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

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1

如果說,魯迅的《吶喊》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郭沫若的《女神》代表了新詩的輝煌,那麼曹禺的《雷雨》可說是中國話劇創作第一次成熟而優美的收穫。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作弄。專制、僞善的家長,熱情、單純的青年,被情愛燒瘋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恨着罪孽卻又不自知的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還有家族的祕密,身世的祕密,所有這一切在一個雷雨夜爆發。有罪的,無辜的人一起走向毀滅。曹禺以極端的雷雨般狂飆恣肆的方式,發泄被抑壓的憤懣,毀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

《雷雨》的戲劇衝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徵候。開始是鬱悶燠熱,烏雲聚合,繼而有隱隱的雷聲,有詭譎的閃電煽動着漸趨緊張的空氣,忽地,天地間萬物止息,紋風不動,靜極了,就在人剛剛覺察到異樣還來不急思忖,當頭響起一個炸雷,電閃雷鳴,雨橫風狂,宇宙發怒了。達到此種戲劇效果全憑劇作家牽動劇中人物之間“危險”關係。比如周萍,對父親是欺騙與罪孽感,對蘩漪是悔恨與懼膽怯,對周衝是歉意,對四鳳是希望振作,對侍萍是難逃宿命。

《雷雨》確是才華橫溢之作,在戲劇藝術上臻於完美之境。《雷雨》成功塑造了劇中人物。如果一齣戲沒有令人難忘的人物,那麼無論它的劇情衝突多麼緊張激烈都不過是一時的熱鬧。《雷雨》中的人物是豐滿而複雜的。即如周樸園,曹禺將他歸於僞善卻仍然還要爲他分辨出剎那間幻出的一點真誠顏色。而對周衝,曹禺也細心區分着單純與癡憨,讓現實的鐵錘一次次敲醒他的夢。

當然,在《雷雨》中最獨特最耀眼的人物是蘩漪。她是一個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熱情是澆不滅的火。上帝偏罰她乾枯地生長在砂上,她的美麗的心靈被環境窒息變成了乖戾。她有一顆強悍的心,她滿蓄着受壓抑的陰鷙的力,她不是所謂的“可愛的”女性,她是辛辣的,尖銳的,她有她的“魔”,她的魅惑性。

《雷雨》具有一種詩意之美。這不單單得自文辭的優美,許多段落被人們反覆背誦,也不僅是得自劇中人物詩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說,是所有這一切,包括舞臺提示、角色分析,彙總而後升發出的一種形而上的氣質和品位。

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2

《雷雨》,“到底什麼纔是公正”這個問題在我腦中徘徊了好久。爲什麼故事的結局那個最該死、最該瘋的人安然無恙?爲什麼那麼多無辜的人就死的死

瘋的瘋呢?

周樸園,故事的源頭,作爲一箇舊社會的資本家,言行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圖和陰險狡詐。假如當初他沒有拋棄魯侍萍,那魯四鳳、繁漪就不會出現,那麼周萍的兩段戀情就不會發生,那麼慘劇也不會發生。可這只是個假設,事實上正因他的貪婪,他的無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導致杯具的發生,但是到了最後,魯四鳳、周衝、周萍死了,魯侍萍、繁漪瘋了,魯大海不見了,唯獨他完整無缺。可我們知道事實上他失去了一切……

那麼周樸園到底愛不愛魯侍萍呢?從一向隨身帶着的舊傢俱一向保留着夏天關窗的習慣,到幾十年都一向穿着的舊襯衣,都能夠看出,樸園對侍萍仍有感情,可事實樸園愛的是他印象中三十幾年前那個美麗溫柔的侍萍,而不是出此刻他眼前的這個女生。周樸園所期望的是“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實際上它是一個醜陋的、混亂的家庭。妻子繁漪與他感情不和,處處與他針鋒相對,並且與大兒子周萍有私情。二兒子表面上對他畢恭畢敬,實際又敬又怕,不願與他多接觸,周樸園在這個家裏,空有家長的尊嚴卻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間的真情。因此當年那個侍萍自然成了他感情上的依託。他的所作所爲,只是爲了填補自己空虛的心,當他思念的侍萍出此刻他面前時,他慌了陣腳,資本家的勢利、狡詐暴露無疑。他認爲侍萍會來勒索他,害怕侍萍向他算舊帳,害怕自己的名譽和財產受到威脅。這樣,一前一後兩種截然不一樣的態度,便把他的嘴臉暴露了出來,鮮明的性格躍然紙上。

曹禹最喜愛繁漪這個主角,但他沒有刻意美化她。她的發瘋是她唯一的下場,正因她的性格和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一個佔有慾如此強烈的女生在失去一切期望後,她只能瘋。我也很可憐她,兩個男生都拋棄了她。而她只是在自以爲是的感情中毫無頭緒地磕碰,也許她只有這個下場,也是正因作者憐惜她,確實她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可憐的女生!

