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8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數學教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8篇)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1

近兩年來,全國各地課堂教學改革風起雲涌,許多先進經驗紛紛亮相,成爲了新課程教學的亮麗風景。在改革中,我採取了揚長避短、學爲我用、創新理念、穩步推進的課堂改革策略,有如下心得體會:

一、數學教學理念的更新

1、學生是主體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把學生放在了被動學習的地位,教師不重視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一味的採取壓制、強迫的手段,常常適得其反。近一年的改革,改變了我錯誤的認識,學生被放在了課堂的主體地位上,教學時能夠首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自主學習值得提倡

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別,但完全依靠教師的課堂教學教會學生不利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教學中根據學情、知識的難度適當教會學生預習、學習、複習的方法,有利於學生學會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指出,21世紀的文盲是不會學習的人。

3、小組合作的優勢

傳統的課堂是少數尖子生的課堂,學困生成爲被遺忘的角落。小組合作,有利於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有利於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體驗到學習與成功的快感,從而整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中建立小組併發揮小組的作用不可忽視。

4、教學目標是課堂的指向標

課程標準要求落實三維目標,課堂教學要落實三維目標,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前早將目標定位下來。一節課的任務完成與否,也需要對照目標。目標的展示,還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學習的方向更明確。

5、新課程教學的核心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永無止境,而教師教學不能僅傳授知識,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思考、創新,在學習生活中養成動腦、動手、探究的習慣。

二、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教學中總結了三自學習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三自即自主預習、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預習課側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內容的初步感知;閱讀課側重於思維的訓練、表達能力的培養;複習課則側重於知識的落實。課堂設計上,以理念引領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培養學生的能力。

三、教學手段的革新

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對實現目標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傳統的學究式經驗教學已不受學生歡迎,學生內心的情感調動、自我碰撞纔是教學的最高境界。況且,學生的作題能力不是靠教師的講而培養出來的。爲此,我在教學中從課本內容,學生心理因素出發,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體味到做主人的幸福。

四、教學內容的添新

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突破是改變了過去教材天下一統的格局,社會、生活、實踐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都成爲教學內容。死抱住練習冊不放,必然導致視野狹隘。

五、實踐活動的出新

活動是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時娛樂,它對於解決當前困擾學校的教師厭教、學生厭學這一問題有着獨特的意義。我不喜歡板着臉孔教學生學習,願意用自己的熱情和陽光去感染每一個學生。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2

一、尊重學生,還學生學習的自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主動參。要與學習,必須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永不枯竭的動源泉。要使學生有興趣,必須留給學生學習的自由。自由活動是人發展的內在依據,學生的學習也應如此。學生並不只受教於老師,而且自己也獨立學習。學生應當是主動的學習者。許多教育事實也反映出,真正的學習並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出自學生本身,我們應該讓學生自發地主動地學習,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自己找到並發現、糾正自己的。如果我們把每種事情都教給學生或者規定他們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會妨礙他們的主動參與和自主發現,妨礙他們的發展。比如,《應用題打折銷售》這一節,如果課堂上就單純地出示例題,然後分析題意,給出解答過程,接着再模仿練習。最後幫學生總結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和技巧。那麼這類問題雖然與實際生活相關,但學生卻未必有多大興趣。假若我們設計一個課堂活動,讓學生模擬商店的從進貨、定價、促銷到賣出的全過程,學生一定會非常積極踊躍,樂於去對打折銷售的過程進行分析、計算。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自然會聯想到各個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標價與銷量的關係,進價、標價、售價與打折和利潤之間的關係,這樣需要學生鞏固、提高的知識可能自然就解決了。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由於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開,因此數學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透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數學思維活動。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數學活動的開放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爲學生創造良好的主動參與條件,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巧創激趣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證明,情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傾向,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

2、運用探究式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中,在以教師爲主導的前提下,堅持學生是探究的主體,根據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伴隨知識的發生、形成、發展的全過程進行探究活動,教師着力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索,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品嚐到自己發現的樂趣,才能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只有達到這樣的境地,纔會真正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

3、運用變式教學,確保其參與教學活動的持續熱情。

變式教學是對數學中的定理和命題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變式,以暴露問題的本質特徵,揭示不同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繫的一種教學設計方法。透過變式教學,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使其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和熱情。

