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新時代家園共育講座心得體會(通用7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時代家園共育講座心得體會(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時代家園共育講座心得體會(通用7篇)

新時代家園共育講座心得體會1

馬青松教授針對家園共育聊了很多,其實也是告訴我們父母應該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所以我用更加謙卑的態度聽完了此次講座,真是受益匪淺!

馬教授首先講到這麼一句話:“心情好,一切都好。”教育孩子首先讓孩子有愉快的心情開始。有的家長教育孩子總是說“人家的孩子怎麼好,自己的孩子怎麼不好”。我們總是善於給孩子貼一個負面的標籤,長時間下去就會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我很笨”“我不行”。以後遇到事就唯唯諾諾,生怕自己做不好。作爲家長,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積極良好的心態。如果我們可以給自己孩子請一個保姆,那你們會有一些什麼樣的附加條件呢?有耐心、有親近感、善於和孩子交流等等許多。但這世界沒有哪一個人能比父母更愛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們應該努力積極的做一個孩子理想中的父母。那些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的家長,你們是一個合格的父母嗎?一位母親每天辛苦的掙錢並告訴孩子將來送她去最好的寄宿學校,孩子聽後告訴媽媽以後也要掙很多的錢把她送到養老院,母親聽後驚訝的不知所措!

馬教授還說:“家長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告訴孩子你哪裏行!”這樣,孩子的優點一點點被放大,這樣他的優勢就會被髮展到極致。

幼兒園老師有專業的理論作爲基礎,用正確的兒童觀來看待孩子。作爲父母也要不斷的學習,讓自己成爲一個合格的父母。當我們的思想統一之後才能家園共育,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新時代家園共育講座心得體會2

家園共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形式,家長工作對於幼兒園教育也十分重要。“家長成長”是我園省級課題——“整合性家園共育模式”的研究重點。家長來自於各行各業,他們的文化素質、個人修養、教育觀念各不相同,只有統一家長的教育思想,提高他們的教育水平,才能使家長積極地參與、配合到幼兒園教育中來,以家長的不斷成長促進幼兒的最優化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家園共育更具實效性。筆者試圖透過一個案例,來談談幼兒園如何透過促進家長成長來提高家園共育的有效性。

案例

中班有一名幼兒的媽媽是美容師,家中化妝品很多。該名幼兒經常學着媽媽化妝,還振振有詞:“媽媽愛漂亮,寶寶爲什麼不能呀?”媽媽很擔憂,向教師求助。教師沒有直接去教育這名幼兒,而是在班級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結果發現:半數以上幼兒尤其是女孩都有過模仿成人化妝的行爲。這是幼兒愛美的普遍表現,教師認爲可以利用這個教育契機對全班幼兒進行教育。於是,教師和這位美容師媽媽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請她走進課堂,結合自己從事的美容專業給幼兒上一節健康課,引導幼兒正確地欣賞美、表現美,樹立健康、正確的審美觀。

這位媽媽非常願意參加班級開展的“家長走進課堂”的活動,但怎樣給小朋友上課,她卻一竅不通。教師又對她進行了專門的指導,和她一起備課:從目標的設定到課前的準備,再到教學過程的組織,所有環節都進行了細緻、周密的安排。這位家長滿懷信心地走進課堂,上了一節主題爲“我愛美”的健康課。小朋友們對這節課非常感興趣,都爭着回答這位“媽媽老師”提出的問題,課堂氣氛很熱烈,效果也非常好。班裏的其他家長也都來觀摩這次家園共育活動,他們在課後的延伸環節中與孩子一起做花環,一起玩“化裝舞會”的遊戲……有的家長還感慨地說:“其實,我的孩子在家裏也有類似的問題,就是沒當回事。今天參加了這個活動,不僅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我自己。”

分析

家長在生活中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與教師溝通,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做是非常可取的。家長在保護孩子好奇心、自尊心的前提下,聯合幼兒園開展此次家園共育活動,不僅教育了自己的孩子,也教育了全班的孩子;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而且帶動了班級其他家長走進課堂,參與家園共育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家長們在參與家園共育的過程中,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了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從而在活動中和孩子共同成長,教育效果是實實在在的,這無疑也提高了家園共育的教育價值。

