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通用19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通用1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通用19篇)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

爲了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在幼兒園集體中的學習、生活情況,促進家園溝通,同時在重陽節來臨之際,讓孩子們瞭解重陽節的來歷與意義,感受中華傳統美德,培養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質,xx幼兒園特舉行家長開放日暨“重陽節、敬老情”活動。

活動中,家長們來到自己孩子的班級觀摩老師們精心準備的教學活動。老師們用形象直觀的遊戲手段將幼兒在園的常規表現呈現在家長的面前,家長們近距離地觀摩了幼兒園豐富精彩的特色教學活動。師幼之間的朋友式互動和孩子之間的生生互動,給家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家長看到孩子們優秀表現時,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隨後,家長們饒有興致地觀看完課間操展示後和孩子一起參與到“重陽節、敬老情”活動中。各班老師根據幼兒特點設計了豐富的活動方案,大班的。老師們組織孩子們唱敬老歌曲,玩祖孫親子游戲,孩子們自己動手,爲老人制作愛心禮物;中班孩子們爲爺爺奶奶捶捶背,揉揉腿,送上自己親手剝的橘子,引來爺爺奶奶們陣陣歡笑;小班的寶寶們給爺爺奶奶敬上菊花茶,和媽媽一起做起了重陽糕,看着一個月前來園還哭哭啼啼的寶貝們變得那麼乖巧,老人們感慨萬分,在欣慰的同時,對老師們耐心細緻的工作也給予了肯定。半日活動結束,各班老師給家長髮放了《家長觀摩活動反饋表》,請家長提出好的建議或意見,幫助教師進一步提高保教工作水平。

透過此次活動,家長不僅觀摩到幼兒在園的全面發展情況,進一步增進了家園之間的溝通力度,同時結合重陽節讓孩子們體驗到了與老人之間濃濃的親情,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爺爺奶奶的感恩之情,懂得了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2

每年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因此,重陽節也被稱爲老人節。

聞着桂花香,不知不覺,重陽節到了。“知道兄弟們爬的地方,一個人比其他人少。”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古代有孝順老人的傳統。今年陪爺爺去岳陽爬金鷹山。

說起金鵝山,其實是一個小山包、樹木蔥鬱、空氣清新的公園,非常適合老人和孩子散步。從山腳往上看,從樹林裏只能看到幾條小路。沿着平緩的小路,我們很快到達了半山腰。一條小溪經過,對面是一片楓林。深紅色的樹葉與春風共舞,整座山被紅地毯覆蓋。我幫助祖父跨過小溪,在森林裏走了一條小路。我面前有一股桂花香,彷彿秋天在向我們招手。桂花樹旁有一座八角亭。亭子邊上,一羣孩子在玩泡泡槍,大一點的孩子在吹泡泡,小一點的孩子在追泡泡跑跳。老人坐在亭子裏,看着孩子們露出慈祥的笑容,而年輕的父母在守護着他們。

爺爺看着孩子們,似乎想起了什麼。爺爺是岳陽人,當時物資匱乏,但他阻擋不了當時孩子們的快樂。我們坐在山頂的草地上,聽爺爺講故事。那時,孩子們也會來金鵝山玩,去樹上摘果子吃,或者去河邊抓魚。重陽節期間也有很多人登高,總是有無窮的樂趣。他還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很好,但孩子忙於工作,很少回家,不如前四代同堂幸福。

即使孩子回家,不是在玩手機,就是躺在電腦前,似乎沒有時間和老人聊天。聽了這些話,我很慚愧。其實上了初中以後,就很少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了。這一次,我透過重陽和國慶回家看爺爺奶奶。

不知不覺已是黃昏,在溫暖的黑暗中,吸收了足夠陽光的樹葉垂了下來,小草低下了頭,甜蜜的氣息正在蔓延。看着爺爺幸福的笑容,一股暖流在心裏浮動。

如今,生活節奏太快,人們已經忘記了許多優良傳統。重陽節的登高提醒我,重陽節不僅要孝敬老人,平時也要關愛老人,教爺爺奶奶用手機軟件更好地與老人溝通,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3