三. 交流讓學生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在“圖形認識初步”這節課中,有一道題問一個正方體的盒子有幾個不同的展開面,我想,如果直接給學生答案有11種基本圖形,他們不但不明白爲什麼,也想象不出來這11種基本圖形會是怎樣形成的,於是我讓同學們從家帶來正方體圖形,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剪,彼此間的交流,實現了他們對立體圖形關鍵特性的理解和認識,大家共同分享發現和成功的快樂,共享彼此的資源。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心得,在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要繼續努力,邁上新的臺階。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3

一、解答應用題的基礎是要加強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

應用題看起來很難,其實說簡單一點就是基礎知識的昇華。萬變不離其中,應用題的解決方法最後還是要用基礎知識去解決。例如:一件衣服58元,一條褲子42元,買5套共要多少元錢?如果學生掌握了總價=單價數量這個基礎知識,那麼這樣的應用題老師不用教,相信他們也能很快列出算式來。

二、解答應用題的前提是弄清事理。

所謂複合應用題是指兩步以上的計算應用題,那就一定有先算什麼,後算什麼的問題,這必須根據應用題的事理而定。只有先弄清楚應用題的事理,才能確定相應的解題步驟。如在解兩步的應用題時,在所需要的兩個數中,往往把解決問題必須具備的一個數隱蔽起來,這就需要先把它找出來,才能進行計算。例如:小明以每分鐘走80米的速度去上學,花了30分鐘纔到學校,下午放學回家時,他只用了20分鐘就到家了,問回家時小明每分鐘走多少米?這道複合應用題中就隱藏了小明家與學校的距離是多長,我們必須先求出全長,然後利用速度=全長時間的關係,求出小明回家時的速度。

三、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培養學生掌握分析方法。

正確地分析一道應用題,是尋找解題方法的關鍵所在。分析應用題,目的在於瞭解應用題中已知數和所求的未知數。不同類型的應用題就要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這樣才能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我在教學時,一般就教學生二個分析方法。第一由條件入手分析,分析時要考慮題目的問題,否則推理會失去方向;第二由問題入手分析,分析要考慮已知條件,否則提出的問題不能用題目中的已知條件來求得。在分析應用題時,往往是這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從已知找到可知,從問題找到需知,這樣逐步使問題與已知條件建立起聯繫,從而達到順利解題的目的。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4

在大力推進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縣教育局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在全縣推行了“學案教學”教學模式,構建自主互動高效課堂。這一舉措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每一位教師都在思索着、討論着、實踐着。下面我就學案教學的具體做法和粗淺的體會談一談,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對學案教學的認識

1、“學案”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是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爲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學案的實質是教師用來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樑,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它是教師站在學生的知識水平、生活經驗的角度對教學內容思考的文字表現,它不同於教案,教案是教師站在高於學生的高度,站在已知知識的高度對學生的居高臨下的指導。

2、“學案教學”是指以學案爲載體,以導學爲方式,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爲主體,以教師的指導爲主導,師生共同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一種能引發學生自主學習以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的教學模式。

二、具體做法

1、拿到學案後,根據學生的實際,再進行二次備課,將教學案一體化。學案是集骨幹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設計和編寫的,是質量較高的教學載體。但是我們在使用時還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班級學生情況進行再備課,大膽進行取捨和添加,使其達到最優化。

2、就小學數學課而言,在實施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將一節課分四個環節,即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課堂小結、達標檢測。學案中有根據本節知識點設計的一定量的練習題,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最後小組長檢查,老師抽查。

三、“學案教學”的體會

1、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被動接受轉到自主學習,主動建構,從知識學習型轉爲知識學習,能力培養綜合型,從“聽衆”角色轉變爲“演員”角色。課堂上讓學生開展自主互動的學習活動,關注全體學生的參與,一方面教師用適當的方式適時提出問題,創設引起學生注意的問題情境。另一方面教師運用多種課堂教學技巧,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傳統的課堂教學認爲,老師只要講得懂、講得深、講得透,學生就聽得懂、記得住。因此,一堂課老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聽得筋疲力盡,但最終收效甚微。素質教育下的自主互動高效課堂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學生透過學案進行必要的學習、探究、訓練、檢測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題海。透過老師的適時點撥突破難點,掌握重點,課堂效果較好。

3、老師的業務水平得到提高。高效的課堂要求老師有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學案教學”的實施需要老師課前精心準備,研究學案,蒐集資料,設計問題。

