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通訊員培訓班心得體會(通用6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通訊員培訓班心得體會(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訊員培訓班心得體會(通用6篇)

通訊員培訓班心得體會1

10月15日至10月16日,我有幸參加了建設集團組織的通訊員培訓班,我能爲自己有機會參加本次專業的學習而高興,特別珍惜此次培訓機會。透過認真的學習,不僅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而且也爲我以後的通訊報道有很大的幫助。

在爲期兩天的授課學習中,我受益匪淺,瞭解了網絡輿論對一個人、對一個企業的重大影響,知道了一些基本的攝影常識以及互聯網媒體的相關知識,認真學了新聞稿件的寫作技巧等等。

劉若鬆老師講的網絡輿情輿論管理,表面上好像對我們用處不大,但是透過老師講解的一些案例,我能深刻的體會到網絡輿情輿論對我們的影響之大。網絡可以毀掉一個人、一個企業,也可以成就一個人、一個企業,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新媒體保護和維護自己、公司的權益,利用新媒體時代宣傳、推廣我們企業的文化、理念等,從而使我們的公司不斷壯大、朝着既定目標不斷前進。

透過學習劉曉斌老師的“新媒體、新未來、新挑戰”,深刻的體會到現代電子資訊時代更新之快,一個企業的興衰之短暫。相比較而言我們這個行業還是比較幸運的,在面對當前這種煤炭市場不景氣的現象,我們更要團結一致、創新思路,順應經濟體制的變革規律,執行集團的一些大局舉措,做好本職工作。在學習中我還認識到,作爲互聯網時代的新青年,我未能及時將互聯網一些技術應用到工作中而感到羞愧,我決定將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爲我們的工作尋找創新、更實用的方法,使我們安全管理更上一層樓。

學習中,張童周主席爲我們介紹了攝影的拍攝方法和技巧,並結合許多優秀作品,給我講解了如何正確使用照相機,如何利用相機的一些功能拍攝出優秀的作品,透過本次學習,我基本掌握了攝影的基本知識和一些攝影技巧。

透過對魯靜老師的新聞採編基礎知識的學習,在新聞寫作裏,重新認識了標題、導語、主題、結語等在文章中的是重要性。知道了一名合格的通訊員必須用心工作,學會捕捉新聞。把握新聞服務性,新鮮性,公開性,真實性等特徵是寫好新聞必備的條件。本次學習提升了我對生活的熱愛,對文字有了新的看法與理解,文字的準確、清晰、新穎的表達不僅是新聞工作必須達到的,生活中也不可或缺。

本次培訓收穫頗豐,但我也認識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過去寫稿每次都會存在很多問題,給一個事件不知道怎樣下筆,透過此次學習,認識到了自己寫作上的缺陷,在以後的寫作工作中應該積極努力,多學多問多思考,認真改正存在的錯誤,使自己的寫作有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在今後的工作中應該更加努力才能不辜負領導對我的信任和培養。

通訊員培訓班心得體會2

20xx年8月8日,集團公司領導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把各子、分公司通訊員組織起來學習,就是爲了讓我們在學習中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交流、溝通橋樑作用。透過培訓,宣傳報道工作,建立自身獨特的企業文化,提升久聯集團的知名度、信譽度、美譽度,爲企業發展創造和諧的外部環境提供良好的載體。用我們手中的筆將企業的靈魂和公司精神與領導員工緊密地結合一起,促進生產,穩定職工隊伍,堅定職工信心,增強廣大班幹部職工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搭建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

本次通訊員培訓爲期兩天,集團公司領導爲我們請來《勞動時報》總編室主任殷坤明、《貴州日報》總編室主任侯德明及攝影部主任張晴曉講課,主要講解工業新聞、會議新聞的展現角度與寫作技巧;如何掌握現代新聞學的基本理論知識;以新聞攝影技能爲重點,提高通訊員捕作新聞和拍攝新聞圖片的能力和水平。作爲孫公司的員工,能參加本次培訓非常珍惜,透過本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

