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班主任學習心得體會(通用6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班主任學習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班主任學習心得體會(通用6篇)

班主任學習心得體會1

爲期三天的班主任培訓,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不僅使我從理論上重新認識了班主任工作的內涵,更從一些優秀班主任的案例實踐上,給了我處理班級事務的啓示。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自覺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方法,來指導工作,不斷學習、反思、總結,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透過這次學習,使我認識到作爲一個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作爲班主任要有愛心,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這愛是無私的,是平等的,是面對每一個學生的。只有做到了平等的愛每一個學生,纔會去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而這一點正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學生只有感受到老師的愛,纔會願意接受老師的教育,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的教育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

作爲老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也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權,學生的獨立性,學生的差異性,不要用成人的是非觀念判斷學生,孩子是一個成長中的人,雖然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是在人格上完全與自己平等,具有令人憧憬的未來。所以我們要像對待我們的同事那樣來尊重學生,與他站在同一個角度上看待他的世界,走進他的心裏,多給予孩子們需要的尊重、信賴、理解、寬容與等待。

二、作爲班主任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樹立起爲學生服務的思想。

透過學習使我認識到班主任的職責就是培養健康的班集體和精神健康的人。班主任是一份十分辛苦的工作,要與幾十名學生打交道,操心費力,但是從許多的優秀班主任身上我看到了,班主任工作也是其樂無窮的。這源於一份強烈的責任心,對班級負責,對學生負責,更是對自己良心負責。任小艾說過“教師的職業是一項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職業!不允許失敗。對每一個老師來講,你的學生可能在你的班級裏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個家庭來講,這個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頭頂上的一片天!”所以,我們必須要責任心,認真工作,爲每一個學生負責,盡心盡力,不求回報,對得起自己的良知,一切以學生爲中心,牢牢樹立爲學生服務的思想,踏實做好班主任的本職工作。

三、作爲班主任要講智慧,要善於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教育必須有愛,教育也需要技術。沒有愛的技術是危險的,而無技術的愛是無力的。教育要真正起到作用,教師的智慧,獨特的工作方法,寶貴的工作經驗是萬萬不可缺少的。好的教育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打磨成美麗的鵝卵石。教師要因材施教,遇到突發事件,光有愛心和責任心是不夠的,還要講求方法,因爲我們工作的對象是人,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所以在處理問題時要講方法。其根本的原則就是既能處理好問題,又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

透過專家介紹優秀班主任魏書生、李振西、任小艾等的一些優秀案例,使我認識到與他們存在的差距,在處理偶發事件上,有時缺乏教育機智。在班級管理上,有時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導致自己辛苦不說,又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大愛無邊,師愛無痕,也許只有無痕的教育,才能在孩子的心田裏留下最深的痕跡。那麼優秀的教育機智,工作方法從何而來呢?透過學習,使我認識到只有從讀書學習和在工作實踐中勤於探究、及時反思、善於總結中得來。

四、作爲班主任要不斷學習,在工作中積累經驗。

我們都是普通教師,學識不夠高,方法也不夠靈活,要多向優秀班主任和專家學習好的管理班級的方法,並根據自身的條件去進行變通應用,只有這樣纔會不斷進步。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要想自己的學生好學,教師必須先好學,只有學而不厭的教師纔會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讀書是進步的階梯。

從這些優秀班主任身上,我看到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愛好讀書,喜歡積累,在工作中勤於反思,及時總結。任小艾老師向我們推薦了幾本好書有法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盧梭寫的自傳體小說《愛彌兒》、e阿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美國的著名教育家詹姆斯·多伯森寫的《施愛與管教的藝術》和《陶行知全集》,還有馬卡連柯的《教育詩》等等。任老師還說“不學習永遠不可能在反思和總結中認識自我!”我們學校倡導做書香教師,每一位老師都養成了讀書學習的好習慣。我讀過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記錄了詳細的讀書筆記,寫下了讀書體會,並自覺地將書中的好方法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雖然我也讀過一些書,但這遠遠不夠,我打算繼續多讀書,多向優秀班主任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

