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致大海普希金讀書心得

《致大海》是俄國浪漫主義詩人普希金的一首政治抒情詩,全詩透過海之戀,海之思,海之念的“三步曲”,表達了詩人反抗暴政,反對獨裁,追求光明,謳歌自由的思想感情。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致大海普希金讀書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致大海普希金讀書心得

《致大海》普希金讀書心得篇一:

相信嗎,在十七歲前,長在上海這個海納百川的沿海城市的我,還從沒有看過大海,於是在讀到普希金的這首詩歌時,我無法體會那種閃閃耀眼的美,無法體會那憂鬱的喧響,無法體會海風鼓進雙耳時迴旋的沉鬱與激盪。

在十七歲的夏天,來到奉賢看流星雨。那個晚上風緩雲厚,是觀星相的大忌。失望之餘,和幾個朋友相約去看奉賢的東海。沿着布着暗黃色燈光的公路走了一個多小時,來到海岸邊。這裏鮮有燈光,看不真切。只能見到一片深邃的藍。於是只能用耳朵聽,聽想象中海的洶涌。

可出乎意料的是,竟什麼聲響也聽不到。大海真的到了麼,我問身旁的人。他肯定的回答更增添了我的疑慮。

這裏豈是一潭死水嗎?怎麼這百川灌海呈現出來的竟是這樣的無聲無息?這般可怎能坐鎮百川之王,豈不成了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了? 對於與大海的第一次照面,不免有些失望,在我看來,海怎能是如此平靜的呢?同行的朋友大約是看出了我的失落,約定明天白天再來看一回,說不定會有不同的景緻。

第二天吃過午飯,一行人又來到了東海岸邊。還沒走近,我便聽見一聲浪打在岸邊的巨響。不禁被震住了,一晚不見,難道大海又變得奔放不羈了?順着小路走去,落在眼下的是帶着淺棕的海水,雖不是我想象中的蔚藍色,東海卻用自己的波濤向我證明了他的波峯浪谷。 我們坐在岸邊的大石上,我把鞋子脫下,讓雙腳接觸到這被海水打溼的灘塗上。

突然間,一個聲音從遠處飄渺而來“再見了,奔放不羈的元素!你碧藍的波浪在我面前,最後一次地翻騰起伏,你的高傲的美閃閃耀眼。” 這聲音帶着渾厚的男音,在耳邊迴旋,伴着海浪的伴奏悠揚地飄蕩在這片海灘。 “多少次在你的岸邊漫步,我獨自靜靜地沉思,彷徨,爲夙願難償而滿懷愁苦!”

東海,也許和我心目中的海大相徑庭,可正因爲如此,他不屬於夢境!他不同於歐洲的海,如同一位金髮碧眼的少女,英姿綽約地走過你的身旁。而東海,是一位有夢想的勇士!這緊挨上海的海,竟也把這拼搏的精神傳給了上海!

多少次,上海曾爲美夢難圓而失落,然而失望並沒有絕望。在不斷自我更新的發展中,上海每天都在發生着變化,日新月異的新面貌讓世界爲之驚歎。上海和東海有着同樣的夢想和勇氣!

你聽,他又在唱着:“他身上凝結着你的精神,像你一樣,磅礴、憂鬱、深遠,像你一樣,頑強而又堅韌。”

我沉浸在這種難言的激情中,任憑衝上岸的海水被沙石沖刷去力量,溫柔地拂過腳趾。 耳邊輕聲地低語着:“打魚人的溫順的風帆,全憑着你的意旨保護,大膽地掠過你波濤的峯巒,” 腦中翩然浮現出昨晚見到的海,那樣平靜無語,而現在與白天的洶涌比起,夜晚的海卻又平添了一份安寧和睿智。就像一個沉着的智者,在月光下寧神思考。

任憑旁人的'猜疑和指點,悄無聲息地蛻變着,這不正是作爲王者廣闊的胸懷麼?

