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教師五心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五心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五心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教師五心教育心得體會1

今年4月份,學校開展“五心”教育以來,全校老師積極響應、一馬當先,我個人亦身體力行、大力推廣。“五心”教育具體是指: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孝心獻給父母、誠心獻給他人、信心留給自己。現把我們班“五心”教育活動總結如下:

一、利用升旗儀式、班隊活動,教育學生把忠心獻給祖國

我們學校每週都要舉行一次升旗儀式,在升旗時,我要求學生必須佩戴好紅領巾並行隊禮,在出旗時做到安靜、整齊,奏唱國歌時必須放聲高歌,飽含深情,要認真聆聽學校領導在國旗下的講話。可以說,在升旗時,我們班的學生唱的國歌是最響亮的,常常引得附近的班級側目而視,但他們心無旁騖,依然固我,這讓我感到很欣慰。在不知不覺中,學生自然而然受到了忠心獻給祖國的教育。他們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我會在班隊會上再和他們交流、溝通,提出要求、希望,爭取做得更好。

二、利用各種契機,教育學生將愛心獻給社會

愛是生活中的詩歌和太陽,沒有它,整個世界將變成黑夜。每個人都渴望擁有愛,那我們老師,又該如何教育學生把愛獻給社會呢?我想,我可以從關心留守兒童、單親孩子做起,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更要關心他們的生活。

我們班的夏某,字寫得很好,乒乓球也打得很不錯,但是學習一直沒有起色,後來經過了解,我知道他很小就失去了母愛,父親也不管他,所以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也就沒有一點心思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尋找機會。

這機會還真就來了,上學期,全縣舉行乒乓球大賽,他拿了個第四名。我和他進行了幾次談話,讓他回顧自己平時的訓練、對打乒乓球的興趣和取得好成績之間的必然聯繫,從而爲他建立信心。同時讓他明白,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一定不要放棄學業。

慢慢的,他開始用功了,上課專注了,作業基本能按時完成了,成績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語文發揮正常的話能考70多分,數學能考90多分。我是看在眼裏,喜在心頭。

在我的教育引領下,我們班的彭忠林、胡重印、申開斌、左奕、陳超、李勇、鄢進、黃春、陳濤、陳熙等同學經常主動接送我們班的殘疾孩子張燦,特別是彭忠林,每天都堅持,風雨無阻,讓我很感動。我相信只要我們獻出我們的一點愛,世界將變成更加溫暖。

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潛移默化,學生都經常會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見到哪個老師提着重物,他們會主動去爲老師送到指定的地方,拾到了什麼東西,會趕緊交給老師。孩子們懂得關愛了,這讓我很欣慰。

三、經常引導,教育學生把孝心獻給父母

“百善孝爲先”,孝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平時我要求學生放學回家後,做完老師佈置的作業要幫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以掃掃地、洗洗碗、他們累了,可以幫他們錘錘背、揉揉肩等。

我還教育學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父母那麼辛苦,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他們;假如不努力學習,浪費時間,會愧對父母!我也會在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的時候給學生安排一些家庭作業,主題就是用合適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感謝,讓父母開心。

四、以身作則,教育學生把誠心獻給他人

韓愈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我們怎樣教育學生做到誠心獻給他人呢?我主要是以身作則、教育學生對別人真誠一點,對師長不能撒謊。這樣做效果很不錯,很多孩子做錯了事都會在我知曉以前來告訴我,他們知道我不會呵斥他們,我會和他們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

五、幫助他們,把信心留給自己

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愛因斯坦也說“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可見信心對於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孩子是多麼的重要啊!只要有信心,沒有做不了的事。

在教學中我經常鼓勵學生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有信心,學習沒有想象中那樣困難,只要努力學習,成績一定會上一個新的臺階。每節課上課前,我都會讓學生用一分鐘的時間大聲朗讀我們中隊的目標:“揮灑鬥志,成就夢想。”

我們的宣言:“把汗水變成珍珠,把夢想變成現實。”每當看着孩子們燦爛的笑臉,聽着他們響亮自信的聲音,我都會信心百倍的走上三尺講臺,愉快的開始一節課的教學。

總之,“五心”教育應當求真務實,真正讓忠心、愛心、孝心、誠心、信心在每一個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成爲他們做人的準則、指路的明燈。我們教師更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用”五心”教育的內容來鞭策自己,爭做一名無愧於時代的人民教師!

