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一年級班主任心得體會(精選5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年級班主任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班主任心得體會(精選5篇)

一年級班主任心得體會1

分配到未竹口中心校工作,差不多一年了,我擔任了一年級的班主任,在這段時間裏,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對學生充滿愛,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作爲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這就要求我們做一個有愛心、有耐心,有責任心的教師

一、以身作則,爭當學生的榜樣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平日裏與學生相處的時間要比其他老師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平時與學生相處的時時刻刻,我都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學生每天早晨到校不要遲到,那我每上一節課都會提前一兩分鐘到達教室門口。平時在班會課活動中,我要求學生要養成好的習慣,所以我平時也非常注重這方面的習慣,如按時開關燈,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等給學生塑造一個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漸漸的他們的好習慣就形成了。因此在班級評比中幾乎沒有什麼扣分的地方。

二、用真誠的愛打動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學會愛

工作中,我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絕不偏心。在與學生親密的交往中,我發現每個學生都有他們獨特可愛的閃光點,我抓住每一次契機,向他們奉獻自己的愛心。當今社會,由於家庭和社會原因,獨生子女的性格表現、行爲習慣令人擔憂,同學之間爲小事而爭吵,吃了虧決不罷休,非佔到便宜不可。農村留守兒童比較多,大部分來自

瑤山深處,上學放學爺爺奶奶來接的較多,於是,我利用晨會課,向他們灌輸懂得感恩,回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幫助爺爺奶。同時學會寬厚待人,給人以熱情幫助的思想。習會課上,向他們講述中外偉人名人的故事,幫助他們樹立“我爲人人,人人爲我”的思想。班會活動課上,讓他們把平時發生的互不相讓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來,在活動中自己教育自己。

三、轉化後進生,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在我們的每個班級裏,都有一些學習差,品德差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被我們老師所忽視,其實他們更應該受到我們老師的關心和幫助。因爲這些學生所承受的壓力要遠遠高於其他學生,他們每天面對的是老師父母的指責,同學們的奚落。因此,我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我加強對後進生學業上的輔導,一個知識,一道例題,對於大部分學生講一遍就能聽懂,而對學習後進生卻要花上兩倍的時間,甚至更多,於是我經常抽空,採取多種教學手段,耐心地、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解,直到他們弄懂爲止,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如分組讓一個好的學生在課外負責一名差的學生,讓學生教學生,另一方面對品德後進生的教育,我注意從情感入手,從生活和學習上多關心他們,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堅持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責罵,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原則,透過多種渠道,轉化他們的思想,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

四、注重老師和家長的聯繫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學、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而隨着全社會對教育孩子的工作越來越重視,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聯繫越來越密切,有時間去學家裏家訪,常常說一說學生的在校表現,但是我覺得很多時候是要注意溝通的方式,一是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二要注意分寸實事求是的評價學生。三、要注意有節制地表露感情。五、要注意主動、經常地與教師保持聯繫。一旦孩子有什麼過錯,到校與教師聯繫,也容易談得來,更好地配合進行教育。學生工作細小煩雜,所以要注重老師和家長的聯繫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

一年級班主任心得體會2

第一次做班主任,再加上又是一年級,總會有些苦,有些累,有很多讓人頭疼的.事,瑣瑣碎碎的事一個接一個,我還是下定決心,不管如何辛苦,我也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將班主任工作做好。

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自控力差,上課習慣不好,因此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隨時注意學生坐姿,組織好學生的紀律。利用班隊課學習學校規章制度,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並且在課後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爲,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

剛開學時,班上的劉宇峯,在上課時經常會不自覺的把一隻腳擱在凳子上,每每如此,我就若無其事地轉到他邊上提醒他,可是這也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下次還是照舊,所以我就在小朋友們裏找學習的榜樣,充分發揮榜樣的模範作用,並且讓同桌互相提醒,再加上教師的提醒,長此以往,現在在班裏看不到一個把腳擱凳子上的小朋友了。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習慣,例如下課時間拉小便,不在教室裏追逐玩耍等,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

作爲班主任,耐心,細心,愛心是不可少的,我經常要求自己努力做到這三心。蘭曉凱是學校裏出名的學生,雖然成績優秀,可是幾乎每次來學校,總會拉着爸爸媽媽的衣服不放,哭着喊着不讓他們走,一定要大哭大鬧一場才甘心。第一次發生這種情況時,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後來等他平靜下來,我去找他談心,聊得很順利,最後我們還以好朋友勾勾手的方式約定下次不再這樣,再鬧的就是小狗。我相信他能做好!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下次回校了還是老樣子,再耐心教育,還是老樣子。一次一次,使我感到焦頭爛額。直到上星期找他談心,最後決定如果下次不再哭着喊着回校,我就獎勵他一塊可愛的小橡皮,表明他向勇敢獨立,逐漸成長邁進了一大步!結果這個星期學生回學校,我就真的沒聽到他的哭喊聲了。我想,不管對他自己,還是對其父母、老師來說,這都是他成長道路上自我獨立的一個良好開端。

