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簡述讀道德經心得體會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簡述讀道德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簡述讀道德經心得體會

簡述讀道德經心得體會1

接着,肯定"道"的存在,並且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之後,人生應該何去何從?這是不易回答的新問題。老子《道德經》用"德"字來說明,"德"是萬物得之於"道"的各自的本性。

萬物各依其德而運作,原本應該保持和諧的生態平衡,但是人間常有困境,亂象層出不窮,又是怎麼回事?對此,老子也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說明天下大亂是如何來自人的認知與慾望,然後提出針對的解決方法。

對此,老子最大的手筆與最多的篇幅,是虛擬一個"聖人"作爲悟道的統治者,從根本上撥亂反正,要人迴歸原始的純樸心境與類似嬰兒的單純狀態。

真正懂得老子的用意,就會轉移時空,不必想去統治別人,而須學習成爲自己生活的管理者,成爲自己生命的主人。

萬物有其來源與歸宿,人又何嘗例外?明白了這個要點,就會像嬰兒般依靠在母親懷抱中,然後表現新穎的人生觀:少私寡慾、以德報怨、上善若水、全身保真、柔弱勝剛強、不爭而善勝等等。這樣的人生只有"平安喜樂"四字可以描寫

我有機會在喜馬拉雅講述老子《道德經》,希望藉此分享自己的心得。我的責任是重大的,而我的心情是愉悅的。

簡述讀道德經心得體會2

近期一直在讀《道德經》,把它作爲自己的枕邊書,每天兩三章,反覆讀反覆學,經歷了一個從晦澀難懂到探知皮毛的過程。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是他對自然萬物、人生、社會等各個方面進行觀察後所做的哲學思考。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37章,下篇《德經》44章,內容博大精深、包容萬物。

站在今天的價值立場回望《道德經》,大致可以從兩條脈絡探究,或者說主要回答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統治階級應該如何治國”,才能使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另一個是“個人應該建立怎樣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才能夠獲得心靈的從容安寧,獲得智慧和幸福。

兩條脈絡的思想原點,就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進而達到“道常無爲而無不爲。”(第37章)的境界。

意思是說,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聖人從來都是以順應自然的心態處理世事,讓事物按照自己的規律生長,任其自由發展而不強加干涉,生養了萬物卻不佔有,培育了萬物卻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萬物但不自居有功,從而達到了無爲而無所不爲的境界,體現了順應自然、順道而爲的思想。

沿着心中對“道”的疑惑,在原書中尋找到了多處對“道”本質地闡釋和解讀,雖不全面,但也可以窺得一二。

道,究竟是什麼?“道可道,非常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衆妙之門。”(第1章)能用語言說出來的“道”,都不是永恆的、終極的“道”。它存在於天地萬物形成之前的“無”中,又主宰並化生天地萬物。它是宇宙天地萬物奧妙的總門,換句話說,道就是對天地萬物執行規律的認識,即自然大道。

世間萬物,都有自身執行的“道”,大到宇宙,小到微粒,無不如此。前段時間讀的一篇關於宇宙起源的學說,看到了如下一組有趣的數據:在宇宙起源萬億分之一秒的時候,每10億對夸克和反夸克湮滅,會留下一個正夸克作爲倖存者,倖存率是十億分之一;到達百萬分之一秒的時候,正物質的質子和中子的倖存率,也是十億分之一;到達一秒的時候,電子和反電子之間也在不停湮滅,最後剩下電子的倖存率也是十億分之一。而這3個十億分之一,不能夠有絲毫偏差,否則,如今的.宇宙或許就不會存在了。如此精確,就像事前設定好了一樣,這也是宇宙執行的“道”。

還不止於此。有人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億分之一的倖存者,因爲精子和卵子結合,最終,1億個精子中只有一個能夠最終進入卵子形成受精卵,在這場競爭中,每個人都打敗了99999999個精子。然而,每個人的身體、你周圍的每一個原子,每一個原子身上的每一個質子、中子、電子,都是正反物質湮滅中十億分之一的倖存者。

這樣算來,每個人存在的概率幾乎爲“零”,或者說你我存在純屬巧合。“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第5章)這就是自然萬物執行的“道”,一切都是偶然,一切都是客觀,一切都是順自然大道發展的結局,不會因一時一事的得失而發生改變。

我們作爲倖存者活在世上,應當感到萬分的幸運,應當感恩,應當知足,應當活在當下,應當順應自然大道作爲,或許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不竭的生命激情和力量。

