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德育實踐心得體會

德育實踐心得體會1

最近幾年,我們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了德育與社會實踐基地的結合。讓學生定期在村裏規定的德育基地(老年活動場所)體驗情感,培養學生從小養成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品德。

德育實踐心得體會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的良好時機。我們帶領學生向村裏的五保戶、老複員軍人敬獻禮物,與老人共賀節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樂,體會到了老年生活的豐富多彩。很多同學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錢,買來禮物送給這些爺爺奶奶。孩子們說我們自己少吃點、少玩點,爲爺爺奶奶做點什麼是我們最大的快樂。爺爺奶奶開心,我們就開心,爺爺奶奶幸福,我們就幸福。老人節那天六年級的劉傑同學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我和同學們與村裏的五保戶、老軍人共賀節日。當我想爺爺奶奶們獻上禮物時,他們笑了,笑得那樣開心。望着他們那菊花般的臉,我不知說什麼好,淚水奪眶而出。我知道這是幸福的淚,因爲老人們幸福了,我也幸福了。”從孩子們的話中,我們再一次體會到對學生們進行尊老、愛老教育是多麼重要。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傳統美德需要他們發揚光大。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好品德尤爲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們還讓學生參加勞動,爲老人種一棵菜、澆一瓢水、燒一次火、端一次洗腳水,讓學生感受到敬老的快樂。

透過德育基地教育,使學生們轉變了觀念。

德育實踐心得體會2

十八歲,再不是一個懵懂的時期,我們所面對的,是更大的挑戰與驚喜,在即將展翅飛翔之前,除了心存對師恩,對母愛,對父教的感激之外,學會對人生的思考,探索生活哲理,也是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我讀了<<守望的距離>>後的感想:

此書是一本散文集,積累了作者周國平數十載的心血,他的文章都是有感而發,並儘量減少自我重複。對於生活,人生的變幻和命運的磨難雖讓作者難免下筆猶豫,但也正是因爲這些,使他拿起筆不由自主用真理和謊言來救助他自己。他的文章表現出了他的一種與衆不同的超脫。

整本書大多寫的都是哲學問題,對於存在之迷,將蘇格拉底與孔子相對比,讓我知道對於蘇格拉底的哲學所追求的合理人生高於一切東西,並讓我瞭解到對於人生需要審察,這樣就可以在看清自己的基礎上提高內涵修養。

對於人們都在追求的“幸福”,周國平運用設問的方法將幸福的內涵串聯成一串珠子告訴我們幸福並非只是實現願望那麼簡單。幸福雖然是個不確定的東西,但也有人認爲自己是幸福的,只有當最熱列的愛,受到創傷而返諸自身時,人在孤獨中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心靈和深藏在那些心靈中的深邃的愛,從而體味到一種超越的幸福。

對於死亡,一直是人類不敢正視卻又躲避不了的結局,死亡和太陽一樣不可直視,文章中作者將死亡赤裸裸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大多數人對於死亡採取的是沉默的態度,卻沒有多少人敢於將他看作是一件平凡的事,然後接受它。死是個體的絕對毀滅,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不可能從中發掘出正面的價值。對於死的思考雖然徒勞,但並非沒有意義。

光陰蹉跎,世界喧囂,在人生的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閒心是不容易的,只會埋頭於種種事物,沒有興致覽閱人生的美景的人是俗的成品,辜負了人生的一趟美好旅行。因此,人生需要歇下來並時不時懷念一下那份童貞,可貴,也不枉活了一場。

作品的最後加入了作者的格言,同樣是對人生的獨特見解。一反常理思維的是,作者將追求視爲比成功更寶貴的東西。作者寧願做個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選擇成爲不再追求的成功者。這是對於人生的另一角度思考。反思我們,或許真會在成功後停止追求,但卻忽視了追求自身的魅力。

人生中融合了精神,理想,追求,當然不免還有些情緒。可以沉默又可以嫉妒,人生就在作者筆下變得生動起來。剖析人生,評論人生並學會如何正確看待這珍貴的人生。那些與衆不同的言論讓我深知人生的飛逝,人生的短暫,人生的寶貴。

後悔已換不回蹉跎的人生。只有從現在起,把握現在,正視人生!

