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家長親子閱讀心得體會(通用7篇)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長親子閱讀心得體會(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長親子閱讀心得體會(通用7篇)

家長親子閱讀心得體會1

在幼兒園幾年的學習、生活中,思燕如學會許多本領。如學會了畫畫、剪紙、唱歌、跳舞、識字、看書、算數等等,特別是看書。這要感謝老師的辛勤教育、家長的配合和孩子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說起看書是思燕如的一大愛好,在她3歲多剛上幼兒園時,就對那些圖書很有興趣看個不停,還吵着要求父母給她講故事。那是她不認識字,我就給她讀《三字經》、《唐詩》等,還真的不錯竟然背會了幾十首唐詩呢。

就這樣她慢慢養成了愛看書的好孩子,無論是坐公交車上,還是在晚上睡覺,都讓我們給她講故事。如孩子們喜歡看的故事《睡前故事》,安徒生童話中的《海的女兒》、《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格林童話中的《小紅帽》、《灰姑娘》、《白雪公主》,以及《幼兒畫報》、《腦筋急轉彎》、《謎語大全》等等,常常聽得哈哈大笑。當然他自己也閱讀,有不會的`字和不明白字的意思時,及時提出讓解釋給她聽。

當幼兒園舉辦的圖書閱覽活動很好,幼兒可以見到許許多多的故事書,相互交流,互相學習,從中學習到很多知識,真是受益匪淺。

透過老師、家長和孩子的相互交流,培養、激發、教育孩子的閱讀興趣,不斷提高孩子的閱讀技能,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使孩子從中獲得優秀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造能力,是孩子大收穫,也是父母大的願望。

家長親子閱讀心得體會2

閱讀引領孩子健康成長是我們家長共同關注的話題。在這方面我們有以下的幾點體會。

第一方面是從幼兒開始透過講故事來啓蒙孩子的閱讀。堅持每天睡前給孩子講各種童話故事。一般是圖文並貌加拼音,孩子易懂且興趣劇增,同時每次要提問故事的`主要內容,還有自己的心得。日月積累,循序漸進到小學前,他已經開始獨立看故事書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閱讀興趣開始產生了!

第二方面是透過去新華書店購書來啓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剛開始我們是購買他自己覺得喜歡的書,讓他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在知識的海洋裏他興致勃勃地翻閱各類新書,陶醉其中,愛不釋手,廢寢忘食。我們堅持每週日那天就去新華書店閱讀併購新書。在不知覺當中他已經潛移默化地喜歡上了閱讀。

第三方面是第二方面的延續,開始去圖書館借書閱讀,兩週一次8冊書,一個學期下來驚人地發現孩子已閱讀了一百多冊書籍了。而且每天都有讀後感等紀錄,逐漸形成常規習慣,閱讀已成爲日常必修課了。

最後一點體會就是家長和老師配合很關鍵。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基本上是聽老師的話,老師說學生要開始看課外書,他回家後開心的告訴我們此事,而且此時的他對閱讀的興趣就更濃了。在這成長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配合是相輔相成的。孩子的閱讀能力逐漸培養起來了,他學習時也感覺輕鬆如意得心應手了!以上是我們家的親身體會,與大家共勉。

家長親子閱讀心得體會3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名言道出了閱讀的重要性。書籍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雖然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寬度,能豐富人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我卻認爲書中自有樂趣在,特別是陪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候。

孩子的世界,充滿着純真,洋溢着快樂。我們要走進孩子的世界,與孩子做到真正地零距離接觸,親子閱讀是一次次快樂的體驗。深深體會到閱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作爲家長,我們閱讀的過程中,也回味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同時也能體會孩子們的酸甜苦辣。爲了讓孩子儘可能多接觸書籍,擴充她的知識面,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在學校和老師的“親子閱讀”倡儀下,我特意在繁忙的工作時間外擠出時間和兒子一起讀書。

我認爲,陪孩子一起閱讀,應該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好孩子愛看的書,使他對書產生好感,不宜對孩子的閱讀管得太死。同時,還要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說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後大家一起分析、討論。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閱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閱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這是一個讓他學會觀察和想象力的很好方法,再把自己看到和想到的告訴他,引導他以後學會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就這樣一個閱讀過程,我們就不知不覺地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久而久之,孩子會愛上了閱讀,也和父母親密無間,我們也在陪孩子閱讀的同時,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