道,有何特徵?“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見,名曰希;搏之不見,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第14章)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而且不明起始,不知未來,綿延不絕,不斷變化,不可名狀,所以終歸爲虛無之態,於是叫它“惚恍”。可見,“道”無法用感官感知,必須用心去體悟,才能在虛無縹緲和若隱若現中發現“道”,最終捉摸到“道”。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第14章)遵循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探知遠古,這就是“道”所彰顯的規律。從古到今,聰明人和普通人在做事的過程中,區別究竟在哪?老子給出了答案,在於聰明人善於利用已經存在的“道”,順勢而爲,抓住了事物發展的規律辦事,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道,有何作用?“執大象,天下往。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第35章)“道”的作用外化,使得縱心歸附,國泰民安,一派祥和,悅耳的音樂和誘人的美食,讓路人不禁駐足。然而,“道”本身平淡無味、無形無聲,卻又作用無窮。

《資治通鑑》中,記載了李世民和他的叔父李神通之間的一段故事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透過玄武門之變奪取帝位。封賞有功之臣,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作爲肱骨之臣都受到重用。李世民大封天下,深得人心,卻引起了他的舊部,特別是叔父李神通的不滿。

李神通說:“我在關西起兵,是最先擁戴高祖李淵的人,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筆,功勞卻在我之上,我感到難以心服。況且,我還是李世明的長輩。”他的話影響很大,由於他的資歷和地位,很多原來李世明秦王府的舊部都與之應和,怨氣連天。

李世明得知後,心平氣和地對叔父說:“叔父雖然首先響應義旗舉兵,這也是自謀擺脫災禍。等到竇建德侵吞山東,叔父全軍覆沒;劉黑闥再次糾集餘部,叔父丟兵棄甲,望風脫逃。房玄齡等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論功行賞,功勞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親,朕對您確實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濫與有功之臣同等封賞。”

李神通聽後啞口無言,羞愧難當。大家紛紛表態,“陛下如此大公無私,對至親的叔父和都沒一點私心,我們還憂慮什麼呢?此後唯有爲國家效力,效忠陛下了。”

李世民順道而行,大公無私,所以能悅服羣臣,上下齊心,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道,有何規律?“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第2章)世間萬事萬物沒有絕對,只有相對。事物間總是相輔相成的,有美就有醜,有善就有惡,有生就有死,有樂就有悲,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面走到盡頭,就轉化爲另一面。

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教授曾在一次演講中,舉過這樣一個例子,非洲很多國家的農民吃不上飯,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西方國家大筆的糧食援助。爲什麼大批的援助卻成爲農民受苦的禍根?

原因在於,援助糧食要靠非洲當地的政府進行發放,不可能直接進入當地人的鍋裏。在這過程中,援助的糧食就被當地官員層層瓜分,中飽私囊。

而後,他們轉手將糧食以極低的價格在市場上甩賣,套取現金。那些依靠辛勤勞作種植糧食、賣糧食爲生的本地農民,如何競爭得過那些白來的糧食。本來還能活下去的農民,現在也活不下去了,淪爲赤貧。

說白了,這些援助無法穿越社會管道直接到達窮人那裏,援助的善行卻最終導致激增無數的赤貧農民。你認爲好的事,未見得真的好;你認爲有意義的事,未見得真的有意義。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是如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第9章)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且此兩面可以相互轉化,物極必反。太滿了,必然會流溢而出;太鋒利了,必然會傷人自傷。老子告訴我們,保持分寸和平衡很重要,萬事都不可過頭過火。這樣的處事原則,無疑對今天的你我,都有着重要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這樣評價《道德經》,“老子一書,原著不過五千言,可以說,幾乎是一字就涵蓋一個觀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蓋有三玄三要的妙義。它告訴了我們許多法則。”這樣的典籍,是需要我們擺在牀頭、放在身邊,用一生去品味體悟的經典。

簡述讀道德經心得體會3

公司組織學習了曾仕強教授講的《道德經的奧祕》,透過這次學習我對與老子闡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瞭解。根據我的所學所得,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修身——正確的處世態度

老子就講了正確的處世態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貴而驕,持才傲物,鋒芒畢露。要淡泊名利和地位,才能功成身退。事物發展本來就是向着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禍相隨,因此在這裏奉勸大家見好就收,不要貪圖名利,要收斂。第十章,也是講的修身,這一段用了六句疑問,其實疑問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們不管是形體還是精神,不管是主觀努力還是客觀實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就必須做到心靜,洗清雜念,懂得規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養。

