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遊戲活動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遊戲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遊戲活動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遊戲活動的心得體會1

對於那次親子活動,我至今還是記憶憂新,那是在xx讀小班的時候,爲了慶祝xx,幼兒園裏組織了一次親子活動,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下午,但活動內容非常的豐富,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和孩子一起意外地得到了許多活動之外的收穫。

那天在x老師的安排下,讓每位家長與自己的孩子共同完成了三個遊戲:

第一個撥橘子游戲,讓小朋友們撥橘子給自己的父母吃,爲了比賽,由於我吃得太快,橘子水濺出來,女兒馬上用餐巾紙幫我擦嘴,這個小細節,讓我想起平時我用餐巾紙給女兒擦嘴的情景,看來她全都記心裏了。當時我心裏真是暖暖的,那種母女間的溫情和親情是多麼得難能可貴啊!

第二個遊戲是運乒乓球,家長們用筷子夾,小朋友們用小勺子從一個桌子運到另一個桌子。當時女兒運的時候很小心翼翼,腳步很穩,運過去的球幾乎沒有掉地上的,最後那個遊戲,我們母女倆得了第一名。當她拿獎品跑到我懷裏時,我看得出她臉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悅。

第三個遊戲是接筷子,我覺得還是和女兒配合得不默契,導致遊戲後籃子裏的筷子很少,所以沒得名次。

雖然只有半天的親子活動,但對於我們家長和孩子來說,這不僅是一次活動這麼簡單,最重要的是更能增進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培養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默契,所以,今後我再忙,也要在家多陪孩子玩一些親子游戲,對孩子來說都是受益匪淺的,都要比帶她出去超市買東西、去玩耍。希望學校裏組織這樣的親子活動多一些,讓家長與自己孩子在學校裏接觸的機會更多,更加了解孩子,讓他們的童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總之,一句話,一切爲了孩子,只要孩子快樂,我們就快樂!

遊戲活動的心得體會2

在公司組織的素質拓展遊戲中,我參加了真人CS對抗遊戲和素質拓展遊戲,這是幾個必須由團隊共同參與完成的幾個活動。規則很簡單,但是,就是這麼幾個看似簡單的小遊戲卻讓我們隊友個個在遊戲結束後扼腕嘆息!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個團隊協作遊戲中,當教練喊開始的時候,本應緩緩降低的竹竿卻“奇蹟般”地被一次次擡高,好幾次都以挑戰失敗而告終!在這個遊戲中,我一直奇怪:爲什麼竿子會一次次被擡升而非降落?有隊友說是規則不清,但是就我個人而言,即使在遊戲中我也始終記得遊戲的每個規則。回想當時場景,作爲一個團隊玩這個遊戲,我認爲我們缺少一種領導,我們需要一個統一指揮的領導人物。在團隊中,有時我們不需要說話,只需服從即可。只要隊長一開始強調好規則和重要注意點,齊下命令,相信隊員不會一開始就行動出現偏差。就上一點,則要求在團隊中一定要有鐵一般的紀律和每個隊員的專注與細心。這樣,我們就可以很好地減輕隊長的負擔,使我們的團隊多一層凝聚力!而在這個遊戲中,讓我看得最清楚的一點是要想一個團隊力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隊友間仍需要更多的磨練!遊戲的幾次失敗,最顯著的一個原因是隊友的行動不一致。而我們團隊組成時間短,尚還未達到真正的團隊的階段,隊友間還缺少一種向心力、一種互動力,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令隊友都明白我們是一個團隊,而非個體,我們需互相協調行動!

一個簡單的遊戲,卻讓我們一隊的人都對它心生遺憾,俗話說:人多力量大!但是,有時候人多卻並不是什麼好事。“三個和尚”的故事不正說明了這個問題嗎?如果只片面地強調“人多”的力量,那麼最終將導致沒水喝的局面。因此,如果只是一味地執行,而不懂得思考,不論對於自身的進步還是團隊的發展都是相當不利的。只有在有效的團隊領導下的“人多”那才能發揮巨大的力量!不論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需要一種集體的力量,如果我們要想把集體力量發揮最大,那麼我們就需要一個有效的領導團體,要有一個有魄力的領導。

小遊戲大感悟,讓我明白很多與人相處和應如何在團隊中成長、進步的道理。真的感謝公司的精心安排,讓我在遊戲中能夠體會到工作中的不足,能夠發現自己的問題,得以及時反思,調整自己。同時,也感謝我的所有的隊友,能與我一起完成這幾個遊戲,一起感悟,共同進步!

