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聽了國學經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聽了國學經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聽了國學經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聽了國學經典心得體會1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是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國學,只有持續國學薪火,才能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省分行組織開展“學國學經典,育道德員工”系列活動,使我受益匪淺,感受良多。

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在經典國學的長河裏凌波;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寶庫裏採擷如花的詞語,構築我工作中的座右銘,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畫筆描繪一幅幅山青水綠歡聲笑語的畫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美的讚歌——‘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國學經典自有一方天地,讓思想自由馳騁;國學思想使人美麗,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國學精髓運用到工作、生活實際,指導其人生觀、價值觀,發揮修身養性之功效。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著作中,《論語》一直閃耀着特別的光芒。人們面對着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競爭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試與他人的關係。《論語》中娓娓道來,輕輕拂去你心靈的塵土,教會你做人的道理。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不管多聰明能幹的人,離開他人的幫助,是難有建樹作爲的。一個人只是一葉“舟”,而衆人才是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水。“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如何瞭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進一步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是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國學經典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國學經典中對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我內心的關係等內容有着十分系統的論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國學作爲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傳誦着中華文化的觀念文明。它就像一根堅韌紐帶,將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華文明之珠串聯在一起,滋潤着中華萬物茁壯成長,展現着中華文明的精神,使中華民族以特有品質和風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其優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時空界限融入世界文化和現代文明,在國學各個學術流派存在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充滿人文智慧和寫信人生真諦的論述,其敏銳的觀察、合理的推定、經驗的告誡,不僅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一國安邦濟世之基。作爲中華子孫,我們有責任將中華民族這筆精神財富吸收和傳揚。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是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

聽了國學經典心得體會2

中華古國,悠悠五千載;中華文明,綿綿無千年;中華經典,浩浩五千卷。中華經典的星空裏,羣星閃耀。詩情融花意一體,智慧與激情齊飛。閱讀經典就猶如與先哲同行,聆聽他們對世界、對歷史、對人生的感悟,就會被那蓉智的思想靈光所感染,比如,《三字經》中的凡出言,信爲先,詐與妄,奚可焉的言而有信;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的廣闊胸襟;《道德經》中的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的宇宙萬物的奧妙……厚德載物、達濟天下的廣闊偉略,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的社會理想;其中不僅蘊含着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澱着一個偉大民族不朽的靈魂。毋庸置疑,國學經典已經成爲我們民族精神約定俗成的輔助教學書,成爲一種長效的民族素質滋養濟,更是當代學生學習的模範用書。

是這本書教會了我何爲真誠,讓我領略了真誠的無限魅力!以言語溫暖他人也是泛愛衆。人生有限,可祝福別人的機會屈指可數,利用好自會喜悅。當老師以真誠心幫助學生,昔日視若無睹的機會驟然間變得清晰可見、觸手可摸。方知沒有哪種職業會比國學經典更有功勞、最愉快,漸漸在享受經典。原來我的生活習慣不節儉,現在的習慣令人讚歎,這一切佳績源於《弟子規》潛移默化間教會學生逐漸形成高尚的品德、強烈的責任感,嚴謹細緻、團結守信、處處爲人着想的待人處世方法,鍥而不捨、善思好學的態度。德育和教學並駕齊驅,相得益彰。

我喜歡眼見爲實。一本《弟子規》讓我明白立身處世接物的道理,耳濡目染於聖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中,慶幸聖賢與己如影隨形。懂得經典是拿來做的,不知何時起贏得了家長從未有過的尊敬,只因我請了古聖先賢來幫我。

樹的本是根,人的本是孝。孝是我們做人的根,是我們成長的根。我們一定要從小做起,把根扎牢,讓世世代代的人都知道做人要孝順父母,尊敬老師,把孝永遠傳下去。我向善啓孝心的國學經典致敬,是你爲我們紮下了正確做人的深根。雞蛋原理中,因爲雞蛋是幼小的生命,在破碎的那一刻,我們一定會心靈傷痛。我們要喚醒和保護他們那一顆生命同體的仁愛之心。那是一種很清晰的感覺——心靈得到了深深的淨化,同時,又把自己深藏在心底好久都沒有去關注的東西給喚醒了。

我相信,我們班的每個同學,自小就讀過很多中國儒家的名句和文章,而且很多都是在課堂上經過老師講解的,深諳其中的道理,印象都應該很深刻。可是這些寶貴的'東西,在重複的考試和自我的奮鬥中,離我們越來越遠,已經和那些染塵很久的器皿一樣,被埋沒了。

