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精華】數學教學心得體會四篇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教學心得體會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數學教學心得體會四篇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1

一.教師應轉換角色,成爲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透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例如:我曾在教“日曆中的方程”時,新課前安排了一個“猜日曆”的遊戲,請班上的同學將一個月日曆中豎列相鄰三天的和告訴教師,教師就能“猜”出這三天是幾號,這個遊戲對小學的學生來說,在教師“猜”對日期後,他們對教師就非常佩服,認爲教師是不是會“神算”,正當他們對教師的“神算”驚歎時,教師進一步的進行引導,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學生答:想。教師緊接着說,等你們學習了這個問題後,你們也能和同伴或家人玩這個遊戲。這樣一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學習興趣盎然,學生會主動的去探索新的知識,實踐下來效果很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二.教師應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新的教材中,許多小標題都是以疑問的方式出現的,如:“數怎麼不夠用了?”“能追上小明嗎?”“媽媽爲你辦教育儲蓄”等等,非常有趣,富有挑戰性,很適合學生的胃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認真閱讀教材,理解教材意圖,特別是在創設情景時不能隨隨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這樣容易流於形式。教師在情景創設時,目的性要強,要選取有特色,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慾的素材來創設情景,這樣才能達到創設情景的目的。

三.教師應提供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探索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將學生教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因此,課堂上,教師既要注重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自主探究與合作的習慣,在課堂上還要留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給學生思考、合作與交流,讓學生有表現自已才幹的機會。學生的潛力是可以挖掘的,關鍵的問題是看我們教師願不願去開發。

四.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即要爲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於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餘力的學生,透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同時,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選用。對於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集。

時間如梭,轉眼已經在教學工作崗位上工作幾年了,回顧這幾年的工作,我思緒萬千、感慨多多。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注意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引導學生饒有興趣的參與到數學課的學習中來尤爲重要。教學中我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利用鐘面實物教具,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時間的匆匆流逝。在一些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製作觀察物體所需的小正方體模型,注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觀察物體的實踐中來。爲學生提供超市購物等場景,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等等。爲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平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更多的學生全方位全過程的參與到數學課的學習活動中來,以逐步形成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爲出發點,以形成學生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爲精髓。

二、注重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讓數學生活化

“創設情境”是數學教學模式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它有利於解決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也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爲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對故事、童話、動物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童話、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學生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比如,在教一年級第一冊《連加》一課中創設了打氣球的遊戲,氣球從下面一點一點往上飄,上面有10以內的加法算式,看誰算的快打得準的情境。學生非常樂意參與這項遊戲,不但產生了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複習了舊知識,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這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利於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並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還如在教一年級第一冊《連加》一課中,我給學生放了一段早晨他們打掃衛生的錄像片段,在錄像中有學生打掃衛生的生活場景,又有身邊熟悉的同學。當看完錄像後我問他們:從這段錄像中你知道了什麼的時候,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說起來,當我再問:爲什麼用加法列式時,孩子們說:“開始有3個同學掃地,一會兒來了2個拿掃帚的同學,一會兒又來了1個拿掃帚的同學,一共有6個同學在打掃衛生,所以用加法列式”。他們不僅理解了連加算式的含義,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連加算式的運算順序。同時又讓學生比較3+2與3+2+1兩個算式的區別,使學生明確了連加算式的計算方法,這樣就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且還可以把它運用於生活。

教學中提供的問題情境應注意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還能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後增強自信心,並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教學《連加》一課時我還創設了一幅“風景圖”的情境,在圖中有鳥、有蝴蝶、還有大樹,分別有不同的姿勢和方向,學生透過觀察列連加算式,有列6道的、有列7道的、還有列10道的,學生對自己的列式都有充足的理由,小鳥和蝴蝶一共多少隻?列式是:2+3+2+4+3+1對於學生這些富有創造性的回答我都給予了積極的鼓勵。因爲我認爲這種開放的、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作用。對於低年級學生,顏色、聲音、動作有着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做遊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級,則要側重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儘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成爲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三、注重課前教材的認真研讀,做到了解全面、分析透徹。

備課時對教材做了全面的瞭解和分析,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繫,注意結合我所教的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習慣制訂了詳細的教學工作計劃。做到上好每一節課,搞清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注重和平行班的老師就教學難點問題做詳細的分析,做到充分駕馭課堂。留意從教學輔導材料中取經,吸取好的教育教學方法爲我所用,注意寫好每一節課的教學反思。力求一節課比另一節課精彩,力求將我所知所想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我的課堂中來,力求讓我的學生能在寓教寓樂中輕鬆學數學,讓孩子們成爲新課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