幼兒園應如何促進家長成長,提高家園共育的實效睦呢?筆者認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指導家長觀察,讓孩子在家園共育的過程中樹立自信。

很多家長不善於觀察孩子,不能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或存在的問題,有時由於忙碌也會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錯失了很多教育良機。其實,教育孩子並不是非要透過課堂教學才能收到效果,更重要的是在一日生活中尋找教育的契機。比如:孩子自己穿鞋,家長及時表揚、鼓勵,並請老師在幼兒園裏提出表揚,這樣既能提高孩子自己穿鞋的積極性,把好的習慣堅持下去,還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2、吸引家長走進課堂,讓孩子在家園共育的過程中開闊眼界。

家長雖然不是專業的教育者,但決不應該是教育的旁觀者。家長是教育資源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他們來自於各行各業,能帶來很多行業的教育資訊。家長走進課堂,扮演教師的角色給小朋友上課,既能發揮家長的職業優勢,又能拓展孩子的眼界,增進親子感情。

3、鼓勵家長加強溝通,讓孩子在家園共育過程中快樂成長。

家長的性格、習慣各有不同,有的家長喜歡和教師交流,有的家長則不善於溝通。這就需要教師採用多種方法加強溝通,比如:留言板、約談、短信、網上論壇……及時的溝通,有助於家園採取相應的教育措施,保證教育效果。

家園共育是每個幼兒園都在不斷探索的教育課題。幼兒園應透過多渠道的溝通、對話、交流、合作,以多種形式調動家長參與家園共育的積極性,合理開發家長資源並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在促進家長成長的同時,促進幼兒的最優化發展,使家園共育更具實效性。

新時代家園共育講座心得體會3

每個家長作爲初學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是摸索着前進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樣,也有“望子成龍”的“理想”,可是怎麼教育卻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是棘手,可這僅僅只是育兒漫長過程中最基本的一步,除此之外,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太多太多。

《父母課堂》告訴我:兒童心靈的啓蒙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我們不是要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而是要培養一個什麼樣的自己,來好好發現我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並鼓勵他成爲的自己。我們要給孩子提供好的土壤,讓他能夠發芽、成長。

楊絳先生說過“好的教育首先是激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而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這就要求做父母的我們平日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共同學習進步。

學習方面,我們要求他上課會聽講,學會基本知識並會應用就行,不是特別在意考試的分數,而是針對孩子對各個科目的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和情況與孩子進行交流,針對薄弱環節進行輔導,儘量讓孩子帶着興趣主動學習;同時,我們也會不定期的就孩子在校的表現與老師進行溝通,做到有問題及時督促改正。讓孩子快樂學習,享受學習的過程。

爲了開拓孩子的視野、增長知識,我特別重視孩子的閱讀,爲孩子開啓閱讀之門,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讀書貴在堅持,要保證孩子每天的閱讀時間,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課外書,定期給他買書,養成正確的好的閱讀習慣,好的書籍會讓孩子記住很多優美的詞句並運用到作文中,幫助提高寫作水平,我們家每週都有親子閱讀和討論書籍時間,讓他感受到讀書的快樂,習慣成自然,每天他不看會書就覺得少了什麼。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行可以讓孩子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邊走邊聽邊看,那種感受是入了骨髓的,是可以存在記憶裏的。從孩子上幼兒園起,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我都會帶他去外地旅遊自由行,自己提前做好攻略,網上自訂住宿,機票,雖然麻煩,但是適合親子游,一切都是慢節奏的,有名勝古蹟的地方就多停留一會兒,講講歷史典故,讓他自己透過自己的語言把旅途所見所聞以錄音、日記或者作文的形式記錄下來,是一個很不錯的學習機會。隨着年齡的增長,我也開始適當的讓愛美食的他自己做美食攻略,今年帶他去西安、重慶、北京等,就是他負責查找的,提供的幾個地方還不錯。並且寫作文時文字越來越生動,內容越來越豐富。

在孩子的家教上,我特別注意行動力的培養。做孩子的遊戲玩伴,不僅增進親子感情,還能培養他的行動力和學習能力。玩和學習是統一的,有益的玩和科學的學習是可以相互促進的;在遊戲中孩子可以保持平和心態,勝不驕敗不餒。實踐出真知,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知道該做什麼,卻沒有做的力量,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到。

