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1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1篇)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1

xx年x月xx日,xx教師進修學校特地邀請了“中華吟誦廣東中心”的xx吳教授,爲我們講授《吟誦與國學教育》。

在講座上,xx吳教授一開始就告訴我們:矛盾能夠把《紅樓夢》倒背如流,魯迅幼小時期就能背下《綱鑑》,而楊振寧在初入中學時背誦過整本《孟子》……事實證明誦讀中國經典會使腦子變聰明。

帶着好奇之心,我認真地聽吳教授講課。吳教授先把吟誦的入門法則發給了我們,讓我們認真領會。然後依着法則,吳教授帶着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吟誦《登鸛雀樓》和《清明》。老師們在吳教授的帶領下由拘謹地讀到放開來讀,由原來的朗讀也變爲依字行腔地誦讀,教室裏吟誦之聲此起彼伏,老師們興味盎然。對於如何找入聲字,吳教授告訴我們:我們先用台山方言把詩句讀一次,那個讀得又短促又用力的就是入聲字。根據吳教授說的辦法我們都試着找入聲字,結果基本上都能把詩句中的入聲字找出來。

下午是最開心的時刻,因爲我們分小組進行練習吟誦。各個小組根據吳教授教的吟誦方法,再加上手勢來吟誦古詩文,教室裏氣氛熱烈,同學們各抒己見,討論聲不斷。輪到表演吟誦的時候,有兩個小組竟然能夠以唱的形式來吟誦古詩文,令我佩服不已。

透過培訓,我知道了吟誦是中國唯一的誦讀方法。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一定會把所學到的吟誦知識運用到教學中去,讓我的學生也能感受到吟誦的魅力!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2

根據學校的安排,這學期我仍然指導秦老師。根據新課程,新教材的特點以及秦老師的實際情況,我制訂了本學期的指導培養的計劃:

首先,指導秦老師的備課。備課包括備教材和備學生,充分備課與否是上好每堂課的關鍵和前導。指導秦老師學習《新課程》研究新教法,如何確立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如何尋找突破口;在課堂上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該如何的處理,解決的等問題。與秦老師交流,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法。

其次,指導秦老師上課,採用的主要的方式是互相聽課的方式。計劃每週互聽課至少一次,透過聽課,評課指導秦老師如何更好的上好每一節課,如何想方設法使學生感興趣,樂於學習數學,渴望多學習數學,更能從生活實際問題中發現數學,運用數學;使每節課的難點,重點更能讓學生接受和理解。

再次,指導秦老師提高業務水平和做好課後反饋。每週指導秦老師測試一套中考模擬題,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點,提高對教材的把握。而課後反饋是檢查學生對現階段知識點掌握情況的重要的一環,所以一定安排好課後的檢測和批改作業。另外還要進行必要的面批。

以上是我對如何指導秦老師的備課,上課和反饋的計劃,我會按照計劃進行實施,希望在我和秦老師的共同努力下,使秦老師儘快成爲我校數學教學的骨幹力量。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3

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我們學習了上海市尚文中學黃靜華教師的先進事蹟,並品讀了黃老師的大作《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文章讓我深受感動。

讀罷,意猶未盡,感懷頗深。是的,愛是幾千年來經久不衰的話題,無論經歷幾個世紀,多少黑暗;經歷世事更替,滄海桑田。最終,愛都會以它獨有的特質深深打動並滌盪着人們的心靈,在人類靈魂深處敲響愛的最強音,讓人們沉浸在愛的暖暖包圍中,脫胎換骨,身心舒暢。可以說,人類因爲有愛,纔可以遺世獨立,凌駕於一切生靈之上。