德育實踐心得體會3

於我而言,“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彷彿永遠都只是書面用語,永遠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現。一邊寫着“學會向父母感恩”之類的話題作文,一邊對父母頤指氣使、大聲吆喝。若不是這次的“五個一”德育實踐活動,或許我仍然這般任性。

“五個一”中有一點是爲父母做一頓飯。當然,它的含義不僅僅只有這一頓飯。應付任務的做法自是隻做這一頓飯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學校的用心是在於讓我們從這一頓飯中體會到父母天天爲我們作出可口飯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願,第二次覺得麻煩,第三次更是覺得厭煩透頂。而父母,卻天天,從我們出生到現在的十六個年頭裏,不停地做着這一件事。誠然,他們自己也要吃飯,可是,當你有目的地爲了另一個而去做時,會格外的用心。即使飯菜不比餐館、飯店的可口,可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愛意是獨一無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獨特的味道。比如說,我永遠吃不慣我表姐家的飯菜,太過清淡,只因爲我表姐不愛吃重口味的。

在這次實踐活動的這一項目中,我所做的,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幾頓飯而已。這一點點的小事,卻仍不讓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飯,無從下手,除了炒蛋什麼都不會。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還要時刻擔心我是否又被滾燙的油滴濺到、在我操作失誤時來挽救整鍋菜。第一次做飯的結果並不樂觀,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還是很有滿足感的。我的父母並不會像許多中小學生作文中出現的老套情節“父母一個勁誇做得好吃而實際上卻難吃的緊”這樣誇我,而是很不給面子的指出“難吃”,並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後,飯後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給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歸來的父親在水池邊洗着我和母親都不願去洗的碗的背影時,心裏有點刺痛。他胖了,也老了,這些家務不久將不再適合他這樣的年紀去做了。我不能總以學習爲藉口來逃避家務,這是家庭成員的一種責任。

向父母感恩,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項德育功課,明顯當時我搪塞過去了。現在纔開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應該如何去報答。當我作業做完不去複習功課而是開啟電腦遊戲時的負罪感,正是我開始懂事的標識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學習便是對父母多年爲我付出的愛的褻瀆。

也許這些話在有些人眼裏很假,但我認爲,只有有着這樣感受的人才能體會到裏面的真誠。

德育實踐心得體會4

透過學習,本人對“務實擔責”工作主題的理解是:“務實擔責”既是緊密聯繫州直地稅現狀,對當前稅收工作新常態作出的精準闡釋,同樣也適用於新常態下開展好“訪惠聚”工作。作爲一名即將奔赴農村開展“訪惠聚”活動的地稅幹部,我將會按照州黨組提出的工作新要求,強化政治紀律、突出使命擔當,全力做好“訪惠聚”工作。

一、內強學習,外樹形象,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要深刻理解和落實張春賢書記“善學習、講法治、比團結、抓落實、重效果”的要求,不斷增強政治、思想、行動上的自覺性。一要勤於學習和思考。基層情況比較複雜,要十分珍惜下基層學習鍛鍊的機會,善學習、勤思考,虛心向基層幹部學,向羣衆學,向實踐學,多學習一些語言、多瞭解一些風俗、多掌握一些農村工作知識。二要付出真情。真摯感情是做好住村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要真正關注羣衆的生產生活,瞭解訴求,多做暖人心的事,比和諧、比團結。三要踏實安心。要保持平常的心態、愉快的心情,安居安心,把主要精力用在住村工作上。四要實幹苦幹。農村的工作很具體、很實在,看得見、摸得着,必須一項一項抓、一件一件幹,抓落實、重效果,要帶着眼睛“看實情”,帶着耳朵“聽實話”,帶着雙手“幹實事”,把住村作爲難得的政治考驗和人生歷練,爭做“四強”幹部,從一言一行做起,樹立民族團結、關係和諧、工作合力的良好形象。