四、注重反饋,加強課後的練習與鞏固。

所學知識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節課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課後的聯繫與鞏固才能檢驗出來。我在練習鞏固時注重個別輔導,尋找特定羣體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開展練習。佈置的作業不求多、雜,而力求精、細,要求學生能按質按量的完成,對於沒有很好掌握的同學及時輔導,找出不足與疏漏,及時補救。注意佈置分層作業,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難易不同的作業。注重調動多方資源,開展轟轟烈烈的家長助學生、好學生幫助差學生的活動,使得課後的練習與鞏固得以有效的實施。

五、注重個別輔導,及時轉化潛能生。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堅持以表揚鼓勵爲主的正面教育,對於潛能生做到多關心、不歧視、不放棄。讓他們感覺到來自老師以及班級體的關愛。認真研究造成其學習的困難的根本原因,堅持對症下藥。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個別輔導,開展學生間、小組間的互助互學活動,逐步讓一部分潛能生隨着年齡的增長、理解力的增強逐漸進步。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讓家長成爲學生時時刻刻不變遷的小老師,竭力爲孩子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爭取更大進步。

總之,數學教育教學工作還有不夠完善之處,教學經驗還很不足,需要不斷向同行們請教學習。對於自己,我還需不斷豐富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綜合素質,將我所學滲透課堂教學,爲學生造福,讓孩子們成爲真正的受益者,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段時間已經進入了複習階段,每天的練習總是不會少的。經過幾天的練習,學生似乎有些厭倦了,上課時那飽滿的熱情少了很多,回答問題也沒以前那麼積極了,整個課堂都很死。

這節課是評講學生做的一課三練.我發現學生們的熱情不高,懶懶的,正在考慮怎麼樣才能再激起他們的興趣呢?正巧講到第三題:把被減數和減數看做整百數,再估算結果。(這種題是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掌握得比較好的,不僅能估算,還能很有條理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對,那就讓他們比比賽吧.“咱們來比比賽,把自己估算的想法說出來,一組一個題,比一比看看哪個組說的最好。一個組說的時候,其他的幾組就作爲評委”

“……”(第一組同學開始說他們的想法說估算的過程)

“他們說的不是很整齊……。”(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評論第一組)

輪到第二組了“……”(我注意到了孫盛偉同學根本就沒有說,他在那裏玩自己的手,似乎在想些什麼。) “孫盛偉沒有說……”第二組的還沒說完,就已經有些同學在小聲地議論了。

“在第二組裏面,有一個小‘叛徒’,咱們現在請他到第三組去和和第三組一起說吧!(我一說完,同學們都很有默契地指着孫盛偉同學。這時的課堂氣氛有了很大的改變,活躍很多。)

“……”(第三組的說着自己那一題的過程。瞧,孫盛偉同學多賣力啊)在接下來的評講中,每個學生似乎都來了勁,特別是那個小“叛徒”,每一次提問他總是第一個舉手,回答比任何一個學生都積極。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2

新課程標準提出“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確,估算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結果,同時,估算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 重要的意義。

1、體會估算的意義和價值

估算教學,要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體會到估算的意義和價值,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提出合適的問題,使得學生對估算的意義有深刻的體會。例如,向學生提出以下的問題:

我們學校有多少學生?我們學校的操場面積有多大? 一箱雞蛋有多少個?等等,

這些問題的提出能促使學生體會估算的必要性。

2、 鼓勵估算方法多樣化

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估算方法多樣化,應讓學生充分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瞭解他人的算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促進學生進行比較。在估算322×58時,學生說了如下方法:

生1:我是把322看作300,把58看作60, 300×60=18000,所以322×58≈18000。

生2:我把322看作320,把58看做60,320×60=19200,所以322×58≈19200。

生3:我把322看作300,58不變,300×58=17400,所以322×58≈17400。

3. 要重視估算,利用估算來驗證計算結果,養成好習慣

學生們有時用有時學生用筆算,結果對不對,特別是積的位數、商的位數,準確不準確,可以先用估算的方法,來確定一下它大致的取值範圍,這樣可以幫助學生來驗證計算的結果。

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提醒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要確實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教師首先必須重視估算,只有教師重視了估算,纔有可能在平時教學中注意滲透估算,培養學生估算意識。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3

從教小學20多年,小學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繫,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這20多年的時間裏我得到了一些教訓,認識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並且對小學教學工作有了一些體會。