矛盾的衝突穿插在文章的字裏行間,每個人也由矛盾的驅使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下場,似乎唯獨周樸園的例外,可我還是不明白,他爲什麼苟活。試問如果有一天地球大爆炸,到底是死的人可憐,還是活着的人可憐呢?他看着身邊的人都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那最受煎熬的就是他了,可能曹禹先生要的就是這個感覺吧!

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3

我想寫一寫繁漪。

她是整部劇中最惡毒,最激烈,性格最豐富的女人,我相信她也是曹禺作品人物中最閃亮的一個。她似是走了某種極端,將生活變成了不是愛便是恨。她的世界是像我這樣接受傳統現實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但是至少,我可以嘗試去理解。

繁漪是一個悲情的女人。她對於周萍的愛自然是不被倫理道德所接受的,可是繁漪愛了,激烈如火義無反顧。因爲這不該存在的愛情,這不該愛的人,她搭上了一切,甚至變成魔鬼“醜惡地爲着情愛痙攣的喊叫”,可是她的萍卻是在努力地中止這變態的關係。這不是誰的錯,在感情的問題上本就沒有對錯。只能說,繁漪是一個犧牲者,是這個社會規則的犧牲者。她是任性的,是悲慘的卻是同情不得的。

繁漪自己就是一個矛盾體。她擁有舊式中國女人的哀怨、柔弱,又擁有新一代女性追求個性解放的魄力。所以她享受於這個這個封建大家庭給她的地位以及榮華,又想逃出這個密不透風的鐵籠子似的周家。繁漪的物質條件十分優越,精神世界卻一貧如洗。她毫不猶豫地牽起周萍的手,不肯悔改的希望他能帶給她的精神世界一點光芒。可惜周萍不愛他,他的心在四風那裏。於是她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陷入悲劇的深淵。

“母親不是母親,情婦不是情婦。”繁漪複雜的性格特點反映到了生活上。我想,她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對於周萍是愛還是恨了,這其中太複雜,終於發展爲一種扭曲的性格。愛恨交織,帶着報復的慾望,不能自己。

繁漪是真正的什麼都不怕的人。當情緒到達極點時,她什麼也不屑一顧。“她是一隻沉了的舟,然而在將沉之際,如若不能重新撐起來,她寧可人舟兩覆,這是一個火山口,或者猶如作者所謂,她是那被象徵着的天時,而熱情是她的雷雨。”

這樣的人物,是那種主宰一切的人,也是容易將自己推入萬劫不復之地的人。她的陰鷙她的力量還有她的痛苦將她雕琢爲一件讓人捉摸不透的藝術品,只是壓抑的太易自燃。

不是愛便是恨,繁漪愛到了深處衍生出來了恨。愛恨交織,雷雨轟鳴。

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4

繁漪,貌美如你,聰慧如你,本該是個公主,被人寵被人愛的。可是,命運給你安排一個逃脫不掉的牢籠,嫁給周樸園,一天天的熬日子,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生活,無法擺脫的壓抑與夢靨,把棺材都準備好了。

心死絕望時,偏偏又遇上了他。你只想要一點點的愛,來滋潤那顆沙漠般太過乾燥的心。可是,繁漪,你愛錯人了。懦弱的他,不配你的`愛。你要的,他給不起。苦苦抓住不放手,放下自尊與驕傲,又得到了什麼?太多的心不由己,身不由己,當發現愛的人是一個懦夫時,又能如何?

