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家訪的心得體會範文400字(通用8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訪的心得體會範文400字(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訪的心得體會範文400字(通用8篇)

家訪的心得體會1

今天下午,迎着春風,踏着輕快的步伐,和着孩子們歡快的歌聲,走在泥濘的路上,別樣的激動,期待着和每個孩子的零距離交流,期待着和家長們一起探討孩子的未來。

在這次家訪活動中,我深刻體會到,家訪對教師和學生家長來說都是受益匪淺的。家長能瞭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老師能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

我們只有透過家訪,走進學生的生活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爲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源着手,對症下藥,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達到家校結合,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如果不是今天的家訪,我永遠不會知道那個弱小的女孩會那麼的可憐,當着我們三位老師的面,她的後媽會對她那麼冷漠--兇惡的表情,冷冰冰語言。

作爲班主任,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真疼!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和給予溫暖的孩子。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再崎嶇,再泥濘都會有路?我們無法改變現狀,只能欣然接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孩子們,加油吧,未來的舞臺還在等你們上演精彩的節目呢!

家訪的心得體會2

家訪,如同一場久旱逢甘霖的及時雨,播灑在家校兩地。感謝各位老師百忙之中進行家訪,對學生特別有責任心,在家訪中能夠抓住學生的個性,糾正學生的缺點,體現出了老師盡職盡責的精神。我的孩子從不多言多語,很靜,做事讓老師很放心,但也缺少活力和自信,這一點一直讓我很困惑。從和老師的交流中,我明白了:現在競爭激烈,孩子如何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這就需要自薦和自信,能夠大膽地推銷自己,而不是循規蹈矩地按照別人的安排走。

況且周圍的世界瞬息萬變,別人能爲你安排什麼呢?一切要靠自己,靠自己打拼一片天地。因此,在孩子的求學階段就要培養其競爭意識,培養其適應未來社會的心態和能力。一個人的'性格在某種程度上很難改變,但要考慮到自身性格中的某些弱項可能會影響到將來的發展,因此要學着慢慢嘗試引導孩子以開放的心態來學習、生活和交往。

做爲家長也將盡到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多和老師溝通,發現問題及時與老師交流。配合學校,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希望持續這種良好的互動。最後有點小建議,希望上課期間,可以經常去教室聽一下上課情況,瞭解一下學生狀況,能夠隨時和老師溝通。

家訪的心得體會3

4月29日,班主任劉老師和數學張老師專程到我家進行了家訪,我們談了很久,我收穫很多劉老師一方面介紹了孩子在學校裏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詢問了孩子在家裏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作爲家長,我對學校的活動表示熱烈的歡迎,對老師們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謝!

一直以來,學校老師給了黃陳晨親切的關懷和諄諄的教誨。這次劉老師稱讚了她的一些優點,讓我爲孩子的`優秀表現而倍感欣慰。當然,劉老師也說了她的一些不足:比如上課發言不積極,考試時容易犯錯誤,等等。這些讓我意識到平時疏忽了對孩子的教育,放鬆了要求。今後要配合老師,發揮家長應有的作用。

劉老師還詳細地詢問了在家的作息時間,看她是否在家及時做家庭作業、自學、閱讀課外有益書籍,是否幫助做家務等等,我都如實相告。我一定配合老師,做好家長應該做的督促和教育工作,保證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保持家校聯繫,全面提高她的成績和能力。

經過這次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我更全面地瞭解了孩子的學習和思想情況。劉老師、張老師關心學生不辭辛勞、樂於奉獻不受回報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動。孩子就像一棵棵稚嫩的小苗,老師們每一次愛的付出,都象春雨一樣滋養着他們的心田。

家訪的心得體會4

7月28日上午,我園召開了一次暑假安全工作緊急會議。會上洪園長傳達了關於學生暑假安全的有關精神,要求全體教師在近期內開展一次暑期安全專題的家訪活動,除了瞭解學生的在家活動情況,重點是提高家長、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減少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

應上級的指示要求,我們立即展開了行動。家訪中,我們認真聽取家長對孩子暑假生活的資訊反饋,耐心向學生和家長宣傳預防溺水等安全知識,提醒各位家長做好暑期學生安全的監督工作,最後完整地填寫家訪學生情況登記表。家長們被我們的真誠所感動,一再表示在安全方面一定會多加關注。

如何真愛生命,提高孩子的生存質量,已越來越成爲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關注問題。因此,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必不可少,因爲看護、看護不如自護,我個人認爲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尤爲重要。

今後,我們將繼續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關於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的精神,在加強安全管理方面不斷地探討。我們將緊緊地圍繞珍愛生命,安全第一這一永恆的主題,繼續探索幼兒安全管理的新舉措,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家訪的心得體會5