遊戲活動的心得體會3

20xx年11月,我有幸觀摩了在xx幼兒園舉行的“xx鄉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基本功評比活動”。這次活動分爲兩部分:規則遊戲課例展示;教師講故事分享。

活動結束園裏又接着組織規則遊戲活動培訓,這次活動,讓我認識到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授課老師的展示給了我啓發和引導。老師的遊戲設計結構很明顯,符合幼兒的發展目標,遊戲的環節緊湊,層層遞進,由易到難,教具準備的也很充足。觀看了老師的遊戲展示課,我明白了開展遊戲時要層層遞進,由易到難。每玩一次,提一個遊戲規則,遊戲的關鍵是師幼互動,玩遊戲時,還要給幼兒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同時,音樂遊戲課,音樂的選擇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選擇清晰易懂的音樂。今後我在開展規則性遊戲活動中,第一要抓好這個遊戲的規則點,第二在設定遊戲領域時要考慮領域的特性,最後在遊戲的設計上難度的環節要層層遞進。觀摩了這次活動,我想對自己真的是一個質的提升,相信今後的自己對此類活動的組織一定會更加得心應手!本次活動得觀摩學習,但讓我懂得了許多,給了我不少的感悟。很感謝領導和幼兒園給予我這麼好的學習機會,透過這次觀摩課的學習,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衆人之長,相信我一定能快步前進的,我一定會以更好的工作效率回報幼兒園。

遊戲活動的心得體會4

20xx年2月6日我和同事們一行來到xx二幼,參加了有關“課程遊戲化”的培訓活動。在這半天的學習過程中,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透過玉溪二幼史老師的講座、培訓,讓我在今後教學活動中如何教學得到了啓發。其實,我們的孩子應該回歸到遊戲中,在遊戲中成長、學習。針對我園的教學實際情況,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1、關於遊戲的時間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幼兒自由遊戲時間不夠,但沒有時間可增加了。這種現象顯然是不正常的,因爲按照教師的要求玩和按照自己的意願玩對幼兒發展的意義是不同的。保證一次連續遊戲時間,有助於提高幼兒的遊戲水平。

2、關於主題活動與遊戲的關係

大部分幼兒園都是以主題的形式來實施課程的。然而,如何透過有內在聯繫的各類活動來展開主題,可以反映教師對主題活動的不同理解,從而決定遊戲在主題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幼兒園開展主題活動的形式差異很大,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的分科教學,那麼遊戲至多就是服務於某種特定教學目標的手段;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的探索活動,那麼具有遊戲意義的自主探索和自發表現就會滲透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與主題名稱相關的系列活動,那麼教師就會根據這些活動的需要組織不同形式的遊戲;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的環境創設,那麼幼兒的美工建構活動就會佔據主題活動的主要過程。

無論我們怎麼理解遊戲,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遊戲是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開展的活動,因此教師只需爲幼兒提供遊戲的時間、空間與主題相關的某些材料。在幼兒園課程中體現“以遊戲爲基本活動”的理念,可以有兩種做法,一是模糊教學與遊戲的界限,是兩者融合互爲生成;二是分清遊戲與教學的界限,是兩者並列,相對獨立。

3、讓區域活動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教學活動爲遊戲服務。

以前,我們簡單地將幼兒園區域活動定位在“形式自由、室內有間隔,操作有材料”的層面上,其實說白了就類似於分組的桌面遊戲或是自由活動。透過探索我們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內涵和操作終於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區域活動同是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其中一個部分,它也是爲幼兒園課程目標服務的;區域活動的內容應當與課程的內容相結合相一致;我們的課程不應當僅僅停留在集體教育活動上,更應該拓展到區域活動、小組活動乃至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4、活動形式豐富起來,爲幼兒創造活動的空間。