雖然我去過徐匯教工敬老院兩次了,但總覺得這一次去敬老院的感觸沒有前兩次那麼深。不過還是有感觸的,在這裏我就寫一下這一次去敬老院的一些心得和感觸吧。

這一次我們大隊部組織了去敬老院慰問老人活動。首先是活動前的準備,我們去買禮物,在這個過程當中,由於要考慮經費還有質量問題,所以我們就問了很多間店的價格,然後再決定在哪裏買。經過和同學們討論和計算最終以最划算的價錢買了這些禮物。這樣也讓我們搞活動時學會了怎樣去買東西還有買東西時注意些什麼。還有最重要的是和其他同學聯絡了感情,感覺還不錯。

由於我是一個小組的負責人,所以一到敬老院就分配人數具體負責那間宿舍進行慰問老爺爺奶奶。每個人都很熱心地幫助這裏的爺爺奶奶們,和他們聊天,聽他們講那過去的事情。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收穫的不少。但是有一點我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的是沒有把這裏的氣氛搞得很好,這個可能也是我自己的問題吧,因爲我本身就不太會搞氣氛,所以搞得整棟樓的氣氛也不是很好,在以後的活動當中我會注意這一點的。不過還好最後差不多要離開時,組員們就把全部老人集中宿舍樓門前的庭院裏,然後我們就一起和各位爺爺奶奶們一起娛樂,唱歌給他們聽,在那裏進行太極拳表演。這樣氣氛總算有一點好起來了,很感謝各位組員的協調合作。

在活動結束了之後,有一個老奶奶就跟着我們出來到敬老院的門口那裏,這位老奶奶很興奮,說要唱歌給我們聽,然後就唱起那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來了,還配有動作呢,這樣又把我們的活動搞得更加有氣氛了。在這位老奶奶身上,我看到了她的樂觀、堅強和良好的心態。當我覺得自己不開心時就想到了那個老奶奶,然後就和自己說,要活得像那位老奶奶一樣精彩,要讓自己的心靈永遠微笑。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4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於重陽節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表達了在重陽節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爲了感悟傳統的重陽節,來到了寧波最有名的一座山---四明山。我們沿着山路爬去,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着山路攀爬,我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山頂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着一個老爺爺和一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着《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坐在旁邊的老奶奶則用小鼓爲老爺爺伴奏,樂曲在這個小樂隊的演奏下顯得非常動聽。周圍許多老人圍着這個小樂隊盡情地跳呀、唱呀,使人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一般。

重陽節時,我們也忘不了奶奶。於是,我們提着補品來到了奶奶家,奶奶笑着迎接了我們。來到屋裏,我們祝奶奶節日快樂,奶奶十分開心。

一天很快就過去了,我心想:要是每個人都能孝敬長輩,那該多好啊!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5

在上午上班時,我們接到民政局領導的任務後,因時間有限,機構的社工立馬行動,開始準備工作——策劃方案、購買物品、製作條幅等。

臨出發時,我們拿着物品清單進行再次覈對,生怕漏掉任何一樣東西。我問:“咱的東西都帶夠了嗎?”我的同事回答道:“都帶了,除了這些,我們還帶上了社工們滿滿的愛心!

當時聽到這話,內心有種說不出的溫暖感覺,是的,物品是一方面,我們作爲固始縣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社工,始終踐行着“以人爲本,助人自助”的服務理念與精神,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在服務過程中我們收穫了不一樣的快樂,是“助人爲樂”的那種快樂;是從陌生到友善的快樂;是真情流露的快樂;是看到開心笑臉的快樂……這些快樂,是我們不忘初心的動力。我們熱愛着我們的職業,也特別願意履行我們的職責。一切源於愛,一切爲了愛!

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通知到這麼多人來參加活動,也很難得,在此特別感謝劉營村的王大叔和士勤,謝謝他們的支援!

由此可見,大家都是執行力度很強的人,都有一顆很強的責任心和爲民辦實事的拳拳愛心!

大美劉營,實至名歸。本次活動,羣衆的參與度很高,這正是“美麗劉營”的另一個高度體現——民情、民風、民俗、民貌處處皆美!

