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學生心得體會(精選6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學生心得體會(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學生心得體會(精選6篇)

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學生心得體會1

在新校園裏,《開學第一課》與我們再一次如約相見,這一期的課堂主題是夢想專欄,我看完後感受頗深。

有夢就有動力

夢想就像天空中的星辰,雖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我們努力,總有一天可以觸摸到它。課中和我們同齡的付麗娟,從小夢想當兵,經歷過一次次嚴格又艱苦的訓練:每天早上長跑幾公里,小小年紀的她不堪重負,一次又一次地倒下,卻又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愛上跳傘的她,爲了夢想,一天又一天“貼凳子”,辛苦的訓練曾一度讓她無法承受,但想着自己的夢想,她咬牙堅持到了最後。皇天不負有心人,她成功了。是什麼讓她堅持到現在?――是夢想給予了她動力。任何一個夢想都需要動力,而夢想本身就是動力。爲了夢想我們需要努力向上,遇到困難時我們要想到自己的夢想,這樣你會迸發出無限的動力。相信經過磨練的人才能散發出最耀眼的光芒!

有夢就要堅持

課堂中的舞蹈女教師廖智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雙腿,剛開始,她認爲她的人生就此灰暗了,沒有了雙腿怎麼能跳舞?她陷入了的巨大絕望之中。經過反思之後,她的心中很快點燃了鬥志:她的生命中缺少不了舞蹈,她仍然要像以前那樣美麗!所以,她開始訓練,不斷地失敗,不斷地站起,最終,她學會了走路、跳舞、游泳……她猶如一隻破蛹的蝴蝶,在陽光下翩翩起舞。她贏得了自己的尊嚴,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廖智老師心懷夢想,堅持的結果使她的人生充滿了新的希望。堅持是我們要向她學習的,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舞臺上她動人的倩影,是她用淚水加汗水換來的。而我們在平日的生活學習中似乎總是缺少毅力,缺乏持久的學習意志,現在看來這是相當不好的。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做任何事情,唯有堅持,夢想纔會離我們越來越近;唯有堅持,我們纔可能盼到冰雪消融、百花盛開的那一天。

有夢就能出彩

鄭亞波,一位平凡而又特殊的母親,當她的兒子被查出有智力障礙時,她猶如當頭一棒、五雷轟頂。她深愛自己的兒子,她不想放棄他。聽說彈鋼琴能讓孩子手指靈活,聰明起來,她便自己學一點教一點,就這樣,一個沒有音樂細胞的母親爲兒子學習了十年音樂。十幾年後,兒兒子長大了,可以和常人一樣上中學了,鋼琴也彈得相當好,媽媽笑了,她的夢想實現了,她的付出得到了應有的回報。是啊,夢想是對未來的美好

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學生心得體會2

看完開學第一課,眼睛漸漸模糊。我關了電視,默默地走回房間,坐在牀上,一遍又一遍地思考着一直縈繞在腦海裏的問題。是什麼讓他們堅持下來?

“紅軍”這個詞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小學課本里也多次提到。這個詞我們太熟悉了。但是,讀了開學第一課,我對這個詞有了新的認識。開學第一課邀請的紅軍老戰士中年齡最大的已經104歲了。他們是曾經在長征中艱苦奮鬥的老兵,他們帶領中國走向了新的未來。

第一位老兵是一位99歲的老人,名叫胡正賢,是紅軍的通訊員。他12歲時參加了紅軍。他告訴我們:當時紅軍要翻越一座叫祁連山的山。當時他們沒有好鞋,只有草鞋。有的士兵連草鞋都沒有,只好割一塊牛皮穿在腳上,有的士兵連牛皮都沒有,只好光着腳走,每天要走50公里。

聽到這裏,我驚呆了。我穿着鞋子走了10公里,累極了。紅軍穿涼鞋走50公里是不可能的,腳上穿涼鞋和牛皮是多麼難受啊!更別說赤腳了,走了50公里也不能磨出血!想想就害怕。胡老師又說:“當時在部隊,除了鞋子,沒有吃的。有一次他們48天沒吃東西,一天只吃一個黃豆!”!我以爲我聽錯了。什麼事?