教育是一門科學,育人成纔是一種精雕細刻的藝術,在工作中只有講究科學、創新、藝術,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來。我爭取在今後的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教育方法的研究,不斷學習,研究學生、家長、社會的新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班級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多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改進,不斷提高,積極探索,善於總結,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不斷提高。

我們在班主任的工作中,責任心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責任心,就會用心去做事。責任是晶瑩的露珠,折射出人的精神光芒,責任是炙熱的岩漿,噴發出無窮的潛能;責任是凝重的發碼,真實地稱量出人生的價值;責任是堅硬的磐石,爲你鋪好面向理想的光明大道。

班主任學習心得體會2

在班級管理中應充分利用班會這塊陣地,開設各種主題班會,讓學生有發言討論的空間,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透過主題班會及時瞭解到學生的思想動向,及時爲學生排憂解難,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解決了學習、生活、思想上的難題,又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同時也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促進師生間的交流,融洽了師生感情,可謂“一舉三得”。主題班會是班主任老師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是班級管理的有效形式。近幾年來,在班級管理方面我利用班會課,開設各種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治自律能力,並取得一定的成效,有力的促進了班級和諧發展。

1.主題班會是教育學生和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主題班會是具有明確教育計劃、指向和內容的教育活動。它不僅透過計劃實現對學生的教育,而且還能透過策劃實施學生的自我教育。主題班會爲學生創設了教育場景,由學生直接參與,並在教師的引導下,構建教育意義,習得教益。一個完整的班會,從設計到實施都要發動學生去參與,這使得學生的創造能力、組織能力、活動能力能夠極大地發揮,體現出主體的能動性。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進取的精神就會不斷增強,這樣就能達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主題班會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班級凝聚力以良好學風、班風的形成爲基礎。主題班會可以實現對學生集體價值觀念的培養。它透過創設親切、平等、寬鬆的課堂或戶外活動氛圍,及時、有效地批評和糾正學生中的錯誤想法或行爲偏差,逐步構建刻苦學習、努力鍛鍊、互相關心、求實向上的班集體,從而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

3.主題班會是構建良好師生關係的橋樑。

主題班會一方面是師生展現個人才華、形象和魅力的重要舞臺,另一方面也是師生同歡共樂、情感交流的場所。在師生互動、平等和諧的氣氛中,教師可以“不爲師”,學生可以“不爲生”,師生共鳴,隔閡頓失。這種雙向的、多向的和混合式的教育模式,是構建良好師生關係的最佳橋樑。

班主任學習心得體會3

12月27、28日我們有幸到煙臺參加了全國優秀班主任講壇的活動。在講壇中,專家們大量生動感人的事例全面敘述了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經驗和搞好班級的具體做法。透過這次培訓活動,使我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下面就簡單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臉上沒有微笑,是因爲心裏沒有陽光。心裏沒有陽光,是因爲心胸不夠寬廣,心胸不夠寬廣,是因爲心裏防衛過當。”段老師以一段格言式的開場白,展開了洋洋灑灑的演講。

段老師用幽默生動的語言鼓勵我們投身研究,他說,老師一研究,生命就快樂,老師一研究,學生就快樂,他說,快樂是一種物質,研究有助段長壽。他指出,“聰明的人投資研究,明白的人投身研究,一般的人忽視研究,糊塗的人蔑視研究。”他號召我們“用快樂去傳染快樂”。對照我們的教育教學,我深深地感到了慚愧。我們平時在教學中總是抱怨太累,現在想來,我雖然沒有糊塗到蔑視研究,但確實是忽視了研究呀。這就是我和段老師的境界差別吧。確實,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的臉上的微笑太少了,以後還是多對學生微笑吧。

理想課堂文化的追求。段老師認爲,理想的課堂能煥發師生的生命活力,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這裏,段老師重點解讀了“愛”、“自信”、“合作”、“表達”和“智慧”五個關鍵詞,以闡述他對理想課堂的理解。講到“愛”,他說“面對生命,不能無情”,微笑首要是表達自己的一種快樂,所有的大成就者,你都能看到他的佛光。微笑便是佛,快樂便是佛,幸福也是佛。那麼,作爲老師,在課堂上面帶微笑,去傳播快樂,豈不是學生心中的“佛”嗎?