一、數學與生活聯繫、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繫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羣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二、積極提問,貫穿課堂始終

要想學生40分鐘內都會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他們有的可能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甚至還會說話打鬧。這時如果採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並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但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爲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覆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消退的。

三、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慾望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爲鋪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透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教學中應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總之,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透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4

現在我們的教材可謂一個‘新’字,在每章每節中編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讀一讀,其獨具匠心。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感到有趣,學方法、學內容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的方面:1、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 好習慣。這不僅僅是在課前的預習,還是課堂上的學習,甚至是課後的練習鞏固。都需要學生透過自覺學習來完成。又特別是後進生,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後。

一、明確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有一個最基本的教學目標,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但讓學生獲取數學知識,而且讓學生主動掌握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和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本領,進而獲得終身受用的數學能力、創造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教學個體具有完全相異的個性品質,諸如目的、興趣、能力等等。我們應在教學中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興趣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並得到發展。能力較強者能夠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實現基本學習目標的同時,獲得進一步發展、提高的機會;能力較低者也能參與教學活動,完成教師交給的特殊的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既實現了教學目標又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不斷提出新問題、探索新問題、解決新問題。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只起主導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髮揮主體作用,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由於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開,所以數學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數學思維活動。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這樣才能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爲此,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十分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

1. 精心創設激趣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證明,精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傾向,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2. 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在教師的主導下,堅持學生是探究的主體,根據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伴隨知識的發生、形成、發展全過程進行探究活動。教師應着力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索,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親身品嚐到學習的樂趣,才能激起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只有達到這樣的境地,學生纔會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並在愉悅中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

3. 運用變式教學,確保學生保持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

變式教學是在不同層次、不同情形和不同背景下,對數學中的定理和命題從不同角度進行教學的一種方式,是暴露問題的本質特徵和揭示不同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繫的一種教學設計方法。變式教學,可使一題多用和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並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因而能使學生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和熱情。

4、化枯燥爲有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數學多爲抽象、枯燥的,學生學習起來感覺無味,這也是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儘量將書本上的知識加以研究,使之變爲形象、生動、有趣的問題,或者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遊戲中、實踐中學到知識。例如:教學“軸對稱”這一節課時,書本上定義爲:某個圖形沿着某一條直線對摺後,兩部分能夠完全重合,則稱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圖形。定義很抽象、難懂。課本開頭只是引用了青山倒映在水中。教師在教學舉例時,可以張開雙手,掌心面向學生,一邊將雙手合攏一邊問道:你們看老師的雙手成軸對稱嗎?以實際例子更形象展示,學生易懂。還可以讓學生動手親自剪紙、操作,使他們身臨其境。再舉舉生活中的實例,這樣把枯燥的內容就變得生動有趣,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三、強化交流和合作,倡導開放的教學活動方式

相對而言,傳統課堂教學較爲重視師生之間的聯繫、溝通,而忽視學生之間的相互聯繫、溝通,忽視發揮學生羣體在教學中的作用。

現代教學論認爲,數學教學過程應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是一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交流與合作的互動過程,爲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開放式的活動方式,提供了寬鬆和民主的活動環境,更有利於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智力、情感和技能的發展及創造能力的發展。爲此,我們以強化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爲核心,徹底改變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促進各個層次的學生共同發展。教師在組織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活動中,應把需要討論、互相啓發、反覆推敲的問題佈置給學習小組,讓小組圍繞問題進行交流與合作學習。教師不僅要指導組內交往,而且要引導組際交流;不僅要交流學習結果,而且要重視交流學習方法。

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訓練學生的合作技能。要教育學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使每個人都能爲集體目標的實現盡心盡力。除了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之外,還要不斷地向學生傳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們學會既善於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敢於發表不同的看法,又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相互啓迪,並能夠綜合吸收各種不同的觀點,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習慣。

四、培養創新能力,把數學開放題帶進課堂

未來的發展需要大批的具有創造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數學開放題指條件不完備、結論不確定、解題策略多樣化的問題。由於它具有與傳統封閉型題不同的特點,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有其特定功能。數學開放題教學爲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造了條件。數學開放題的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建構、積極參與的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使之真正學會“數學式”思維。數學開放題的教學過程也是學生探索和創造新知的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學習方法、邏輯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是數學教學的最高目標,也是時代發展對數學教學提出的要求。我們應根據時代的需要,大力推進中學數學課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數學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練好教學基本功,積極進行數學開放題的教學探索,爲最終提高數學教學水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