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心得體會

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學素質,已成爲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基礎性工程。科學技術的普及程度,是國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標誌,事關繁榮科技、振興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局。在新時期加強對青少年的科學技術普及,培養他們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增強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他們樹立科學思想、科學態度,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科學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國民素質塑造工程,而且是保障我國“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戰略順利實施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期戰略性工程,是一項造福當代,蔭及後代的系統工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心得體會

目前,我國青少年科普工作雖初有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和誤區,主要體現在:一是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單一;二是青少年科普工作內容缺乏趣味性。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爲,可以從以下方面着手:

打造社區科普工作室,拓展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

目前,渝中區青少年課外活動場所只有重慶市少年宮,活動內容也比較單一,主要是以藝術、體育、課外輔導等內容爲主,基本沒有涉及科技、創新發明、科普等內容。渝中區科協爲解決青少年課外活動場所和活動內容單一的問題,2008年,渝中區率先提出建設“社區科普工作室”構想;2009年列爲“區重點科普項目”正式啓動,試點建立了3個社區科普工作室。取得經驗後,在有條件的街道社區推開,成熟一個創建一個。在布點選址上,科學合理。綜合考慮交通、受衆居民、場地、周邊環境和輻射服務範圍等多種因素,力求使科普工作室發揮更大的作用,服務一個片區的居民。在場地選擇上,注重實際。要求面積一般不小於60平方米,保證消防、安全,突出實用性、獨立性,作社區科普專用。在建設資金上,多方投入。採取區級財政、區科協和街道共同出資的方式,累計投入50餘萬元建設資金,共建共享。目前,共建立了11個社區科普活動室,免費向羣衆開放。

社區科普活動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配備科技體驗器材、益智玩具等物件和科普書籍,相當於一個微小型的“科技館”。活動室定期開放,每週有活動安排。開展“動手動腦創意手工”、“水培蔬菜”講座、“科學我體驗”、“四點半學校”、類培訓及趣味賽等特色科普活動。提供青少年假期科普體驗式託管、居民科普學習班等服務。活動室活動豐富多彩,吸引了人們踊躍參與。它已成爲社區小朋友的“第二個家”和居民羣衆體驗科普的樂園。

青少年科普,趣味第一

一是抓住重大科技事件的時機搞科普。例如,20XX年6月16日,中國“長征二號F”遙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起飛,將搭乘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和另兩位男航天員景海鵬、劉旺的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成功送入太空。同年10月15日,市科協、市教委主辦的《航天科技連着你和我——百場院士專家校園行》重慶站活動走進求精中學,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委會副主任焦維新向熱愛科學的求精學子們作了題爲《載人航天與天宮實驗室》的專題講座,生動有趣地向他們介紹了載人航天的類型與特點、航天員太空生活趣聞、載人航天的科學與商業應用以及中國載人航天等四方面內容,讓學生們近距離的感受到了科學家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科學精神,以及國內外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

二是利用名人效應。中學生中追星族很多,這是因爲處於這一發育階段的青少年有崇拜名人的心理需求。既然如此,讓名人蔘與科普,就有利於吸引青少年參加。例如,20XX年10月22日,英雄航天員景海鵬大校蒞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沙河校區,做客北航大講堂,爲北航師生帶來了題爲《再次升空 爲國爭光》的報告

三是利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滲透科普內容。我國的不少動畫片都含有科學知識,例如《藍貓淘氣三千問》。美國還有一些設計得非常好、科普效果甚佳的電子遊戲,比如名爲“市長”的一種電子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