用心靈溫暖心靈,公益路上,讓我們攜手同行!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6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古代人們透過登高祈福、賞菊等活動慶祝節日,新時代,我們又賦予了重陽節“敬老節”的新內涵。

爲了培養孩子們尊老敬老的美德,10月16日上午,大班孩子們走進社區,爲爺爺奶奶們獻上精彩的節目,送去歡樂。

10月17日上午,大班年級組邀請孩子們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來園,與孩子們共度重陽節。孩子們精神飽滿的唱歌、跳舞,與老人們一起遊戲,老人們心裏樂開了花,臉上綻放着幸福的笑容。孩子們還爲他們捶背,和他們聊天:“您平時怎麼鍛鍊身體?”“喜歡吃什麼?”……逗得爺爺奶奶們樂得合不攏嘴。孩子們的天真活潑、真誠關心,讓老人們內心倍感溫暖,對孩子們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最後孩子們送上自制的賀卡、繪畫作品,表達對爺爺奶奶們的祝福,希望他們身體健康、笑口常開、長命百歲。

透過活動,孩子和老人們度過了一個歡樂的、充滿溫情的重陽節,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美德在孩子們身上閃爍。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7

今天,很開心很有意義的一天,因爲這是我進入中學以來做的最有意義的實踐活動。

雖然以前也參加過這我喜歡的社會實踐,但還是抑制不住我心中的好奇,控制不住我想要快點到達敬老院這個神祕的目的地的心情。

敬老院以前給我的感覺是黑白的,無色彩的,它永遠都籠罩着一種暗淡悲傷的氣氛,可是這個敬老院給我的感覺是一種寧靜的,清新與安寧,綠色也較多,很像一家療養院。

雖然懷着很大的熱情,也充滿信心,但參加這次活動之後,我才明白,自己成功在那裏,失敗與不足又在哪裏,在與同學們的討論中,我還更覺得自己是個門外漢,許多東西都急需吸收與提高。對我來說。我與個別老人的交談能力是有的,而且和他們交談時我會察言觀色,不同的時候能及時應付,也給老人們一個比較好的印象。可是,最大的缺點是忽視了組織每一個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搞些熱鬧的氣氛使他們知道我們的心意,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我還非常欠缺組織能力,也非常欠缺與人之間的合作的能力。

這次活動,在衆多參加者的參與下,我們形成一道亮麗風景線。這讓我認識到,做每一件事,我們都要用心,用心用愛去左每一件事,讓自己無悔,讓溫暖和愛與人分享,讓自己在愛中茁壯成長。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8

重陽節的活動從幼兒園開始到我們家已經持續了一週多了,因爲我們平時在家裏也比較注重“孝”的教育,這次又有幼兒園的主題配合,讓小朋友敬老愛老的觀念更加紮根內心。

小朋友可以從做家務賺“工資”的活動中,體會到賺錢的辛苦,又能把賺來的錢用在給家裏的老人買花上,知道孝順的重要。作爲家長,我們也知道身教的重要,我們一邊和葉寧遠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一邊先要以身作則,不會把家裏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給他,我們也一直說家裏排大小,年紀最大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排前面,葉寧遠年紀最小排最後,要等大人們都挑好了拿好了才輪到你。

即使因爲爺爺奶奶慈祥把好東西讓給你,你也要知道只是他們讓給你的,要懷着感恩的心,從小就要幫忙做些事情。“孝”是永恆的主題,不會因爲重陽活動結束了就沒了,我們會一直告訴小朋友,孝是一個人的根,根扎的越深,上面的樹才長的越大。

謝謝老師們費心爲我們安排了這麼層次豐富的重陽節活動,希望經常會有關於傳統教育的主題活動出現。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9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老年人的節日。今天,我想向你介紹我的祖父。

我的祖父和我差不多高,駝背。從頭到腳,就連普通人最珍惜的臉上也佈滿了紅點,有的是他挖的,有的是結痂的。爺爺的衣服和褲子有點短,穿在他身上感覺怪怪的。走在路上總會吸引一些路人來觀看。爺爺的鞋子很髒,感覺像是從泥里拉出來的。

我爺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整天關心的事情除了兒孫之外,就是種莊稼。南瓜、西紅柿、冬瓜、茄子,或者土豆、玉米、紅薯、白菜,所有這些他都能種,都能管理得很好。即使是垂死的莊稼,到了他手裏也會變得生機勃勃。爺爺很清楚什麼時候播種、澆水、施肥、收割莊稼。照顧莊稼似乎比照顧自己更認真!