這與我自己的生活聯繫在一起,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我要怎麼做?從一開始,我的生活就面臨很多選擇,在沒有考慮清楚的時候,就去胡亂選擇,導致事情的發展一步步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開始,就能靜下心來仔細考慮,也許事情就不會到進退兩難的地步

二、無爲的思想

“無爲”不是無所作爲,而是不妄爲,不去幹擾事物發展的規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無爲的思想,並指出“是以聖人處無爲只事,行不言之教”。這裏老子指出聖人要能夠依照客觀規律,處理事情是要去違背事物發展的本質。第三章進一步闡述無爲,他既不講人性惡,也不講人性善,而說人本來是一張白紙,是純潔質樸的。不要去貴難得之貨,不去尚賢,不見可欲,保持人們的本性。

從這裏可以結合我們公司的發展情況,有很多時候,公司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遇到的困難是肯定有的,我們能怎麼做呢?如果急功近利,反而會適得其反。

三、以無私來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我把這種無私精神理解爲“不爭而善勝”。遇到事情退讓無爭,將自己置與度外,反而能保全身。這與第八章講水的特性又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來比喻人,來教導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備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力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奪名利,這就是老子的“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聯繫到我們公司的情況,在本來優越的工作情況下,我們創造了這個公司。在公司處於危難之時,我們從來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都想將公司做起來。我們正是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所以我們信邦在一步步的發展,壯大。這也可以理解爲一種團隊精神,正是團隊成員的無私精神,才能成就我們的公司,公司壯大了,我們個人的財富也會增加,這不正是“以其無私成其私”嗎?

簡述讀道德經心得體會4

《道德經》的大名自是從小就如雷貫耳,但真的把書買來看,還是在看了電視劇仙劍奇俠傳之後,在仙劍中,看着那些蜀山大俠每施一個法術就念道一句道德經,就覺得好帥好好玩,後來在書店看到就買了一本。

第一次看道這本書,其實和印象中有很大的落差。在印象中,這本道家第一寶典這麼着也應該是一本厚好幾寸,重十來斤的大部頭。拿到手才發現只有薄薄一本,全文加起來一萬字都不到,翻開來看,雖然有譯文,卻還是像天書一般,晦澀難懂。不過雖然一開始不能看懂什麼,讀起來卻有一股抑揚頓挫的美感。就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就如“故貴以身爲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爲天下,若可託天下。”就如“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總覺得有一股淡定的霸氣。就覺得好像讀完一句就能放出一個法術似的。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哲學著作。又稱《老子》,被道教作爲重要經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現在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關的處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覺什麼,當真的去結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經歷,才感到哪份如汪洋般的玄奧。道德經雖不長,卻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學、政治、軍事及人生諸方面都有不少的論述,自己多少能理解的,能產生感悟的,其實並不多,道德經給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個“虛”字。就好像數學中的0一樣,講究的是處下,是低調,是一無所有,其實卻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話叫機會只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虛”便是這樣的一種準備狀態,手上不固執的佔有什麼,才能隨時拿起什麼。當0做爲分母時,整個式子的結果便是∞。它告訴我們生活要留有空隙,以保持靈動,就像畫畫留白一樣,一幅畫的成功,不在於它畫出了什麼,而在於它沒畫出什麼,在於它隱含了什麼,同樣,一次人生的珍貴,不再於一個固定的形式,路線,而在於,再於那存在於未來不可琢磨變數,那份能透過自己不斷奮鬥而產生的改變。

諸多經典,若是每天都翻來覆去的看,縱然熟悉,卻也會有枯燥,放下,再拿起,纔是趣味無窮,小別勝新婚。對於道德經,猶有這種感覺。

簡述讀道德經心得體會5

首先,西方哲學家雖然透過翻譯纔可閱讀《道德經》,結果呢?無不被其深度所折服。當我們對《道德經》第一章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覺得困擾時,他們卻眼睛一亮,好像發現了稀世珍寶。

因爲從古希臘的柏拉圖(Plato,427-347B.C.)與亞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以來,西方的愛智者看到變化紛紜的宇宙萬物,總要思索一個問題,就是:在這一切變化的後面,有沒有一個不變的本體,可以作爲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只有確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纔有辦法進一步解說"人生有無意義"的問題。

現在,《老子》第一章清楚肯定了"道是不可說的",這個答案與西方第一流哲學家與宗教家的想法是完全相應的。"本體"或"存在本身"是不可說的;"太一"或"上帝"是不可說的;老子的"道"也是不可說的。

老子《道德經》的特色之一,是使用全書八十一章的大約五分之一篇幅,從各種角度,藉各種方式來描寫"道"是怎麼回事?這一點使西方學者大爲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