光想不做、光說不練或者憑一時的情緒簡單做做,都是靠不住的。在孩子的教育上,不僅僅需要講道理,更多地給孩子提供一個實踐行動的氛圍,使孩子們在行動中培養行動力,纔可以讓我們的下一代學得更好、走得更遠。

龍應臺說過“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這也是我對孩子未來的希冀。

新時代家園共育講座心得體會4

去年我離開熟悉了4年的工作單位,來到了—個新學校。在這裏我遇到了新同事、新家長、新領導,更重要的是擔任了新班級的班主任。對我來說,一切都是新的。正當我摸索、適應新環境的時候,有一個人與我經歷着相同的經歷,她就是我們新入園的靜靜小朋友。

靜靜,女,4歲。靜靜第一天上幼兒園與其他的幼兒一樣哭鬧,大多數幼兒待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走了後哭一段時間就不哭了,她不一樣,雖然她個頭比較小,但脾氣卻很大,哭的時候比較僵,軟硬不吃。其他幼兒開了動畫片,發了糖果就不哭了,她什麼都不要,只要奶奶。每天只會叫老師帶她去找奶奶。除了吃、上廁所的時間,其餘時間一直在念叨,一天下來起碼有一百遍。而且她也不能與其他幼兒一樣坐在凳子上,整天拎着書包跟在老師後面,一個月下來都是這樣。

利用放學後的時間,我向靜靜的奶奶瞭解到,靜靜每天由奶奶接送,之前與奶奶在老家,沒有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直到開學時纔來到吳江。午飯是由奶奶喂的,睡覺的時候是由奶奶抱着哄着睡的。靜靜由奶奶一手帶大,除了以前靜靜與奶奶在家鄉一起生活外,在吳江也是,媽媽回家從也不帶靜靜。她和奶奶一起在家玩,幾乎不出門,即使偶爾出門也是跟同一個小朋友玩,整日與奶奶形影不離。她們從家乘車到幼兒園要一個多小時,一個來回,一上午的時間就沒了。

一、幼兒存在的問題

從靜靜的表現以及與奶奶的溝通不難發現,靜靜身上存在着一些問題:

1。常年與老人在一起,缺少與外界的交流

靜靜只與奶奶玩,不與其他幼兒玩,偶爾玩也只與同一個小孩玩,一到了幼兒園,突然出現了那麼多陌生的臉,原本不善於交往的她就更膽小了,何況還沒有奶奶在身邊照顧,對幼兒園充滿了恐懼,不願來幼兒園。

2。性格比較內向,脾氣比較倔強,對新事物的接受有一定的困難

和其他幼兒一樣,在家裏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圍着轉,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在學校不同,在老師眼裏人人平等,都一樣,都要學着遵守幼兒園規則,不能自由散漫。但很多幼兒性格開朗,不久就能適應這集體生活,有的還覺得幼兒園人多比較好玩。但靜靜不一樣,由於常年與奶奶生活,缺少了幼兒應有的天真活潑,比較膽小,不與其他幼兒,或者說不會與其他幼兒交往,因爲無知而心生恐懼。

3。依賴性強,缺乏安全感

靜靜自小與奶奶相處說的是家鄉話,與我們這兒完全不同,雖然小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很強,但如果對這種語言產生一種牴觸心理,就麻煩了。一到學校就聽不到奶奶濃濃的家鄉音,只能聽到陌生的普通話,心理和情感上缺乏安全感,有了牴觸上學的心理。

二、採取的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我與靜靜的家長溝通後,採取了一些措施:

1。與家長溝通,多帶幼兒出去玩,多與外界接觸

首先,請靜靜媽媽與她婆婆溝通。其次,恰逢“十一”黃金週,請靜靜的爸爸媽媽多帶靜靜出去玩玩,多與其他幼兒交流,不要一直和奶奶在一起。然後在家裏、在外邊多說普通話,平時有空就與靜靜玩耍、交流,增進母女的感情,不要讓她老想奶奶。奶奶畢竟是隔輩人,在思想上、情感上總會與幼兒有差異。最後,繼續讓她養成獨立午睡的習慣。

