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最新學前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最新學前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學前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學前教育心得體會1

高質量的保育教育已成爲全世界學前教育改革所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那麼怎樣的幼兒園保育教育活動纔是高質量的活動。聽了兩位教授的專題講座,我從中深受感觸。

一、改變保教人員的態度

在我們平時的教育活動中,何爲一個好老師?我們一致認爲唱歌、舞蹈、美工、教育教學技能較強的老師,纔是好老師,爲此我們幼兒園多次舉辦專業技能、教學技能大賽來衡量教師能力的強弱。可是,在幼兒園的一日保教活動中,教師的專業技能真的是最重要的嗎?聽了教授的講座,讓我有了新的認識。高質量的保教活動,教師的專業技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保教人員對幼兒的態度。如果一位老師一直用粗暴的語言和方式和幼兒交流,使幼兒害怕和老師說話,看見老師就像貓見了老鼠一樣,這能說是高質量的教育?因此,在幼兒園的一日保教活動中,要想孩子更好的發展,我們老師要改變對幼兒的態度。這就要求老師要愛自己的事業,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我們就要用心去做,用愛和孩子交流,用和藹的態度對孩子,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用一份母愛容納孩子,這樣,孩子纔會快樂,身心纔會更好的發展。

二、以遊戲爲基本教育活動

遊戲是幼兒的天性。《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遊戲爲基本活動,讓幼兒透過遊戲來學知識,在遊戲中健康成長。”那麼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如何開展以遊戲爲主的活動,使幼兒在玩中學呢?聽了這幾節講座,我意識到,以遊戲爲主的基本活動是在幼兒主導下的經驗活動,而不是老師高控下的幼兒活動。在幼兒的一日保教活動中,如:生活活動、集體教學、區域活動、常規活動等都以遊戲融入,以遊戲爲主設計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知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

三、凸顯園本教研,提升教研質量

園本教研如何引領和支援教師在貫徹實施《綱要》《指南》的過程中,改變教學關係、師幼關係,真正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成爲幼兒學習的支援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聽了老師的講座後,作爲幼兒園的教學管理者,我有了新的方向。在以往的園本教研活動中,我們忽視了教師在制定研究方案中的參與權,沒有真正把教師作爲研究的主載,致使教師在研究中處於被動、跟隨的地位。認識上的覺醒,使我重新對研究過程進行反思和質疑,對研究中的人際關係進行了重新把握,對自身的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在今後的園本教研活動中,我們要進行有目的的調查,瞭解教師的感受和希望研究的問題。經常開展與教師訪談活動,徵求意見,從教師的日常言談中捕捉教師的需要,解決教師的困惑。以教師在幼兒保教活動存在的問題爲研究課題,將研究成果直接應用於教學實踐。

學前教育心得體會2

我從小學教師轉崗投身於幼教育事業已經快5年了,可是還從沒有機會參加幼兒保育、教育的系統培訓。這次有幸有機會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專家對我縣全體幼兒教師進行學前教育培訓。經過3天專家的集中培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對我今後在幼兒保育、教育工作上有很大的幫助。

透過幼兒專家、老師系統的、深入淺出的講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讓我懂得了3-6歲學齡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從理論上懂得了幼兒保育、教育工作應怎樣科學的進行,而在實際的工作中,應該怎樣地去科學保育、教育幼兒。我們在以前的學前保育、教育工作中,雖然在認真努力地去做,而且有的在表面上看來效果還挺好的,但透過這次培訓方知,我們有的幼兒保育、教育方式是不符合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規律的,我們在實際的幼兒保育、教育工作中把自己老師的位置給定偏了甚至搞錯了,老師在整個幼兒的活動學習過程中佔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不利於幼兒健康快樂地的成長。我們以前在幼兒保育、教育中還有“小學化”教學趨向,重幼兒知識技能的培養,爲了迎合幼兒家長的“口味”,我們一味的給幼兒灌輸太多機械的東西,這可以說影響了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不利於幼兒健康的成長,也不利於幼兒智力的開發。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我們應該在幼兒教學中採取遊戲化的教學模式。醫學科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各種肢體活動能幫助幼兒開發大腦智力,所以我們應該主張幼兒在活動中去學習,讓幼兒直接參與、經歷活動,使他們的大腦在活動中得到健康發展。爲什麼我們說幼兒教育就是遊戲教育呢,原因就是這醫學科學依據。在幼兒教育中,讓他們在玩中學,這遠比幼兒死記硬背一些東西更有利於幼兒大腦的發育。我們應注重幼兒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培養養成,讓他們學會講衛生,具有自理能力,具有自我保護的意識,生活上、學習上具有獨立性,做任何事情能專注,動作協調,在公共場所能遵守公共秩序,做一個公共場所的小文明人。我們要培養幼兒的自信,與幼兒建立互相信賴、互相依賴的夥伴關係。