葉仁輝在學校老師裏也是小有名氣,一件事情總是需要多次強調才能做好。有幾次,我吃完飯還挺早,就去學生食堂看看學生的就餐情況。此前,我已幾次強調吃完飯後需將調羹輕輕地放到盆中,我就針對這件事情在邊上觀察班上學生有沒有輕輕的地俯身放調羹。結果發現,班上就葉仁輝同學沒有養成輕輕放調羹的習慣。後來經過教育,他也能像其他同學一樣養成好習慣,一件事一樣能夠做到做好。

只要擁有這三心,問題總是能得到解決的。

與學生在一起,感覺日子過得很快,雖然每天都在忙碌,但是每當看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我覺得我樂意這樣付出。

一年級班主任心得體會3

當我面對“如何當好一名班主任”這個題目時,我多少有些心虛。對於從來沒有當過班主任、沒有任何班主任經驗的我來說,探討如何當好班主任這個話題,無疑就是紙上談兵,自己都覺着是在說空話大話。所以,我想了再想,還是從自己這一個月的實踐感想和心路歷程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用屬於孩子的語言架起和孩子溝通的橋樑,帶着一顆童心走進孩子的心裏。

一年級的小孩兒很難帶,有一些話說輕了引不起他們的注意,說重了就會哇哇大哭,講什麼大道理吧又聽不懂,一點效果也沒有。所以很多一年級的老師都會訴苦:“這孩子咋聽不懂人話?”

知道了這些,我試着放低姿態,很多事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就會有合理的解釋和處理方法。

比如,上課前,班裏總會亂糟糟的,有時候老師都喊破喉嚨了,他們還自顧自地在自己的世界裏玩耍。一開始我採用了“一二三四,坐好姿勢;五六七八,閉上嘴巴。”的口令來維持最基本的紀律。但後來發現這個方法並不長久,孩子和老師都會對這種訓練式的方法感到厭倦。所以,後來我就不再喊了。上課伊始,我會站在講臺上,輕聲說:“老師想看看誰住在了老師的心裏,關心體貼老師,不等老師說就知道老師讓做什麼。”這個時候,馬上就會有小孩兒把書拿出來,然後坐端正。接着就是一個、兩個……效果比呵斥要好得多。

上課的時候,除了教他們認字母講故事讀兒歌,我開始試着帶他們做一些練習題。解釋題意的時候,如果非要說把這些補充完整什麼的,就會有很多小孩兒聽不懂,也不知道做。所以,我會這樣解釋:看看哪個字母寶寶走丟了,快幫拼音媽媽把它們找回來,放到拼音格里。這樣的話他們當然聽得懂,問題很快就解決了。

下課的時候,有時會有突發的事情要跟他們交代。一開始的時候,任憑老師怎樣喊“停一下,聽老師講話”,場面都很難控制得住。所以,一年級的老師只能想屬於一年級的辦法。小孩兒不是愛玩嗎?好,我就讓他們做“木頭人”的遊戲。老師只要一喊:“變變變,木頭人!”班裏立刻就會安靜下來,玩着的、鬧着的、寫着的、跑着的……五花八門的姿態基本上都能定格下來,孩子很樂意擺出各種姿態。這個時候,我就宣佈要佈置的事情,而小孩兒爲了讓老師誇誇他是最好的木頭人,也爲了體驗這個遊戲的快樂,是輕易不肯動的。這樣會一直持續到老師把事情交代完,再宣佈“一二三,變回來”。小孩兒哈哈大笑,他們不知道,老師也在心裏偷着笑呢。

二、用享受的心態走進低年級課堂。

帶一年級的小孩兒有一個感受,那就是,再平淡的生活也會被這些孩子攪和得五光十色。面對也好,迴避也罷,日子總還得繼續,課堂依然是我們每天都得親臨的主陣地。尤其像我這樣身體經不起折騰的人,就乾脆拿出享受的心態來面對。

我會多誇誇他們。看到有小孩兒搗蛋了,我偏不說他。我說:“喲,看看人家XXX,聽得多認真,他是那個在老師心裏住得最久的人,老師最喜歡他。有誰,想從老師心裏溜走嗎?”不用看,那個搗蛋的孩子馬上對號入座,自己會立刻坐好。雖然也有個別年齡小的孩子跟不上班裏的節奏,但這樣的方法還是很奏效的。予人玫瑰,手留餘香。多說說誇別人的話,他們快樂,我的心裏也舒服。

我的課堂上有很多的音樂聲。小孩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讀着讀着就堅持不住了,課上到一多半時,班裏常常是“摁着葫蘆瓢起”。我就試着用輕音樂來訓練他們的安靜。音樂中,我的聲音不自覺小了,小孩兒的聲音也不大了,寫得慢的在音樂中慢慢寫,寫得快的趴下聽音樂。安靜也是會傳染的,我很享受這樣安靜的課堂,心不焦了,氣兒不燥了,教學狀態會自然地調節到最佳狀態。小孩兒的學習狀態也很不錯。

