過程 心理機制而言 存在這樣兩個心理“回合”:一 從感知語言文字入手 由句到段 由段到篇 逐步弄清 從而把握課文 中心思想 這 一個從語言到思想 從形式到內容、從外部到內部、從部分到整體 心理過程;可以前,我會讓學生多寫幾篇作文,多要他們練寫作,當然 多花了時間 或許會有點收穫 但這 事倍功半 做法 從根本上說 無補於提高學生 作文水平。

透過這次學習培訓,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教學還有許多改進之處,認識新課標對老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過去老套的教學方式,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樂趣的過程。以往總是“透過老師講述,學生默默記住”,這樣很快學生就會忘記,在新課程設定中,則更注重知識的來龍去脈,注重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掌握某個知識點,這樣學到的知識印象深,而且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也有幫助。學生對基本知識的學習,也不覺得枯燥無味,難以理解,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起到了很好作用。在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加強對知識的求知慾望,體現同學間交流合作精神,培養學生對創新思維的培養,我們在以後教學中,不能僅僅追求完成教學任務,總擔心自主探究耽誤時間,乾脆將結論告訴學生,這樣對培養學生能力只是空談。

新課程理論。新課程提倡教學要立足於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過程引領學生科學地補充教材,準確地加工教材,讓教材成爲學生積極發展的廣闊天地,讓教材成爲學生與社會生活聯繫的紐帶,真正使教材成爲老師實施課程資源開發的途徑。教師要創造性使用教材,把課程資源的開發落到實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敢於打破教學內容的侷限,挖掘每一節課的課程資源,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豐富學生的知識空間,培養學生收集資料能力,樂於觀察,樂於探究學習知識,讓學生感到課堂不是學習知識唯一的.途徑。“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因此,教師就要朝着促使學生‘反三’這個標的精要地‘講’,務必啓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儘可能自己去探索。”

教師、教材、學生是教學的三大基本要素。教師與學生都具有主體性和能動性。教師主體性與能動性表現在創造性使用教學資源(教材),精心的設計教學環節,組織教學活動,調控教學進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等。讓教師養成認真鑽研教材的習慣,能準確地把握教材的中“三維”目標的切入點,設計高質、高效的教學方法與實施程序,在尊重學生、尊重文字的主題思想的情況下,合理地開發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讓學生樂學、愛學、想學,進而達到自能學習。

真的感謝陶老師爲我們準備了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能有幸自我提升,今後,我要多學習理論,平常及時記錄、整理自己的教學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不斷的學習,把這幾天學到的用到課堂上,讓學生成爲最大的獲益者。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2

經過短短几天的培訓,聽到許多優秀專家的講座,讓我深受教育、啓發,各位專家的寶貴經驗無私的傳授給我們,讓我深受感動。透過這次培訓,讓我主要思考了以下幾點:

一、 教學先育人,人品很重要。

趙謙翔老師在講座中說:“要育一流‘學生’,莫育一流‘生’”。趙老師以以身殉“名”、以身殉“星”、以身殉“錢”、以身殉“網”四類具有“疾病”的學生爲例,說現在的有很多的學生患有精神疾病。並且還把精神疾病分爲“貧血(愛心缺失)”、“缺鈣(心理脆弱)”、“腦膜炎(思想疲軟)”。趙老師對這三種學生不是排斥和放棄,而是透過自己的班隊會感悟課,讓學生透過心動、筆動(寫自己的綠色作文)、行動,體會班隊會感悟課的真正內涵。透過趙老師的班會感悟課讓我認識到:要讓學生有夢想,我們不能做盜夢賊;要解放學習的“奴隸”,培養學習的主人;要讓學生學會感恩,喚醒學子的孝心等等。我們班主任要透過對問題學生的心理疏導,把他們培養成“以人爲本、以德爲先”的一流學生。

二、 學習生活要搞好,習慣培養很重要。

三、 班集體要建設,班級活動很重要。

在講座中,每一位專家都闡述了班級活動對一個班集體建設的重要性。丁如山老師在《打造魅力課堂》中認爲:班隊會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載體。趙謙翔老師對“人”字的感悟是這樣的:一撇一捺互支撐,一靈一肉兩相成,一情一理爲雙翼,一言一行賴悟功。他透過自己對“人”字的理解,運用班會感悟課教給學生怎樣做一個大寫的“人”。張邦浩老師則透過組織多種多樣的學校班級,如:學生社團活動、道德實踐活動、春秋遊活動、學習法律知識活動、公益勞動、體育活動等,培養學生誠實、勇敢、善良、寬容的品質,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李莉老師則透過設計豐富的隊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責任意識、競爭意識……構建溫馨和諧、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班集體。

透過這些活動,在無形中影響了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在無形中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形成了積極向上的班風。

四、 家校共配合,溝通很重要。

班主任只有得到了家長的配合,班級工作纔會順利進行。鄭立軍老師在《班主任,活出你的精彩》中說:“家長是我們最重要的同事。”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我們要關注學生的進步、成長,不要總是一味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不要總是因爲學生的學習問題與家長進行交流,這樣久而久之家長就不會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我們的工作也無法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