在這次培訓中提到了教師與幼兒家長溝通與交流對幼兒保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我們幼兒園做得比較欠缺的是教師與幼兒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工作。幼兒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涉及到教師,還有家長、社會對幼兒的教育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幼兒身邊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也對幼兒的教育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幼兒身邊能夠感受到的、聽得到的、看的到的一切,都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有很大的關係。我們每個幼兒的生活環境、家庭情況、個性特點都不盡相同,我們幼兒教師需要與幼兒家長經常交流、溝通,做到儘量瞭解孩子的一切,老師才能做到對幼兒教育時心中有數。幼兒保育、教育工作要有針對性,因幼兒而確立具體的教學目標方法,我們在教育上不能搞“一刀切”,一種教育“樣板”,社會上需要的人才是多樣的,我們在培養幼兒才能時也要多樣化,教學模式也不能搞傳統的“統一”教學模式,這才符合個人的自然發展。所以我們幼兒教師要想做好幼教工作,首先應該做好幼兒家訪工作。

這種教學法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兒童爲主,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抓住幼兒的認知規律進行教育。在我們的幼兒保育、教育工作中,也有些幼兒保育、教育思想是與蒙特梭利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我們主張“不教”的幼兒教育,但這種思想沒有徹底,在實際教學中還顧忌幼兒家長的反應,怕幼兒家長抱怨孩子少學了知識技能,於是教師在執教過程中無形的受到了幼兒家長的影響,在保育、教育過程中有一種“拔苗助長”的舉動,或多或少的在保育、教育工作中有以成人爲本位的教學觀點,在執教中就難免有填鴨式教學的出現,忽略了以兒童爲中心的教育。這說明我們教育思想革命得不夠徹底,教育改革不夠堅定、執着,今後我們在幼兒保育、教育工作中要敢於創新,不要在革新中瞻前顧後,我們要有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去奉獻幼教事業,不要因一點點自利而動搖幼教創新的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把孩子當成一個“自然人”來教,否則我們將“扼殺”幼兒的天性,換來的將是一個個頭腦裏裝滿知識、單板的機械人,缺少了“人性”。另外,我們在幼兒保育、教育工作中,也重視幼兒學具的準備,但有些似乎太形式了,我們今後在這方面做準備工作時,要儘量結合社會實際,儘量貼近幼兒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切切實實的現實世界。

這次培訓我知道了當一名幼兒教師不容易,幼兒教師並不是一名簡單的保姆,幼兒教師也有很高的專業性,對於我們小學教師轉崗當幼兒教師的,是需要不斷學習、培訓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的。這次培訓,我知道了幼兒的學習特點是遊戲化,懂得了幼兒園家幼聯繫的重要性,也瞭解了幼兒蒙特梭利教學法,使我受益匪淺。要使自己早日成爲一名真正的合格幼兒教師,我還需要不停的學習、培訓,抓住今後每一次培訓機會,才能讓自己早日成爲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學前教育心得體會3

伴隨着孩子們的天真笑臉,緊張忙碌而又快樂的一學期即將結束了,當我空閒下來細細回顧這學期的工作時,深深地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作爲學前班的老師,既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的能力,同時又要幫助他們養成樂於助人,尊老愛幼的良好品行。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學前班學生由於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紀侓渙散。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開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儘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侓。利用各種獎勵措施激勵孩子,及時提醒孩子們做好上課準備工作,並且在課後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爲,根據學生的表現在班裏進行榜樣教育。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逐漸養成了認真聽課,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在生活中習得英語,雙語學前班的環境讓孩子們時刻能夠接觸到英文,能將課上所學到的英文知識靈活的運用在班級生活中,早晚我會主動用英文問候;在課間的時候我提醒他們入廁喝水。在午飯時間我會向他們介紹每天的食物名稱。在打掃衛生時我會說。在他們需要幫助時我會及時地出現。在一遍一遍的重複中學會了用英文交流,現在孩子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把說英文變成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二、關心愛護每個孩子。