平時對於新聞寫作只是片面的認爲就是寫新聞,透過培訓,我知道了新聞寫作的方式、體裁、要素及重點,這些都是需要很專業的要求,知道了怎麼樣去找新聞,怎麼讓新聞有價值,怎麼讓本是枯燥的新聞讓讀者有興趣讀下去,新聞隨處都是,有句話非常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張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放在新聞世界裏也非常恰當,要看我們怎麼挖掘新聞。

懂得了平時我們寫得最多的是短通訊,其實在我們工作中還可以發掘出更多的深度報道,可以透過專研某一項目的報道,可以對某一現象的報道,可以對某一存在問題的報道等都可以成爲深度報道的材料。新聞就是讓我們去發掘、去研究、去探索、去觀察,才能使我們有新聞的敏銳、有更強的新聞開發能力。在講課中,老師舉了多個很好的例子教我們怎樣去找新聞的價值?他讓我們要有一顆好奇心,要有一雙觀察事物的眼睛,隨時把能有一點感悟的東西拍下來,事後再經常拿出來思考,有時候就是一處靈感就和身邊某一件事情聯繫起來,就可以寫一篇經過思考的好文章。

以前在攝影方面可以說自己是個門外漢,知之甚少,自認爲一張好的新聞照片可以透過電腦合成來完成,透過這次的學習,瞭解到新聞攝影的價值。一幅好的照片,具有宣傳的同時,打動讀者的心,更具有推動企業發展的作用。它不僅要求內容獨特,構圖精美,也要有形式感、時代感,這樣拍出來的東西纔有說服力,才能吸引大家,才更具新聞價值,新聞圖片堅決不能透過電腦合成,合成後的新聞圖片會引起讀者認爲新聞的真實性,也不能體現新聞的價值,更不能參展和評選。

這次培訓是一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大家都在這次培訓中學習到許多專業知識,也透過相互的交流學習到好的經驗,至於我還是新聞宣傳工作中的新人,還需要向前輩多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讓自己能迅速進入到通訊員的角色,當好一名稱職的通訊員。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積極主動的學習和工作,讓我們的通訊小組大放光彩,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做一名合格的新聞通訊員。我堅信,努力成就未來,細節決定成敗。

通訊員培訓班心得體會3

今天的天氣很不錯,帶着有幸參加集團公司組織的通訊員培訓的激動心情,我和另一位同事早早地乘車來到民航培訓學院。在這裏,我聆聽了蒙志軍老師(湖南日報社主任)和楊少衛老師(中國民航報副總編輯)的`精彩授課,第一次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我倍感珍惜,近4個小時的培訓也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向書記彙報如下:

1、我學到了新聞寫作的一些技巧和方式方法。

如:新聞報道要講究“常識”、“常理”,避免失真;不符合“常識”,沒有“常理”的新聞報道是不會讓人信服的,甚至會成爲笑話。新聞的標題與立意要慎之又慎,新聞標題是一篇新聞報道的“眼睛”,要形象、生動、新穎才能成功地吸引住觀衆的眼球,才能引起觀衆繼續往下閱讀的興趣。

2、我瞭解到了行業新聞作的“三個方面”。

如:寫什麼?怎麼寫?通訊與消息的區別?及通訊的三大忌。“寫什麼”就是要弄清寫作的目的和對象,只有解決了“寫什麼”才能談“怎麼寫”“怎麼寫”着重的是運用什麼樣的寫作技巧和報道手段。通訊與消息的區別有兩點:篇幅短的是消息,它只強調後果;篇幅長的是通訊,它強調的是過程。通訊有三大忌:切忌刻意編造顯著事蹟、切忌不合理的想象、切忌抽象敘事。那麼一篇好的通訊報道就是以生動具體的寫技巧將一則真人真事加以呈現。

3、透過這次培訓也讓我深知要做好一名通訊員應該具備的四能:

能想、能聽、能跑、能寫。“能想”就是要求通訊員要善於捕捉以及甑別好的新聞線索;“能聽”就是要求通訊員要善於傾聽事件當事人的述說和描述,透過當事人的述說和描述儘量還原新聞現場;“能跑”就是要求通訊員深入基層、貼近生活,以最真實的筆觸爲廣大觀衆呈現新聞事件。“能寫”就是要求通訊員要有高超的寫作技巧、能夠真實、生動記錄一個又一個新聞事件。