說“自信”,他認爲有自信纔會有成功,有成功纔會有快樂。他認爲教學就要教學生能說會道,向學生灌輸自信。他認爲課堂教學首先要教學生“能”和“會”,再讓學生“說”和“道”,當學生達到“說”的時候便是“能”的平方,“道”的時候便是“會”的平方。這種說法其實就是教會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學理念。段老師還指出,黑板是重要的資源,對黑板的無視就是對學生的忽視。的確,在現代傳媒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有多少教師、多少課堂依賴段多媒體教學手段,而忽視了簡單實用的黑板呢?現在的年輕教師還有幾個人能只憑一塊黑板,一根粉筆洋洋灑灑得講半天呢?這就是知識與能力的差別所在吧。他還說,我們的教學不能停留在正確上,所有的正確都要找到道理。這就是說,我們不僅僅要教會學生正確的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正確的方法。

聽了段老師的演講,我想到了很多。在過去的幾年裏,我和許多同事一直感到教學很累。現在想來,何不像段老師那樣,換個角度,換種思維,把教學研究作爲一種快樂,把課堂教學當作傳播快樂,我們的生存狀態不就改變了嗎?

班主任學習心得體會4

每週五下午兩節課後是我校教師學習的時間,本週安排的是看講座視頻。

看罷李鎮西《做最好的教師》講座和他的那本《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對李老師只有滿滿的崇拜之情,他的許多觀點我都十分贊同,並將李鎮西老師作爲我工作學習的榜樣!

講座中提到科研課題從哪裏找?對,從教育困惑中找,正是這些小問題纔是我們應當關注的。當然,這樣的困惑我每天都有一大堆,但大都隨着時間和其他工作而擱置一旁,到頭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後進生的轉化問題。其中說到每個孩子都想成爲一個好人,都是想上進的,因此我們要相信孩子,不要放棄。其次,要和孩子建立感情,打好感情牌,要有耐心,關心孩子,不要一味地指責批評,而是應該想學生之所想。李老師說過:“後進生的教育很難一勞永逸,相反,這是一個充滿反腐的長期過程。”教育者應該容忍後進生的過程中要允許反覆,這也就是後進生和優等生的區別,他們會犯同樣的錯誤,教師如果能很好地認識到這一點,我想已經成功了一大半。接下來要對學生降低要求,很多時候我們做教師的爲完成任務而出現趕任務的現象,造成一刀切的局面,對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對後進生適當降低要求,這樣他們會更容易體驗成功,從而找回自信。說到培養自信,光靠教師一人可不行,還要運用集體的力量,李老師就很會利用集體的力量和輿論壓力來轉化後進生:在學期末讓孩子寫《xxx同學進步最大》的作文,一方面讓大家多關注這幾個後進生,另一方面他們也會覺得自己是被關注的,從而對自己進行約束,規範自己的行爲。我們班有兩個孩子總是不進班,學生上也幾乎放棄了,還總是影響其他同學,我就在班裏開展這個活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後附照片)最後,以鼓勵爲主,後進生從來都不缺少批評,於是李老師在每週五給進步最大的前十名同學發喜報,並要求家長簽字,到學期末進行評比,透過這一活動,幫助學生和家長共同建立自信。

相比較李鎮西老師,覺得自己做得遠遠還不夠,班裏的幾個後進生,每每都是他們幾個拉分,一看見他們我總是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一犯錯誤,不是吵就是罰,而沒有認識到這纔是後進生,他們會犯同樣的錯誤,對他們批評多於表揚,一度讓我頭疼,不知所措,總是發一頓脾氣,好一會兒,過後又是這,治標不治本,時間長了,自己在教育上的熱情也快被澆滅了。聽了李老師的講座,我擺正了態度,重新認識後進生,其實他們也十分渴望進步與關注,他們也是很可愛的,我們應多想學生所想,相信他們,幫助他們體驗成功,這纔是我們該做的!