現在,系又把國學經典強調走進我們日常生活,又一落到很現實的行爲點上。修身,對古代人而言是人生的終極追求。但對於現代人又何嘗不是呢?處在全球化的時代裏,我們更身處在一個多元文化所交匯的國家裏。日復一日快節奏的生活,使我們變得急功近利,忘了去關注自己本質的東西。可是拋掉根本,我們會變得一無所有。

古人的話語值得我們好好去聆聽。因爲這些話語歷經千年,依然如珍珠般奪目。不學禮,無以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一直被當做人生的基礎課程而備受重視。在人類邁進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講究禮儀已上升成爲一個國家或民族進步、開化與興旺的標誌。而我們要做社會的文明人,更需要學習和講究禮儀。以平等心對待別人,幹什麼事情都不要有很強的優越感或自卑感。

真是令人自豪,中國人在幾千年前就領悟到了這個道理;可是也令我們感覺有些悲哀,我們趨之若鶩地去搜尋、閱讀那些外國人士寫的成功之道,卻忽視了自己祖宗留下的東西,甚而將它拱手給了別人。看看現在國外越來越熱鬧的中國文化研究潮,我們真該反省了。

聽了國學經典心得體會3

國學課堂教學課程實驗已有一年多,對於國學課程的課堂教學怎麼教,有什麼教學原則,怎樣準確把握好課題實驗目標和教學策略?帶着問題和困惑,9月18日上午參加了全縣小學國學課堂教學研討教師培訓活動。”透過兩節公開課對比學習,專家與培訓者的互動等活動,自己受益匪淺,感受頗深。這是一次成功的培訓學習活動。

青口鎮中心小學韋惠華老師上的《論語百學不厭》,課上韋老師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比賽積分法,利用多媒體創設真實有效的教學情景,畫面精美,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一節成功的教學示範課。

印象較深的是陳學壯老師的《莊子北冥有魚》示範課。教學目標學生自主選擇,一節課學習整篇課文的全部教學內容,教學容量大,“能學多少學多少”。學生學習沒有壓力,沒有負擔,輕輕鬆鬆進入課堂。課上,教師面帶微笑,態度親切,語氣溫和,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在教學中,陳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透過帶讀、齊讀、師生同讀、生生互讀、和着節拍讀等多種朗讀比賽形式,以讀爲主線的教學方法。整節課,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容量大,教學效率高,是一節成功的國學課堂教學課。

學習《經典國學》,不是我們這一代的事,也不是這幾代的事,而是我們中華民族千秋萬代的偉業,《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得以傳承的基石。

最後硃紅甫主任爲與會者作了《經典閱讀:在國學的本原和光芒中徜徉》的報告。在報告中硃紅甫主任與大家分享了他對國學經典的深刻理解、對課程推廣的實施經驗,他的睿智的思考、豐厚的底蘊、獨到的見地,特別是昂揚而熱切的使命和責任感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聽了國學經典心得體會4

xx年3月22日至23日,我有幸參加了在莒縣教研培訓中心舉辦的國學經典教學觀摩培訓,時間雖短,但受益匪淺。國學文化可謂博大精深,簡短精悍的文字,蘊含着無盡的智慧,深深震撼着我的心靈。

來自臺灣的一線教師段心怡女士和莊溎芬女士,就臺灣的國學教育從政治層面和學校學生家長的普通層面,給我們做了講座。段心怡女士報告的主題是《傳統文化教材課程設計理念》《如何提點出論孟思想的現代意義》。莊溎芬女士的報告主題是《臺灣的語文教學與儒家經典教育》《論語·論學課程設計》。

我覺得,學校作爲傳承與發展文化的載體,在引導和弘揚先進文化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學校文化建設是我國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經典能修正品行、健全人格,使每一個人成長爲德行高尚、知識廣博、行爲優雅的現代中國人。爲此,我們也積極響應,廣泛開展"讀經典"活動。讀經典能更好植根於民族傳統,掌握優雅、精緻的祖國語言,感知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從而引導學生修身立人,明禮誠信,厚仁篤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積極營造"誦讀國學經典,積澱文化底蘊"的書香校園、書香家庭、書香社會。

一、教師悟領經典修身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教師真切感悟經典之美,品味與書爲友的樂趣,激發熱愛祖國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透過學習經典讓教師體會以德明志、博學多才的內涵,使教師們多一些文化積澱,寫起文章來如行雲流水,說起話來字字珠璣。教師們只有深刻認識到容納下縱橫千年的文化的國學,纔會在無論什麼樣的環境下淡定從容、高雅脫俗。國學,是最質樸的人生指南,是對世界的精闢認識,對爲人處事的精準總結,日常行事的準則;學習國學,可以陶冶教師的情操,提升教師文化底蘊,實現教師的昇華。