二、俯下身來零距離訪民情,聽民意,瞭解羣衆心貼心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做到工作銜接“早”字當頭,工作標準“高”字當先,把責任扛在肩上,把自己所住的村,當作自己的責任田來經營,一要用心去做。要真用心,真心實意地爲羣衆辦實事解難題。不論幹什麼事情,用心不用心,效果大不一樣。如果服務羣衆不用心,小事也可能辦不好;如果用心了、盡力了,大難題也能找到解決辦法。二要用情去做。要始終保持對人民羣衆的深厚感情,帶着責任和感情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把農戶當親戚走,當朋友聊,切實關心他們的困難和疾苦,真心傾聽他們的所思所想,決不能有“走過場、應付差事”的念頭,更不能搞形式主義,要把腳印實實在在地留在田間地頭、留在羣衆家中,只有做好了村民們關注的小事,才能在‘訪’的基礎上了解情況,才能幹好維護穩定、爭取民心的大事。

三、做實事,獻愛心,曖人心,贏民心,促信任

在“訪惠聚”工作中要按照“務實擔責”的要求,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幹解憂幫困,在體會農村艱辛中增強爲民情懷,改進務實作風,在燃燒工作激情的同時助推農村全面發展。從小處做起,把大事做細,把小事做實;從細微着手,同羣衆打成一片,做到真心訪民情、盡心打基礎、細心抓引導、誠心待羣衆、全心促和諧,訪出真民情,惠及大民生,聚起萬民心。要透過入戶走訪瞭解入駐村隊基本情況,堅持爲農牧民辦實事、解難事,使他們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要認真總結經驗、鞏固成果,再接再厲、乘勢而上,在全面推進“七項任務”中,突出重點、精準發力,突出做好羣衆工作、加強基層組織、推進“去極端化”三項重點工作,在做好羣衆工作中增強民族團結、保障改善民生,組織發動羣衆、凝聚民心民力;在加強基層組織中強化基層基礎、轉變幹部作風,提升執政能力、構築堅強堡壘;在推進“去極端化”中促進宗教和諧、維護社會穩定,築起銅牆鐵壁、夯實維穩根基,確保取得實效。

記得張春賢書記講到過:“新疆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基層基礎牢才能走得高走得遠”。只要我們以“務實擔責”之心,全心全力做好“訪惠聚”工作,把“訪惠聚”活動當做歷練自己的“磨刀石”,把村子當成自己的家,把駐村工作當成一份事業,幹真抓實幹不懈怠,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讓我們的根基更加堅實、牢不可破,我們的新疆必定會長治久安,我們美麗的家鄉——鞏留必定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德育實踐心得體會5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怎知孝道避明賢,出師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5月1日,北京紅纓連鎖寧紡寧輝幼兒園在寧紡俱樂部舉行了“傳統文化德育教育公益講座”教授們精彩的講課,老師們發自內心的感恩孝心,無不感染在場的每一位家長,會場內人與人的距離拉近了,處處充滿着愛與感恩、和諧與自然,上演着一幕又一幕催人淚下的畫面。1200多人的會場座無虛席,會場內鴉雀無聲。

由幼兒園老師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組成的義工團,身着唐裝、端莊大方,向入場的每一位家長行90度的鞠躬禮,真誠的道上一句“老師您好,歡迎您”,無不折射出傳統文化的內涵。隨着嘹亮的國歌聲響起,本次大會拉開了序幕。“早教興則中國興,兒童強則中國強”,爲了使我們的孩子有一個健康的人格、會做人,北京紅纓幼兒園裏弘揚傳統文化,從小扎德行的根,從老師做起,從家長做起,身體力行感染我們的孩子,我們特此成立了“紅纓幼兒園家長培訓學校”,舉辦了這次會議。