2。帶一些她比較熟悉的玩具、零食等,減少對幼兒園的陌生感

由於中午靜靜不肯睡覺,我們就請她奶奶帶些小豬、小熊等平時她喜歡的玩具,讓它們陪着靜靜睡覺。還有,根據她奶奶所說,她喜歡睡前吃點零食,我們也請她奶奶幫她帶一點,希望能有助於她的午睡。

3。教師多關注她,給予各方面的幫助,增強她的安全感

爲了讓靜靜減少對幼兒園的牴觸心理,我們邊抱着她,邊哄她,就像對待小寶寶一樣。不久,她的情緒比較穩定了。喝過牛奶後,我組織幼兒穿線板,我用投影儀演示的時候,她顯得很感興趣。因此,我優先給了她一塊。一開始玩得不錯,但小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才一會兒她就不願意玩了。沒辦法,只能讓她玩其他的,算是特殊待遇吧。或許是年齡小的原因,靜靜只對漂亮的圖片感興趣,而且每次時間都不長。今天,我教幼兒如何玩娃娃家,幼兒們都十分感興趣,就連靜靜也不例外,上課十分認真地聽老師講解。估計靜靜很喜歡玩娃娃家,因此顯得特別乖,廁所自己上,飯也自己吃,且吃得乾乾淨淨。

4。請家長配合,共同鍛鍊她的自理能力,提高她的獨立性。減少依賴性

我與她爸爸討論決定午睡時先讓她奶奶接回去,雖然在家睡但是讓她自己睡,她奶奶不能陪她,也不能哄她睡覺,讓她先慢慢適應獨立睡覺。

透過與靜靜家長的共同努力,我們看到了讓人欣慰的一面。現在的靜靜不僅能開心地上幼兒園,與同伴友好相處,而且自理能力也有所提高了,還能在上課時認真聽講呢!同時我和靜靜的爸爸媽媽也成爲很好的朋友。

教育孩子不僅是教師的.事,也是家長的事。孩子讓學校與家庭連接起來,更讓老師與家長聯繫起來!

新時代家園共育講座心得體會5

在20xx年6月25日,我有幸參加了陽光幼兒園舉行的《講座》的學習,受益頗多,感受非淺。透過這次學習,使我對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樣重要。作爲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工作,促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銜接、統一、及時地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下面就自己學習後的感受談幾點體會:

一、家長應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透過言傳身教教育孩子學會做人。也就是說,教孩子學會對人有禮貌,學會尊重人,學會關心人,學會與人交往,學會與人相處,有集體觀念,等等。

二、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在生活上,凡是孩子能做的事都要孩子自己做。在學習上,重點抓好孩子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孩子不斷努力的內在動力,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終身受用的素質。作爲家長不要性急,要有耐心,對孩子少責怪批評,多鼓勵引導,逐步激發孩子的求知慾。

三、家長應多留一點時間給孩子。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與孩子交流、溝通情感。每天花一定時間和孩子嬉戲、讀書,在嬉戲中學習,在讀書中提高。節假日可以帶孩子出去旅遊、參觀等,拓寬孩子的視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四、家長應理解和尊重孩子,注重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幫助孩子全面、真實地認識自己,對好的方面積極引導,對不好的方面加以糾正,從而發展其自己的興趣愛好。

五、家長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正確看待自己的孩子。

俗話說“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數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什麼都好,受不得半點委屈。對於老師的批評有時不能正確看待。其實,老師批評孩子,正說明老師關注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長、老師保持一致意見,會更有利於孩子改正缺點;另一方面,也應看到孩子的優點,對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時,要淡化成績觀,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各方面學習能力的培養。

六、家長應讓孩子受點委屈、挫折,之後再給孩子分析事因,講明道理,讓孩子在勇敢地承受委屈、挫折的同時更能勇敢地站起來,以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心態和高尚的人格,從容地應對挫折,使孩子將來在逆境中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鬥志。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可能一蹉而就,學習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家長希望學校能夠繼續搭建家庭、學校溝通的平臺,形成合力,共同努力,促使孩子健康的成長。總之,現在我已深深體會到做家長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藝術,在關心孩子的吃穿和身體健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對她能正確引導,耐心的教育,讓孩子將來成爲有用之人。