我國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同時也是非常脆弱的,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平時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以愛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心來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只是一道暖和目光,也會讓其爭當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在班裏我平等對待每一位同學,課下我們像朋友的相處,融洽的師生關係,讓孩子們能在輕鬆快樂的環境裏好好學習。

三、教育要順應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並做到因材施教。

3—6歲,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年齡段是孩子語言飛速發展的時期,是孩子一生中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應抓住這個關鍵時期,促進兒童智力,言語及個性地快速發展。同時在對不同類型,不同個性的學生,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將培優扶差工作做到最好。在下半學期班裏來了2個新學生,學習基礎較弱,爲了讓她們儘快的融入到這個集體,我利用下課後的時間給她們補課,積極和家長交流意見,經過2個月的時間,她們的進步很大。

雖然在學前班的工作多少有些辛苦,每天總是忙忙碌碌的,但是看到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能健康茁壯的成長,快樂無憂的學習和遊戲,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種幸福。

學前教育心得體會4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我對學前教育有一份難捨的情懷。幼兒教師,是一個奉獻愛心和擁有責任的名字;幼兒教師,是一個活力四射和永遠年輕的名字;幼兒教師,更是一個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名字。

在剛來幼兒園的日子裏,我沒有任何經驗,透過學習,我逐漸做到了眼勤,腿勤,手勤,還擁有了愛心,細心,耐心,童心。

記得有一次,我給小朋友洗手,發現有個小朋友的手指甲長長了,而且裏面還藏有黑乎乎的髒東西,我馬上想到要給他剪,等給他剪好,洗洗乾淨,卻發現所有小朋友都圍着我,要給他們剪,我想:這正是教育他們講衛生,愛清潔的好時機,我不僅給他們全剪了手指甲,還教會了他們正確的洗手法,並與他們約定,要做個清潔寶寶,以後老師會經常給他們剪的,他們個個高興地點頭,看着他們如此乖巧,所有的勞累都值了。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在我們班裏,有個好動的小男孩,剛來幼兒園時,爬高爬低,跑來跑去,而且對其他小朋友,稍不注意,甩手就打。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歡跟他玩,當我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行爲時,他說: “每次我做錯了事,或者爸爸心情不好時,都會打我!”我知道,我需要和孩子爸爸溝通了。透過瞭解,我得知他的爸爸脾氣有些暴躁,有時會因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打孩子。我委婉地告訴孩子爸爸,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家庭中會模仿父母的行爲。如果爸爸不注重細節,孩子也會受到爸爸的影響。從這以後,在家長和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行爲逐漸改善,經過幾個月的細心引導、共同誇獎等家園共育模式,他終於有了轉變,開始坐在課桌旁聽我講故事了,在集體活動時,也能和其他小朋友做遊戲了。作爲一名幼兒教師,看到孩子如此轉變,我感到無比欣慰。

對幼兒的愛心不僅體現在言語上,更要體現在現實生活中,並在幼兒身上得到傳承,例如:我們幼兒園老師都會趁孩子們午休的時間,幫助幼兒把他們脫下來的小鞋子拿到窗臺上晾曬,一開始都是老師曬,現在都是後脫衣服、鞋子的小朋友幫先脫衣服的小朋友曬,他們互相幫助,並且起牀的時候也是互相幫着拿,這不僅是教育的力量,更是愛的力量。

學前教育心得體會5

在這個夏日炎炎的烈日下,踏入清中的大門,可以說是萬分榮幸。因爲清中有着優美的環境、雄厚的教資條件、嚴格的校紀校規、濃厚的學習氣氛、並且還有着豐富的課餘活動。這無疑是塊廣袤的土地。而這裏的每位學生都貌似一株小草,在肥沃的土地中不斷汲取養分,積極進取,快樂成長……

帶着家長的期望,我欣喜若狂邁入了清中的大門。在進入清中時的那種期待,那種激動的心情,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由於這兩天學校組織同學們回校進行學前教育。因此我也像其他的同學一樣,按時回校報到、入住宿舍。等待學前教育的開幕……

這也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在校住宿,雖然還不太習慣於此時的生活,但經過這兩天的住宿生活我還是總結出了兩個字:速度。刷牙要速度,吃飯要速度,洗澡洗衣要速度,總之什麼都要速度。否則就跟不上其他同學的腳步,總慢一拍。雖然這兒的生活節奏是極快的,但我還是感覺每天都過得很充足、很快樂。

