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5篇

送教下鄉力求透過系統的學歷教育,提高從業農民的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5篇

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1

根據全市20xx年教師培訓工作的計劃安排,我校承擔了市教研院開展的送教下鄉的工作。爲使本次活動做到實效性強,效果好,活動雙方做到互惠互利,共同進步的原則,學校給予了高度重視,首先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選派了學校各學科最優秀的骨幹教師作爲送教教師,在9月27、28日兩天在楊義國校長親自帶隊下於早晨5點出發,駕車來到了訥河市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此次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除完成規定課時外,結合授課進行了學科交流以及學科專題講座,同時此行我們還帶去了我校的校本教材《經典誦讀》和各學科各年級的《問學案》共計60多本,得到了訥河市老師們的一致好評。雙方教師在活動中教育教學水平均得到了提高,有效促進了城鄉交流,提高了廣大鄉鎮中小學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推動了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

一、精心籌備高度重視

爲增強送教下鄉活動的針對性,使活動得到實實在在的效果,學校首先結合送教學校提交的《培訓需求調研表》深入廣泛地調查研究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最感困惑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問題,並結合以往送教下鄉的經驗,對本學期送教下鄉工作的具體形式和工作內容、工作要求,進行了認真而細緻的研究。在送教的形式及內容確立的前提下,確立了此次參加“送教下鄉”教師的具體人選和要求,同時要求執教老師要不辭辛苦,精心設計教學,準確把握學科特點,精心準備教具、學具,重視技能技巧、思維訓練和能力培養。

確保所送的每一節課都能讓廣大鄉鎮教師能學得來,用得上,送教教師還考慮到農村學校硬件條件的限制,每節課分別按有課件和沒有課件兩種情況進行備課,同時由於送教的是兩所不同的學校,教學進度還不同,送教教師又分別按照各校的進度進行了備課,每位教師相當於備了4節課,爲使課堂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師們事先印好了每節課學生的練習題,帶到了送教學校。由於物理有實驗內容,劉雄姿老師從實驗室準備了十多套實驗器材,每件實驗器材都事先做了認真的檢查,確保課堂達到最佳效果。同時學校領導對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多次召開預備會,爲此次送教下鄉有針對性、有步驟地開展活動提供了保障。

二、特色展示共同提高

四十五中一行人在楊義國校長的帶領下於9月27日7點到達了訥河市教師進修學校,得到了進修學校王交發副校長一行人的熱情接待,在稍作休息後我們就立即趕往了第一所支教學校———訥河市永豐中心校。進入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整潔的操場,乾淨的教室,熱情的教師們。送教老師到達後沒有休息就投入到緊張的準備工作中。幾位老師又根據學校實際對授課內容做了調整,努力使課堂收到最好成效。在授課過程中幾位送教老師分別在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四個學科展現了四十五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結合我校實施的“問學案”的教學模式,努力打造以學生爲主體的高效課堂,一向沉悶的課堂氣氛在鄉鎮學校的課堂上消失了,原本沉默寡言的鄉鎮學生在與城區教師的對話交流中思路敏捷了。

三、課例研討,城鄉師師對話。

課後幾位任課教師與送教學校的老師們進行了熱烈的課例研修、互動研討,幾位送教老師首先談了自己對這節課的設計思路,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討論既務實,又有成效。我校語文組的市級骨幹教師——趙瑞老師的《蘇州園林》一課得到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趙老師深厚的語文功底,靈活機智的課堂駕馭能力,對學生很強的親和力,給每位聽課老師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引發了大家對語文教學的思考。

四、專題理論講座與送課下鄉緊密結合。

專題理論講座的目的是集中解決鄉鎮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困惑。下午送教老師分別結合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經驗體會和專業發展團隊的作用發揮以及校本教研等方面做了題爲《農村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淺談初中物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自制“數學筆記”———問學案》、《注重校本教研加快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題講座。

9月28日我們又驅車大約一小時來到了訥河市六合中心校,這是一所中小學在一起的農村中學,我們根據在永豐中心校地教學情況,對這一天的教學內容和講座又做了適當的調整,使課堂更切合實際,使講座更有針對性。

五、收穫與反思

此次“送教下鄉”活動,從提高針對性、有效性角度出發,以鄉鎮教師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爲主要內容,以課堂教學爲平臺,將先進理念的教學實際與教師培訓融爲一體,採用專題講座、示範課、城鄉教師互動研討、結對幫扶、城鄉聯動互動交流等形式。在各種活動中,農村教師與城區學校教師一起上課、聽課、評課,一起參與教學研究,一起探討教學疑難,其收到的效果是顯著的。與以往的送教活動相比,本次送教工作的實效大幅度的提高。

回顧本次的“送教下鄉”工作,感受收穫的同時,我們也在積極的反思。我們作爲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協調發展的組成部分,形成一種城鄉互動共同提高的長效機制。因此在下一階段的送教工作,我們將對以下幾個問題在學習和實踐中去認識和解決。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學校的能動作用,做好與鄉鎮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互動交流,我們將在不斷地實踐和反思中力爭實現新的跨越。

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2

20xx年4月10日,我有幸參加了藁城區初中語文送教下鄉的培訓活動。這次活動如這無聲的細雨,滋潤着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的心田,如涓涓細流,給我們全體教師帶來了新的活力。下面是我這次培訓的一些體會。