一天只吃一個大豆,吃不飽!我也試圖捱餓。我早上沒吃東西,但我餓了一上午。我一天只吃一顆大豆。不知道紅軍是怎麼堅持下來的!但當時胡老老師說:“再多的困難,也要堅持。”

談完紅軍,再談我們自己。我們沒有紅軍強大。比如軍訓的時候,很多學生就怨聲載道。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嗎?爲什麼我們不能像紅軍一樣強大?我們應該向紅軍學習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兩個字:精神是永不消逝的精神,保持信念,勇往直前,自強不息!

輕輕吁了口氣,終於想到了問題的答案。我慢慢轉過頭,看到窗臺上的國旗。它的顏色在夜裏變得更加鮮豔。

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學生心得體會3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我們的語文課老師組織全體學生觀看了中央電視臺主辦的節目—— 《開學第一課》。

這是我非常懷念的第一節課。節目八點準時開始。一首動人的歌曲將像我們一樣被引入開場。接下來,主持人將向全國各地的學生問好。隨着節目的深入和主持人的講解,全班同學都樂在其中。

然而,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中,這所學校的第一節課就要結束了,但我們仍然沉浸在其中。這所學校的第一課給我們所有的同學帶來了深刻的印象。無論是主持人的演講,還是節目中呈現給我們的畫面,都令人震撼。

同時,看着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這是我們祖先的功勞,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提升自己的知識,然後好好回報祖國的培育。我爲中國感到驕傲,並祝願它生活富足。

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學生心得體會4

軍訓結束後,迎來了我大學開學後的第一堂課,這一課讓我體驗到了與小學、初中、高中不一樣的上課環境和氛圍,也讓我真正的知道大學的課堂原來是如此有趣的,我深受其中的氛圍的感染,對這個大學的課堂越來越起來,對未來四年的大學有更多的希望和憧憬。

開學的這第一課,老師最先介紹的自己,從老師的介紹中知道老師是一個特別有趣的人,而且說話都特別的舒服。這第一天的第一課我上的不是專業課,我們是坐在一個很大的階梯教室裏上課,整個教室基本上是滿人。在整個課上,我是真的感受到大學課堂的熱情,同學們都特別的.配合,老師與我們學生的互動也很強,基本上隨時會提出一個問題出來,大家都是踊躍回答的,課堂的氛圍是我從未見過的好和熱鬧。因爲我們都是大一新生,所以老師一邊教課,也一邊給我們放鬆,不斷的吸引着我們的眼球,隨時跟着老師走動而轉動,注意力也是格外的集中。

這堂課,我特別的喜歡,尤其是老師會時不時的說一些他的見聞,這樣就不會聽着無聊了。而且老師每一次叫學生回答問題,都會讓學生進行一次介紹,這樣的方式讓我認識了不少的同學,知道他們是哪個學院,哪個專業的,真的還蠻有趣的。還未上課的時候,我的心中帶點激動,也有些害怕,很害怕大學裏的課很無聊,結果竟然出乎我意料,真的太給我驚喜了。雖然這節課,我並沒有去進行互動,但是看着其他人與老師很有愛的互動,我對這堂課的期待真的是爆棚的。一節課下來,不僅對這個課程有一點了解,而且特別的開心,都是笑着過來的,這樣的一節課真的很讓人歡喜,是我們大家喜歡的。

同時,我也看到了大學課堂的不同,它是自由的,它互動性很強,而且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就是在旁引導我們,實際上還是由我們自己去學習。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就能讓我們腦海裏有很多個類似的問題,進而在回答的過程中也得到答案。這一課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給了大家一個特別的上課體驗,下課時都是不捨的。第一課,我感受到大學的美好,我期待着往後四年的大學生活,我一定會珍惜這樣的美好,讓這個大學過得更美好。

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學生心得體會5

什麼是幸福?幸福在哪裏?讀《開學第一課》的時候,我學到了很多,對幸福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信自己,幸福就在身邊!”這是年僅十歲的盲人男孩劉浩說的話。他七歲開始學彈鋼琴,母親帶他去北京音樂學院當老師學習。她曾經敲過四十多位老師的門,但他們都因爲眼神而失望。沒有鋼琴,他去樂器店彈鋼琴。有一次他開了三個小時的槍,最後哭着離開樂器店,告訴媽媽他彈得不夠。