例如,在開展體育活動的時候,需要鍛鍊他們跑的技能。這時,我就會帶他們玩“小孩小孩真愛玩”遊戲,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做好跑的準備。幼兒對整個遊戲相當感興趣,在遊戲中幼兒自然而然學會了跑的技能,發展了追逐能力,同時還滿足了他們遊戲的需要。

遊戲化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幼兒學習知識、體驗快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探索的路上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讓教育迴歸生活,讓生活與遊戲真正的融入到幼兒園的課程和老師的教學活動中去,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的身心的健康發展。

遊戲活動的心得體會5

20xx年3年23日,非常感謝xx市教育局以及研訓學校給我們這次機會,讓我有幸參加這一次的觀摩學習活動。今天在海南省機關幼兒園觀摩了五節非常優秀的幼兒遊戲課程,在老師們的展示下,和老師們的精彩點評下,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課堂以及不一樣的精彩。以下是我對這次觀摩活動的一些感想、體會。

我有幸觀摩這次精彩的活動,本次活動分爲兩個環節:上午進行的是幼兒園優秀遊戲課例展示;下午進行的是幼兒學習故事分享。早上進行的五節遊戲公開課。鄭秋芳老師帶來的是音樂遊戲課《小傘兵》,李丹丹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音樂遊戲《孵小雞》,王姝娜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遊戲《紅燈、綠燈、馬上開燈》何啓亮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遊戲《錘子、剪刀、布》、陳勇林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五位老師帶來的遊戲活動都是傳統的經典遊戲。聽老師們的遊戲課真是感慨萬千。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李丹丹老師帶來的音樂《孵小雞》,音樂選擇非常的好,符合這個遊戲。在遊戲時無需老師多講規則,學生一聽到音樂時就明白怎麼做,老師幾乎都不在強調規則,只說一遍幼兒聽音樂就明白,而且完成的很好。遊戲每個遊戲結束後,老師都進行點評以及給我們老師的建議與要求,使我們更加明瞭清楚何爲規則性遊戲。真是受益匪淺啊!想想自己之前上的真是慚愧,觀看了五位老師帶來的課,才明白我們的課應該怎麼上,遊戲課要讓學生玩,在玩中學,音樂遊戲課,選擇音樂的重要性等等。

下午,聆聽了5位教師的案例分享,每位老師帶來的學習故事都非常精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來自省機關幼兒園王姝娜老師的學習故事《別怕,有我!》幼兒的天真善良很讓人感動,小小年紀的他就懂得如何去安慰同伴,有時候我們想盡辦法卻不如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所以認真觀察孩子的表現,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如何觀察孩子們的表現?孩子在區域活動時教師應怎麼去介入以及指導?如何去記錄孩子們的故事以及給予自己會有什麼樣的啓發?一直都覺得自己無論是在基本功還是在教學水平上都要繼續加強,參加了這次活動,更加明白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強,今後一定要多多努力向優秀的教師學習,讓自己的專業水平得到發展。

總而言之,在老師們的展示和老師們的精彩點評下,讓我感觸頗深,對於遊戲活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例如音樂遊戲,透過老師的展示下讓我明白,音樂遊戲該怎麼去組織,是讓他們一直唱還是透過遊戲讓幼兒在玩中學習。透過遊戲,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音樂。在遊戲過程中,師幼互動可以決定遊戲是否好玩,遊戲的所有環節都是在玩,遊戲的進場、過度等等都是在玩。透過老師們的展示課讓我再次認識和重視鐘鳴傳統的民間遊戲,透過民間的經典遊戲可以改善幼兒教育的小學化。遊戲的規則得一條一條的加且要層層遞進,遊戲示範和規則也要講解清楚。遊戲的準備要充足,要多給予幼兒充分的遊戲時間。透過這次的觀摩讓我對規則遊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重新審視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不足,對組織活動過程中的準備和實施有了新的認識,對於我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給予了一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