愛,是一支支利箭,穿不透銅牆鐵壁,卻可以穿透最隱祕的人的內心;愛,是一隻只蠟筆,不能在紙上作畫,卻可以在學生心中繪製一幅幅絢麗奪目的希望之圖;愛,是一個個音符,雖然無聲,卻能在學生心靈深處演奏出一首首生命的讚歌,引起學生的共鳴。正如我們這位黃靜華老師,她正用她的愛來完成一次次演習、一張張圖畫、一首首讚歌。她的愛,將她的靈魂凸顯。多麼閃光的靈魂,多麼熱烈澎湃的心。一位擁有愛的老師,並她的一切教育智慧,挽救了那麼多失足的孩子,鼓勵了那麼多灰心喪氣的學生重振精神,而她,獻出了一世繁華,將她自己化作水晶碎片,一塊塊奉獻給學生。那是愛,更是希望。她用愛架起學生希望之橋,帶領學生們學習愛,感受愛,到達愛的彼岸,這纔是真正的人生教育。

我在心底默默地向黃老師致敬,並以她爲楷模,以她爲標杆,向她學習,用愛撐起學生的明天。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4

我想用三個詞來概括今天“結隊”的深遠意義:交流、合作、共贏。

我也想用三個句子來表達我來這個學校的感受:來到校園,我被校園的美麗深深吸引;走進校園,我被學校老師的敬業精神深深震撼;工作後,我被領導對老師專業成長的關注深深感動。每有教研活動,領導都會全力支援老師外出參加。尤其在本學期開學後的短短三個月裏開展了:

1、青年教師成長課活動

2、有經驗老師展示課活動

3、青年教師課堂評比大賽課活動。從不同層面來提升打造老師。我也在這些活動中受益匪淺。

我們知道,每一項活動的成功開展背後都凝聚許多人的汗水,就如每一場精彩演出的背後都有許多默默的工作者一樣。所以今天的這場“結對”,也離不開學校各位領導的積極籌備與良苦用心。基於這樣高的起點,此刻我的心是忐忑的,這一張張聘書雖不是軍令狀,卻也是一份份成沉甸甸的責任書。

咱們濱湖四十八中的每位老師都非常優秀,尤其年輕教師身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所以在我看來,今天的結對,也不僅僅是“師傅帶徒弟”,也不僅僅是一種儀式,一個平臺,更是打造一個團隊,營造一種文化。在這場活動中,我們所有老師都將會收穫成功的喜悅,感悟心手相連的快樂。

教師業務的提高,不僅僅要有經驗,更要有理論。所以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平時多看書,多學習理論專業知識,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祝願在今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能攜手共進,互幫互助,真正達到:合作、交流、共贏。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5

“激勵、喚醒、鼓舞”這三個詞大家都非常熟悉,但今天卻帶給我很大的震撼,因爲自己以一個班主任的角色重新理解了這三個詞。

伴隨着學校副校長王永祥的娓娓道來,我回首軍訓生活,似乎感受最深的是自己內心的無助和茫然。但在培訓結束時,我已經茅塞頓開,軍訓中產生的困惑也得到了解答,那就是充分尊重並調動孩子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在培訓中我才發現,原來“激勵”可以有那麼多形式:榜樣激勵,前景激勵,參與激勵,表現激勵,競爭激勵,信賴激勵,成功激勵,肯定激勵。在相互激勵的氛圍中,老師在班級裏講的每一句話,每一節課,都充滿了正面的引導和向上的鼓舞,這自然會讓孩子們融入其中,樂在其中。

王校長昔日在“激勵板”上給學生們寫下的幾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勤奮出成績,認真見高低”,“不敢高聲語,恐驚求學人”,“好學生不一定是考第一的學生,而是不斷進步的.學生”……精煉的話語讓在場的我熱血沸騰,那麼孩子們呢?肯定更會充滿學習的動力和激情!

激勵板、講故事、聯繫單、控制點,每一個都說到我的心坎上,也讓我感受到孩子們在這些好方法的引導鼓舞下,他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迸發出的無窮能量。一根筷子易折斷,一個想法太薄弱,如果我們用激勵、喚醒和鼓舞的方式方法開展每一天的班主任工作,對待每一個孩子,一定會收穫更好的效果!