我爺爺不會寫字。除了寫自己的名字,他連最簡單的大大小小都不會寫。有時他被要求籤作業。他總是讓我先寫我想寫的,他得寫大一點。因爲眼睛不好,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顧我和弟弟,種莊稼。

如果我爺爺一個人去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他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因爲在大城市,光靠種莊稼怎麼生存?他肯定會問我們一些幼稚的問題。他連觸屏手機都不會用,連電腦都沒碰過。他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可能他認爲自己骨子裏流的血是農民的血,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誼。

大多數人可能很難接受這樣一個邋遢的爺爺,但我非常愛他。每個週五週六晚上,我都是晚上8點才下課,不管颳風下雨,他都會和弟弟在學校門口接我,然後回家做飯。在此之前,他和他的兄弟一直空腹。我通常下午去上學,他總是偷偷給我買一些零食。不管媽媽說多少次不要給我買零食,他都會給我一些零食。平時我吃飯的時候,不管多貴多難買,他都會想盡辦法滿足我想要的。

我爺爺正在盡他所能照顧我們。也許他不幽默,不懂得當下的高科技,但我爺爺對我來說是世界上最特別的存在。我長大的每一天,都離不開他的關心。我現在能做的就是愛爺爺,尊重爺爺,多給爺爺帶點笑容,讓爺爺少操心我的學習。重陽節是世界上老年人的節日。我希望我所有的祖父母都能健康快樂。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0

金秋十月,天氣轉涼,樹葉也隨着陣陣的微風左右搖晃着着飄落下來,在這樣令人神清氣爽的季節裏,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每每到這個節日我的內心都會多一份溫暖,因爲這是我們對老人們表達祝福的日子。

爲了迎接重陽節的到來,我們學校準備了演講比賽和主題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眼睛不時就會溼潤,因爲這些話說到了我們的心裏,更是體現了我們對老人們深深的敬意,經過歲月的洗禮,他們已不再是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少男少女,每一道褶皺都是一段經歷,每一絲銀髮都有着他們的故事,年歲帶走的只是他們的容顏,封藏住他們年輕時的熱情,而我們晚輩應該做的就是讓他們感受到時光並未蒼老,在我們的眼中他們永遠年輕可愛。

我們的主題活動安排在一個社區中,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和爺爺奶奶們共度這寶貴的幾小時,在從學校出發前,我們多次檢查自己的東西,確認都攜帶完畢,而我還有一個小小的節目,在這一路上我都反覆的在腦海中走流程,怕忘記流程,不管怎麼說還收有一點點小緊張的。當我們到達現場後,看到陸陸續續有爺爺奶奶出來歡迎我們,我們內心高興極了,激動地揮着手和他們打招呼,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親切。不一會的工夫,我們就到達了指定場地,我們也沒歇着,趕緊開始手中的工作,幾分鐘的時間,我們就已經準備就緒,臺下的爺爺奶奶們熱烈地鼓着掌,我們像是被鼓舞到了一樣,表演的更加賣力氣,心中別提多激動了。很快我們的幾個節目表演結束後,我們便開始和爺爺奶奶們寫字、作畫、下棋等等活動,不得不感嘆,爺爺奶奶們纔是真正的“深藏不露”。

看着大家都有活動,我還在想自己的任務是下棋,我的尋找到會下棋的爺爺奶奶,正想着,一位奶奶溫柔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小朋友,是要下象棋嗎”,奶奶看着我手中的棋盤露出慈祥的笑容,我像看到了希望一般,重重的點了幾下頭,隨後便開始了我們的“戰局”,在這期間陸續有幾位爺爺奶奶加入到“觀戰模式”,經過激烈的角逐,雖然最後是我險勝,但是明顯感覺到是奶奶在讓着我,這也不得不讓我感嘆,奶奶是真的厲害,我的技術還需要提升呀。

就這樣,這次的重陽節活動就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我竟然還有一些意猶未盡,希望有機會還可以和老奶奶一起下棋,最後祝全天下的爺爺奶奶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1

本次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重陽節的活動,爲我們這些小學生提供了對傳統節日的學習的機會。本次活動,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對重陽節這個節日有了很好的瞭解,也體驗了這個節日的美好。

這次活動時間學校定在了週末,所以時間是很充裕的,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週末的時候進行了登高,離學校不遠有一座山,我們一衆人爬上了這座山,體驗了登高這個習俗。雖然爬山的時候很累,有好幾次我都覺得自己快要堅持不了了,畢竟還是小學生,體力肯定是不太好的,但是當我真正的爬上去,我看着山下的風景時,我才真的體驗到了“登高望遠”的美好。從高處往下看,真的是不一樣的風景,是我以前沒有看到過的。登上山頂,是很棒的體驗。我想我看到的不僅是風景,我看到的是一種堅韌的精神。