透過此次學習,使我重新拾起了對寫作的興趣,得到了兩位名師的指點將使我的寫作技巧和水平更上一層樓。做爲一名在機場工作的服務人員,每天所接觸的人形形色色,所遇到的事各式各樣。面對越來越多的旅客追求高質量服務的複雜局面,給我們的服務工作也帶來了新的考驗。作爲一名普通的民航職員,我想我們都有義務帶着一份熱忱,用心、認真地關注每一個服務細節,把我們做得好的亮點,把我所遇到的人和事透過筆觸真實地記錄下來,爲企業的宣傳工作盡一份自己的綿薄力量。

通訊員培訓班心得體會4

12月19日——23日,我有幸參加了新疆電力公司舉辦的骨幹通訊員培訓,雖然學習時間短暫,但是老師們授課內容緊緊圍繞新聞寫作、攝影、編輯、提高上稿率相關知識來講,深入淺出,理論聯繫實際,使我受益匪淺,倍受啓發。

由於剛參加工作不久,也不是專業出身,對通訊、新聞寫作也不算精通。而且這是我自工作以來第一次外出參加這樣的培訓,心中確實有些壓力,但更多的還是感激。帶着企業的期望,帶着領導的關心,我踏上了此次培訓之旅。也使我有了向各大電力媒體的編輯、優秀的新聞工作者有了請教和學習的機會。

新疆電力公司思政部宣傳處處長董玉平老師的講課給我印象很深。他講到一個通訊員一定要讓自己大腦清醒,認清大局,瞭解任務,明確職責,作爲一名基層通訊員,應站在一定的高度來看待所發生的事,這些對我觸動很大。同時董老師還講了公司新聞宣傳工作的轉型及今後新聞工作的重點將是放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活動中,“走轉改”活動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下基層採訪和有質量的稿件,更帶來了思想上的淨化和心靈上震撼,網絡宣傳報道要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就要放下鼠標採民風、俯下身去“接地氣”,往基層走的更多一些、更深一些,離一線更近一些,這些都讓我爲之眼前一亮。

新疆電力報、國家電網報記者李易峯老師更是以:“新,高,深”爲我們講述了新聞寫作的關鍵點。“新”—就是從未發生或從未出現,告訴大家寫文章要獨樹一幟,不管是標題還是寫作方式、方法都要有創新,正所謂“於世人之外別出眼目”。“高”—就是作者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來寫,文字表達上要力求準確,表述要清晰全面準確。“深”—就是新聞中的立意有“深度”。立意要“有深度”,就要從現實生活中、從報道的事實中去挖掘和提煉時代精神、時代風貌、時代脈搏。

透過這次培訓,我的確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和技巧。比如,要在內容上新穎,儘量使用事件來抓細節描寫;同時也感到以後在工作中不僅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也要帶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從感情上看待我們企業生產中所發生的事還要善於發現。而我又是基層一線的工人,一定要抓住自己的優勢,近距離的抒寫我們身邊那些感人的事蹟,展現我們電力人的風采。但這次培訓帶給我的收穫還需要我細細地體味,漸漸把它消化吸收。今後我要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一個基層通訊員應有的作用,爲我們企業的發展添磚加瓦。在此,我要再次感謝我們的企業對我的關心,感謝上級領導對我的信任與栽培,感謝辛勤授課的老師們。

通訊員培訓班心得體會5

近期,我非常榮幸的參加了我公司黨羣部舉辦的新聞通訊員培訓班,此次培訓班課程安排的挺豐富,對於我這個發現新聞,提煉新聞能力不足的通訊員來說,就像是一座燈塔,指引了我前進的方向,讓我獲益匪淺。

在爲期2天緊張的學習中,我認真聆聽4位老師的精彩講課,他們教給了我如何製作吸引眼球的標題,如何提煉簡短準確的導語,以及如何表達自己要闡述的主題。他們把自己多年來從事新聞工作積累的豐富經驗毫無保留的和盤托出,更是讓參加培訓的我深深感動。