我們有幸請到了河北電視臺經濟頻道《孝行天下》主持人,燕趙都市報首席記者以及省國學教研中心專家、教授等諸位大德的老師分別爲我們講述了《讓孝道的光芒照進心靈深處》《教子以德,學慧做父母》《人生最重要的是教育》等內容,主講老師透過實際案例以及親身經歷,深深觸動了我們的心靈深處,孝當先啊,讓我們反省自己,以前總認爲自己做的很好,但做的遠遠不夠,由於自己不懂孝道,傷害了父母的心,我們也是爲人母,家長們聽着課,反省着自己,深深地懺悔着,同時也明白了作爲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做一個什麼樣的榜樣,整個全場洋溢着愛,真可謂:“人之初、性本善”。大德的老師們不僅來爲我們授課,還免費贈送了1千多份“孝行百科報”,感謝老師們的大愛。

幼兒園裏的老師們和孩子共同表演了舞蹈《跪羊圖》打動了多少個父母的心,掌聲彼此起伏,家長們久久不願離去,一曲《婆婆也是媽》讓在場的婆婆和兒媳婦們聲淚俱下,真真實實的觸動了心靈深處那份最柔軟的愛,喚醒了人們最真誠善良的心。不是世上沒有愛,而是我們的心中沒有愛,我們的.心中被私慾、抱怨、嫉妒、懶惰佔滿了,我們的孩子能從我們身上吸取什麼呢?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假如我們的家庭是一個大樹,根基是我們的祖先,樹幹是父母,樹上的果實是我們的孩子,所以不要讓孩子成爲什麼?而是我們給孩子做出了什麼榜樣?

我們被家長的學習態度感動了,一天的課程,家長們都堅持下來了,中午幼兒園爲1千多名家長提供了午餐,包子和奶,給家長提供了一個後顧無憂安心學習的平臺,家長們透過學習也在爲孩子做着表率,進出場家長不推不擠、不亂佔座位,都排着整齊的隊伍,按秩序來,真是“或飲食、或坐走,長着先、幼着後,生活裏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用弟子規裏面的話來衡量自己的行爲,感謝古聖聖賢給我們留下來的文化!

課程結束後,講課的老師們還爲家長們贈送了一份“孝道百科報、光盤和弟子規書”,家長們紛紛彎下了平時彎不下的腰,深深向講課的老師及幼兒園忙碌了多日的老師們深深鞠了一躬,家長們拉着我們的手說:“感謝你們給了我們這麼好的學習機會,你們園長真是太偉大了,一分錢不收,管吃管喝,爲家長們默默無聞付出着。”還有的家長流着淚說:“我要趕緊回家看看我的父母,感謝你們及早地教育了我,我真是不孝啊。”

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告訴了我們百善孝爲先,從我們做起,以實際行動落實傳統文化德育教育,爲孩子,爲孝養老人做出表率,只有先使自己身心和諧才能達到家庭和諧從而社會才能和諧!

最後對本次論壇做出貢獻的每一位同志和公安幹警、教育局、寧紡集團、防疫站、電視臺等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德育實踐心得體會6

認真學習了學校領導的講座之後,我對什麼是德育實踐活動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德育實踐活動課的開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德育實踐活動並不神祕,德育實踐活動課也沒那麼難上。關鍵是認識問題,定位問題,認識對了,定位準了,很多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德育實踐活動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德育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侷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領域延伸。

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所以要進行統籌規劃。家長和社會的理解和支援,也是德育實踐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對社會、家長的宣傳工作。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德育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課程的學習,反而會因爲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於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設定德育實踐活動的意圖主要是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生活的聯繫,鍛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改革要求教學過程中,要從“以教師教爲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爲中心”,特別是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更應該處理好“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之間的關係。

德育實踐活動中的任何一個內容和階段,教師都應該鼓勵並要求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參與,主動探究,親身體驗,積極實踐。學生爲主體,並不意味着教師一味地強調學生自主而忽視了自己的主導作用。教師的有效指導是綜合實踐

活動成功開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讓學生自主選擇不是放任不管。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全程跟蹤指導。

另外,德育實踐活動雖是相對獨立的,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課程是密切聯繫,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滲透,難以割裂的。