登高完,我們就欣賞着山上的風景吃着重陽糕,真是美妙啊。重陽糕點也是我們在學校的時候做的,這活動,我瞭解了關於重陽節的一些習俗。吃重陽糕就是重陽節的習俗之一,所以學校爲了讓我更好的感受到這個節日的氛圍,直接叫我我們在學校的時候跟着學習怎麼製作這個糕點。在製作這個糕點的時候,也是出過不少的笑話,每個人做的都是不一樣的,味道不一樣,形狀不一樣,甚至還有沒有做成功的。雖然製作的過程不是那麼完美,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知道重陽糕的製作方法,還能品嚐到自己做的,也是一個不錯的經歷了。

在這次的活動裏,我瞭解到重陽節的由來,也知道了關於重陽節的神話傳說。同時好知道重陽節又稱之爲老人節,就是要去敬老愛老,孝敬我們的親人,做一個有良好道德的人。這個活動的舉行,真的是意義非凡,讓我們這些學生在這個節日裏有一個不一樣的體驗。我相信不管是我,還是其他同學,都喜歡上了這個節日,這個節日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給我們留下了很特別的回憶,我相信以後大家都會更加珍惜重陽節的。

現在回憶活動,我都還有點意猶未盡,真的是很喜歡這個節日了,讓我感受到與其他節日不同的氛圍,我會記住這一次的經歷的,我不會忘懷它的美好。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2

重陽節這一天終於到來了,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正式開始了這一天的活動,學校爲了讓我們能夠親身體會到節日的意義,組織開展了登山和爲老人們服務等活動,對於我來講,這個節日與其他任何一個的感受都不同,重陽節這一天,我的心是異常的暖。

作爲一名小學生,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老師也會重點教育我們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尊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其實曾經的我並不是很理解這兩個字的含義,準確來說並不知道自己如何去做才能夠體現這樣的精神,但漸漸地我似乎懂了,“尊老”並不需要我們去做多麼轟轟烈烈的事情,我們只需要留意平常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就可以,比如在遇到步履闌珊的老人,我們可以幫助他們過馬路;在他們迷路時,幫助他們指明方向;亦或是當我們在家時,可以爲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洗個腳等等,就是這樣會被我們忽略的小事,其實都是“尊老”精神的體現,所以這並不是什麼難事。

在重陽節這一天,我們跟隨着學校的步伐,走進敬老院與爺爺奶奶們談心,雖然我們的年紀小,但是我們可以以我們的方式與他們溝通,逗得他們開懷大笑,我也不由得開心了起來。對於我來說,在那一刻他們就是我的爺爺奶奶,雖然相處的時光是短暫的,但是我卻深深地感受到爺爺奶奶們的慈祥,在臨別之時,他們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長大成人做出自己的貢獻......”,在說出這句話時,他們的眼神是那樣的堅定,因此我的內心也堅定了這一信念。我們的第二項活動就是登山,說實話,這是學校第一年舉辦這項活動,因此我們每一個人內心都充滿了期待。

在正式登山之前,老師叮囑我們檢查好自己的裝備,並強調相關的注意事項,緊接着我們便開始了此次的登山之旅,在中段之前的路程還算是比較輕鬆,但隨着體力的消耗,在後半段時,我們開始感覺到了“擡不動腿”,但挺着大家的相互鼓勵,我們還是一步步地邁着步伐向山頂走去,在快要登頂時,秀麗的景色逐漸地拉開了簾幕,我們也不由得發出感嘆,在那一刻全身的力氣瞬間拉到滿值,就這樣我們在山頂領略到了“一覽衆山小”的景象,何其美好!