透過這次培訓學習不但拓寬了我的思路,讓我進一步瞭解了一些寫作技巧,使我明白了怎樣發掘新聞事件中蘊含的背景和意義,要想寫出好的作品,關鍵自己去努力對每一篇文章的初稿,認真的修改,反覆的推敲。

培訓雖然短暫,但老師們的經驗之談激發了我對新聞寫作的信心和決心。像我們這樣活力四射的青年軍,更要用自己的熱情和激情去肩負起更多的責任,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時刻牢記作爲一名基層通訊員所應有的責任,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一名基層通訊員應有的作用,努力爲企業的健康發展添磚加瓦。

通訊員培訓班心得體會6

5月13日,我有幸參加了段20xx年團幹部暨通訊員培訓班,感受頗深,便忍不住將這些感受賦予文字之中,與小夥伴們一起分享:

培訓內容豐富、受益匪淺

透過此次培訓讓我明白了新聞的體裁分爲消息、通訊、言論三部分,更加清楚了消息和通訊的不同點,消息短小精悍,用事實樸實的說話,報道要求及時,講究故事發生時間和發稿時間的同步性,鮮活的事實是寫出好消息的關鍵,表現手法以敘述爲主,消息可以使讀者知其然。前輩們的講解好似一道道精心烹製的美味佳餚,使我享受了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局新聞宣傳中心的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寫作經驗從新聞的定義、基本理論、五要素、標題製作、消息的導語及主體等內容進行鍼對性、可操作性深入淺出地講解。對前期小夥伴們提出的問題現場互動做詳細解答,並結合一系列鮮活生動的例子進行了針對性的講解與點評,指出了"深入生活多觀察,耐住寂寞多讀書,抓住細節多寫稿,版面欄目多研究"的寫作方法。使我對新聞寫作有了較爲系統的認識,消除了寫作上的知識盲點,對新聞寫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激發了自身想要寫好新聞的信心與決心。

老師們還就通訊的構思成篇、修改提煉、通訊的紀律性、網絡輿情跟大家作了交流分享。告訴我們新聞寫作離不開題材,好的題材需要敏銳的洞察力與觀察力。強調寫稿件要用心寫,要有獨立的思想和想法,立意要有深度,貼近近期相關政策,符合社會發展形勢。無論是實用性還是其中蘊含的道理,都能令人醍醐灌頂。

段團委黃剛書記就通訊標題的新穎性、趣味性、攝影技巧、新聞圖片的採集處理作了詳細講解。講述了攝影講究主題、採光、視角、線條、構圖等。尤其是現實工作中最實用的新聞圖片必須保證新聞的要素要儘量的充實,光線要柔和,拍攝過程中要堅持"黃金分割點"、"對角線"、"構造畫框"等三個原則。黃書記向我們講解了如何取景,如何掌握快門的速度,進一步激發了我對數碼攝影的興趣。強調相機的好與壞跟拍攝的效果沒有直接關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聞寫作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工作,要留心生活中的小事,才能分享生活,留住感動。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體會到: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學問要知不足。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敬業、嚴格、嚴謹。

認識自我、精益求精

透過這次培訓,我也發現了自身在寫作方面上的不足,平時自己缺少多看、多讀、多交流的習慣,缺乏創新意識,知道了閉門造車是無濟於事的。參加培訓班,個人除了在新聞宣傳專業知識方面有所提高外,更激發自己對新聞寫作的興趣和信心,還讓我認識到作爲我們這樣一個普通業餘通訊員,不僅要具備新聞寫作的素質,還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只有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能更加準確無誤,纔有可讀的價值。同時,使我懂得了要成爲一名合格的通訊員,還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這次培訓爲契機,用學到的新的理念鞭策自己,用細緻的心去發現線索,用犀利的筆去記錄事件,爲成鐵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次培訓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交流的機會,我們68名來自全段個車間的青年朋友從中學習到了許多新聞寫作的相關知識,也透過相互的交流積累到更多的經驗。對於我這個"寫作新人",感覺也好像從"門外漢"開始慢慢地入門了,以後我會將所學的寫作知識與技巧合理地運用,讓自己儘快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