總之,“學案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方式,既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又能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願雙峯教育的這朵“奇葩”會開得更加絢麗多彩!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5

當今世界,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也不斷地改革更新,數學教學目標,也正發生着時代性的變化。在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關注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關注學生的發展。使數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就此,在新課程實驗中談點體會:

一、設定問題情境化

新課程實驗教材注重了兒童心理學,一年級學生從無知好動的幼兒轉變爲小學生,對任何事物的興趣不能具有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注意力易於分散。新教材中透過設定問題情境,讓學生從中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與方法,形成個體認識,在發現新知識的同時,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學習世界。如:第一冊教材中所創設的情境具有直觀、想象、猜測的特點,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再現,把一些抽象的數學問題真實、有趣地展現出來,特別易於誘導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認知活動,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動地探索、發現新的方法,實現數學的再創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創設情境,依託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

如:教學“0”的初步認識時,我先創設全班同學吹泡泡,學生邊吹邊數、教室裏充滿了五顏六色的泡泡,一會兒泡泡沒有啦,這時我抓住時機,誰能講一講你吹了幾個泡泡?現在有幾個泡泡?全破了、沒有了;沒有用什麼數表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知識。從而揭示課題,緊接着再創設“小貓釣魚”的故事情境;讓學生數一數第一隻、第二隻、第三隻、第四隻小貓各釣幾條魚?當學生講第四隻貓沒有釣着時用什麼數表示?用“0”表示,充分讓學生體會把問題情境故事化;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也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學習內容生活化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能使學生對數學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學習爲生動接受,進而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望。一年級教材,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得數是“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用“分蘋果”,學習得數爲“0”的減法用“小貓吃魚”,學習“5”以內的減法用“摘果子”,認識時間用“小明的一天”等一些有趣的課題表示,使學生學習既不陌生,又不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三、學習方式活動化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新教材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重視了以下活動:

1、重視操作活動。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於“學玩”結合的活動中,既能滿足動的需求,又能達到啓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如:教學“大家來鍛鍊”時,帶領全班同學參觀校園讓他們發現身邊的數學,從而提出數學問題,再解決問題。教學得數是“8”和“9”的加減法時,讓學生擺一擺、塗一塗,在擺和塗中去發現加法和減法算式。悟出方法,既發展思維,又開發智力。

2、重視遊戲活動。愛做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小學生透過遊戲能激發學習興趣,正如孔子說:“如之者,不如好之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如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變苦學爲樂學,就會產生強烈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學習。實驗教材特別重視遊戲活動,如:“猜數遊戲”,“出手指遊戲”,“幫小動物找家遊戲”,“下棋遊戲”等,讓學生從遊戲中去體驗,去發現方法,從而享有玩中學的樂趣。

3、重視模擬活動。好奇也是兒童的天性,在教學中,創設一些模擬活動。如:教學“認識前後”設定模擬賽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模擬父母整理房間,模擬宇航員“遊星空”,“數星星”,提出數學問題,在情理交融中達到迅速理解,使課堂喚發出生機與活力。

4、重視合作交流活動。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教學理念,是自主學習的重要形式,教學時以同桌或小組爲單位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多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空間,充分滿足學生的活動慾望。使學生在合作中學到知識,在交流中解決問題,找到方法。

5、重視評價活動。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評價活動是重要的一環,它是對知識、對問題的反饋。評價的手段,首先用教師的反饋評價影響帶動學生的自我反饋和評價。教師的反饋要全面、具體、民主,評價要公正、合理、具有激勵性,使學生知道從哪些方面和以什麼樣的標準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其次要鼓勵學生自我評價,培養反思能力。如“你覺得這節課學得怎樣?你覺得自己的解法正確嗎?你選用的方法最好嗎?引導學生從比較中全面評價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後開展互評,既要會評價自己,還要會評價別人,發揮評價地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四、運用知識實踐化

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領悟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的道理”。因此讓學生在生活的空間中學習,在實踐中感知學會從生活中解決問題。如:教學得數是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時,放手讓學生去實踐,透過自己塗一塗總結出加法和減法算式。當學生初步學會統計知識後,放手讓他們去統計自己的身邊的數量,如:春、夏、秋、冬的衣服各幾件,春夏秋冬的褲子幾條、鞋幾雙。小書架上的書,家中餐具、一月的水、電、氣等。這樣的教學安排,將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返回到生活中去,學生同時在實踐中學會了解決問題,獲得了一些數學的情感體驗。