有了王校長經驗的傳授和智慧的點撥,我對班主任這個工作更加嚮往,更有方向,更有信心了!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6

培養和造就無數有慧心,有靈氣,會學習,會創新的人才,是教師的神聖使命。而引導中學生學會科學思維的方法,藉以挖掘自身潛能,提高學習質量,效率和整體素質,是我們研究的重大課題。

發散思維,即求異思維。它包括橫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及多向思維。要放開眼界,對已知住處進行分析、綜合,併科學加工,從而收到“一個資訊輸入,多個資訊產出”的功效。它的特色表現在思維活動的多向性;它的功能,表現爲可以開啓心扉、震撼心靈,挖掘深層資訊,架設起由已知、經可知、達未知的橋樑,創造出新的思路和解題的方法;它的操作,要求從一點出發,向四周輻射,“心鶩八級,思接千載”。

運用發散思維“進行思維與靈魂的對話”,使我們深深地體味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出方知深”的真諦;不僅開闊了視野,而且取得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發散思維具有多向性、變通性、流暢性、獨特性。即思考問題時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決問題時,要注重多途徑、多方式。它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側面、不同的層次,橫向拓展逆向深入,採用探索、轉化、變換、遷移、構造、變形、組合、分解等手法,開啓學生心扉,激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7

20xx年2月27日,我校組織教師認真聆聽了太谷縣教研室主任張四寶的題爲“做智慧型教師,創建高效課堂”的專題報告。張主任深入淺出的講解是我感受頗深。以下是我聽講座後我的心得:

其一,聽完講座我認爲我現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還在用運。正如張四保主任所說的,滿堂灌其實是干擾優等生,製造了差等生。

2、作業不精,題量大,作業形式枯燥。

3、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學習負擔過重,興趣降低,教師呢?每天很辛苦,講課,批改,起早摸黑,但學生學習效果還不理想,甚至每天都在與學生慪氣,學生樂趣逐漸降低。

其二,太谷縣的教學模式給了我很大的啓示

本次講座,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太谷的24字教學模式——“閱讀感悟,自學檢測,合作交流,展示點評,分層訓練,拓展延伸”

張四保主任他創意的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讓每類學生都有事可做。與“滿堂灌”的教學方法相比,確確實實能讓差生不差,尖子生更尖。

張主任的課改講座,讓我還明確了一個觀點: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是練出來的,不是聽出來的。

所以,在今後我會不斷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我的課堂上稱帝。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8

作爲一名新教師,我一直困惑於如何進行課程審議。工作了也有將近一個月了,也已經參加了幾次課程審議。每一次我好像都只是一個聆聽者,而不是真正參與到審議的參與者。每次輪到我講的時候,我也只是把教案讀一遍,很難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也一直在思考我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今天我參加了中心組織的“雁鳴杯”培訓活動,本次的活動內容就是審議《彩色兔》和《四季媽媽的四個寶寶》這兩個活動。活動前的準備謝老師要求我們不要去看已有的教案,從故事本身入手。這讓我很意外,我以前都是先看的教案,再看故事的,怎麼這次會和我平時用的方法完全相反呢?帶着這樣的疑問,我迫不及待想看看用這樣的方法要怎麼審議。

開始審議了,謝老師帶着我們從課題開始入手,再看故事。透過故事找到活動的主線,再從這根主線搭起課程的框架,再從這個主框架引申出一個個細小的問題。不僅審議了活動過程、內容,還對幼兒可能有的反應作出假設並設想好解決辦法。過程中思路清晰,設計的問題也很細緻。就這樣兩個活動我們只透過看這兩個故事就將過程審議出來了。這才明白死抱着原來別人的教案是永遠也不會審課的,只有從原始教材出發,層層深入,纔能有自己的看法,才能更好地進行課程審議。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9