做一年級的班主任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敢奢望做好了。除此之外,如何跟家長溝通,藉助家長的力量,如何讓小孩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擴大識字量,爲其他學科的學習鼓帆添翼等等,都是有待探索的大問題。慢慢來吧。

一年級班主任心得體會4

今年是我第一年擔任一年級班主任工作,雖說以前也做過班主任,但當這些小娃娃們的班主任這可還是頭一遭。早就聽說低年級的班主任事情煩瑣、羅嗦、麻煩,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但我相信只要我有心用心,事情就一定不會很差。如今學期已盡,現將上階段工作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重視良好習慣的養成

應該說,好的習慣是孩子們的良師益友,比如說好的學習習慣、好的衛生習慣、好的生活習慣等等,一旦養成便會使人終身受益。因此,我便把好習慣的養成作爲我本學期的教育主題之一,儘可能的利用班會課、晨會課、課間等時間把工作做細做實。並根據一年級的學生的年齡特點,隔三差五的對其提醒、強化,同時結合一些鼓勵措施如:黑板報上的“光榮榜”、教室後牆的“紅旗欄”等,不斷地促使學生主動優化自己的行爲習慣,將習慣自然化。

二、建立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豔。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我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如讀書節、藝體節,文明班級評比等等。並先在班級內評獎,而後獲獎的再參加學校評獎,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公平施展的舞臺。在每天一大早,我總是跟學生差不多時間到校,放學了就協助學生搞好衛生工作,這樣,學生不僅養成逐步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而且時刻想爲自己的班集體爭光。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

三、與家長加強溝通與交流

平時,我能關心愛護班裏的每一個學生。對一些表現不太好的同學,更是傾注了更多的愛和心血。我經常和他們談心,抓住他們的閃點鼓勵他們。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我總是耐心地幫助他們。一但發現他們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什麼特殊情況,我總是及時性、主動地和家長聯繫,向他們瞭解情況,耐心地做他們的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揚長避短,健康地成長。藉助校信通服務使學校、家庭密切配合,更好地教育了學生。

總之一句話,年年歲歲生相似,歲歲年年法不同。我感覺,別人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如果自己不去嘗試,只會是:盤裏的菜——只知其色,不識其味。我很高興我有機會去嚐了,雖然我做的還不夠好,但我會和我的學生一起學習成長,修改自己,完善自己,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做個好教師,在擔任班主任工作中做個學生喜歡的好班主任。

一年級班主任心得體會5

對於學生耐心是第一位,因爲一年級的小學生非常調皮,也非常的讓人焦心。所以想要讓他們學習進取,就需要我們一遍又一遍的不耐其煩的在他們耳旁諄諄教導,只有用耐心去磨,用真情去打動他們才能夠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中學習更多的東西。安心除了要學會包容學生的各種爲題上,還要能夠經常給學生更多的告誡和原諒他們他們在學習中前進。

我最喜歡的是告誡學生努力,每天講課都會用最簡潔的話,傳遞出重要的知識點,把需要嚴格記住的一些學習知識也不會怕傷害學生就不強制要求。爲了讓他們學的更好,我規定每個人每天都必須要完成語文漢字的背誦和默寫。沒有完成的學生一定要抄十遍以上,因爲我發現只要學生抄的比較多,他們學起來也就快,透過抄襲增強他們的記憶力。

對打學生作弊的行爲我非常嚴厲,因爲現在是他們性格和習慣養成的時候,不能讓他們出現抄襲的習慣,一旦發現就必定嚴加處理,告誡其他學生作弊的壞處,同時也要加大學生們的學習和思考能力,讓他們學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明白自己的工作要點,不能犯錯,不能不講誠信,任何事情都要做到真實。

薪給習慣沒有定型的小學生是最好塑型的,只要我抓住重點,做到,以身作則就就能夠讓學生向我看齊。每天到學校我都會告誡學生做人應該如何去做,有該如何做好,我從不會給他們填加壓力也不會給他們更多的負擔,多一份警告多一分要求,是爲了他們好,既然來到了學校醉臥老師最重要的就是要學生們記住一點我是他們的老師,就有責任約束他們。

我喜歡讓學生們多背誦課文記憶單詞,因爲他們現在的記憶力是最好的,搞笑有用就要及時做好利用和安排做好各種輔導和規劃,有很強的規劃性和責任心才行。在每次上課不能枯燥,不能夠太過於柔和,要剛柔並濟,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到一點那就是我們老師是會對他們負責的,要求也會更加嚴格更加高效。

管理班級的最好辦法就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的進步,成績好的獎勵表揚,成績不要的批評教育,指導和拉一把,畢竟他們都是自己的學生,自己有責任讓所有的學生更近一步,沒有差生,只有教導能力不夠的老師,很多學生學不要是老師自己的原因,找到原因就可以讓學生重新走上學習的道路,學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