劉浩並不認爲他用眼睛看不見是不幸的。他認爲他只是眼睛看不見。其他的都和別人一樣,他什麼都能做。我喜歡劉浩樂觀、開朗和自信的性格。他最終站在了舒曼國際青年鋼琴大賽的舞臺上,取得了總決賽的第三名。劉浩的夢想是將來成爲一名優秀的鋼琴家。他正在努力實現他的夢想。有夢想的劉浩是幸福的。

“多鼓勵和表揚孩子。只要他今天比昨天進步,他就是第一!”李娜阿姨激昂的話語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裏。是的,有時候父母和老師會互相表揚或讚美,這真的讓我們很開心,也讓我們感到幸福。

讓我們更有自信心,更相信自己一定行,一定能夠做得更好。

“堅持夢想,努力去做,你就一定能夠成功!”這是鄧亞萍阿姨的話,她的個子不是很高,所以一開始練球的時候呢,教練並不看好她,但是阿姨很自信,認爲自己就是有打乒乓球的天賦,她堅信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了,付出了,就一定能夠成功,最終她成爲了世界冠軍。後來退役後,鄧亞萍阿姨選擇了到清華大學去讀書,由於她從小訓練打乒乓球,所以文化課的基礎很差,但是阿姨認爲:“任何事情從現在開始去做都不算晚,只有努力堅持,並且堅守自己的理想和夢想,透過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去做,自己就一定能行,就一定能夠成功。”就這樣鄧亞萍阿姨堅持自己的夢想,努力去做,最終取得了成功,收穫並且體味到了幸福。

《開學第一課》深深鼓舞了我,並且告訴了我,幸福是一份好心情,是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幸福是多鼓勵,多讚美別人,幸福是堅持自己的夢想,並且努力去做……其實幸福它就在我們身邊,需要我們細細地去體會,去感受。

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學生心得體會6

以"英雄不朽"爲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節目貫穿了"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四個主題詞。節目總共分爲四個篇章,分別是"樂譜與家書展現愛國情懷" "見證人回憶勇敢精神""營救盟軍詮釋團結情義""傳承前輩精神發出自強宣言"。節目將於9月4日20時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節目還專門邀請了29位親身參與抗戰的老兵現場觀看,他們將爲學生開啓那段珍貴的記憶。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俞偉躍說,各中小學校要組織學生圍繞《開學第一課》撰寫一篇觀後感,分享一次心得體會,召開一次家長會,講一個抗戰故事,充分表達廣大青少年學生"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共同心聲。

此外,還將組織學生觀看《百團大戰》《戰火中的芭蕾》《誘狼》《穿越硝煙的歌聲》《開羅宣言》等優秀抗戰題材影視劇、學唱經典抗戰愛國歌曲、閱讀優秀抗戰圖書。

英雄是歷史天空上的燦爛星辰,尊重歷史,首先要尊重英雄。崇敬英雄,是一個民族基本的價值準則,是一個國家團結統一、向上向善的精神動力。

英雄是人民的傑出代表、人民品質的集中體現和人民意志的人格化身。凡是讀過抗戰歷史的人,無不折服於四萬萬中國軍民在困境乃至絕境中所迸發出的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精神力量。在這場以弱勝強的戰爭中,正是英雄的犧牲精神,中華民族纔有堅如磐石的不屈意志,才能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奮起抗爭、衆志成城。

爲民族解放犧牲的都是英雄。在中國人民艱苦卓絕、以弱對強的抗戰禦侮中,既有名垂青史的英雄,也有更多的無名英雄;既有馳騁疆場、威震敵膽的抗日英雄名將,也有與日本鬼子拼刺刀、拉手榴彈同歸於盡的八路軍英雄戰士,還有那些沒有留下名字的平民英雄,他們用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

回顧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如果沒有一代代中華英雄、千百萬革命先烈"我以我血薦軒轅",獻身民族復興,就沒有中國革命的一次次勝利和人們的幸福。沒有爲民族獨立付出犧牲的人民英雄,就沒有民族的偉大覺醒和偉大復興。

敬重歷史同時就是崇敬英雄。敬重歷史就是對歷史規律、歷史力量、歷史走向的尊崇,崇敬英雄就是對人類堅持正義、勇敢高尚、挺身擔當優秀品質的敬仰。牢記歷史就要牢記爲民族獨立和解放而奮鬥的英雄,不忘戰爭就要不忘在反對侵略戰爭、開展人民戰爭中犧牲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