不悔改,不回頭,猶如一匹執拗的馬,毫不猶豫的踏着艱難的老道,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夢而救出自己,但這條路也引向死亡。只因你的生命中交織着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

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5

總有一種感情,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段經歷,會讓我們心潮澎湃。然而一個故事,一個註定沒有結局的故事,它所包含的愛恨情仇與糾葛,卻讓所有的人心爲之一顫。高大的院牆,厚厚的鐵門,緊緊地鎖住了一個家庭的悲哀,鎖住了難以言說的祕密,門裏門外,徘徊着兩代人感情的糾葛,遊走着兩個家庭不斷的恩怨。三十年的悲哀,三十年的愛恨,三十年的惶惶不安,三十年的痛苦煎熬,就這樣命運又讓他們相遇,這一切後果,便塵埃落定。

一段本不該有的感情,卻讓它在深宅大院中悄悄滋長。長子與繼母,該有着怎樣一段不爲人知的祕密。是愛情?是悲情?儘管歷盡艱辛與波折,卻仍舊在感情的漩渦中苦苦掙扎。後母擺脫不了的命運,繼子擺脫不了的繼母的糾纏,就這樣,仇恨在悄悄的蔓延。鬱悶,死氣沉沉的房間裏所有的人都有一段或喜或悲的往事。只有他——周衝,仍舊懷着一顆充滿陽光與活力的心。他不會鉤心鬥角,他不懂爾虞我詐,他沒有恩怨,的是他深深喜歡着那個在自己心裏清純、善良的女傭——四鳳,他只知道愛情沒有界限,他只是單純的愛,內有一點瑕疵。陽光照不進的偌大的廳堂,可他的心裏卻很溫暖。

日子在一點一點地流逝,而周公館,魯家,所有的人心裏都有什麼在潛滋暗長着。他們本該是兄妹,卻不明情由而種下了最終的苦果,命運折磨毀壞了兩個物質的孩子。縱使情意綿綿,卻只能淚眼望穿;縱使柔腸百轉,卻只換得撕心裂肺的呼喚。、哭天喊地的埋怨,再大的雷雨也衝不掉這鐵證的事實。

不經意的相遇,一切依舊,而過去的甜言蜜語和幸福時光,都在三十年間悄悄發黴變質了。他們不再期待比翼齊飛,不再渴望情意深長,時光已經將記憶打磨的黯淡無關。此時,他們有的只是彼此的怨恨與提防。歲月的塵土風霜,消磨了侍萍的容貌,她不再美麗,不再年輕,她變得連曾經朝夕相處的周樸園也無法辨認,悲哀與心痛漸漸的生長,並蔓延、蔓延……

一段悽慘的感情,兩代的悲情,兩個封建的家庭,一個腐朽的社會,每天都在上演一段段悲情大戲,劇中人誰也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在那些虛僞的面具背後,呈現給我們的是愛?是恨?這無盡的糾葛悠悠,何時是個盡頭?

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6

讀過《雷雨》之後我的心情如天氣般鬱悶,在曹禺筆下不僅可以看出人物的本性,更能看到作者當時所生活的社會的本質。可以這麼說,劇中的人物毫不吝嗇地將自己丑陋的像蛤蟆的內心流露出來,對其劇中的主人公,我給大家說道說道。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冷酷地周樸園和善良的魯侍萍,首先分析周樸園。

當魯侍萍再次出現在周樸園面前時,已是三十年的事了。從前那張閉月羞花之貌,已被苦難的利刀所磨蝕,現留下樹皮般的臉,曾經是他妻子的她,周樸園會認出侍萍嗎?在與侍萍對話中好像他對侍萍有些追憶,這是假的還是虛僞的呢?從他嚴厲的喝問侍萍“你來幹什麼?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做出肯定的回答,這是假的,但如果你仔細推敲,似乎他也經常去咀嚼這段感情,或許只是填補他醜惡空虛的心靈而已,這顯示他的多情與高貴。

從周樸園給侍萍錢這方面可以說是對侍萍的打發,也可以說是他對自己從前的罪惡做出的彌補。這也許就是周樸園僅剩下的一丁點的人性,又從他不讓侍萍認二十多年不見的兒子,他的這種做法可以透露出他的冷酷與自私。而從他對自己另一個兒子魯大海的做法更是無情。我認爲周樸園的生活,就只爲他的金錢與虛榮而活,他的這顆心就像當時生活的黑暗社會一樣。

而生活在苦難中的侍萍與周樸園是不能相比的。侍萍的無奈。苦難,在這樣的社會中是不會有人憐憫的。對於周樸園殘忍的做法,侍萍也只有吞到肚子裏。她也只能認這個命,她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將自己這幾十年來所受的苦給訴說出來,而她所受的苦只應爲周樸園殘忍的行爲所造成的。這些事情更加重了周樸園形成的罪惡感。