重陽節的活動帶給我的不止是放鬆,還有理解節日真正的意義,最後祝願我們的爺爺奶奶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3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通常插茱萸、賞菊賦詩,更由我們熟悉的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表達的遊子思鄉之情,與我而言這是所有的節日中最溫馨的,而對於此次的重陽節活動,我也想寫下自己的感受。

在重陽節這一天我們更隨學校進行“重陽節一日社區活動”,走進社區近距離的和老人們相處,我們這次主要到達的是xx敬老院,在這裏我們根據出發前的任務分配,在敬老院中完成自己的任務,其中我的任務就是與老人們聊天並拍照記錄,到達指定地點後,我們就開始奔赴自己的“崗位”,在開始我的任務前,我還是有些緊張的,因爲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開始,沒幾分鐘的時間看到大家的工作已經進行的如火如荼,我也就抱着“豁出去”的想法,開始試着找到爺爺奶奶和他們聊天,爲此我還列了一個問題草稿,結果並沒有用上,因爲我們完全實現了“暢談”,爺爺奶奶們都非常的和藹可親,這讓我逐漸放下心裏的壓力,在這期間我還教了他們如何使用智能手機的其他功能,大家都聽得非常認真,逐漸地爺爺奶奶們學會了在微信中發視頻、發表情包等功能,看着他們慈祥的笑容,我的內心也有些許的波瀾。

對於我們而言,在這個“全員智能化”的時代中,我們學習起來非常的快速,但是對於爺爺奶奶來說,他們對於智能化的產品是陌生的,因此作爲晚輩的我們,應該對他們多一份耐心,一遍不會就兩遍,兩遍不會就三遍,回想我們當初學習走路、騎車,也是我們的爸爸媽媽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的鼓勵我們,幫助我們,所以我們在面對爺爺奶奶的時候也要去鼓勵他們。在這個全員倡導尊老愛幼的社會中,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去詮釋這句話,透過這次與爺爺奶奶們的交流,我發現他們也是非常可愛的,會問我一些現在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會鼓勵我要好好的學習,將來長大成人,爲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透過此次活動,我收穫了很多,同時祝願爺爺奶奶們健康長壽,開心每一天,我一定會記住你們的教誨,爲國爭光!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4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中國人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的老奶奶們在縣村裏跳舞、唱歌爲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上豐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麗。“九”包蘊着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康。“九”代表着中華人民的喜悅、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爲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着,要發自內心去感受。重陽節它又可以稱爲茱萸節、菊花節,甚至“野餐節”。秋天

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爲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爲爺爺奶奶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奶奶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真是喜出望外,我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着每當重陽節時,做孫子孫女的應該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裏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記性就笑着說:“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奶奶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奶奶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國慶節?”“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攙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邊談,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着清澈池水,飽覽壯麗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覺度過了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準備給奶奶過老年節。上面綴着各種花紋,有的是嵌着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輕了五年。一家人嘴裏甜甜蜜蜜,心裏更加甜蜜。爽朗的笑聲傳遍了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5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於重陽節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作者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延續30多年曆史的千叟宴如期在三水蘆苞鎮獨樹崗村舉行,250多圍酒席宴請了1600多名村中老人、港澳同胞和黨政代表,酒席之多、參與面之廣,創下了歷年之最。

獨樹崗村傳來陣陣歡笑聲和碰杯聲,村前燈光籃球場和廣場大排筵席,村中老人、港澳宗親和政企代表齊聚一堂。20名長者坐在主席臺上,接受少先隊的獻花和政府部門的祝福。今年103歲、村中最長壽的老人蔡月桂臉上笑出層層皺紋。一直以來,獨樹崗村有着敬老愛老的傳統,每年重陽節,村裏都會舉辦千叟宴。老幹部蔡可平依然記得,30多年前,港澳同胞自發組織千叟宴,“當時只在村中古廟擺幾十席”,如今,筵席的規模越來越大,今年首次突破250席,創下歷史新高,並加入了各種文藝表演。

過去老人們以滿腔熱血爲民族解放和國家的建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爲社會的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輝的業績,吃盡了千辛萬苦。人常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我深有體會,我們的父母所處的年代和帶兒女的辛苦人人知道。現在老了又不願打擾兒女的工作,自己孤獨的生活,就像滿文軍在歌裏唱的“你靜靜的離去,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臉,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你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真實的唱出了我們的心聲。父母無私的把全部的愛給了我們兒女,自己默默的老去,想想我心裏也很傷感!