教師五心教育心得體會2

爲期三天的教師培訓結束了,各位專家教師從閱讀、師德、班主任工作、處理教材等方面,給我們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解讀。而身爲一名教師,從學科的角度,我對於張金芳老師和謝萍老師的講座觀點頗爲認可,印象尤爲深刻。是的,對於教師來說,教學工作是最重要的日常。如何上好課,如何上好每一節課,不管是對學生來說,還是對自己的來說,都是尤爲重要的。學生在課堂上,要學有所得,教師在課堂上,要教學相長。課堂,是師生互動的場所,是師生交流的地方,讓課堂變得精彩,師生纔可能成長。

此次培訓,對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有很大的指引作用。因此,我想從以下幾點再做努力:

1、精心備課,胸有全局。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用心備好每一節課,纔有可能上好這一節課。在備課時,要牢記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圍繞這一目標,做到一課一得。同時,在備課時,還要緊緊抓住文字所要表達的感情,文字所展示的方法,文字所呈現的特點等,讓學生深入體會到語文的美。最後,備課不僅是備課,更是備學生,如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主動的積極的思考和發言,都需要在備課時提前做好預設。同時,還要有大語文觀,備課不僅僅是備課文,而應該在備課中養成提煉教學資源,真正找到語言訓練點、能力訓練點,讓學生學會方法,運用方法,而不僅僅是瞭解課文內容。

2、用心上課,營造氛圍。

上好課,是備好課的集中展示。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緊緊跟着教學的節奏,積極思考、主動發言。讓學生沉入在課堂內容中,透過朗讀、思考、標註、體會、表達等多個環節,真正讓每一個孩子在課堂上有所收穫。學有所獲,可以是認識字詞,積累美文,可以是朗讀體會,品味語言,可以是概括課文,提取資訊,可以是讀中學寫,訓練文筆。透過一系列適合的恰當的課堂活動,讓學生不再侷限於一篇課文所學到的知識,而是透過課文的例子作用,瞭解更多的方法和技能,從而學會運用這樣的方法技能去學習更多的新的課文。

3、虛心反思,教學相長。

沒有完美的課堂,只有透過不斷的反思,趨於完美的課堂。透過學生的參與,透過教學的推進,透過知識的掌握,透過方法的運用,判斷本節課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反思,分析利弊得失,有過改之,有善揚之。

4、悉心作業,酌情增減。

家庭作業,是對當天所學知識的再鞏固、再加深,是對基礎知識的落實,對字詞句段篇的落實,每一個字詞句的掌握,每一個句段篇的理解,都是需要認真的一筆一劃的練習和背誦,才能習得的一種能力。沒有無緣無故的會讀、會寫、會背,只有透過努力,認真完成作業,落實好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才能在學習過程中,少一些障礙,多一些自信。

5、潛心閱讀,啓智迪新。

如果說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得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那麼,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教師,對於教師而言,閱讀也是教師專業成長不可忽略的重要手段。在閱讀道路上,教師可以讀的書籍很多,可以是有關專業發展的相關書籍,比如教育理論,教學技能等,可以是非專業的書籍,例如獲得矛盾文學獎的一些書籍,勵志類實用類的書籍,還有一些是提升個人修養的書籍。不論哪一類書,只要閱讀着,就收穫着,就快樂着。