小雷是秋韻建校初第一學期入校的孩子,當初媽媽排除家庭的阻力以及朋友們的.質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秋韻。媽媽說來到秋韻以前,小雷學習特別吃力,不會區分四聲調,不懂什麼是聲母韻母,一些非常基礎簡單的字都不會書寫,數學也壓根讀不懂題目要求,字型也是一塌糊塗。爸爸在外務工常年不在家,媽媽每天既要照看自己的生意又要輔導他寫作業,加上孩子基礎不好自己也着急浮躁,所以經常爲了寫作業而發火,導致孩子越來越內向做事總缺少些自信。

媽媽說最先察覺小雷開始轉變的是奶奶,有一天媽媽下班回來,奶奶告訴媽媽今天小雷居然主動幫助奶奶打掃衛生,以前早上起牀就要發一通脾氣,現在每天都高高興興的,很少再無緣無故鬧脾氣了。其次慢慢發現兒子寫作業的速度明顯比以前快很多,再也不是依賴媽媽來完成作業,有時候翻翻孩子的作業本,幾乎不敢相信這些都是兒子寫出來的字!這次考試小雷數學考了87分、語文成績78分,當媽媽看到小雷語文試卷上看拼音寫詞語和整頁數學應用題無一處錯誤時頗有感慨,她說孩子能學到這樣,你們老師真是費了不少苦心啊!

媽媽希望下學期小雷學習再上新臺階,老師們能更嚴格對小雷有更高的要求,爭取再接再厲有一個新的飛躍!

家訪的心得體會6

家訪,如同一場久旱逢甘霖的及時雨,播灑在家校兩地。感激各位教師百忙之中進行家訪,對學生異常有職責心,在家訪中能夠抓住學生的個性,糾正學生的缺點,體現出了教師盡職盡責的精神。

我的孩子從不多言多語,很靜,做事讓教師很放心,但也缺少活力和自信,這一點一向讓我很困惑。從和教師的交流中,我明白了:此刻競爭激烈,孩子如何找到自我的一席之地?這就需要自薦和自信,能夠大膽地推銷自我,而不是循規蹈矩地按照別人的安排走。況且周圍的世界瞬息萬變,別人能爲你安排什麼呢?一切要靠自我,靠自我打拼一片天地。所以,在孩子的求學階段就要培養其競爭意識,培養其適應未來社會的心態和本事。一個人的性格在某種程度上很難改變,但要研究到自身性格中的某些弱項可能會影響到將來的'發展,所以要學着慢慢嘗試引導孩子以開放的心態來學習、生活和交往。

做爲家長也將盡到應有的職責和義務,多和教師溝通,發現問題及時與教師交流。配合學校,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期望持續這種良好的互動。最終有點小提議,期望上課期間,能夠經常去教室聽一下上課情景,瞭解一下學生狀況,能夠隨時和教師溝通。

家訪的心得體會7

根據學校和級部的統一安排,假期我對所教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家訪。分別採取了電話家訪和登門家訪。無論哪種方式,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同時我也詳細地向家長了解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在家表現、行爲習慣等,並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有禮節、有分寸地向家長反映了學生的在校表現,肯定了學生的優點,誠懇地指出學生的缺點,耐心地傳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知道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提醒家長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學生的情感和品德。

這次家訪是成功的,增進了對學生的瞭解,便於以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同時,也拉近了與家長間的距離,透過聯繫,每位家長更增添了對老師的感激,從而更加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透過家訪瞭解了一些隱性的問題,這樣我可以從根源着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想只有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才能真正的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的心得體會8

我們學校老師利用雙修日對學生進行了家訪工作,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本人的幾點心得。

家訪是老師密切與學生家長聯繫的一種常見的方法。透過家訪,可以跟家長交流情況和交換意見,統一認識,這樣既幫助教師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又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從而能形成教育合力。家訪要選擇適當時機,有利的時機是成功的重要保證。例如,學生生病在家回不了學校,學生取得了優秀成績,後進生有很大進步,學生生活遇到了困難,學生之間產生誤會,以及學生犯了嚴重錯誤時進行家訪效果是最好的。

家訪時的談話是講究技巧。首先要尊重學生。特別是哪些有多種缺點且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從愛心出發,不要以偏概全,一差皆差。應該從表揚其優點開始,開啟家訪局面,使家長體會到嚴是愛,鬆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向家長彙報時要挖掘他們在學校的點滴進步不要當面告狀,不能把家訪當作靠狀的機會。

總而言之,透過本次家訪活動,充分了解了學生在家裏表現,良好的家訪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取得比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於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於師生關係的融洽,也能幫助教師改進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