在這裏我想說點:作爲兒女應該抽時間常回家看看,老人沒時間等我們有時間,爲父母儘儘孝心,捶背揉肩,噓寒問暖,多吃幾頓團圓飯,爲老人洗洗衣服陪陪他們,象照顧孩子那樣呵護他們,讓我們的父母愉快的度過晚年。不要找藉口說原因,免的以後心裏悔恨自己。老人節,想起我的雙親已離我遠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眼前浮現父母慈祥的笑容,心裏蕩起無數的感慨,想起童年,想起父母年輕的笑臉,許多許多

我們應該感謝,感謝有這樣一個傳統的老人節日,讓我們有時間和機會孝敬老人,感受親情!九九重陽,秋高氣爽,沉澱着金秋的豐碩,感受了生活的溫馨!祝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6

九九重陽節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爲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做爲老人節。

“燦燦,燦燦”哦,我姥姥來了,我趕忙把姥姥請進屋裏。趕緊把媽媽叫來。趁着媽媽與姥姥交談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趕忙拿來盆子,倒了一些熱水,一摸水,呀,燒死了!我又倒了一些涼水,哎,又涼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氣妥”這個詞,頓時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熱水,這會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腳布。搖搖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說:“姥姥,馬上就要過重陽節了,我今天特意爲您洗一次腳。”姥姥說:“呀,燦燦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姥姥爲你感到驕傲啊!”我把姥姥的腳放入水中,泡了一會兒。又用肥皂把腳周圍搓了一遍,在用清水沖洗。連續重複幾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當我摸到姥姥腳跟時,有什麼紮了我一下。我一看,原來是一層厚厚的繭子。我想起姥姥操勞日久,每天洗衣,做飯。便更加仔細的去洗腳了!洗完後,望着姥姥乾淨的腳,喜出望外。姥姥和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這一星期天中,我們老師讓爲自己的長輩洗一次腳或洗一次頭等。我突然心血來潮,準備,在星期天給來我家串門的姥姥洗一次腳。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7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被廣爲流傳,這也在告訴我們及時行孝的道理,又逢一年重陽日,在這一天,願我們都能夠看看身邊的老人,將我們的愛傳達給他們,讓他們感覺到雖然時間在流逝,但是我們對他們的愛意只會加重不會減輕!

近幾年來,重陽節的活動也逐漸豐富了起來,這也體現了人們對這個節日越來越重視,我認爲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中華民族自古講究“百善孝爲先”,而我們盡孝道也絕不僅僅只是在重陽節這一天,這個日子只是在提醒我們:自己有多久沒有關注他們了呢?在這場活動中,各個節目都藏有淚點,這是一種心靈的共鳴,更是自己內心的一種感動。曾幾何時,他們也曾風華正茂,他們也是爲了理想而奮鬥的少男少女,只因歲月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痕跡,一道道皺紋都是他們經歷過的滄桑歲月,逐漸彎下的背弓,似乎也在訴說着,他們真的老了。越是在這個時候,他們的內心就越發的孤獨,記得在晚會中有這樣一個節目,老人在孩子探親返程後,自己獨自坐在院子裏落淚,看到這裏,我的眼睛不禁溼潤了,或許他們不需要我們有多大的成就,只是希望我們能夠身體健康,陪伴在他們的身邊,所以在這樣祥和的日子裏,希望我們都能夠常回家看看。

同樣,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景象,在新時代的科技衍生下,身邊的老年人也逐漸的開始接觸智能生活,偶爾會看見身邊的爺爺奶奶,戴着一副眼鏡,操作着手中的電話,這樣的景象是如此的和諧,這對於他們來講是一種跨越時代的嘗試,辛苦了一輩子,如今也可以去好好地體驗新時代的生活。當然,同時不能忽視的就是那麼沒有接觸智能化產品的老人們,我們要讓他們時刻感受到關愛,將這份孝心表現出來,讓他們老有所依,亦有所樂。

在活動的現場看到爺爺奶奶們一張張慈祥帶着微笑的笑臉,我的內心感到了無比的溫暖,看到孩子們和老人共同玩遊戲時歡聲笑語,我又感慨時間的奇妙,他們走過了變遷的歲月,如今在這個歲月靜好的年代中,希望他們可以收穫更多的幸福,我們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和擔當,讓盡孝不止存在於重陽節的這一天。

農曆九月,適合出遊,適合與家人相伴,願天下的老人都能夠獲得幸福與快樂,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將盡孝內化於心,外化於形。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8

此次重陽節活動順利地開展了,我們學校對於重陽節這一天的安排一直是很重視的,因此我們也舉辦了多種形式的活動,有演講比賽、走進社區和登山,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感受,在這一天中,我也收穫了滿滿的感動,也明確了一名小學生的責任,現在寫下本次重陽節活動心得感受。

