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安全教育培訓心得體會(三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安全教育培訓心得體會(三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全教育培訓心得體會(三篇)

安全教育培訓心得體會(三篇)1

隨着經濟日益發展,我們城市已變得越來越美麗,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景象隨處可見。

然而由於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在車水馬龍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悲劇。當你看到一個個鮮活生命消失於車輪之下,當你發現一陣陣歡聲笑語淹沒在尖銳汽笛聲中,當你面對那些觸目驚心場景時,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種事故領域頭號殺手。而導致悲劇發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欠缺安全防衛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對少年兒童進行安全教育形勢相當緊迫。

有專家指出,透過安全教育,提高我們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80%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爲加強對中小學生安全教育,1996年2月,國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後一週星期一定爲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建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制度,敦促安全教育工作開展。

紅燈短暫但生命長久,爲了更好地宣傳交通安全法規,增強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教育部將今年3月28日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定爲增強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爲了更好地宣傳交通安全知識,更好地珍視我們生命,在此,學校向全體師生髮出倡議

1、我們要認真學習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遵守交通規則,加強安全意識,樹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當我們徒步行走於人來車往馬路時,請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

3、當我們時馬路時,多一份謙讓耐心,不闖紅燈,走人行橫道,絕不能爲貪一時之快,橫穿馬路;

4、嚴禁12週歲以下學生騎自行車。放學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隊。

記得有一個故事。幾個學者一個老者同船共渡。學者們問老者是否懂得什麼是哲學,老者連連搖頭。學者們紛紛嘆息那你已經失去了一半生命。這時一個巨浪打來,小船被掀翻了,老者問你們會不會游泳啊?學者們異口同聲地說不會。老者嘆口氣說那你們就失去了全部生命。

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但其中蘊含哲理卻耐人尋味。災難發生對每個人來說,不分貧富貴賤,不論性別年齡。孩子學子工人知識分子,人民公僕,無論咿呀學語,還是學富五車,無論幼小纖弱,還是身強力壯,如果缺少應有警惕,不懂起碼安全常識,那麼,危險一旦降臨,本可能逃離厄運,卻都會在意料之外客觀之中發生了。

遵章守紀,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當我們能做到這一切時候,我們社會便向文明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視交通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義務,更是我們每個人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呵護這文明之花,讓我們遠離傷痛,珍愛彼此生命吧!

安全教育培訓心得體會(三篇)2

6月21日,本人蔘加了長江鎮安全教育示範基地(一職高五樓)參觀活動。在警示教育基地仔細觀看展覽,認真聽取講解。安全走廊、法規政策、事故案例警示區、安全知識百問、安全鍾、職業健康區、急救示範區、勞保防護用品展示區等等,一幅幅圖片,一張張圖表,一件件實物,一段段視頻,深深警示着每一位參觀者。置身其中,不但心靈上得到了強烈的震撼和共鳴,精神上也得到了淨化和昇華,腦海中獲得了更多深層次的啓示和警醒。

透過參觀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心靈上接受了一次洗禮,思想上受到了很大震撼。我們每一個安全管理人員都要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漸,警鐘長鳴,牢牢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的思想,真正做到不發生事故、不損壞人員健康、不破壞環境的目標。

企業以經濟發展爲主題,以安全管理爲保證,讓我們每個人都來珍惜生命、重視安全吧!多一些責任,少一些責罵;多一些“前思”,少一些“反思”;多一些“補牢”,少一些“亡羊”。切實把安全工作做到前面,搞好預防,用“嚴、細、分、防、實、恆、全、優”的高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樹立“安全生產、預防爲主”的思想,全力構建“安全生產、文明生產”的格局,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加大安全設施投入,學習安全知識,加強基礎管理和制度建設,健全安全組織網絡,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樹立安全生產是最根本的經濟效益的正確思想。責任心是安全之魂,標準化是安全之本。要不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把安全只掛在嘴上,貼在牆上,寫在本子上,最根本的應該是深紮在人們的心裏,讓每個人都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使安全工作成爲每個人都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付、敷衍、掩蓋、逃避都是致命的,是對生命的漠視。“生命無價,責任如山”,就像我們企業的各個環節,任何一個小的環節出現問題,企業都無法正常運轉。沒有安全,於個人,生活無法保障;於家庭,幸福毀於一旦;於企業,生產難以爲繼;於社會,阻滯安寧繁榮。

在每年的安全月活動過程中,我們都要以安全競賽、安全應急比武等各種活動來抓好安全月教育警示工作,不少車間自覺的組織員工進行安全演講,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努力提高廣大職工的安全意識,不少職工在工作中默默奉獻,忠於職守,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以實際行動來保障社會安定、企業安全、人人安全。

工作中,我們一直很想讓大家記住的.三句話:我的安全我負責,你的安全我有責,企業安全我盡責!同時,也提醒大家,任何時候都要重視消防安全管理,以人爲本,注重安全。安全管理工作應作爲一項“長安工程”,常抓不懈,把每天都作爲安全日,以日保月、以月保年,始終做到警鐘長鳴,抓住隱患不放鬆。