班主任學習心得體會5

4月28日,我校觀看了魏書生班主任報告的演講光盤。魏書生對工作的熱情,對教學的專注,對生活的熱愛,讓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讓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學習中的收穫。

一、要關愛學生

愛是教育永恆的主旋律。作爲班主任更要愛學生,對於每一個學生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來關愛。要用真誠的愛去感化學生,觸動他們的心靈。在學生偶爾犯錯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於留守兒童和學困生,盡一切努力,給他們愛,給他們尊重,給他們希望。班主任用自己博大的愛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這樣,教育管理起學生來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善於激勵學生

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最大的願望是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尤其是面對問題學生時,如果能儘量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後真誠地去讚賞他們、鼓勵他們,那麼你會發現,學生個個都是那麼可愛、那麼優秀。有句話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因此,在教育學生中少批評、懲罰,多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

三、增加自身魅力

班主任要嚴於己,而後勤於學生。教師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教師的影子。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注意自己的形象。想教孩子如何正派爲人,教師應先從自己正派爲人做起。自己的一切舉動會在無形中影響到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四、要重視家校溝通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援,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礎上的,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學校教育也難以獲得預期效果。要教育好學生特別是問題學生,教師必須透過家訪、電話、短信、網絡等活動進行溝通探討、客觀反饋,一視同仁、熱情幫助家長正確認識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身心發育情況及存在問題,進一步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爲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走出心靈的困境。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學生和家長,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理於情、情理結合,纔會產生動情效應,從而收到較好的德育效果。

透過這次培訓,對自己的班主任管理要不斷地反省,不斷地總結,不斷地進行創新。力爭做一個學生喜歡,家長滿意,教育上稱職的優秀班主任。

班主任學習心得體會6

爲了培養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學校爲我們創設了一次難能可貴的學習機會。我們有幸在雙休日到煙臺參加了全國優秀班主任講壇的活動。在講壇中,專家們用樸實的話語講解了許多平實的教育事例,他們沒有華麗的詞藻,以大量生動感人的事例全面敘說了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經驗和搞好班級的具體做法,透過一天的培訓活動,使我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下面就簡單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學會積累,學會感悟。

在去學習之前,自己曾想這些做報告的人都是全國著名的專家,肯定會講些高深的理論,會大談特談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可是在這一天的學習中,做報告的專家們並沒有談些高深的理論性的東西,而是從實際教學中和工作中的具體事例談起,他們所談事例在我自己工作中大多也都經歷過,無非是一些如何管理班級、如何處理班內事務的一些做法,自己不禁在思考:爲什麼自己認爲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實例,在別人那裏卻成了津津樂道的交流話題呢?或許越是平常的、大衆的東西越會有人去關注它吧,畢竟這些和自己的工作最直接、最有用。這不由得讓我反思:自己一直在一線工作,擔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在這幾年的教育過程中,我總結了多少,我積累了多少?專家之所以能成爲專家,就是因爲他們能把常人不以爲然的事情做的最好,能夠把自己工作中的小事不斷進行總結反思、進行積累,或許真像其中一位專家所說: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

二、以心換心,收穫無窮。

教師的工作之所以特殊,是因爲她的教育對象的不同,我們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學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有着很大的差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爲好人的心。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穫肯定和讚譽。”這就要求我們去充分的尊重、寬容、信任學生———以心換心,感染學生。作爲教師,我們應該有轉化學生的信心和責任感,教師應該懂得愛的藝術,用師者廣博的愛,澆灌他們的心田,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人格。要知道,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更是一種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寬容學生,能激起學生心靈的漣漪,緩解他們的牴觸情緒,從而達到教育、轉化的目的,使其按教師的意願投入學習,正確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使整個班級朝共同的目標努力,產生強大的凝聚力。爲師之本在於“善”。讓我們寬容對待每一個學生,少些責怪,多些鼓勵;少些批評,多些關心。這樣,師生之間,就會形成一種互相理解、真誠相待的關係。

班主任工作任重道遠,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須不斷學習思考,不斷探索研究,努力讓自己成爲一名“專家型”的班主任,向他們靠攏,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和對教育的真誠熱愛,相信我會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