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片廣闊的沃土,等待着廣大教育工作者去開墾。我願在理論專家和先行者的帶領下,加入這支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勞動大軍,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德育實踐心得體會7

認真學習了學校領導的講座之後,我對什麼是德育實踐活動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德育實踐活動課的開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德育實踐活動並不神祕,德育實踐活動課也沒那麼難上。關鍵是認識問題,定位問題,認識對了,定位準了,很多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

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德育實踐活動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本文來源:立形態的課程。德育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侷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領域延伸。

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所以要進行統籌規劃。家長和社會的理解和支援,也是德育實踐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對社會、家長的宣傳工作。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德育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課程的學習,反而會因爲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於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設定德育實踐活動的意圖主要是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生活的聯繫,鍛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改革要求教學過程中,要從“以教師教爲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爲中心”,特別是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更應該處理好“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之間的關係。

德育實踐活動中的任何一個內容和階段,教師都應該鼓勵並要求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參與,主動探究,親身體驗,積極實踐。學生爲主體,並不意味着教師一味地強調學生自主而忽視了自己的主導作用。教師的有效指導是綜合實踐活動成功開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讓學生自主選擇不是放任不管。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全程跟蹤指導。

另外,德育實踐活動雖是相對獨立的,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課程是密切聯繫,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滲透,難以割裂的。

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片廣闊的沃土,等待着廣大教育工作者去開墾。我願在理論專家和先行者的帶領下,加入這支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勞動大軍,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德育實踐心得體會8

歷中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在德育實踐課程中,許多主題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深刻理解生活。這類課堂的匯入時,要把曾經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意識的溫習、再新認識生活,這對與課堂的學習顯得尤爲重要。

例如德育實踐課《謝謝你們,我的父母》的重點是感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勞。作課前調查,和學生交談中發現,許多學生認爲:“父母照顧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經地義的。”有的還埋怨:“父母對自己的關心不夠,沒有其他的父母那麼好。”那麼,課堂匯入就需要老師精心選擇生活中一些溫馨的情景,能打動孩子心靈的生活細節展示給學生看。如“燈下,媽媽給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父母精心照顧;晚上,媽媽給孩子摺疊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着時,媽媽起牀爲孩子蓋棉被”等等。在重溫這些每位學生都經歷過的生活小事後,可順勢提問:“看了以後,你有什麼感受?”學生內心深處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操勞。

德育實踐心得體會9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要從中小學的德育工作抓起。抓好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爲德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必須學會做德育工作,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擔任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以理解、尊重爲基礎,以愛心爲出發點。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識的基礎。而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首先要尊重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現在的學生由於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爲重要,而事實上尊重學生的人格確實是任何一位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爲一個班主任、一個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諷刺的話語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尊重,會使師生關係更爲融洽。其次,老師要有愛心,從愛心出發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基礎。老師愛學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在愛的基礎上要管教,不要把學生當作寵物,只求他聽話,其餘隨他去。

管要講原則,嚴而有愛。班主任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評教育是“恨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才能更加愛戴老師。師生感情不斷加深,才能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當然,德育工作有時也要用到處罰的方法。不少人認爲德育工作中只要有處罰,師生關係就必然處理不好,其實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罰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學生,不侮辱他們的人格,學生就能感受到你的愛。當然你還必須要講道理,不管是處罰前,還是處罰後,你一定要把道理說清楚。學生嘴裏不說,但他是會知道你的愛的,這樣師生間就有了互相信任,誤會減少,感情加深。由於師生關係好,班裏的氣氛也會隨之好起來,學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量化管理抓落實