經過這兩天的學前教育,真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有領導們的精彩講話,有師兄師姐們談論自己學習經歷的講座,有心理老師的輔導講座,還有班主任的規則教育課堂,更有參觀校史的活動……這一切,都讓我大開眼界,懂得了不少,對學校有着更透切的瞭解。

此外,學前教育清楚地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各自的目標,各自的夢想。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就如同船沒有了船漿,在大海中飄搖不定,沒有方向。但如果一個人有了目標,有了夢想,哪怕是離現實多麼遙遠,實現的希望多麼渺茫,都會做出一定的努力,爭取實現。

是的,我也不例外,我也有自己的目標與夢想。我希望3年後的今天我能考上一所重點大學,在那兒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無論多麼困難,遭遇多少挫折,我都不能放棄,不會放棄。因爲,我有夢想!希望某一天,我也能自豪的高歌:我的未來不是夢!

我清楚的知道,高中的學習不能再像初中那樣隨便懶散了。我必須尋找一套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要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並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賽場上不斷激發潛能,努力拼搏。我相信,我能行!

在清中,每個同學都是極其優秀的。在這樣的環境中奮發學習,快樂成長。我堅信,我三年的高中生活也必定會是多姿多彩的。

恩,加油,同學們,讓我們一同展翅飛翔吧!

學前教育心得體會6

20xx年3月22日,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爲期一個月的實習活動,此次實習對我個人來說,打破了以往只聽課,只觀察的習慣。以幼兒教師的身份講課,讓我更好的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我認爲實習不止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學環節,更是師範生不斷進行自我完善的教學過程,透過實習培養各種實踐能力,提高專業素質,以達到夯實專業基礎,提高實踐能力之功效。此次實習感受頗深,總結如下幾點:

一、縱觀實習班級

1、老師。

俗話說得好,有了好的土壤才能長出好的小苗。小二班的班主任白秀紅老師、教師羅越萍老師和保育員呂荷華老師,她們始終恪守給家長和社會的承諾:對待幼兒關心尊重,一視同仁。她們認真負責、科學教育,讓小二班的小朋友沐浴在她們共築的愛河裏面。

2、幼兒。

小二班共有40個小朋友,最小的纔有兩歲半,但是在幼兒園裏,小二班的全體小朋友共享着幾位老師給她們的愛,快樂的遊戲,快樂的探索,快樂的學習,快樂的渡過在幼兒園的每一天。

二、辛苦的實踐

1、集中教育活動。

好動愛鬧是幼兒的天性,集中教育活動時間不僅要有好的備課教案,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控制課堂紀律,否則就是含破喉嚨也無濟於事,所以能讓小朋友在比亞時候安靜的聽講,自己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第一個集中教育活動時,我既興奮又緊張,很累。之後的每個集中教育活動我都認真備課:熟悉教學內容、結合幼兒年齡特點、精心準備各式各樣的教具,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讓她們能快樂的學習知識。當然,在教學活動中我也穿插一些小遊戲,以讓達到幼兒在玩中學。

2、戶外活動。

說到戶外活動,就是讓老師最揪心的事情了,每個幼兒都像是小精靈,活蹦亂跳的,教師真的需要繃緊每一根神經,害怕漏看一個孩子而出意外,好在實習圓滿結束,我能把小二班毫髮無損的交還給原任老師。

三、發現不足

實習期間,我發現了自己的許許多多不足,主要歸結爲以下幾點:

1、表達能力不強,綜合概括能力仍欠缺。

2、語速、語調掌握還不夠好,語言不夠童化。

3、專業技能不紮實。

4、人際關係的處理有待提高。

5、與教師的交流顯得有些少。

四、滿載而歸

一個月的實習,讓我第一次與幼兒親密接觸,這次真槍實彈的練習,讓我受益匪淺,讓我逐漸愛上了幼兒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同時也親自嚐到了在一線奮戰的幼兒教師們的辛苦。

實習讓我第一次置身於社會活動中,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和小朋友搞好關係,讓她們對你又愛又怕。所謂愛就是讓小朋友都喜歡你,喜歡你組織的活動,怕呢,就是讓小朋友聽你的要求,和你一起活動。這次我也掌握了一些與幼兒相處的方法,這也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實習讓我的思想逐漸成熟,行爲收斂了許多,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會繼續努力,不斷完善自己的不足,提高技能水平。

這個月不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貴的回憶,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點,我相信在未來的教育生涯中我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