二、學生誦讀經典促成長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學生,在家裏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衆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國學經典是中華文化的儲蓄銀行,誦讀就是最好的貨幣,在學生時期將最好的貨幣存在他們心中,長大後定會受益終身。學生透過背誦和練字潛移默化地將歷史地理,道德禮儀,生活知識和識字閱讀能力結合在一起學習語文,使學生在讀誦的過程中語言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從根基上自然生長獲得語感語境。經典美文誦讀可以破解當今學生"讀書苦,苦讀書"的現狀,走出一條快樂閱讀之路。爲他們今後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至於國學課到底怎樣教?聽莊溎芬女士的課讓我受益匪淺。其實,我們教師只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並熱愛民族的傳統文化,讓學生藉助教材,自主感悟。我們只需要求學生讀通了讀順了讀出美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能熟讀成誦,而不求甚解,讓學生沒有一點壓力地學習祖國的精粹文化。

聽了國學經典心得體會5

9月18日上午,我有幸參加了在青口小學舉行的全縣國學經典教育研討課活動。青口小學的三位語文老師執教了一三節節精彩的觀摩課。隨後,縣教科室的硃紅甫主任主持了張麗老師的關於三字經教學的課題開題報告。

在這次活動中,聽了張海俠等三位老師執教的一節《論語。學而不厭》,讓我真正的明白了小學生進行國學經典教育的意義所在。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反覆朗誦,體會古詩文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師相機點撥下,學生自己就會總結出學習古詩文的最基本的方法:首先,要學會“變通”。其次能夠運用課文中的註釋理解古詩文的含義。今天,我們爲什麼要誦讀經典,知道了學習經典誦讀的最佳年齡。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在心靈純淨的童年時期記誦下來的東西,如同每天的飲食,會變成營養成爲生命的一部分,長大之後學習、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運用出來。因此,學習經典誦讀的最佳年齡是48歲的孩子。這個時段的孩子,直感能力強,記憶力也強,若以唱歌和遊戲及說故事的方法教孩子們學古詩,他們不僅很快就可以熟記成誦,而且會產生很大興趣。若老師善加引導,他們還可以在學古詩文的同時,學到很多有關歷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類知識,可以使他們終身受益無窮。

總之,小學階段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小學階段進行經典古詩文誦讀活動,是學生品德形成和智力發展的有效載體。

聽了國學經典心得體會6

9月18日,在贛榆縣青口鎮中心小學又一次聆聽了兩節精彩的國學經典閱讀課。此次活動是縣局教研室硃紅甫主任對國學經典教育教學的又一次深入推進,自從去年的金秋九月,國學經典教育在贛榆縣安了家,一年多以來,國學經典已經在贛榆大部分學校開了花,國學經典已悄悄地浸潤了孩子們的心靈!上午,一共有四節國學經典閱讀課,因爲是兩節並列進行,所以,我只聆聽了韋惠華老師的《論語。學而不厭》和陳學壯老師的《莊子。北冥有魚》。

課堂上,老師們把國學經典的韻味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陳老師教的《北冥有魚》這一課,深厚的教學功底,渾厚的嗓音,聽着聽着就陶醉於課堂上那純粹的美啦!陳老師把國學經典的教學形式展露於老師們面前。讓聽課的老師明白了國學經典是教學模式。就如硃紅甫老師所講的國學經典怎麼上的三點一樣,第一是興趣大於強制,第二是意向大於主導,第三是積累大於理解。最後,張麗老師對國學經典的課題研究的開題作了一個簡要的報告,朱老師對課題的實施等過程性進行了指導。

我一邊聽課一邊就在思考,孩子們學習國學經典有何好處呢?硃紅甫老師大力推行國學經典進課堂,對孩子們的思想、品格的形成有何重要作用呢?在學習中,有句話讓我深受感動,“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在育人”。是啊,做人比成才更重要。很多學校現在將德育放置一邊,殊不知德才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沒有德育的教學是可悲的,沒有德育的教學是缺失的!學生可以從國學經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快,學生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太有限,根本趕不上時代的變化,而我國古文化博大精深,更應該是學習的寶庫,知識的海洋。《論語》中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國學經典裏的知識也一樣,就像陳年佳釀,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國學經典才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品味。因此,大力推行國學經典進課堂是一件有利於新一代成長的好事!我衷心希望國學經典教育之花在贛榆縣所有學校絢爛的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