周樸園的兒子周衝純真善良的性格與周樸園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好像周衝的存在可以沖刷周樸園的罪惡,而周萍與繼母的倚戀,四鳳與周萍的戀愛再也掩飾不了周樸園的罪。這樣的複雜的關係暴露出當時社會的腐敗。

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7

在那個雷電交加,風雨肆虐的夜晚,一切人性的感情,封建的罪惡都爆發出來,猶如黃河之水,一發不可收拾。上一代的恩怨陰差陽錯地讓下一代承貸,下一代承受的痛苦扣人心絃,就在那麼一瞬,地轉天旋,世界彷彿變了一個樣,那麼令人害怕。

爲愛而放棄一切的蔡漪,失去了母性,失去了尊嚴,失去了素質,她爲愛而瘋狂,瘋狂地爲愛追逐,她痛恨封建禮教,痛恨她愛的人,因爲愛得越深,恨得越切!曹禺先生曾這樣評價自己筆下的人物:“他們都在陰溝裏掏着生活,卻心偏。“天樣的高,熱情原是一片澆不熄的火,而上帝偏偏罰他們枯乾地生長在砂上。是啊,她受人嫉惡,社會的壓制,這樣抑鬱終生,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氣的女人在那個現實社會裏不知多少吧!她有火熾的熱情,一顆強悍的心,她敢衝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獸之鬥。她不是更值得人的憐憫與尊敬麼?

但是最後她瘋了,她爲愛而瘋狂,爲恨而瘋,爲她自己而瘋。

那個同樣爲愛拋棄一切的四鳳,掉進了一個深不可測得神谷底,她愛上了一個她不該愛上的人,她的內心有兩股強大的力量夾擊着她,讓她不知道該往哪走,她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但最終,愛的力量讓她作出了一個無法挽回的錯誤決定。她死了,死在了她的誓言下,死在了罪惡的封建禮教下,死在了她親手挖下的墳墓中。

這兩個同病相憐的女人,朗格被封建壓迫的女人,兩個本應生活美好的女人,因爲生活的時代,讓她們成爲封建禮教的犧牲品。試想有多少犧牲品死在了罪惡的封建社會之下啊!

巴金老先生爲《雷雨》落了淚。爲舊社會落了淚,爲新中國落了淚。新一代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努力學習,創建更美好的生活呢?讓更多人的生活幸福起來!

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8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作弄、專制、僞善的家長,熱情、單純的青年,被情愛燒瘋了心的魅感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卻又不知地犯下大罪孽的公子哥,還有家族的祕密,身世的祕密,所有這一切都在一個雷雨夜爆發、有罪的、無辜的人一起走向毀滅,周萍、周衝、四鳳死了,魯大海與生父周樸園反目,兩位母親亦走向了崩潰。

矛盾環環相應,扣人心絃的同時,卻做得那般自然,似乎從一開始我們讀到雷雨時,面前就有這樣一幅畫面:鬱悶燠熱,烏雲聚合,繼而有隱隱的雷聲,有詭異的電煽動着淅趨緊張的空氣,忽然天地間萬物止息,紋風不動,靜極了靜極了,就在人剛剛覺察到異樣還來不急思考時,當頭響起了一個炸雷電閃雷嗚,雨橫風狂,宇宙發怒了,這像是寓示劇中人物之間的危險關係。

看完故事,我很矛盾,我問很想知道這場悲劇誰是製造者?蘩漪嗎?還是周樸園和魯侍萍?可細細想想,他們又有什麼錯呢?

蘩漪在《雷雨》中有些扎眼,但她澆不滅的熱情和顆強悍的心讓我喜歡她,儘管她的漂亮的心靈被環境窒息變成了乖戾,她不是所謂的“可愛”女性,她是辛竦的,尖銳的,有魅惑力的,甚至她就是所謂的魔。可能正因如此,我喜歡她,她爲愛不惜一切,她的執着我從內心敬佩,他們都沒錯,他們只是愛上了不該愛的人,可誰又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呢?我漸漸開始發現或許是封建社會所謂的門當戶對害了他們,或許當時樸大少爺娶了魯侍萍,那麼今天也就不會發生這一幕的哀嚎。

今天的社會佈滿着陽光,驅散了過去的陰霾,現在的天天對戀人都是幸福快樂的,因爲彼此是自己的選擇,我希望在今天的社會中不再會奏響雷雨天特有的隆隆樂奏,因爲今天是個陽光燦爛的世界。