在單元學習計劃中我們已經分專題設計了學習活動,爲什麼還要設計單元教學的實施方案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兩者的區別。單元學習計劃包含單元的學習目標、任務和學習活動流程以及與其相關的學習成果等。它的作用在於讓學生(包括教師自己)知道要學習什麼,要怎樣學習,以及最終完成什麼樣的任務或成果。而單元實施計劃是教師自身使用,側重的是管理策略,關注的是如何保障教學得以順利實施的細節。比如教學環境的選擇,助學材料的提供、學生團隊的組建與分工、合作學習的指導、學習成果的展示、教學評價的實施等。

其次,實施方案不僅要關注單元教學中的實施細節,還要關注在單元教學前如何準備以及單元教學後,如何做好後續工作的實施細節,確保單元教學的順利實施。

雖然,在單元學習計劃的各專題的細化設計中,我們已經設計了學習活動和流程。實施方案則要在此基礎上,考慮每個學習活動的實施細節,確保單元教學的順利實施。

主題單元學習計劃可以師生共用,側重研究設計單元的學習目標、任務和學習活動流程以及與其相關的學習成果。它的作用在於讓學生(包括教師自己)知道要學習什麼,要怎樣學習,以及最終完成什麼樣的任務或成果。而單元實施計劃供教師自身使用,側重的是管理策略,關注的是如何保障教學得以順利實施的細節。比如教學環境的選擇,助學材料的提供、學生團隊的組建與分工、合作學習的指導、學習成果的展示、教學評價的實施等。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10

透過我園對他校教研活動觀摩有如下的體會:

1、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能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書本的特點,運用圖畫書指導策略裏匹配策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和重點文字,透過遊戲、動手操作來讓幼兒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

2、透過此次的教學活動,我覺得教師設計活動思路很清晰,做到層層遞進,整個活動過程體現集體與個別,靜與動的結合。幼兒的學習常規較好,能認真聽課,積極回答問題,做到活而不亂。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能注意到很多細節方面,如坐姿、活動的要求、隨機教育等。

3、在語言活動中能用規範、正確的語言帶領孩子,在細節方面能注意語速、語調、眼神的交流等,知道把書本的核心知識傳遞給孩子。

4、此次的觀摩活動讓我印象較深的活動有xx幼兒園郭紅梅老師教授的《3的分解和組合》,幼兒的習慣養成較好,包括幼兒的說話的語氣,教師透過講故事的方法讓匯入課程,較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特別是運用教具表式的方法來讓幼兒感知,幫助幼兒分析,比較直觀,幼兒容易理解。xx幼兒園李江婷老師的《香甜的水果》,教師能大膽設計活動,思路新穎,爲此類活動開創了一個突破口。

這次教研活動,使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長了很多見識。同時也爲我今後的工作開啟和拓寬了思路。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11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爲了使自己的業務能力得到不斷提高,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了生本教育之後,我覺得我們在過去的教學中目光僅僅是停留在教師如何去教的問題上,對學生如何高效的學考慮得不夠,可以十分欠缺。

學習了郭思樂教授的全新的理念,使我對教育教學有了許多新的認識與理解。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爲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揚生命爲宗旨而爲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學的真正主體是學生,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轉變爲主要依靠學生的學,教師的作用和價值體現在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上。

生本課堂裏,精彩的是學生,不是老師。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他們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蒐集回來的資料。學生站起來表現自己的機會很多。我們爲學生創設表現自我的機會,而老師是要努力做到“不現自我”。老師上課要做的不是講解課文,進行知識的傳授,而是組織學生交流他們的預學所得。我們經常外出聽課,感覺老師是站到一邊,但其實對老師觀察課堂,適時點撥,駕馭整個課堂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課堂是學生生長的地方。在生本課堂上,學生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可點燃的“火把”。

總而言之,我們的教學,停留在教師“教”上的居多,關注學生“學”的過少。“生本教育觀”的提出,讓我對教育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