這次送教下鄉培訓活動我感覺收穫頗豐。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僅讓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爲?課堂上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自然大方的教態,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啓迪。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聽完教師的課後,我認爲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但都能抓住重點,一步步的深入教材、深入文字。把閱讀課上得簡簡單單、清清爽爽。把語文課中的解決問題上的輕輕鬆鬆,讓學生順利有效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第二、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授課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方法解決。讓學生用這樣的思維去思考,表達,在做練習時也同樣用這樣的方法讓孩子完成,不僅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也讓學生掌握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親切的評價語言。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老師運用“你讀得很認真、你的聲音真清澈、你這次說得真好、和我們的孩子一樣聰明”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老師在課堂上用上這樣真實、自然、美麗的評價語言,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那麼我們的課堂就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富有高效的課堂。

透過這次聽課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後的工作中,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工作方向,我也深刻的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感,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多向同事們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會更加努力,不斷學習、不斷鑽研,爭取更大的提高。

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3

很高興也很榮幸參加了此次“送教下鄉”培訓活動,透過此次培訓學習,我收穫頗多,也讓我從中認識到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下面,我就來談談自己的一點認識:

一、注重自主學習、動手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

四堂課全部是“餐桌式”教學,他們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自己透過動手摺一折、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然後以小組的方式彙報,最後老師再加以完善補充。

二、具有深厚的教學功底。

四位老師雖然都是數學老師,但語言豐富、幽默絲毫不遜於語文老師,而且語言組織嚴密,不可少一個字,也不可多一個字,板書規範、美觀,把彩色粉筆用的恰到好處。

三、處理突發情況到位。

當學生出現兩種不同的答案而知識上又沒錯,老師會怎麼處理;當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時,老師又是如何處理;當學生回答不上來問題時,老師又是怎麼安慰學生··她們把呆板的數學課堂變成了和諧融洽的師生對話,

四、注意細節。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老師在教分數的初步認識時,不但強調分數書寫順序:分數線—分母—分子,而且老師是用尺子畫分數線,看到此景,我慚愧並且深深地被征服了。

總之,三天的培訓學習,讓我不但學習了很多,而且我又一次重新的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從今以後,我會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向他們虛心請教,努力上好每節課,做一個問心無愧、家長、學校、社會認可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4

這次送教下鄉培訓活動讓我獲益良多,特別是跟全市的中小學

老師在一起探討研究,如何真正的走到學生中間,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如何真正的以人爲本。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讓我們思考我們教師應該如何去把握這個“愛”的範圍。

我非常欣賞教授說的“要做學生精神成長的關懷者。”其實教育的本質在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往往教師卻只注重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傳授,缺乏對生命、精神的關懷。我們要知道教師不是學生的生活保姆與知識供應商,而是學生的精神成長的關懷者;他的職能不是提供給學生什麼,而是使學生髮展自我的智慧創造各種機會與學生一起成長。因此我認爲,教師只有關懷學生精神健康成長,纔有可能發生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纔不會產生虛僞的結果。那麼,作爲教師,就應該成爲學生精神成長的關懷者。

所以我認爲: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做個終身學習者。

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個善於自我更新知識的學習者。透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教師應向個性化、研究型、創新型教學發展,透過教學實踐—反思—研究—昇華,培養科研意識,對教學

問題跟蹤研究,使之課題化,並總結成果,形成個性和特色的理論,爲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理論支撐。

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做個思考的實踐者。

對於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語文工具性的偏失、教學目標階段性不明、字詞教學的忽視等並沒有做深入的思考和變革。透過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教師,必須是個思考的實踐者,做到學有所思,思有所爲,爲有最優,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我們的教學活動,纔有可能做到“省時高效,整合簡約”

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服從於、服務於學生的學,當好課堂活動的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兒童,相信兒童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兒童,俯下身子看兒童的生活,平等參與兒童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兒童,調動兒童的思維參與,兒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

讓我們在工作中充分給予學生關心、理解、尊重與信任,真正地做好學生成長的精神關懷者吧!讓這次培訓能夠真正的體現並運用在我們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吧,學習告一段落,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思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使學生和自己都得到更大的提高和發展。

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5

按照區教育局進修校的安排,“送教下鄉”教師於20xx年4月26來我鄉送教下鄉。”送教下鄉“,是優秀教師傳送經驗,提供示範的有效途徑,旨在增進城鄉教師的相互學習,既使作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旨在幫助於農村,服務於農村,建立城鄉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增強一線教師的教學教研意識,在我鄉掀起教學研討的熱潮。

一、精心組織,合理安排

爲了此項活動的有效開展,我鄉成立了“送教下鄉”活動領導組,組長由中心校長韓培模同志擔任,副組長由鄉中心校主管初中教學的劉芬蘭同志擔任,成員爲各校校長擔任。繼榆次區召開“送教下鄉”專題會議之後,我們就召集各校領導商討,最後確定,將送教教師集中於郭家堡中學授課,全鄉相關教師全部集中到郭家堡中學開展聽評課活動,並確定了同課異構的教師,要求同課異構教師精心備課,郭家堡承擔所有聽評課的準備事宜,要求精心組織,妥善安排。

二、提高認識,明確任務

“送教下鄉”是爲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傳輸到鄉鎮農村,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全區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透過互動研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送教教師精心準備,真誠服務,受到好評和歡迎。

送教下鄉活動發揮送教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模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

三、精心準備,實現雙贏

本次來我鄉送教的榆次二中的潘秀鳳老師和榆次五中的何英姿、韓雅萍三名教師,涉及到語文、政治、物理三個學科,主要形式爲我鄉的三名教師和送教的三名教師同課異構,內容以初三複習課爲主,課上送教教師精彩示範引領,課後聽課教師交流互動,送課教師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爲教師充電。

透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參與同課異構的教師精心備課,查閱資料,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送教下鄉活動爲我們鄉送來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資訊、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着。

四、加強交流,促進聯動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透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開闊了教師的課程視野。

五、促進溝通,提升能力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爲,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