總之,在新課程實驗中,老師要帶着新的理念,轉變教學觀念,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才能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才能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6

一直以來,我都在不斷反思、探索,尋覓一條如何才能使學生學好數學,通向高考成功之路。在一段時期的實踐中,我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着幾點問題:

1、很多問題都要靠我講他們聽,我講得多學生做得少,同學們不善於擠時間,獨立動手能力比較差,稍微變個題型就不知所措,問其原因,回答不會,做題沒思路,一沒思路就不想往下做。平時做題少,很多題型沒有見過,以致於思維水平還沒有達到一定高度,做起題來有困難。

2、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紮實,有些該記憶的公式沒有記住、該理解的概念沒有理解,尤其是立體幾何基本問題的求法,複合函數的求導法則等,導致做題時不知該用哪個公式,還得去翻書。

3、上課聽課的效果不好。大部分同學都說,課堂上我講的東西極大部分能聽懂,但一到自已做題就不會。其實這部分同學聽懂的只是對某一道題表面上的東西,其實質的東西,它所蘊含的思想方法,沒有融入到大腦中,不會舉一反三,沒有從問題的表面看到本質,思維沒有得到昇華,課下又不鞏固複習,導致講過的題型仍然不會做。

4、現在有少數學生比較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問題他知道思路後,就只知道說不動手,數學課桌子上不準備草稿紙,以致於每次考試都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得不了高分。

對於以上學生存在的問題,我借用了以下的一些基本辦法:

1、關愛學生,激起學習激情。我知道熱愛學生,走近學生,哪怕是一句簡單的鼓勵的話,都能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激活學習數學的思維。

2、每天除了把資料書的作業做完後還做3道典型的高考題,當天批改,對沒有完成作業進行批評教育直到其改進爲止。

3、強化基礎知識的記憶,對一些重點知識、一些性質進行不定時的測驗,及時檢查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因材施教。

4、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課前儘量認真備課,把可能遇見的情況逐一解決,並時常練一些題同時歸納近幾年高考的主要題型和所有的知識點。在課堂上我儘量把一些解題的主要思想方法和基本技巧,比如數形結合思想、函數方程的思想、化歸與轉化思想,選擇題中的直接法,排除法,特殊值法,極值法等教給他們,既使他們不能立刻學會,但時間久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把方法融入解題當中了。

5、高三複習注意到低起點、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時,還注重抓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的資訊點、易錯點、得分點,培養良好的審題、解題習慣,養成規範作答、不容失分的習慣。課下個別輔導,透過輔導能知道哪些知識存在問題,或者是我上課遺漏的問題,都能及時得到解決。

6、認真分析數學臨界內的臨界生和臨界外的臨界生的學習數學的狀態。比如說每次測試都能在90分以上的同學,應建議他們課後可做一些適合自己的題目。對一些數學“學困生”,鼓勵他們多問問題,多思考。採用低起點,先享受一下成功,然後不斷深入提高,以致達到適合自己學習情況的進步和提高。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7

一、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賴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賴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爲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

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爲“經驗型”的,認爲自己的教學行爲傳遞的資訊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爲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這會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

二、理智型的教學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爲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

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簡言之,教師面對數學概念,應當學會數學的思考——爲學生準備數學,即瞭解數學的產生、發展與形成的過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概念。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着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爲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爲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爲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啓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8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數學老師,現根據教材分析並結合實際教學,談一些自己的感觸。

我想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材分析和有關參考書,領會教材編寫意圖,明確教學任務,弄清雙基內容、重點、難點和關鍵,研究單元、章節和本課在全書中的地位和作用,瞭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把握教材知識的全貌。

2、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處理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爲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注意多提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4、作業設計符合“四性”:目的性、科學性、量力性、計劃性。精心設計練習和作業。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作業分層設計。認真批閱作業,並進行講評。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6、加強課後輔導,重點是學困生。要把功夫花在學困生的提高上,同時也要兼顧其他學生,使優生更優,使全體學生都能彌補自己的學習缺陷。作爲老師,我們必須對“學困生”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正因爲他們現在的學習成績不很理想,才更需要老師的幫助。我發現轉化“學困生”是有竅門的,只要“學困生”願意學好,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訓練,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內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