重陽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也被稱爲“老人節”,顧名思義,這是老人們過的節日,而我們在這一天中就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對他們的最誠摯的關心。他們走過了滄桑歲月,如今更應該去感受如今的美好生活。

學校組織的活動中,最先開展的是主題演講,而我幹好參與其中,從準備演講稿到最後的上臺演講,雖然只有短短几天的時間,但是我的內心卻有着不一樣的感受,演講稿上的文字逐漸走入我的心中,讓我對於“敬老愛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們是這個社會中最可愛的人,他們不應該被時代所遺忘,而我們作爲一名學生,更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他們感受到這時間的美好,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事情。

在走進社區的活動中,我們近距離地和爺爺奶奶們談話,雖然剛開始有點緊張,但是隨着話題的不斷進行,我開始認識到,爺爺奶奶們都十分的和藹可親,他們會教我們包餃子,還會和我們一起下棋,在那一刻,我不禁溼了眼眶,或許歲月帶走的只是他們的容顏,但是他們的內心依舊是積極向上,充滿陽光,這更加讓我明白了,我們應該向爺爺奶奶們學習,他們身上的精神就是最寶貴的,雖然我們年紀不大,但是我們可以樹立理想,併爲之不斷地奮鬥,或許這一路上會充滿荊棘,但是隻要我們堅定信念,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一定會實現自己的目標。

登山活動是我們學校的傳統,每一年必有的環節一定是它,我們每一班級就是一個集體,排頭的同學拿着班旗,就這樣一個班接着一個班的向上頂走去,這個場面還是比較震撼的,在整個登山的過程中,到達中間地段纔是最累人的,因爲經過前短路程的捶打,我們很多人已經感到疲憊,但是好在大家都憑着毅力堅持了下來,一起到達山頂,領略着如畫的景色,或許這就是堅持不放棄的含義。

重陽節的各項活動已經結束了,在這個過程中,我產生了很多的感受,但同樣也收穫了很多,這對於我而言會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重陽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9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和諧社會的基本的道德取向。成人很容易做到"愛幼",但幼兒卻往往不懂得應該尊重老人、如何尊重老人。對"尊老"的概念僅停留到這類膚淺的口號和理解上,很多時候並不能真正做到關心和愛護老人,並不能真正的理解應該怎樣尊重老人。所以,對幼兒實施"尊老"教育有着重要意義。爲弘揚民族文化,讓傳統美德深入孩子們的心靈,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的到來之際,我們大一班舉行了“重陽節感恩親子活動”。

下午3:00整,所有的爺爺奶奶們都準時來到多功能教室,孩子們也都異常興奮,活動從談話——重陽節的由來引入,大部分幼兒都不知道重陽節是什麼節日,因此我給幼兒講解了重陽節的來歷,讓幼兒更深刻了解重陽節的含義。在老師的認真講解中,孩子們都聽得非常認真,從中瞭解到重陽節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的習俗,同時也明白作爲後輩一定要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很多小朋友都分享了自己關愛老人的做法,如給爺爺奶奶捶捶背、不讓他們操心、端水等等,學會主動去關心、尊敬每一位老人。

表演時間到了,寶寶們給爺爺奶奶表演了歌曲《好娃娃》,爺爺奶奶們看得認真了,直豎大拇指,隨後小朋友和老人一起合唱了《五星紅旗》,回溫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最後大家一起跳起了廣場舞———小蘋果,別看音樂節奏有點快,但我們的老人們跳得絲毫不亞於孩子們,場上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燦爛的微笑,真的是一幅溫馨、快樂的畫面。

活動的最後,孩子們自己動手給爺爺奶奶們洗腳,起初老人們看孩子們端着盆子還有些不放心,但一聲聲:“奶奶,我能行!”“爺爺,你坐吧,我來端!”的話語,讓老人們放下心了,張卿冉的奶奶感慨的說:“哎呀,孩子真的長大了!懂事了!”伴隨着《時間都去哪兒了》的音樂聲中,孩子們蹲在地上,認認真真的給爺爺奶奶洗腳、按摩,“奶奶,舒服嗎?”“爺爺,你幸福嗎?我給你捶捶背吧!”好多的老人們都被感動了,眼眶也溼潤了......

重陽節節日的開展活動,對幼兒來說是一種體驗、親情體會的傳遞,更是一個祖孫情的溝通橋樑,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溫馨,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也透過此活動引導幼兒關心長輩、爲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更進一步地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操作能力、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