我想如果只有疾呼,只有喧響,是不足以令大海成爲大海的。唯有能沉靜下來,令萬物歸息的,才足以坐上王者之位。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也許這纔是東海的情懷,也是傳承給上海的信念。日新月異的上海,並沒有急於向世界誇耀他的發展,而是默默地加強着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這是智慧的火花迸發的城市!就如同東海夜晚的安寧,爲晚歸的漁船樹起了安全的航燈,爲美麗的霞光收起了波瀾。上海和東海擁有同樣的睿智與沉靜。

我微笑着,我聽見了普希金的這首詩裏我最喜歡的那句話:“在你的浩瀚中有一個處所,能使我沉睡的心靈復甦。” 看過了東海,感受過這樣一份融入上海的情懷,我想也許一切的塵囂,都會面對大海,春暖花開了。

《致大海》普希金讀書心得篇二:

記憶中的大海總是少不了人的蹤影。人們或嬉戲於海岸,妄圖洗滌塵世的污垢,或是自古高雅地觀賞風和日麗的海面,睹海泛光的容顏。一片閒適之景,卻不是海的本意。

且不論海的自由,咆哮,召喚,單是一裝素衣便令人威顫。海是安詳的,即使在夜幕中。震撼是因爲人類的渺小,脆弱。她美麗的身軀總是被人們的狹隘的心胸埋沒,讚揚。一次次,她將人們收留。以孤篇壓盛唐的張月圖的張若虛,也不禁讚美海的博大“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月夜圖的宏大美妙正是海的寬廣襯托之。沒有了海,也許就少了一篇千古佳作吧。海子意願傾心於“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安寧,雖然這是一片飄渺的海,望不見海岸和邊緣,也一樣是不可褻瀆的神聖之地。

“再見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每每這動人之句的激情一吟,總能令人熱血沸騰,如今看到一位博愛純潔的母親,而我,則如遊子般屢屢在愛的召喚下回歸。想象着詩人在廣闊的海岸上,素面朝天,仰望着這接天無窮的蔚藍,心中亦翻滾着層層波浪。她多麼善良,包容着世間的一切,罪惡、奢淫、狂放、喜悅……在一千多年前的東方,一顆隕落在地球上的明星李白,也曾站在高山上仰天大笑,發出泣鬼神的聲討。身居天地之間,叩問萬物神靈,哪兒纔是一個是人真正佔有並可以開墾的一席之地?

海,純淨得讓人安心把自己交付與她,包括思想、靈魂和肉體。逃離都市的繁華和鋪滿塵垢的荒原,不論那裏有“開明的賢者”,或是“暴虐的君王”,幸福是他們的,普希金不羨慕,只爲他擁有大海的峭巖和臂彎。“寂寞和靜止不動海岸”是詩人的歸宿,心靈的棲息石,因爲累了,疲倦了,厭煩人世間的林林總總,願踢開所有的恩恩怨怨,還自己一個自由之軀。束縛、壓抑,詩人的憤慨在平靜的大海面前一瀉千里。“我整個心靈充滿了你”,詩人的心和所有靈魂一樣,不允許任何雜質去觸碎那透明的桂冠,他是詩人的啓示錄,是不朽的經典。

但是,一切美好的夙願頃刻覆水東流,只因活在塵世,只因沉睡的夢終究要醒。所有的喧響、召喚、激情都飛向了遠方。“有什麼好憐惜呢?”不是詩人遠離了敬畏的大海,而是空虛的世界容不得這樣無暇的女子停留。所以海走了,留下黃昏時分的轟響和那絮語的波浪。詩人的無奈,人類的無奈,在自己編織的牢籠裏遙想觸不到的遠方。

大海走了,把無數雙孤苦的明眸拋棄在寂靜的荒漠之鄉。但是,每一個人都相信,大海會回來的,總有一天,大海會爲他們洗滌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