新時代家園共育講座心得體會6

每個人的童年都非常的寶貴和短暫,我作爲家長有時回顧自己的童年,往往那份記憶已經非常的糢糊了,但長大後很多的習慣和認知都是在那段時間學習來的。古話也常說“三歲看到老”。現在以身爲人母,我也是儘可能的努力讓孩子在這個寶貴並短暫的童年中多學習些良好生活的習慣,多感受一些大自然的美麗,和多獲取一些獨立生活的技能。

在此和各位家長交流下我的育兒心得,如有不足也請各位家長見諒。

讀萬卷書是提升思想認識的深度,那行萬里路就是開闊你視野的廣度。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巴黎,那麼以後不管你去哪裏,它都會跟着你一生一世。”

在平時的生活時間裏,我們一般都會利用空閒的時間帶孩子到處走走,透過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讓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感受自然,人文,動物等。讓孩子在大自然中觀察不同的植物和樹木,儘可能把他看到未知的植物透過一些軟件和自己的知識告訴孩子。加深了孩子的知識庫的同時,他的自信心也會提升很多。這樣他就會更熱愛和親近大自然,會去保護大自然和懂的珍惜一草一木。

透過遊玩讓孩子在人羣中,社會中嘗試自主開口,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此舉個小例子,有時候問路可以嘗試鼓勵讓孩子去問,家長作爲輔助在一旁協助。當他感受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後,一是要感謝別人,學會感恩。同時孩子也會懂得將來當自己有了能力後也應該張開雙臂幫助別人。

在童年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不僅讓孩子吸收了知識,掌握了技能,還感受到了自然得美,社會得愛,讓這個短暫得童年變得更有意義,爲未來的成長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新時代家園共育講座心得體會7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所謂“少年強則中國強”;孩子也是父母未來的期望,每個父母都盼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肩負重責。在此,首先非常感謝老師們對孩子孜孜不倦的辛勤培育及對我本人的認可與推薦,作爲一位三個孩子的媽媽,我很願意在此將自己的一些育兒心得作爲分享交流,拋磚引玉,以便共同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

正所謂“沒有天生就會的父母,只有不斷學習的父母”。做父母應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小到如何科學餵養,大到如何引導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父母首先必須做到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因爲的教育,其實就是家風的傳承!此時教育就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了。

記得在我剛懷孕三個月時,我便開始看《斯波德育兒經》、查閱相關的育兒知識,孩子出生後我便可以比較遊刃有餘地科學餵養孩子,而非手忙腳亂、偏聽偏信。

其次,我非常地推崇親子閱讀!在孩子兩歲半,我便買了各種各樣的繪本,有性格與好習慣養成類的繪本系列如巧虎、朵拉、貝貝熊系列叢書等(非常適合低幼兒);有引導小朋友學習直面問題及解決問題手法的繪本如《不一樣的卡梅拉》、《和朋友們一起想辦法》系列等等。海量豐富的中英文繪本選擇,足以解決父母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每一次的親子閱讀都猶如對心靈的一次洗禮,美輪美奐的精美插畫於孩子而言也是一場藝術盛宴。“書中自有黃金屋”,書本將會是孩子的朋友,我堅信閱讀也將使孩子受益一生,他們今後將會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裏面學到海倫凱勒身殘志堅的高貴品格;在《人民總理周恩來》裏學到周總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志向,等等。如果父母沒有時間陪伴,請讓書本陪伴孩子吧!隨着孩子年齡增長,父母也要慢慢地開始引導孩子對各學科的學習興趣,給他們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及自我管理能力。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總是鼓勵他們要有耐心,不可浮躁。孩子進步了,我也總是及時地進行誇讚。誇讚一定要注意誇孩子的勤奮努力,以此激勵孩子不斷挑戰自己,爭取更大的進步。

最後,父母應高度重視家校共育的理念,在家校配合方面,父母要尊重每一位老師,要經常跟老師溝通交流,既要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要適當給老師回饋孩子在家中的表現。要高度重視學校每次佈置的任務並讓孩子積極主動完成,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與榮譽感。不規矩無以成方圓,只有家校共育最終才能促進孩子健康陽光地成長,最終健全人格,自我獨立,成長爲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