透過親子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爲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樂趣。和孩子一起讀書吧,讓我們的家庭少一點菸酒味,多一點書卷氣,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書香,爲孩子樹立一個閱讀學習的好榜樣。

家長親子閱讀心得體會4

每週六我都會陪孩子一起閱讀,講書中那些奇幻美妙、浪漫天真的童話。與女兒一起讀書時,我發現,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回憶起童年時和小夥伴一起在草叢中捉蟋蟀、捕蝴蝶,在小河邊捉魚、摸蝦……那無憂的歲月讓我無法忘卻。

當我手捧一本童話故事認真朗讀時,孩子就依偎在我的身邊,津津有味地聽我念着,“爸爸講的和老師一樣有感情,媽媽的感情就不好……”看着女兒小大人的樣子,在啞然失笑之餘,我更多的是一種莫名的感動,也許是我與孩子之間有了心靈上的相通。

在老師耐心的輔導下,孩子認識了許多字詞,現在每拿回一本故事書她都要先讀給我聽,遇到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就會向我詢問,有時也會亂讀,想想小時候的我亦如此,直到會查字典。我告訴她我會把一張圖書借閱證作爲她上小學的禮物送給她時,她聽了挺高興的。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確實如此,書香讓女兒樂在其中,書籍在豐富女兒內心的同時,更給予她讓她一生受用的好品德。在與女兒一起讀書的日子裏,我發現我也在“長大”,不時地分享着女兒的童心,感悟生命的真諦,收穫爲人父的幸福……

家長親子閱讀心得體會5

暑假裏,去陪伴着孩子一起閱讀,一起來看書,在這次親子的閱讀的過程之中,其實自己也是有了很多的收穫,雖然那些童話故事自己也是很熟悉了,但是再次的和孩子看,也是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和收穫,讓我對於故事更加的理解,也是有了新的感悟。同時也是看到孩子,瞭解更多了孩子喜歡什麼,清楚他的想法,去讓孩子更喜歡閱讀,願意學習。

參與閱讀,其實也是自己每天下班休息之後和孩子一起度過的美好時間,讓自己也是多了一些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大家有了共同的事情去做,其實也是可以讓自己更瞭解孩子一些,以前的時候雖然也是有參與一些和孩子共同去做的事情,但是沒有像這次那麼的久,那麼的固定,透過閱讀,也是讓我感受到孩子的理解能力,他的思維是怎麼樣的,清楚他的一個狀況,以前雖然有一些瞭解,也是老師講過,但是忙於工作也是對於孩子的關心少了很多的。但此次的閱讀,我也是更清楚孩子的想法,並且更知道他喜歡閱讀哪些類型的書籍,讓我也是明白,其實重要的並不是做什麼事情,而是和孩子一起去做,去多一些的溝通,也是讓我們的關係更加的親密。

在閱讀之中,不但是孩子收穫了知識,其實自己也是,很多的童話故事,自己雖然之前也是去看過,但那也是小時候的事情,再重複的看也是有不一樣的感觸,同時也是讓自己有了更多的思索,的確學習不但是孩子們的事情,而我們大人其實也是要繼續的.去學習,去感受生活,而不能被忙碌的工作勞累而麻木了,工作是必要的,但是也是需要自己去多學習和生活,這樣也是可以更好地狀態去面對工作裏頭的問題,此次的閱讀體驗也是讓我難得的放鬆了,並且也是感觸到以前自己還有很多方面是做得不夠的,並且今後也是要繼續的努力去讓自己有更多的學習才行,多去陪伴孩子,瞭解孩子,一起去成長進步。

而老師提出的這個任務要求,也是讓我更是對於自己的教導孩子方面要去多學習,家庭的教育是非常的重要,只有自己去做好了,同時更加的懂得方法和孩子去相處,那麼才能更好的去把孩子給教好,讓他變得更加的優秀,以後也是要多去學習,讓自己和孩子都是有更多的收穫才行。

家長親子閱讀心得體會6

親子閱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在我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給他買各種圖書,但是受電視節目和電腦的誘惑,有些書籍並沒有得到及時的很好的利用,所以我們要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和計劃,將親子閱讀進行到底。