教師五心教育心得體會3

今年9月,我有幸聆聽了湖北師範學院王文教授主講的《教師的“五心”修煉》,他深入淺出的講解、生動形象的例證,令人茅塞頓開。王教授的講解一次次博得全體教師的熱烈掌聲,按照王教授的講解,教師應該具有:給予快樂、拔出痛苦的慈悲心;師生平等、生生平等的平等心;生活簡單、心地單純的清淨心;體驗平凡、體驗快樂的'歡喜心;覺而不迷、體察真諦的智慧心。這“五心”從師德的根本出發,涵蓋了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生活觀、價值觀,從教師的內心修煉到處理職業關係(特別是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從教師的職業操守到業務素質,作了綱要性的闡述。《教師的“五心”修煉》本可以是部鉅著,也是我一生讀不完的著作,更是我今後工作中追求的目標,它爲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就是修煉神性、克服普通人心靈缺陷的過程”,“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就是一個心靈歷練的過程”,普通人都有愛,但普通人的愛是有條件的愛,是小愛,普通人也有“憐”,但普通人的“憐”常常與優越感連在一起,即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之心與愛恨心相反,它是教育的大巧: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大巧,“慈悲爲本,方便爲門”。有了熱愛學生的一顆心,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就會主動地去探索最能讓學生方便理解的方法,尋求開啓學生智慧的金鑰匙。付出愛是快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拔出別人的痛苦也是快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用王文教授的話來說,慈悲是教育的大巧,慈悲心得教師專業素質的根本。教師是一個最需要慈悲心而又很容易耗損慈悲心的職業。碰到後進生,特別是“雙差生”,我們就很容易降低慈悲之感。過去我們都爲那些後進生傷透腦筋,有的甚至在分班時把他們當“皮球”踢,而不像汪金權老師那樣,去挖掘潛力,獨出心裁地因材施教,讓不會考試的學生能夠成人成才。

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能夠因材施教,今天舊事重提,說明這在我們身上存在着不盡人意的做法慈悲心既利於自己也利於他人,這就告訴我們,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愛學生就是愛自己。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從我做起,努力克服,讓慈悲之心在“師德”之上閃耀光芒!

慈悲之心與“平等心”是息息相通的。面對全班學生,我們就要像太陽,普照大地,不偏不倚;我們要像雨露,普降萬物,不多不少;我們要像大地,胸懷寬廣,不肥不瘦。學生是我們的上帝,也是我們職業賴以生存的根本。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生命是平等的、生命是嚴肅的、生命也是最神聖的,學生和老師也是平等的關係,學生與學生之間更是一種平等的關係,如果我們偏袒或歧視一個學生,就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不尊重生命,還有什麼生存價值可言?

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種種思潮、光怪陸離的現象令人目不暇接,這要求我們老師保持一顆清淨心,把這紛擾世間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在物慾橫流的時代,讓我們擁有一份純真;在寂寞紛擾的世界,讓我們擁有一份安靜。讓生活低調而不低級,樸素而不零亂,有目的、有靈性、保證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斷充實自己,對環境保持真實的生活,少用心計。簡單單純的生活。簡單單純的生活並不是說不思進取的生活,而是要永遠強化事業心,淡泊名利心,有超越功利的理想和興趣,即使在忙碌中也保持一種愉悅的心情。在盡責中求滿足,在義務中求心安,在奉獻中求幸福……隨緣而不攀緣,積極進取,去體驗工作的樂趣。

體驗工作的樂趣,這需要我們有一顆歡喜心。它要求我們善於體驗平凡工作和生活的樂趣,樹立正知、正見。歡喜心決定了我們的工作情緒和專業發展高度。如果我們一走進校園就頭痛、一走進教室就害怕、一拿起筆來備課就心煩,這樣對待工作哪有樂趣而言呢?教師的工作是瑣碎的,如果我們還整天抱怨,將這樣的情緒帶到工作中,還能把工作幹好嗎?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平凡是通向偉大的必由之路。

汪金權老師在蘄春四中,以他平凡的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一個個平凡的事例,鋪成了他偉大的執教之路!我們要求學生對學習要有興趣,有興趣就有原動力。那麼,我們老師應該對我們的工作有興趣,我想,這個興趣所產生的力量是巨大的!是無窮的!有了前面所說的“四心”還不夠,要成就一番事業,還需要我們老師具有一顆智慧心。

智慧心就是覺悟心,覺悟到宇宙的真相,覺悟到工作的成敗得失,不被假象所迷惑。它要求我在平時工作中努力學習、銳意創新、教學相長、樂此不疲。新 “舊貌變新顏”不是靠表面粉飾所能達到的,必須用教師的智慧融入到孜孜不倦的追求中,有建設性地工作,追求最好的做法,達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