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9

魯迅說過:“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別人看。”我們知道《雷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然而它毀滅了什麼呢?一個家庭的悲劇,導致了二代人的不幸。

周樸園從前的大家公子,結識了家中的女僕,他們相愛了,但誰也說不準他們的愛是真是假?到後來侍萍被逼離開周家。周樸園卻又與一位富家小姐結婚,他還是不能拋棄“門當戶對”的傳統觀念和他那種追求上層階級的社會。30年後,侍萍的女兒四鳳也巧合地來到了周家,於是便有了四鳳與周萍的相戀及周衝對四鳳的單戀,演繹了三十年後的“主僕戀”。兩代人似乎一直在重複着同一種的悲劇。

這樣看來周樸園似乎是一切禍患的根源,悲劇的製造者,但這幕悲劇並非他是意願,他也是深陷於其中的最大的悲劇承擔者。周樸園,一個表面上冷酷、自私、虛僞的人,是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心事,他只能在內心深處祭奠和懷念真心愛的人,用一種悲劇的形式來表達愛。他愛而不得所愛,不能終其所愛。更可悲的是,他們的愛的結晶:兩個兒子,成了他的階級敵人;而另一個成爲給他戴綠帽子的人,但他卻毫無察覺。表面的威嚴和道貌岸然之下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推上最恥辱的境地。他的生存環境是何等悲哀!

侍萍終究還是瘋了。他苦苦掙扎,但她終究還是失敗了。但她畢竟是堅強的,有着巨大精神力量的女人。

《雷雨》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悲劇的承擔者,無論是窮是富,是好是壞,都上演着悲劇的角色。

《雷雨》就這樣展示了人間最慘烈的悲劇,它發生於每一個普通的人身上,不是上帝國君,也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它更沒有讓我們到世界之外去尋求什麼悲劇的根源,因爲悲劇就在是生存的本身。內含着人性生存的本身的悲劇。

人生的悲劇,悲劇的一生。

假期雷雨閱讀心得10篇10

一口氣看完《雷雨》後我心情着實激動了一陣子,可能是近來沉湎於《理想國》等讓人腦抽筋的學術著作,而少看文學作品的緣故。初中時便想看這部書,因爲當時“中學生必讀課外讀物”之類的書目上總有它的名字。可我竟一直沒看,或許是因爲我對戲劇不怎麼感興趣。看莎士比亞也會因爲那些繁冗的抒情長段而厭煩(當然,也有翻譯的影響)。

不看戲劇的原因之一,是裏面的場景佈置等段落時時提醒我這只不過是一齣戲。《雷雨》也不例外。讀到一半時我便想,四鳳一定會死,儘管我不願意她死。因爲她是全劇中最無辜,最惹人憐的人物。安排她的死,既符合她的命運(即劇情的發展),又定會造成極好的悲劇效果。結局也不出所料,只是沒想到死的是三個人。周萍是我一直覺得最難演的,因爲他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矛盾,他是個悲劇人物,卻不易獲得觀衆同情。後來讀曹禺的序時,發現他也這麼認爲。

我向來不曉得怎麼寫書評。以來我實在沒有那種冷靜地讀書,然後站在批判的立場上客觀地分析作品的能力。讀完一本書通常我只能體會一股模糊、激動、複雜的情緒,筆頭想寫什麼卻寫不出,悶頭一睡第二天心情平靜又重新開始讀另一本書了。二來我覺得讀文學作品嘛,能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不求甚解也就夠了,不喜歡那些像高中語文閱讀題一樣的分析、解構作品的評論家,更瞧不起豆瓣上一些故作高深的言論。也因爲這個原因,我素來對中文系似乎有一種偏見。我覺得中國文化裏就講究一個“悟”字,多讀多背多思就是了。正如作者所說:“我對《雷雨》的瞭解,只是有如母親撫慰自己的嬰兒那樣單純的喜悅,感到的是一團原始的生命之感。”“我很欽佩,有許多人肯費了時間和精力,使用了說不盡的語言來替我的劇本下注腳。”

最讓我喜歡曹禺的,是他序裏的第一句話:“我不知道怎樣來表白我自己,我素來有些憂鬱而暗澀。”這讓我想到朱自清的“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麼也沒有”以及那一代的文人們。

最後小小地自豪一下,《雷雨》是曹禺在南開讀書時開始構思的。

標籤:雷雨 假期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