量化管理,能提高學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量化管理要求以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爲出發點,以《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爲基礎,透過從整體着眼,從細處着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以達到開展班級德育工作,提高學生德育素質爲最終目的。如:中學生守則要求學生做到不遲到、不早退。爲個“遲到”問題,班級就是經過點名、登記、相應的處罰,以至培養學生遵守作息時間。又如:不亂扔紙屑果皮的問題,班級有檢查,罰掃地等管理制度,來克服同學不注意環境衛生的不良現象,促使學生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開學第一天,我就向學生宣佈諸如此類簡單合理而可行的班級規章制度,並要切實執行,要讓學生切切實實的感受到班主任是個言出必行的人。教室裏的“春天”要建基於對原則的堅持,而非退讓。如果發現所定的規章制度過於苛刻,當然可以修定甚至廢除,但一切都要經過討論和解釋,且公開進行。要讓學生知道你的意圖,他們才肯合作,纔會自覺守紀律。當然,德育工作除了學校、班級,還要家庭、社會三方面一起來實現量化管理,纔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很多時間是在學校裏度過的。班級即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學習環境包括教室環境和思想環境。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室環境中可佈置幾張班級集體照、幾本班刊,讓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在孩子們眼裏,教室就是他們的家。良好的環境促使良好班風的養成,使學生在外部影響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下積極向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環境促進了後進生的轉化,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

四、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競爭心理。

如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心理,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爲了增強同學們的競爭意識,我班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互幫小組,各小組進行評比,使同學們展開友好的競爭,從個人到小組、從小組到大組、再從大組到全班,進行競爭。好的同學之間開展競爭,中等同學之間開展競爭,較差的同學也不願落後。使比、學、趕、幫在班級蔚然成風。實際上每個同學都願意向上,都願意成爲一個好學生,有競爭就可以不斷產生動力,就能激勵每個學生不斷取得進步,最終促進學生德育素質不斷提高。

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學生爲主體,使之獲得主動的發展。由此才能形成從自發到自覺的自律、自強、進取的班風,才能使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挖掘潛能,全方位提高素質。

德育實踐心得體會10

在5月19日—23日,我班開展了一項有意義的一次活動:德育實踐周。前兩週我們看到了13秋社會文化藝術班和13春建築班都進行了德育實踐周,他們兩個班做得都非常好,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讚美。這一週輪到我們班了,老師把我們各自的號碼和所在的崗位告訴了我們,並且要求我們這次要做得比上次前兩個班級做得更好。我們都穿上了一件黃馬褂,戴上小紅帽,拿着工具整裝出發了。我們當時都懷着激動的心情,想着一個星期都不用上課了,我以爲校門外是最輕鬆的,可是,我們第一小組的任務是最繁重的。我打掃的是主幹道、校大門口和小店附近區域。我每次都認真的打掃我所負責的區域,雖然主幹道上總有石榴花和樹葉飄落,總要打掃,非常麻煩,但是這點麻煩又算什麼呢?很多同學都是家裏的獨生子女,嬌生慣養,連最基本的家務也不會,總是喜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平時在家裏偶爾做家務,幫媽媽分擔一些。

這個星期大家都很累,每天穿着厚重的校服,認真打掃崗位,回到寢室倒頭就睡。但是,爲了能鍛鍊我們能吃苦能耐勞的精神我們不能讓他們對我們失望。一直到5月23日結束那天,大家都大起精神,努力的讓最後的一天給他們留下好印象。

在這五天裏,我領略到了很多,比如我們小組的同學,老師給她安排的區域很難打掃,我們把自己的區域打掃好了以後,我們都會盡力幫她。過路的老師從我身邊走過,我會放下手中的活,向他們問好,在班主任視察的時候我會認真聽取他對我的工作的看法還有那些地方做的不夠好的,我會及時改正。在課間的時候有些同學從草坪上走,我會阻止他們,雖然他們不怎麼聽,但是我覺得我很有勇氣。我們第一小組扎堆和脫崗的很少,我們都會嚴格遵守老師對我們的要求。透過這次活動,我們更加懂得了,很多,在家裏我們要主動幫助父母幹活,知禮懂禮,熱愛勞動,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雖然我們現在脫下了小紅帽、黃馬褂,但是我們依然會像實踐的那次一樣,但是現在,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團結集體做起。整個校園會充滿着和諧、團結、向上的精神,每一天都會開開心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