安全活動,安全培訓和安全管理,都要樹立“個人關係整體,細節關係全局,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生命高於一切”的安全理念,正規操作,依法按章,創造安全管理的豔陽天,讓我們企業的天空永遠明亮,讓大家的錦繡前程繁花似錦。

我們經常在追問安全是什麼,其實安全就是我們從事一切行爲的基本要素與準則,是我們人生平安幸福快樂的基本保障,是一道永遠也不能跨越的防線。安全關係千家萬戶,與每個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爲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我們必須時刻注意安全,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無論在何種崗位,都應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在工作中遵章守紀,按規操作,善於發現問題,排除隱患,只有這樣,安全才會永遠與你相伴。只要你不經意的忽視了安全,事故就會悄然而至,不經意的一瞬、一念之差、一個小小的隱患,都會釀成大患,一個生命,甚至無數的生命因此而喪生!“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安全事故不分大小,誰忽視安全就會受到應有的懲罰。無視安全、無視勞動紀律和操作規程,都會付出血的教訓和代價,我們誰的心中沒有美好的希望,誰的心中沒有真誠的嚮往,假如你忽視了安全,那麼,一切希望和夢想都將成爲泡影,還會留下一生無法抹平的傷痕。我們不要抱怨制度太嚴,不要責怪領導做事無情,因爲安全是我們共同的期盼,我們應該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參與,少一些遺憾,生命需要安全的保障。

安全是我們幸福生活的源泉,是我們快樂工作的基石。安全是父母更多的嘮叨,也是親朋好友的美好祝福,一聲聲真情的囑咐和叮嚀,才使我們真正感受到人世間的友愛與溫暖。安全不是誘人的金錢,但是,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和金錢相比,安全是必不可少的無價資產。

安全責任重於泰山。請我們每一位同事珍惜生命,善待安全,平安的幸福路就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安全教育培訓心得體會(三篇)3

我躺在牀上,回想着昨天上午的演習:昨天上午上完第一節課,我們正準備衝出教室時,突然老師走進來說:“大家準備好,第二節課不上課了,改爲安全演習,大家一定要配合那些指導員的話!”

到達場地後,我們驚呆了!映入眼眶的是我們以前經常玩耍的操場等地方變成了各種安全儀器拼成了一個新的“安全世界”!

說完後給我們兩個假人試驗,我們全部試驗完畢後,還讓老師也做一次,老師拒絕了,我們就在那裏起鬨,最終老師還是沒逃過這一劫。

然後我們去了學習使用滅火器的地方,講了滅火器的用法後,給了我們兩個滅火器來實驗,全班實驗完後,指導員說:“滅火器分泡沫,水,一壤化碳等幾種,使用滅火器時要看火災起因,不可隨意拿滅火器直接噴,比如:電器着火,拿泡沫滅火器或噴霧滅火器噴會觸電,得用一壤化碳滅火器或其他不導電的滅火器纔不會被電到。明白了沒有?”“明白了!”

我們進入到那輛車裏雙手握緊抱頭,並蹲在角落。但即使是這樣,我們也還是感受到了四級地震的恐怖!我們被四級地震震得左搖右晃的,還好沒受傷。不過我想我們恐怕都忘不掉四級地震的時候!也忘不記指導員說的每一句話!

若把人生比作一棵樹,安全則是這棵樹的根部。根部不穩了,樹如何高高挺立?根部若毀了,樹如何再挺拔起來?若把人生比作一本作業,安全則是那唯一的筆,筆沒了,如何繼續寫下去?安全多麼重要。安全乃是一切的根本,安全乃是第一。

剎那間,整個教室充滿了歡呼聲:“耶!不用上課了!”“太好了,我們自由了!”

首先我們去學習有人溺水了,該怎麼做?指導員說:“先把兩隻手互相重疊,再把重疊的手放在那個溺水的人的胸口向前按壓五釐米一分鐘一百次左右,按壓完後,人工呼吸兩次,再把之前的步驟重新做一次就可以了。”

接着我們看了一個關於火災如何逃生的視頻,然後給我們一張表格,讓我們填家裏有沒有起火災的危險,最後我還真的發現了一個隱患:電烤箱旁有易燃物。這個發現讓我震驚不已,同時讓我暗暗發誓:我一定會保證不會有火災的隱患在我的家裏!

最後我們去了最後一個地方——地震預防的地方。指導員說:“地震時,要尋找能躲避上方因爲地震所掉下來的巨石的地方或障礙物,還可以到角落那裏躲避,不過最多隻能四個人,因爲再多的話就算沒砸到,被困在地下時也會缺氧甚至窒息死亡。還有一點,地震時,無論什麼時候都必須雙手握緊抱頭,不要鬆開抱頭的雙手,因爲那樣的話,手不夠結實。接下來,你們將會進入到那輛車那裏體驗四級地震,記住不要忘了我剛纔說的話。”

這時,我從回想回到了現實,我立刻將我腦海中的每一個瞬間,每一件事情寫在了作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