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班主任工作研修心得體會範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班主任工作研修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班主任工作研修心得體會範文

班主任工作研修心得體會1

這次有幸加入班主任研修的隊伍。這次研修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透過網絡來進行培訓,參訓教師每天至少要在網上觀看網上專家講座視頻一小時左右,一共六個模組,每個模組參訓者要完成一篇作業,交流一篇文章,還得評論大家的文章至少5次,並至少提兩個與班主任工作有關的問題和大家交流,回答大家問題也要達到5次,這纔算完成一個模組的任務。

在研修過程中,我注意合理安排時間,積極參與研修,爭取順利完成班主任培訓工作。我們學校參加班集體研修的老師有10個,但學校裏上網的機子只有一臺。爲了照顧家裏沒電腦的老師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家裏能上網的老師的學習時間都安排晚上在家裏學習,我所有學習的時間都在晚上學習,因此,每天晚飯後,我第一任務就是開啟電腦,聆聽專家的講座,然後結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完成每個模組的作業。

在第三模組的學習中,老師多年做班主任的經驗,向我們闡述了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性和如何開展班級活動。認爲在班級活動中,要充分體現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題作用,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點來設計活動,但同時設計活動時也要注意:要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興趣去填補自己興趣的空白;用學生的情感區體驗情景;把學生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自己的需要轉化成學生的需要,讓簡單有趣的活動道題枯燥無味的說教。另一個老師詳細講解了班級活動的作用,要求開展的活動必須是有時代特色的、符合學生身心規律的、學生喜歡的、有學生年齡特點的。同時,還提到了設計班級活動的過程和開展班級活動的形式等問題。

最後老師向我們闡述了她總結班主任工作藝術中的“六法”。一是“虛功實做的導行法”,二是“優良環境的感召法”,三是“捕捉興奮點的磁性法”,四是“抓住教育時機的功倍法”,五是“三位一體的互促法”,六是“自我教育的內驅法”。這些方法讓我們瞭解到她是如何創造性地開展班主任工作的。

學習到現在,我感覺雖然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原來自己的班主任知識是如此的匱乏。雖然知道對孩子要愛,要想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可只憑熱情和良心來做班主任是遠遠不夠的,班主任老師需要有專業的知識來做指導。所以我覺得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探索,掌握班級管理的藝術,領悟班級建設的真諦,做好班級的各項工作,做一個學習型、知識型,智慧型的班主任。因爲成功不能複製,智慧讓人獨具風采。

不後悔,做了一名教師,更有幸做了一名班主任老師,新時代的要求,學生髮展的需要,都在督促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爲更好地做一名稱職的班主任而努力。

班主任工作研修心得體會2

班主任是學校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是教學工作的協調者,班級管理要求班主任熱衷於本職工作,盡職盡則,持之以恆,講究方法,將對學生的關愛貫穿於班級管理的每一環節。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瑣,需要持之以恆,但更需要班主任能以身作則,做學生表率。讓我們嚴以律己,在實踐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班級管理工作更上新臺階。

在學校的發展中,班主任肩負着的.使命既光榮又艱鉅,具有對孩子進行管理、教育、服務三項重要職責,班主任對小孩子的學習和習慣的養成上負有“導師”的責任,也是加強孩子思想教育的一支重要隊伍。班主任必須全方位提高班級管理水平,才能將培養合格人才落到實處。

班主任作爲小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者,必須考慮自己在班級管理中角色的正確定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干預程度,對孩子在小學階段的成長乃至今後的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要管好一個班,首先必須建立起班主任的威信。到底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呢?懂得孩子,尊重孩子,平等地與孩子交換。全面懂得孩子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條件,只有全面懂得孩子,摸清孩子的性格特點、心理狀態、各方面愛好,纔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進德修業、爲人師表。”是我牢記的一句話。要造就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首先是教師的一言一行要經得起孩子的檢驗,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沾染、影響他們。常言道,“身教重於言教”。教師要“爲人師表”,必須從嚴格的自律開端,要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孩子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要在舉動上做出榜樣。作爲一名班主任,想要在孩子面前有示範和榜樣的作用,就必須在“學”和“德”上下功夫。有位學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教師在工作上、知識上、成績上有光輝精彩的表現時,你就會看到所有的孩子都會偏向你這一邊”。

要想當好一位班主任,就必須有一批優秀家長,因此教師做家校聯繫,幫助學生是不可少的。小學生自我約束力差,只靠教師的教育是不夠的,更應該得到家長的協助,因此,有目的地聯繫家長,使家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師教育密切配合,在這方面我認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①做好家長的教育,讓家長學習,懂得如何配合老師教育學生。

②做好家校聯繫單,隨時取得聯繫。

③定期交換意見,觀察學生動態。

④定期開展家長會,家長之間交流,談心得。

班主任工作研修心得體會3

透過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實實在在的教育方法,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我簡單的就本次培訓談幾點體會。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就是做人。作爲班主任,其衣着、知識素養、管理能力等都對學生起着舉足輕重的引導作用,說白了教師的思想道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起示範作用,那麼作爲班主任,必須德才兼備、剛柔並濟、善於激勵、沉着冷靜,善於認識學生。具備這些素質還不足夠,還要有一顆博愛的心,去愛每一個學生。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塑造美好心靈的力量。老師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學生呢?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民主的愛等等,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學生必要的關心和幫助。還要抽時間和他們談心、交流,共同活動,縮短師生距離。一個班主任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順利進行,使學生能健康活潑的成長,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只有注入了愛的教育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左軍娥老師深情的報告讓我受益匪淺。用心收穫快樂、精彩,老師要善待、關愛每一個學生,把學生當作人,給學生以心靈的自由,多與每一個學生接觸,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與學生“打成一片”,切實走進學生心靈,做學生最信任的引路人。

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會把老師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老師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爲規範轉化爲自己的心理定勢和良好的習慣,收到“親其師,信其道,受其術”的效果。教師不要老是擺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來威懾學生,以維護自己“神聖”的地位。教師要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富於同情心,這樣就會受到學生的愛戴,就能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學生就會親近班主任,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樑。

細心決定效率,我們要賞識每個學生,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給孩子一個自由快樂的成長空間,在班級活動中不斷總結提升自己的工作質量,把創新放在每個細節上。在評價孩子時,要堅信:“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我們要透過多種方式讓孩子找到自信,不求每個孩子優異,但求每個孩子都在進步。

專家老師的講座結束了,但作爲老師的我感到自己今後責任的重大。我們的服務對象不僅僅是一個個學生,它聯繫的將是一個個家庭的全部;影響的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一代人甚至是幾代人。班主任工作神聖而偉大;任重而道遠。要做好一個班主任,就必須勤學習,多思考,多交流,多反思。這是我本次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請領導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