平時,堅持親子共讀,給孩子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涓涓細流匯聚浩瀚,滴滴微水蘊成大海。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身教的魅力不可低估。言教不如身教,要讓孩子有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孩子與父母朝夕相處,父母的言談舉止對孩子對孩子事事處處起着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中國有句古話:“潛移默化,自然似之”。閱讀也是這樣,做父母親的如果熱愛閱讀,孩子也一定會喜歡上閱讀,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快樂、共同成長。

儘可能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閱讀機會和形式,孩子閱讀的時間不能只侷限於家裏和學校裏,也不僅僅是閱讀書籍,逛書店是我們母子週末經常要做的事情,在書店看一會兒書,每人都選擇一些需要的書本,讓孩子感覺閱讀是生活中必須的事情。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轉移,一定要採用有趣的方式,吸引她們的注意力,可以採用故事與音樂組合法、故事遊戲法、延伸想象法、角色扮演法等,讓孩子有間接或直接的體驗機會。

把閱讀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儘可能爲孩子提供輕鬆自由的閱讀環境。閱讀是一種求知行爲,也是一種享受。因此,家長除了需要對真正有害於孩子的書刊進行控制外,不應對孩子所讀書刊的內容、類型和範圍進行人爲的'約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讀書刊的內容範圍越廣越好。一般說來,大部分孩子在閱讀內容的選擇方面已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對此,家長應注意觀察、瞭解和引導,不宜過多地干涉。

總之,閱讀能給孩子帶來愉悅感,閱讀,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對文字的理解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展孩子的視野。關於閱讀,一定還有很多好的方式和方法,只要我們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不斷探索,不斷思考,一定會引領自己的孩子成功的走過這個語言的關鍵期。希望透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

家長親子閱讀心得體會7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而從小培養孩子讀書閱讀的習慣更爲重要。著名的兒童文學家嚴吳嬋霞老師就說過:“很少會有兒童自己愛上書,一定要有人誘導他們進入文字的奇妙世界,給他們指示閱讀的途徑。”可見,在親子閱讀的引領下,孩子很自然就會愛上書。

書,對孩子而言,是認識外在世界的重要渠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發展階段,不同的性格特點,需要各種不同的書籍伴着他們成長,因此,父母爲孩子挑選適合其認知程度與興趣的書籍,是吸引孩子喜歡閱讀的關鍵。在我們的兒子太小還無法閱讀時,就給他看大圖片,我們一面用手指着圖片,一面吐字清晰地說明圖片上物體的名稱、形狀、顏色,重複幾次,這樣等於教他閱讀和發音。當兒子認知了圖片後,像做遊戲般地進行簡單地提問,回答正確就給予鼓勵,這樣能激發他繼續閱讀的興趣。在兒子兩歲左右,這時我們選一些情節豐富、活潑、有趣的圖畫故事書給他,我們用手指着字將書裏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給他聽,使他在無形中潛移默化。就在兒子三歲時,我們就訂閱了《嘟嘟熊》、《幼兒畫報》等刊物,從這以後,我們和兒子一起閱讀時,讓他自己先學會看圖,理解圖畫,試着說出圖畫上有什麼、都在幹什麼,然後我們再進一步講解這個故事,同時問幾個相關的問題,啓發他思考,這樣理解就會逐步加深。

漸漸的,兒子上小學了,我們給他選擇不拘類別,不限題材的書籍,如《腦筋急轉彎》、《小豬唏哩呼嚕》、《365夜童話》、《稻草人》、《十萬個爲什麼》、《昆蟲記》等,培養他的.閱讀興趣,提高他的閱讀能力,拓寬他的知識面。並且規定每天30分鐘讓他看書,並對閱讀過的文章做好記錄,並把故事內容概括好講好我們聽。

我們愛買書、藏書,無論在書店,在購書網上,或者在出差途中,遇到感興趣的圖書就一定買回來。家中的藏書可謂三教九流、五花八門。每天我們手不離書,書不離手,讀書成了我們最大人生樂趣。家中櫥中書成排,桌上書成堆,牀上、沙發上書成片,兒子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

我們一家人經常在放假時外出旅遊。從兒子三歲起,我們就帶着他到各地遊覽,如陝西西安、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安徽黃山、江西三清山、杭州西湖、上海世博園、嘉興南湖、金華雙龍洞等很多地方。在旅遊過程中,讓兒子熟記經歷的山川和風情,說一說旅遊的感受。旅遊使兒子加深了對於書本知識的理解,開闊了視野,增加了閱歷,使他親近自然,關懷人文,崇尚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